痤疮,通常被称为青春痘,是一种普遍的皮肤疾病。根据《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中国人群截面统计痤疮发病率为8.1%。这意味着,背后可能是一个惊人的群体。
虽然相对无害,也并非所有的痤疮都需要治疗,但痤疮的严重程度还是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
按照粉刺数量等指标评估,痤疮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总体而言,中/重度痤疮在各类型痤疮中截面占比约三成。这些,才是用药的核心群体。
不过,《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指出,3%-7%痤疮患者会遗留瘢痕,有调查研究发现痤疮瘢痕会对他人印象有明显影响。
这也注定了,痤疮治疗需求并不弱,尤其考虑到痤疮好发于青少年群体。有数据统计显示,痤疮在国内相对好发于10-34岁人群,其中15-19、20-24两大群体占比达到38%、36%。
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也是如此。中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痤疮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视觉改善愿意支付的额外费用。这项基于网络的支付意愿调查展示了三组果酸治疗的前后对比照片,共获得454个有效数据点。结果显示,患者对于治疗效果最为明显的案例(Case3)的支付意愿最高,平均支付金额达到401.7美元,这个数字几乎是湘雅医院及其分支机构治疗成本127.8美元的三倍。
这项研究不仅突出了患者对治疗效果的重视,也反映了医疗美学服务定价机制中的潜在市场力量。很显然,痤疮治疗市场是药企值得挖掘的领域。
/02/新药突围进行时
现有药物治疗存在的诸多局限性,也为药企提供了下注的可能。
就治疗选择来看,国内可供痤疮患者治疗的药物并不少。根据轻度、中度、重度划分,不同群体都有明确的用药推荐。
在痤疮治疗领域,国内推荐的治疗方案虽有效,但安全性考量仍是患者遵医嘱的障碍。例如,外用维A酸可能引起皮肤刺激,而过氧化苯甲酰与维A酸需分时使用,加之抗生素耐药性问题,都考验着患者对长期治疗的坚持。
针对这些问题,包括三生制药、歌礼制药、江苏知原、复旦张江等国内药企。正在加紧研发更安全、更有效的痤疮治疗药物。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药企的思路,主要是通过给药方式等改变,对原有药物对痛点作出了相应的改进。
例如,三生制药引进的雄激素受体抑制剂1%克拉考特酮乳膏剂Winlevi,是首款外用雄激素受体抑制剂。相对口服制剂,显著增加了男性患者人群的依从性,因为可以避免全身吸收引起女性化特征。
科笛药业的CU-10201室一种米诺环素。作为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及寻常痤疮的四环素抗生素,米诺环素通过阻止胺基酸进入核糖体,从而抑制细菌肽链的形成,在临床中较为常用。
当前,包括科笛药业产品率先获批上市。不难预见,未来痤疮患者将会拥有更多拥有实际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更优的治疗新选择。
$开拓药业-B(HK|09939)$$三生制药(HK|01530)$$科笛-B(HK|02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