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对于人类健康的贡献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为了保护自身健康,人类一直在寻求摆脱各种瘟疫的方法。直到一百多年前,传染病的各种病原体被逐步确认以后,对传染病的控制才逐步被规范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部分,而接种疫苗,正是保护易感人群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

目前人类有文字记录的预防接种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我国宋真宗时期即有人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1742年刊印的《医宗金鉴》中详细记录了我国自1695年以来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方法。至17世纪,这一方法先后传入俄国、朝鲜、日本、土耳其、英国等,使人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得以推广和验证。1798年,英国Jenner医生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将牛痘接种于人体预防天花。牛痘苗弥补了人痘苗的不足,并可人工制备,这成为现代疫苗的开始。19世纪末,随着传染病病原体分离技术的发明,霍乱、伤寒、鼠疫等疫苗相继问世,并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中普遍使用。

表1人用疫苗的历史发展概况

相对于悠久的接种历史,我国的疫苗发展主要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上海、武汉、长春、兰州、成都六个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医科院昆明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生产和研制出了大量传染病预防控制急需的疫苗。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疫苗生产企业不断增加,目前约有40多家疫苗生产企业,每年生产百白破、乙肝等60多种疫苗,每年批签发上市疫苗数在7亿人份左右。2011年,中国的疫苗监管体系正式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评估,为中国疫苗走向世界打开了大门。2013年,随着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的乙脑减毒活疫苗通过WHO预认证,我国的疫苗也开始出口海外走向了世界。目前我国共有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流感疫苗、二价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疫苗四款疫苗产品通过WHO预认证。

疫苗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传染病特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一个国家范围内讲,传染病都是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疾病类型。在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国家,传染病则是危害性第一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仅感染性痢疾、艾滋病、疟疾、麻疹、肺炎、结核这6种主要的传染病的临床病例每年就近60亿人次,年死亡人数达1200多万。我国人口众多,也是传染病流行的重灾区,截至2017年9月底,我国报告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74.7万例;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有结核病患者500万人,每年有15万人因患结核病而死亡;我国乙肝病毒的携带人数在1亿人以上。除了上述严重传染病,其他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各种慢性病毒性肝炎等,尽管较少引起突发性的大流行,但对健康的持续性危害也不容忽视。

迄今为止,接种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众所周知,疫苗的使用使人类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了传染性极强的天花,控制了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麻疹等,同时也显著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无论国内国外,疫苗接种项目对整个国家的传染病防控都是非常有效的。

以美国为例,1993年美国创立了儿童免疫规划项目(Vaccineforchildren,VFC),并于1994年开始实施。VFC的目标是确保所有儿童不会因无钱购买疫苗而感染疫苗可预防的疾病。项目实施包括了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乙肝、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水痘、甲肝、肺炎球菌多糖结合、流感、轮状病毒等疫苗。根据接种数据,1994-2013年,VFC实施20年中,美国多数儿童疫苗的接种率≥90%。通过模型预测,出生的儿童中,预防接种减少了3.22亿例发病、2100万例住院、73.2万例死亡。不同疾病减少的发病数也不同,最少的是破伤风仅3000例,最多的是麻疹>700万例。不同疾病在减少的住院病例数和死亡数中,最高的是麻疹,减少了890万住院病例;最低的是白喉,减少了50.7万例死亡。由此,节约了2950亿美元的直接成本和1.38万亿美元的社会成本。

我国1978年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脊髓灰质炎、卡介苗、百白破、麻疹疫苗的接种率不断上升,1988、1990、1995年先后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疫苗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据估算,1978-2007年通过普及儿童免疫,减少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等疾病发病3亿多人,减少死亡400万人。200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1992年,我国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全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降至2006年的7.18%,1~4岁儿童降到1%以下。2014年2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主任ShinYoung-soo向中国政府颁奖,以表彰我国在防控儿童乙肝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目前,我国麻疹、百日咳、甲肝等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发病人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009年,全国麻疹报告发病率下降到3.95/10万,2012年再次下降到0.46/10万,为历史最低水平,目前总体趋势处于较低水平。

由此可见,预防接种在控制传染病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估认为,预防接种的成效是20世纪的十大公共卫生成就之一。

对于一些已经证明与微生物感染有密切关系的恶性肿瘤,如HPV感染导致宫颈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癌、肝炎病毒感染导致肝癌等,就可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2006年,首个HPV疫苗的上市,为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带来了希望。在西欧和美国,宫颈癌的发病率自2009年开始逐渐降低,研究者认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常见的高风险HPV类型进行预防性疫苗接种。许多专家认为,如果大规模接种疫苗,20年后宫颈癌的发病率将下降50%以上。我国推广乙肝疫苗接种虽然是基于婴幼儿抗HBV感染的目的,但也是降低农村肝癌疾病负担的重要措施。国际首个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已经在我国获得新药证书,有望在控制胃癌的发病率方面发挥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用疫苗的种类和功效也不断发展进步。疫苗不仅要为传染病提供传统的预防功能,新型疫苗的开发也在对一些医学疑难杂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展望未来,疫苗将在以下几方面继续为人类健康提供帮助:

治疗性疫苗的开发和应用

传统疫苗的更新换代

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有些在安全性、有效性上不尽如人意的传统疫苗还需要以更安全、更有效的疫苗来替代;一些只限于儿童或者特定人群的疫苗还需要以新疫苗来扩大保护范围,提供更广谱的免疫保护。

预防各种新发传染病

近几十年来,艾滋病、丙肝、SARS、人禽流感、埃博拉、MERS病毒感染等新发传染病不断威胁人类健康,研制出新的疫苗来保护易感人群,也是疫苗研发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

防御生物恐怖袭击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对生物恐怖的防御工作也成为许多国家需要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普及,使得恐怖分子也能比较容易地获得毒力和传播性都较强的生物制剂。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重视,开展相应的研究并储备必要的疫苗。

由此可见,疫苗的研制和使用为维护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继续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延长人类寿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THE END
1.医疗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信息公开国家组织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科研单位、医疗卫生机构联合攻关,研制疾病预防、控制急需的疫苗。 第十五条国家鼓励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加大研制和创新资金投入,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质量控制水平,推动疫苗技术进步。 第十六条 开展疫苗临床试验,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批准。 https://www.thx.gov.cn/public/2000002871/2016893681.html
2.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行政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系统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外疾控单位::美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欧洲疾控中心::文献检索::中文期刊、博硕论文镜像资源网外文期刊资源网公共卫生科普教育平台::往期飘窗::网络竞全为人民...http://www.jncdc.cn/
3.2021公安招警备考资料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疫苗电子追溯系统,与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相衔接,实现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最小包装单位疫苗可追溯、可核查。 考点2:疫苗研发与注册 国家组织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科研单位、医疗卫生机构联合攻关,研制疾病预防、控制急需的疫苗。 https://m.sd.huatu.com/2021/0712/1212880.html
1.对疾病预防的疫苗部门要优先审评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疾病预防、控制急需的疫苗和创新疫苗,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第十九条 在中国境内上市的疫苗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药品注册证书;申请疫苗注册,应当提供真实、充分、可靠的数据、资料和样品。 https://www.66law.cn/laws/1073361.aspx
2.凉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民办实事加速构建免疫屏障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凉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灵活学习教育方式,“学”“做”两手抓,引导中心广大党员干部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办实事”同步推进,将党建和业务、党建和服务深度融合,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319300
3.疫苗管理法国家组织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科研单位、医疗卫生机构联合攻关,研制疾病预防、控制急需的疫苗。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加大研制和创新资金投入,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质量控制水平,推动疫苗技术进步。 第十六条 开展疫苗临床试验,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批准。 疫苗临床试验应当由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http://www.cgcdc.cn/newsinfo/7563296.html
4.个人防疫工作总结(精选20篇)2)加强体育锻炼,隔离重号病人等。要求学生督促家长在家庭里开展一定的预防措施;要求学生积极参加锻炼身体,注意饮食和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疾病流行期,不宜到人口密集地和空气不流通处滞留等。 三、传染病的控制与处理 疫情的控制与处理方法是: ...https://www.ruiwen.com/word/gerenfangyigongzuozongjie.html
5.每日热点02152022-02-14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办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和省卫生健康委的有关要求,2月11日下午,省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处长李家龙、副处长仇祝平,省疾控中心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志荣,中心副主任苏斌赴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调研,省疾控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参...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20337
6.计划免疫的工作总结(精选14篇)xx年,在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免疫规划工作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安徽省计划免疫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结合当前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现总结如下: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j/20200928210516_2632315.html
7.乡镇卫生院工作计划(精选17篇)为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职责,加强备医疗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今年初省市多次发文并召开专题培训会议安排部署20xx年疾病谱排序分析工作。根据全省文件安排:区疾控申心是全区疾病谱排序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要充分发挥疾控机构流行病学及统计学人才的优势,全面承担起辖区疾病谱排序的信息资料收集、汇总分析和报送任务;各级医疗机...https://www.yuwenmi.com/fanwen/jihua/3016291.html
8.问诊精确,看病从容,从进博医疗企业巨头看“降中国”赛诺菲疫苗也在现场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签署了“联合建设公众疫苗科普基地和预防接种高级研修实践基地”的战略合作备忘录,借助集“教学培训、实操演练、考核发证”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培训体系,为公共卫生系统在培养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预防接种人才方面贡献力量。赛诺菲疫苗大中华区负责人张和平表示,“我们...https://www.cls.cn/detail/118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