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鼠剂是农药种类中的一个类别,管理需归农业部。狭义的杀鼠剂仅指具有毒杀作用的化学药剂,广义的杀鼠剂还包括能熏杀鼠类的熏蒸剂、防止鼠类损坏物品的驱鼠剂、使鼠类失去繁殖能力不育剂、能提高其他化学药剂灭鼠效率的增效剂等,杀鼠剂常配合毒饵站使用。
1
杀鼠剂产品种类很多,如何查找杀鼠剂的产品信息?如何判断所使用产品在不在登记期内?
打开中国农药信息网主页
点击菜单数据中心,选择登记数据
防治对象一栏输入“鼠”查询,可以看到产品登记证号信息,标签,登记有效期等,可以对感兴趣的产品进一步查询。
这个信息查询系统,对于有关的杀虫剂和杀鼠剂的使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
什么是慢性灭鼠剂?
慢性灭鼠剂是指鼠取食后在数天内毒性发作致死的灭鼠剂,按作用机制可分为抗凝血性灭鼠剂和不育剂,其特点是作用缓慢、症状轻、多不会引起鼠类拒食。维生素K1是抗凝血灭鼠剂的特效解毒剂。
3
抗凝血灭鼠剂作用机制及种类?
抗凝血灭鼠剂的作用机理通过两个途径实现
其一,作用于血管壁使其通透性增加,容易出血
其二,通过干扰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合成,使血液不易凝固。中毒鼠表现虚弱、怕冷、饮水量增加、行动迟缓,有时可见出血体征的死亡者,剖检有内出血病变(常见肝脏色变和皮下血肿)。
分为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和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
第一代抗凝血剂:4种
杀鼠灵:一般不适用于野外,毒饵的使用浓度超过0.05%时,适口性大减
杀鼠醚:毒力强于杀鼠灵,家野鼠都适用,可以杀灭杀鼠灵抗性鼠。其他名称:追踪粉,杀鼠迷等
氯敌鼠:急性毒力大,唯一油溶性抗凝血灭鼠剂,适用于野外鼠类,其他名称:氯鼠酮等
敌鼠钠盐:防治家栖鼠,毒饵浓度超过0.025%会影响适口性
第二代抗凝血剂:3种
溴敌隆:对家栖和野栖鼠,抗药性鼠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溴鼠灵:又名大隆,灭鼠谱广,急性毒力强,极毒杀鼠剂,特殊场所禁止使用
氟鼠灵:又名杀它仗,较新的杀鼠剂,防治家栖和野栖鼠
与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相比,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急性毒力增大,一次投饵和间断投饵均可,因此用饵量较少,相对节省人力和饵料
4
不育剂的作用机制及种类?
如果对化学灭鼠剂耐药力逐年提高,拒食性及部分地区抗性鼠的产生等问题,可采用鼠类不育剂来解决。鼠类不育控制就是借助某种技术和方法使雄性或者雌性绝育,或者阻碍胚胎着床发育,甚至使幼体阻断生长发育,以降低鼠类的生育率,控制某种群数量和密度。
不育剂无论是针对雌鼠还是雄鼠,均不能影响其交配能力,否则将大大削弱不育鼠的占位和稳定作用。显然,对雌雄鼠均有作用的不育剂较好;其次,仅对雌鼠有效比只对雄鼠有效更好。根据药物提取途径的不同可分为植物型不育剂和人工合成的化学不育剂2种。
聊一下目前登记的雷公藤甲素。以天然植物的有效成份雷公藤甲素母药及添加剂复配加工而成,适合鼠类的口味,具有很好的短期杀灭和抗生育双重作用。
雷公藤主要作用对象是雄鼠,雷公藤是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的提取物,其作用机理是直接作用于雄鼠睾丸内附睾中的精母细胞,通过抑制雄性精原细胞和精子细胞中的乳酸脱氢酶,使雄鼠不能生成成熟的精子,但不影响雄鼠的正常性功能,从而达到不育的目的。据报道,雷公藤内酯、雷公藤甲素能够使雄性鼠类睾丸损伤作用明显,体重下降,附睾末端萎缩,精子减少。
05
常用灭鼠剂剂型
毒饵
毒饵就是在鼠类喜欢的食物中按一定比例混入灭鼠剂以毒杀害鼠。利用毒饵对鼠类进行防治,已经成为有效降低鼠密度的重要手段。灭鼠毒饵的配置和使用需要根据鼠类危害及活动范围进行选择,如农田灭鼠,需要选择鼠类喜欢的稻谷及有关作物作为基饵,食物的改变,会引起害鼠疑虑而拒食。一般的灭鼠毒饵需要现用现配,但为方便使用,目前市场上早已开发出多种饵剂商品
蜡块饵
蜡块是国外常见的一种灭鼠饵剂剂型,它按一定比例将灭鼠剂、饵料、引诱剂倒入融溶的蜡液中,凝固定型而成。蜡块毒饵具有防潮性好、不易发霉变质并保护其他非靶标动物、不会引起禽畜误食的优点,适合应用于沟渠、下水道等较为潮湿场所进行灭鼠,是一种较好的商品灭鼠剂型。蜡块毒饵一般采用慢性抗凝血药剂配制而成,因此,投放蜡块在施药点附近难找到死鼠,但普遍反映,过去经常发现鼠类活动较多的空间,投放蜡块毒饵以后就没有鼠类活动了
舔剂
根据鼠类舔爪、舔毛的习性,把灭鼠剂以高浓度混合到填充剂中制成舔剂放在鼠道上,害鼠走过时粘在爪和腹毛上,修饰身体时把药带入口腔。舔剂的优点是能够克服毒饵灭鼠受靶标鼠食性和鼠药适口性的限制。但灭鼠舔剂鼠药含量高,在儿童和家畜容易接近场所要小心使用。舔剂分为用滑石粉、淀粉或者白陶土、炉灰粉等做填充剂制成的粉状舔剂和用黄油做填充剂制成的胶泥舔剂。相比而言,胶泥舔剂比粉状舔剂粘着性更好,粘在鼠体上不易脱落,效果好且对环境污染小,潮湿场所也能使用。现场及实验室试验表明,抗凝血剂舔剂比急性灭鼠剂舔剂效果好
06
不同灭鼠剂投放方式
不同种类的灭鼠剂投放方式还是不同的,要根据投放的杀鼠剂种类,确定投药方法
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
饱和投放,投放毒饵量应足够鼠取食,1周内隔天检查并补充毒饵,或者连续投放4天,直至灭鼠剂不再减少
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
回合式投放,投放一周后补投一次,补投毒饵需保留一周以上
雷公藤甲素或胆钙化醇
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登记标签信息的具体使用方法投药
07
不同环境投药方式
不同环境投药方式还是有一定的差别,要根据环境条件决定投药方式
室内投放
毒饵投放在鼠道、墙角、角落或物体旁,根据环境中鼠情与鼠种确定投放饵点数量,一般每15m2投放2点~3点,每个点投放毒饵5g~10g,建议有容器盛放
下水道投放
在竹片上绑或竹节内投放抗凝血灭鼠剂蜡块或动物性诱饵配制的毒饵,竹片斜插在下水道,放置毒饵的位置应高出水面20cm
室外投放
室外按照灭鼠毒饵站的设置,将毒饵投放在毒饵站内,并加强管理。具体设置及管理办法请查看
鼠洞投放
室外鼠洞投放,毒饵投入鼠洞内或投在洞外离洞口约10cm处。鼠洞投药一般采用蜡块
8
投药人员个人防护
投药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一定要注意!
工作人员要身着工作服或防护服、戴口罩、带橡胶手套投放毒饵
散装毒饵用塑料袋或专用塑料桶盛放、用药勺或其它容器投放
投放过程中禁止吸烟、吃食物
投放毒饵后工作人员必须先用肥皂洗手,脱下工作服或防护服后,再洗手
5
使用后的橡胶手套和工作服或防护服洗涤后再使用。
9
重点场所化学药物“慎用”
生产、加工、储存、销售食品(包括直接入口食品)场所及药品生产场所;幼托和养老机构,精神病病区以及智障人员活动区域不建议投放化学灭鼠剂,可采用物理手段灭鼠,中小学学校等重点人群场所,建议采用抗干扰型毒饵站(带锁)并加强管理,注意用药安全,或者物理手段(如粘鼠板)。
10
投放杀鼠剂需注意
抗凝血类杀鼠剂应不能以原药、母粉、母液直接用于杀鼠。抗凝血类杀鼠剂及其毒饵投放点应与食品、饮用水和饮用水源隔离。在靠近饮用水源或食品的地方投放毒饵应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
对发现的死鼠可以及时掩埋,掩埋深度应能够避免食肉类动物将其掘出为准。
*参考资料
张晓,王东,王永明,辛正,鼠类的化学防治,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