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与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关系密不可分,有效的表面清洁消毒能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度。研究表明艰难梭菌、MRSA、诺如病毒、流感病毒、霉菌等都可在无生命的物体表面存活。成为导致感染的感染源。为降低感染必须采取正确的清洁消毒策略及选择合适的消毒产品。
现已证实,所有这些病原体可以在环境中存活几小时至几天(个别可存活数月)、反复污染定植或感染患者病房的环境表面、快速在医务人员手上定植、通过医务人员传播引起医院感染暴发、通过环境传播被认为在上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对于下一个入住该房间的患者来说,前一个入住患者发生MRSA、VRE、不动杆菌或艰难梭菌的定植或感染是该患者发生定植或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一、病房清洁和用化学消毒剂消毒的充分性
美国很早就已经推荐病房环境表面应当定期清洁/消毒(例如,每天一次清洁,每周三次消毒),在环境表面有可见的污染时要进行消毒;患者出院后,应当进行终末清洁消毒。但研究表明,环境清洁往往不彻底。例如,Carling等人使用一种透明的、易清洁的稳定液体,这种液体在手持紫外线灯照射下可发出荧光,对23家急性照护医院(1119间病房)患者周围环境的终末清洁消毒的充分性进行了评估。清洁的充分性用被评估表面百分率来表示。该研究清洁的充分性为49%(变化范围35%~81%)。使用类似设计,Carling等人对16家医院ICU病房的2320件物品清洁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只有57.1%的部位在患者出院后进行清洁处理。Havill等人的一项研究使用ATP生物荧光法测定和有氧微生物培养两种方法,结果显示医疗设备表面经常没有按规定进行消毒。
消毒通常使用的是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登记注册的医院消毒剂,例如季胺盐类化合物、含氯化合物,酚类物质或者是改良的过氧化氢(HP)(表1)。已经证明,与市场上流通的过氧化氢相比,改良的以过氧化氢为主要成分的环境表面消毒剂处理模拟体液的污物载体时,效率更高(减少106)、速度更快(30-60秒)。
对患者环境有效的清洁消毒是必须的。尽管如此,评估清洁方法的研究还很少。最近一项研究比较了几种针对艰难梭菌的清洁消毒方法(例如,消毒剂浸透的织物;喷洒消毒剂(静置10秒)然后擦拭;喷洒消毒剂;擦拭;喷洒消毒剂(静置1分钟)然后擦拭;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等),结果显示几种擦拭方法效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可以灭活芽孢的消毒剂擦拭可以通过物理去除和灭活两种机制去除103艰难梭菌。
表1用于低水平消毒的消毒剂的优缺点汇总
一些研究者报道对保洁人员启动干预程序目的在于可以改进环境清洁工作,已取得了环境清洁消毒工作的显著改善。
二、这些干预程序一般包括多个措施:
1、改进培训;
2、监测清洁的充分性(例如使用ATP测定或荧光标记)并将结果反馈给保洁人员;
3、使用清洁检查清单;
4、研究还发现每个医疗机构明确清洁职责(例如,医疗设备由护士清洁,物体表面由保洁人员负责)对于确保各种物体表面都得到清洁消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医疗设备表面(例如心电监护仪)。
表面上看来标签说明和科学研究的结果存在不一致,针对这个问题需要提出以下几点:
(1)多个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医院使用消毒剂杀灭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至少需要接触1分钟。
(2)没有研究证明接触10分钟比接触1分钟的预防感染效果好。
擦拭所有的手可触及或可触式物体表面/设备,而不单单只有所谓的高风险物体表面/设备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高风险物体表面/设备并没有流行病学定义。另外,最近给高频接触物体表面下了定义,但高频、中频和低频接触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染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如果医疗机构选择使用的不附带产品标签说明的消毒产品(例如10分钟),当出现争议时,应该给调查者提供预先准备的正式的风险评估。
此外,即使曾经出现过物体表面被假丝酵母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真菌污染,但也极少证实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上原则的唯一例外就是使用EPA注册的消毒剂处理艰难梭菌芽胞或诺如病毒患者使用过的房间。
结论:充足的证据显示环境物体表面污染重要医院感染病原体(MRSA、VRE、不动杆菌属、诺如病毒和艰难梭菌)会增加病人间传播风险。
多个研究结果显示保洁人员经常没有彻底对高危物品消毒。重要的是,最近研究表明接触环境同直接接触病人一样可能污染医务工作者的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