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口腔是以骨性口腔为基础形成,前方开口叫口裂,后方以咽峡和咽交通,两侧壁叫颊。整个口腔被上、下牙弓分隔为前、后两部。...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1、口腔
口腔是以骨性口腔为基础形成,前方开口叫口裂,由上下唇围成,后方以咽峡和咽交通,上壁是腭,下壁是口底,两侧壁叫颊。整个口腔被上、下牙弓分隔为前、后两部。
2、咽
咽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上端附着于颅底,下端平环状软骨弓(第6颈锥下缘平面)续于食管,全长约12厘米。后壁平整,前壁不完整,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
3、食管
食管是一个前后压扁的肌性管,位于脊柱前方,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平面(环状软骨)与咽相续,下端续于胃的贲门,全长约25厘米。
4、胃
大部分位于腹上部的左季肋区。上端与食管相续的入口叫贲门,下端连接十二指肠的出口叫幽门。上缘凹向右上方叫胃小弯,下缘凸向左下方叫胃大弯,贲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叫胃底。
5、小肠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成人全长约5-7米。上端从幽门起始,下端在右髂窝与大肠相接,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6、大肠
大肠是消化管最后的一段,长约1.5米,起自右髂窝,终于肛门,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大肠的主要机能是吸收水分,将不消化的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7、肝
肝位于右季肋部和腹上部。肝上面膨隆,对向膈,被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肝的下面朝向左下方,又叫脏面,脏面的中央有一横裂叫肝门,为肝管、肝动脉、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肝的门户。
8、胰
胰是人体的第二大腺,横跨在第1、2腰椎的前面,可分为头、体、尾三部。
消化系统不好会导致肥胖吗
2024-07-0319:27
消化系统中最长的是小肠还是大肠
2023-06-0609:24
系统性硬化症可怕吗
2023-10-0915:40
泌尿系统是内分泌系统吗
2023-12-1319:08
宫颈癌为什么会转移消化系统
2023-06-0109:37
答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作为一种消化系统的功能性疾病,以下是该病症的一些主要症状:
1.上腹部不适:包括腹痛、烧灼感、饱胀感或沉重感,尤其是在进食后更为明显。
3.吞咽困难:食管功能紊乱可能导致吞咽食物时感到困难或有异物感。
4.嗳气与反酸:胃部气体过多或胃酸逆流至食管,引起嗳气和胸骨后部的烧灼感。
5.腹泻与便秘交替:肠道功能紊乱时,排便习惯改变,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
6.腹胀与排气增多:肠道气体吸收或排出障碍,导致腹部胀满感和排气增多。
7.食欲不振:消化系统功能不佳时,患者可能对食物失去兴趣,出现食欲减退。
答消化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广泛涉及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多个部位。常见的疾病包括食管炎、食管癌、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各异,但多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大便异常(如黑便、黏液脓血便)等。
病因方面,消化系统疾病可能由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情绪不良、感染、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可能涉及腹痛、消化不良、体重变化等症状。此外,长期过量服用某些药物、长期精神紧张等也可能对消化系统造成损害。诊断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或内镜检查等。
治疗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消化系统疾病,医生可能会采取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酸药等)等不同的治疗方法。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压力等,也对预防和改善消化系统疾病很重要。
答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体如下:
1.胃炎: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恶心、呕吐等。
2.胃溃疡:胃壁上的溃疡,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尤其是在饭后或夜间更为明显。
3.十二指肠疾病:包括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溃疡、十二指肠炎等。与胃溃疡类似,但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疼痛常在餐后数小时出现。
4.肠炎:肠道炎症,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
5.炎症性肠病:慢性肠道炎症,症状包括持续性腹泻、腹痛、体重减轻等。
6.胆囊疾病:如胆囊炎、胆管炎等。常伴有右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7.胰腺疾病:如急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症状严重,包括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
此外,还有胃食管反流病、胃肠道息肉、肠道结石、脂肪肝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各异,检查和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
答消化系统不良的改善需要从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必要情况下的药物治疗等方面考虑,具体如下:
1.饮食上,建议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容易刺激肠胃的食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全谷物、蔬菜和水果,这对促进肠道蠕动十分有益。比如适当吃些小米粥、山药等,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
2.生活习惯,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或压力过大。要戒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期熬夜。适量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改善肠胃功能。
3.精神状态的调养,应避免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时刻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答消化系统紊乱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腹痛:可能发生在腹部的任何部位,尤其常见于上腹部或左下腹。腹痛可能与胃肠道的炎症、感染或痉挛有关。
2.腹泻与便秘: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可能由食物中毒、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而便秘则表现为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可能与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
3.恶心呕吐:恶心和呕吐是消化不良的常见表现,可能由多种因素触发,如食物中毒、胃肠炎等。
4.食欲不振:患者可能感到没有胃口或不想吃东西,这可能与情绪低落、压力过大或其他身体疾病有关。
5.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反酸、嗳气、腹胀、全身乏力、头昏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体重减轻或发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