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科学领域中最早创立Pharmacognosy学科的国家是(C)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2.挥发油常用的显色试剂是(C)
A.醋酐浓硫酸
B.α-萘酚浓硫酸
C.香草醛浓硫酸
D.异羟肟酸铁
3.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对药学贡献最大的著作(C)
A.《本草图经》
B.《本草纲目拾遗》
C.《本草纲目》
D.《证类本草》
4.《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其中收载药物(C)
A.730种
B.1082种
C.1892种
D.12092种
5.下列除哪种外均属药材的变质现象(A)A.断裂B.虫蛀C.生霉D.变色
6.生药拉丁名称通常是指(C)
A.属名+种加词
B.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C.药用部位+属名或种加词
D.属名或种加词+药用部位
7*.“四大怀药”包括(A)
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
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
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
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
8.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后,可观察(D)A.淀粉粒B.糊粉粒C.脂肪油D.草酸钙结晶
二、藻类、菌类、蕨类、裸子植物生药
1.子座:容纳子实体的菌丝褥座称子座
2.分体中柱:蕨类植物茎和根中的全部维管组织和维管组织内的所有组织称为分体中柱。
3.世代交替
1.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鳞翅目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2.麦角为科真菌麦角菌寄生在科植物黑麦等子房上形成的。
3.草麻黄节上有膜质鳞叶,其裂片呈锐三角形。
4.草麻黄茎横切面观,其形成层呈扁圆形,髓部环髓纤维较少。
*5.茯苓粉末加碘化钾碘试剂显,可与猪苓区别。
6.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木质部的输导组织不同,前者为管胞,后者为导管,但裸子植物生药麻黄有导管。
三、简述题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横切面显微鉴别特征
3.茯苓和猪苓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是什么?
茯苓:羧甲基茯苓多糖猪苓:猪苓多糖
四、选择题
1.真菌为了渡过不良环境,菌丝体上的菌丝密结、特化所形成的质地坚硬的菌丝休眠体
叫做(C)
A.根状菌索
B.子座
C.菌核
D.子实体
2.灵芝的药用部分是(D)
A.菌核
B.菌丝体
C.子座
3.下列哪项不是猪苓的性状特征(B)A.表面乌黑或棕黑色,瘤状突起B.体重质坚实,入水下沉C.粉末黄白色,菌丝团的多无色D.草酸钙方晶双锥形或八面体形
8
A.春季
B.夏初
C.秋季
D.冬季
5.不为多孔菌科的真菌类药材是(D)
A.灵芝
B.茯苓
C.猪苓
D.冬虫夏草
6.茯苓粉末显微观察可见(C)
A.草酸钙簇晶
B.草酸钙方晶
C.菌丝极多
D.糊粉粒
7.镜检可见菌丝团及草酸钙晶体的药材是(B)
A.茯苓
B.猪苓
C.马勃
8.下列药材在采收加工时进行“发汗”的是(B)
A.雷丸
D.灵芝
9.冬虫夏草虫体有足8对,其中(B)
A.头部三对最明显
B.中部四对最明显
C.头部四对最明显
D.中部三对最明显
10.绵马贯众的主要化学成分是(B)
A.黄酮类化合物
B.间苯三酚衍生物
C.生物碱
D.环烯醚萜化合物
11.麻黄的采收期为(D)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12.气孔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状的药材是(C)
A.银杏叶
B.番泻叶
C.草麻黄
D.川贝母
13.下列哪项不是茯苓的性状特征(C)A.呈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B.外皮棕褐色至黑褐色,粗糙,有明显皱纹C.体轻,能浮于水面D.断面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
14.茯苓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为(B)
A.茯苓聚糖
B.茯苓次聚糖
C.茯苓酸
D.麦角甾醇
15.草麻黄的主要成分是(A)
A.左旋麻黄碱、右旋伪麻黄碱
B.左旋伪麻黄碱、右旋麻黄碱
C.左旋甲基麻黄碱、右旋甲基麻黄碱
D.左旋去甲基麻黄碱、右旋去甲基麻黄碱
(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