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病因病机为肝风化热,迫血妄行,脉络瘀阻,《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张洪洲认为治宜凉血散血、镇肝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栀子、黄芩、益母草、茯神、夜交藤等)合犀角地黄汤(犀牛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喁斜等症状。
(1)肝阳暴张
症状: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症状: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症状: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症状:面色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症状: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症状: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中医讲辩证施治,以上药方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
腔隙性脑梗死的前期症状中就有爱咬舌头、精细动作差等轻微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这种病会让大脑局部微血管发生梗死,脑组织缺血、坏死,从而使舌头失去灵活运动的能力。该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又较特殊的脑梗死,经常发生在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的老年人身上。
验方2:九龙藤根32g。黄酒、猪肉共煮熟,吃肉喝汤。直至治愈为至。
血栓性脑梗死即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0%左右。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一般意识清楚或有轻度意识障碍。
肝肾阴虚阳亢化风为卒中基本病机。治疗上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脑卒中的关键。
用于痰瘀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言语謇涩、口舌歪斜。1次1.2~1.8g,1日3次,温开水送服。
脑中风益气理痰化瘀汤辨证论治
气虚甚者加人参、升麻;血瘀甚者加水蛭粉;热痰甚者加天竹黄;风痰甚者加天南星;痰闭阳道者,急以鲜生姜汁开窍;血络不通者加全蝎、蜈蚣、地龙。腑气不通,急用小承气加人参汤先通腑,通腑才能九窍利,寒甚者,先以四逆温之,气脱者,急用人参附子回阳。总之,遵循中医整体观,有是证,用是药。观其脉证,随证施治。
按半身不遂,口眼歪邪,语言不利,口角流涎,大便干,小便失禁,均属元气虚亏,血脉瘀阻,筋脉失却濡养所致,治则上当益气理痰活血化瘀,逐步恢复机体的功能活动;益气理痰化瘀汤就是按照气虚痰浊血瘀的病机而自拟的。方中黄芪为君以益气,配当归,使气能生血,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调理营卫气血,伍半夏、云苓、陈皮、菖蒲、郁金、开窍化痰,辅赤勺、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以逐痹通经,诸药共奏益气化瘀不伤正,开窍化痰通血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