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种假定所包含的结果一一想出来,找出解决困难的可能答案
●证实这种解决使人信用,或证明这种解决的谬误
这五步概括为十个字就是:疑难、问题、假设、推理、实验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胡适提出,在科学研究的逻辑中,最重要的是假设和实验证明两个步骤:
疑难和问题是假设提出的前提或起点;
假设、假说是研究者为解决疑难或问题而大胆提出的假设性的理论或方案,体现着一种创
造精神。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1)什么是科学问题
(2)科学问题有哪些作用
科学问题的结构:
1)背景理论和事实
科学问题的提出离不开时代提供的知识背景,时代背景决定了问题的内涵深度和解题途
径。
2)问题的求解目标:由已知成分所决定
3)问题答案的应答域和求解方法:保证问题是真问题—未知而又欲知的成分
胡适:“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2)科学问题的作用
1)科学问题是研究的起点,起着对于观察实验的指导和定向作用。
2)善于提出科学问题是科研能力的重要体现
3)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1)实验室科学实践:根据现有的仪器设备、信息资源、经验
2)学术界中的问题(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不同学派理论之
间的矛盾)
3)学科发展的前沿、学科交叉点
产生问题的途径有很多,但发现问题,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在科研中具有战略意义,也
是一种能动的创造过程。
2)工业界需求
3)生活实践
(二)科研选题
1、什么是科研选题
2、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1、科研选题及意义
(1)定义
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课题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所需要的一个或
一组科学问题。
(2)科研选题的意义
选题是科研的起始步骤,是科研工作中最复杂的、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在科研活动
中是战略性的第一步。选准一项课题,等于成功了一半。
(3)科研选题的一般步骤
文献调研:了解前人的工作.要勤读文献才能真正走进科学,培养科学兴趣才能有独立的判
断
实际考察:考虑现实的社会和经济需要
提出选题:←通过分析比较
初步论证
评议和确定课题
1)创新性原则:包括题目新(新意、关键、广阔)、材料新、方法新和观点新。
2)可能性原则:首先现有科技背景知识,其次是意义结果的可能性
3)现实可行性原则:实施方案能否成功
难度适中(个人能力)、技术条件
案例1: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2008年度诺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下村修、马丁查尔菲·和钱永健教授三个人。他们因为
在发现和发展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的成就而获奖。
发光荧光蛋白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它能够示踪蛋白质。人们将它与成像技术结合起来,
的行为、作用等。而且在无光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在过去即使在有光的情况下也是很难实现的。
其中,下村修是发现了GFP这么一种荧光蛋白;马丁·查尔菲把GFP蛋白所对应的基因克
隆出来,然后人为的去进行表达。钱永健教授则是集大成者,他的贡献在于发展了能够改造、
改构这种发光蛋白的一系列的技术,使之能对各种生物系统、多种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