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思讯6月26日,笔者在上思县南屏瑶族乡江坡村第一书记丘福汉的引领下,来到了长势茂盛的植物——穗花杉的自然保护园地。今年3月,广西药用植物园专家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博士亲临深山瑶寨鉴定,证实这种“国字号”植物的生态保护存活在广西尚属初次。
地处十万大山腹地的江坡村江坡屯,82岁的贫困户邓海连(邓进营的母亲)家门口生长着一棵穗花杉,高达近2米,这种红豆杉科穗花杉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阴性树种,喜温凉潮湿,雨量充沛的气候,生长于林下黄壤或黄棕壤。
据专家介绍,穗花杉木材材质细密,可供雕刻、器具、农具及细木加工等用。叶常绿,可作庭园树。根、树皮入药,能止痛、生肌,对于跌打损伤和骨折很有疗效;其种子入药,有消积驱虫之功效。由于它起源古老,形态、结构和发育特异,对研究古地质、古地理、植物区系以及植物分类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种植穗花杉植物的主人是邓进营,2018年因病去世。10年前,邓进营在大山深处无意中发现这种植物长得很好看,出于好奇便把它挖了回来种在家门口空地,连同种上福建柏、罗汉松等10多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当作家门口盆景,由于经过多年的细心保护,他家门口的生态园便成了可供人们观赏的“植物园”。近两年来,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赏花。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机会。
据了解,庭院绿色种植成了当地人的一种喜爱。在六细屯60户(其中贫困户49户)人家的房前屋后,都纷纷种上少则三五棵,多则十棵八棵福建柏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六细屯也成了被人誉为“深山里的杉木种质资源库”。(朱维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