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课处暑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文艺星青年按】“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描写的正是今天(8月23日)降临的处暑节气。处暑,标志着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炎热情况也将出现转折,天气逐渐转凉。处暑之后,你准备好迎接秋天了吗?文艺星青年为你准备了贴心的养生指南,并送上初秋小诗与名家美文,让我们在一隅诗意的时光里,听秋风与落花的呢喃私语。

暑热正式终止

“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从而开始一年之中最美好的秋高气爽的时节。“立秋处暑天气凉”“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这是处暑节气的特征,也是千百年来民间总结出的谚语。

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进入处暑节气,炎阳不再炙烤,蝉儿不再鸣叫,热情的盛夏便渐行渐远了。妩媚的秋色在天地万物间一点一滴地开始弥漫,秋意渐浓。

处暑习俗知多少

出游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

吃鸭肉

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其因是老鸭味甘性凉。其做法也花样繁多,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习俗,通常处暑当日,北京人就会买处暑百合鸭等。

饮凉茶

此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凉茶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处暑来养生

“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意思是处暑后,天气仍炎热,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虽说已入秋,但燥热的“秋老虎”威风依旧。所以处暑后,养生还应以“润燥”为主。

饮食清淡润肺防燥

处暑后燥气明显,肺易受伤,容易出现咳嗽、肠胃炎、支气管炎等症状。此时饮食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少食辛辣、烧烤类食品,以免加重秋燥。多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菠菜等。早上起床后可喝一杯温水,平时可适量喝些金银花茶、菊花茶,清热解毒,滋阴润燥。

调整作息缓解秋乏

处暑期间,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人们在入秋处暑后常常会伴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调整夏天以来晚睡的作息习惯和方式,做到早睡早起、适当午休、多伸懒腰,有助于缓解秋乏。

轻松运动调养精神

处暑之后,天地万物由春夏的勃勃生机转向萧条冷落,加上秋干气燥,我们出现心情波动甚至情绪低落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此时应注意收敛情绪、维持心性平稳。而秋高气爽的天气,尤其适合户外运动。

咱们不妨约好友郊游、登高望远,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疏解“悲秋”情绪。也可在早晚进行适宜的运动锻炼,散步、小跑、下棋等都是调节心情的有效方式哟。

诗词美文解秋乏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鲁迅《秋夜》(节选)

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节选)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袈裟鲜艳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的洗礼。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张爱玲《秋天的雨》(节选)

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郁达夫《故都的秋》(节选)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节选)

据说北京秋季的天是最蓝的,蓝得好似澄澈的海,如果天上有几朵白云,白云就像海上的白帆。如果再有一群白鸽在天上盘旋,鸽哨声声,欢快中蕴涵着几丝悲凉,天也就更像传说中的北京秋天的天了。

THE END
1.秋季吃鸭肉好处多在秋季的餐桌上最不能少的美食之一就是鸭肉,鸭子的营养价值极高,很适合在秋季食用。同时,鸭肉如果搭配得当还能够发挥更多的功效和作用。下面就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在秋季如何吃鸭肉吧。 秋季吃鸭的好处: 【鸭肉】鸭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肾经,有滋补、养胃、补肾、除痨热骨蒸、消水肿、止热痢、止咳化痰等作用。凡...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14/21/6943366_590833825.shtml
2.秋天吃鸭子有什么好处?问答频道尤其当年新鸭养到秋季,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鸭肉...https://www.bohe.cn/ask/view/103377980.html
1.吃鸭肉的好处女人秋天吃这种肉滋阴又润燥女性保健吃鸭肉的好处 女人秋天吃这种肉滋阴又润燥 在秋天,早晚温差较大,免疫力差的人容易造成感冒、咳嗽,干燥的气候会影响到健康,造成人们脱水严重,如何润燥成了不少人关心的事情。对女性来说,干燥的气候,会影响身体调节,还会演化出一些疾病,这个时候不妨通过饮食进行调节,食用一些食物,能帮助润燥。https://m.vodjk.com/mip/a/1001188.shtml
2.为什么秋季养生要吃鸭秋天养生吃鸭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秋季养生要吃鸭 秋天养生吃鸭有什么好处。在秋天养生的食疗里总是缺不了鸭子的身影,甚至有人说秋季养生鸭子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八宝网的小编就来说说:为什么秋季养生要吃鸭 秋天养生吃鸭有什么好处。 什么样的人适合吃鸭肉 鸭子,印象中好像从来都不怕冷,大冬天也能看到它们二四六七八在冰冷的水里游来游去。http://www.yaolan.com/shenghuo/yingyang/2522.html
3.秋天养生秋天养生小常识秋天养生吃什么肉 一、鸭肉去秋燥 鸭子富含营养,不仅享有“京师美馔,莫妙于鸭”、“无鸭不成席”之美誉,同时也为祖国医学所称道:“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鸭养到秋季,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271524.html
4.秋分必吃的食物不过螃蟹性寒,不宜多吃。还有,死螃蟹是不能吃的。 3.鸭肉 秋天的鸭肉肉质肥美,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补充人体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秋季天干气躁,吃鸭肉可滋阴润燥、健脾。此外,鸭肉的脂肪只有一半,容易消化。 在南京,此时节流行吃“桂花鸭”,农历八月左右的盐水鸭品质最好,所以叫作桂花鸭。https://www.yjbys.com/fangjia/jieri/2115138.html
5.秋分养生的食物介绍鸭肉虽好,吃时也有讲究。首先,感冒患者不宜食用鸭肉,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感冒时还是以喝鸡汤为宜;其次,慢性肠炎者要少吃,鸭肉味甘咸,吃了可能使肠炎病情加重;腹痛、腹泻、腰痛、痛经等症状的人也最好少吃鸭肉。 9、梨 梨性微寒味甘,能生津止渴、润燥化痰、润肠通便等,主要用于热病津伤、心烦口渴、肺燥干咳、...https://www.jy135.com/jiankang/388570.html
6.秋天必吃的10种肉排行适合秋季吃的十大滋补肉类盘点→MAIGOO生活榜秋季气温转凉、空气干燥,容易导致肺燥肾亏,适宜吃一些滋阴润肺、养胃补肾的食物。那么秋天吃什么肉营养不上火?以下是MAIGOO小编带来的秋天必吃的十大肉类排行,榜单中鸭肉、鱼肉、兔肉、鸡肉、虾肉、牛肉、鸽子肉、鹅肉、瘦猪肉、羊肉等肉类都有养胃润肺补肾的功效。不过maigoo编辑提醒大家,肉类要和五谷、果蔬等合理搭配...https://www.maigoo.com/top/427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