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油的Omega-3形态吸收率低,多余油脂毒素有害健康
之所以出现上诉健康问题,鱼油的成分是关键因素。由于市面上大多数鱼油胶囊约70%成分是纯化水、饱和脂肪等填充物,而真正对健康有益的Omega-3含量仅为30%左右。并且鱼油胶囊含有的Omega-3形态主要为乙酯型EE和甘油三酯型TG,人体对前者的吸收率仅有后者的1/3。即便是甘油三酯型,由于其不溶于水,吸收率也只为50%左右。
再加上海域污染、富集效应使鱼类积累有毒物质,如汞、二恶英和多氯联苯等。从鱼类身上提取的鱼油,携带有毒物质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不搭配卵磷脂这种天然解毒剂,长期服用鱼油带来的多余油脂、重金属、毒素等在人体无法乳化、分解。长此以往,甘油三酯、胆固醇升高、肝脏病变等一系列问题便产生。
海洋型磷脂打破甘油三酯型怪圈,新型Omega-3补充剂强势胜出
据《南极磷虾的主要营养组成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等多种文献资料显示,磷虾油和鱼油中的顶配深海鱼油,都含有高比例的EPA和DHA,但鱼油中的脂肪酸大部分都是以甘油三酯形式存在,而磷虾油中30%–65%的脂肪酸是以磷脂的形式存在。磷虾油中磷脂含量可达到48.37%~51.0%。此外,磷虾油具有一种脂溶性色素虾青素(0.04%,w/w),它同时也是强大的抗氧化剂,可以避免磷虾油被氧化。
麦康森、魏玉婷、王嘉、张文兵《南极磷虾的主要营养组成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高纯度高营养高功效,磷虾油成为鱼油天然升级替代品
此外,由于鱼油是从体型大的多脂类鱼中提取而来,往往含有重金属污染。而磷虾油则提取自位于食物链最低端的磷虾,可有效避免重金属富集。外在形态上,鱼油通常是白色或黄色,而磷虾油由于磷虾体内的虾青素,往往呈透明红色。总而言之,磷虾油含有的海洋型磷脂Omega-3吸收率、亲水性、活性、纯度都远高于鱼油,更有利于人体健康。由于上诉优势,磷虾油日益受高端消费者青睐,成为鱼油的天然升级替代品。
加码10亿海上金矿角逐赛,高端膳食品牌助力国民健康
作为磷虾油的生物源泉、海洋磷脂型Omega-3的完美载体,南极磷虾被全球公认为“10亿海上金矿”。南极磷虾虽然身长不及100mm,体重仅有2克,但繁殖速度极快,一次产卵6000~10000个,群居密度高达10000~30000尾/立方米。南极磷虾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除了富含新型的Omega-3(DHA/EPA)营养元素外,还拥有高蛋白、低脂肪、高虾青素等营养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保健等领域。
面对“10亿海上金矿”,各国展开激烈角逐,我国也是在南极磷虾的开采利用方面积极布局。2010年,我国将“南极磷虾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列入国家863项目,至此加入磷虾捕捞的“争夺战”。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列,但此时的捕捞量也仅为3.19万吨,我们能用于南冰洋捕捞磷虾的渔船也仅有1艘;但到2016年时,我国的捕捞量就达到了6.6万吨,用于捕捞磷虾的船只在2015年时也增加到了5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