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是人体血液中的血脂,分布在人体各个部位,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而现代人饮食结构日益丰富,营养物质摄入过高就会导致胆固醇升高,一旦升高就会刺激血管内皮发生炎症,从而增加血管堵塞风险,当血管狭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引起脑梗、心梗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胆固醇大户"被揪出,五种食物或会升高血脂,尽量少吃
1、皮蛋
凉拌皮蛋、皮蛋瘦肉粥是常出现在餐桌上的家常美食,但是皮蛋经过特殊加工后,会形成大量有害胆固醇。
100g皮蛋中约含有600mg的胆固醇,因此也属于高脂肪食物,加上皮蛋本身就属于蛋类。
而每100g鸡蛋中约含有580mg胆固醇,每100g鸭蛋中约含有560mg胆固醇,相比之下,皮蛋的胆固醇比普通蛋类更高。
2、动物内脏
内脏是胆固醇含有量最高的部位,尤其是鱼卵、肝脏、肾脏、肠子、蟹黄等动物内脏,均可导致胆固醇升高,长期使用会抑制胆汁分泌胆酸,导致食物不能被代谢吸收。
同时也会阻碍肝脏的解毒和排毒能力,会导致血液中的垃圾毒素沉积于体内,也会增加血管硬化的程度。
因此,若长期使用动物内脏,应该定期加测血脂四项,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指标升高,则说明血脂水平也随之升高了。
因此,为了健康起见,还是要减少动物内脏的摄入量,以免损害血管健康。
贝壳属于海鲜类食物,而这类食物蛋白质较丰富,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锌、硒、碘等,能够为身体补充多种营养物质,对增强免疫力有一定帮助。
3、贝类食物
虽然贝类食物看起来不油腻,吃起来也感受不到脂肪,但是像蚬子、生蚝、贻贝、扇贝等海鲜食物,胆固醇却很高,每100g含有130mg胆固醇,比肥猪肉的胆固醇还要高。
另外,海鲜软体动物中,墨鱼、鱿鱼中的胆固醇也是比较高,每100g中约含有268mg的胆固醇,若猪肝胆固醇不相上下,因此不建议食用过多。
4、甜食
吃甜食能够刺激多巴胺分泌,让人感到愉悦,但同时也会刺激到神经调节系统.
因为甜食中含有大量奶油、糖分等反式脂肪酸,若食用会导致肠胃运化功能下降,从而导致身材发胖,这使得血管中的脂类物质沉积物增多,刺激血管发生炎症,导致总胆固醇水平上升,不仅容易造成血管损伤。
同时还会导致血流循环能力变弱,让整体代谢循环变慢。
5、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
常见的高脂肪食物有肥肉及其加工制品、油炸类食物(如炸鸡排、油炸方便面、油炸零食等)、奶油制品等。
这些高脂肪食物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长期摄入的话,可导致甘油三酯升高,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加速动脉血管硬化,导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升高。
正常情况下,人体合成胆固醇能自动调节,吃的食物胆固醇多点,体内合成的胆固醇就会相应减少;吃少了点,合成就会多点。
但是有些中年老年人,因为内分泌以及血脂代谢失调,可使胆固醇的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出现紊乱。
此外,肥胖、高血压遗传、活动量减少等原因,也可使这种调节机制失灵。
此时,如果摄入过多胆固醇,就会导致血脂中的胆固醇升高,慢慢引起动脉硬化,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等。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就显得尤为关键了。常见的高胆固醇食物主要有鱼子、动物内脏、鸡蛋黄、猪脑等。
想要把血脂降下来,日常中做好下面这3点:
1、调整饮食
想要降血脂,除了忌口上面的3类食物外,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饮食上要清淡为主,荤食为辅,日常中经常吃一些蔬菜、水果以及高纤维之类的食物,比如像洋葱、大蒜、红薯、燕麦等,对降血脂都有不错的帮助;
荤食上,以瘦肉以及不带皮的鸡胸肉为主,既能满足身体所需的蛋白质,又不会导致脂肪过量。
2、坚持运动锻炼
人体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含量,同时还可以促进血脂的循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调理血脂的作用。
3、药物治疗,在上述基础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仍然未能有效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的,需要启动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贝特类、烟酸、ω-3脂肪酸及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等。
贝特类、烟酸与ω-3脂肪酸对甘油三酯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推荐用于以甘油三酯增高为主的血脂异常患者。
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效果明确,但降低甘油三酯相对较弱。
对于普通人来说,胆固醇的摄入其实无需过度严格,因为机体需要一定的胆固醇来促进细胞生长发育,保证健康饮食,合理搭配膳食荤素,平衡每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即可。
但是若已经确诊为高血脂患者,则应在饮食上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除了少碰高脂肪食物、高胆固醇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酒以外。
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坚持适度的劳动;其次要保持心情愉悦,切忌情绪激动、大悲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