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精选习题及答案(5)第2页执业医师考试

45、侵袭性牙周炎治疗在国外效果较好的药物是

A.甲硝唑

B.螺旋霉素

C.红霉素

D.四环素

E.青霉素+甲硝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常用的药物:①四环素族药物:四环素在国外使用较多,但在我国,由于20世纪四环素的滥用导致耐药菌株,四环素对国内患者效果不理想。可使用米诺环素、多西环素。②甲硝唑和阿莫西林配伍使用:可有效抑制Aa和厌氧致病菌。药物的使用应在菌斑生物膜被破坏之后,即在机械治疗或手术治疗后。

46、以下关于牙菌斑致病学说中错误的是

A.是菌斑内总体微生物联合效应的结果

B.口腔微生物中绝大多数为正常菌群,少数具有毒力能损害防御功能的致病菌起关键作用

C.牙周炎是一种机会性感染

D.牙周炎的实质是菌群失调

E.牙周炎是某些致病菌引起的特异性感染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牙周炎的实质是菌群失调,自身菌导致的机会性感染,并非特异性感染。

47、以下关于牙龈纤维瘤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不发生在乳牙

B.可累及附着龈

C.可累及全口牙龈

D.牙齿常发生移位

E.牙龈颜色正常,坚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牙龈纤维瘤病最早可发生于乳牙萌出后。

48、下列有关根分叉病变的病因错误的是

A.菌斑微生物是主要病因

B.(牙合)创伤是促进因素

C.根柱长的比根柱短的牙易发

D.髓底副根管是易发因素

E.牙颈部釉突是易发因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柱短、牙颈部釉突、髓底副根管均是易发因素。

49、下列哪一项与妊娠期龈炎关系最密切

A.牙龈卟啉单胞菌

B.中间普氏菌

C.梭形杆菌

D.螺旋体

E.伴放线杆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中间普氏菌是妊娠期龈炎的龈下优势菌。

50、下列哪一项是牙石对牙周组织最主要的危害

A.机械刺激

B.增加了牙面的光滑度

C.牙石表面菌斑的致病性

D.不利于刮治器的进入

E.妨碍洁治

【答案解析】: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最主要的是牙石表面存在的菌斑具有的致病性。

51、下列有关口腔检查进行探诊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只检查主诉牙

B.动作轻柔有支点

C.用力探入露髓孔

D.选择尖锐探针检查窦道

E.选择圆钝探针检查牙石

【答案解析】:在探诊时,支点要放稳,用力不可过大。研究表明,轻柔的探诊压力也会使探针穿透部分结合上皮,使探诊深度略大于组织学的真正深度。

52、下列哪一项是慢性牙周炎时牙槽骨吸收X线片上最主要的表现

A.牙槽骨高度降低

B.根尖区骨密度减低阴影

C.牙周膜宽度均匀增加

D.牙槽骨密度增强

E.牙槽嵴顶位于釉牙骨质界下1mm

【答案解析】:牙周炎时牙槽骨吸收,X线片表现为牙槽骨高度降低。

53、下列哪一项是引起牙周疾病的始动因子

A.牙石

B.咬合创伤

C.解剖因素

D.菌斑微生物

E.食物嵌塞

【答案解析】:菌斑微生物是引起牙周疾病的始动因子,是造成牙周病的必要因素,所以D正确。牙石、咬合创伤、解剖因素、食物嵌塞是局部促进因素,因此A、B、C、E错误。

54、下列哪一项是引起牙周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类白喉杆菌

C.无芽胞厌氧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白色念珠菌

【答案解析】:牙周脓肿从牙周炎发展而来,脓肿组织中有革兰阴性厌氧菌及螺旋体等入侵,优势菌为牙龈卟啉菌,中间普氏菌、巨核梭杆菌、螺旋体等。无芽胞厌氧菌包括牙龈卟啉菌、中间普氏菌、巨核梭杆菌等,所以C正确。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革兰阳性球菌,所以A错误。类白喉杆菌很少检出,所以B错误。铜绿假单胞菌很少检出,所以D错误。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是真菌,很少检出,主要引起口腔念珠病,所以E错误。故此题选C。

55、牙周脓肿与牙槽脓肿的鉴别之一是牙周脓肿

A.牙槽骨嵴吸收

B.脓肿范围弥散

C.牙髓多无活力

D.病程较长

E.叩痛重

【答案解析】:牙周脓肿X线片可见牙槽骨嵴破坏,可形成骨下袋,牙槽脓肿则为根尖周围的骨质破坏或无破坏,故选A;牙周脓肿范围局限于牙周袋壁,较近龈缘,牙槽脓肿范围较弥散,中心位于龈颊沟附近,不选B;牙周脓肿时牙髓有活力,而牙槽脓肿无活力,不选C;牙周脓肿病程较短,一般3~4天自溃,牙槽脓肿病程长,脓液从根尖周围向黏膜排除需5~6天,不选D;牙周脓肿叩痛较轻,牙槽脓肿叩痛重,不选E。此题选A。

56、牙周袋较深且牙槽骨隆突的Ⅰ度根分叉病变,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A.仅需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

B.基础治疗后翻瓣及骨修整术

C.隧道成形术

D.GTR手术

E.根向复位瓣及骨修整术

【答案解析】:Ⅰ度根分叉病变牙周袋浅,仅需龈下刮治术;牙周袋较深且牙槽骨隆突的应在基础治疗后进行翻瓣及骨修整术,形成有利于菌斑控制的局部解剖外形。

57、前牙的工作长度具体指

A.牙齿长度

B.根管长度

C.开髓口到根尖端的长度

D.切端到根尖狭窄部的长度

E.X线片上牙齿的长度

【答案解析】:工作长度是指切端标志点到根尖狭窄部的尺寸,用于限制操作的纵向空间。

58、牙面获得性膜形成后,最初附着于牙面的细菌主要是

A.放线菌

B.丝状菌

C.杆菌

D.球菌

E.以上都不对

【答案解析】:通过获得性膜使大量细菌黏附于牙面,首先是球菌,以后是杆菌、丝状菌等。

59、引起牙髓病的物理因素不包括

A.温度

B.电流

C.过度干燥

D.充填材料

E.激光

【答案解析】:物理和化学因素多为医源性因素所致。物理刺激:①温度;②电流;③过度干燥;④激光。充填材料属于化学因素。

60、牙齿发育异常不包括

A.牙数目异常

B.牙排列异常

C.牙结构异常

D.牙形态异常

E.牙萌出异常

【答案解析】:牙的发育异常包括牙萌出异常、牙数目异常、牙形态异常和牙结构异常。

61、哪一项不属于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特点

A.剧烈疼痛、不能定位

B.疼痛呈自发性,阵发性

C.有夜间疼痛史

D.温度刺激可加重疼痛

E.周围牙龈肿痛

【答案解析】:牙龈肿痛不是急性牙髓炎临床特点,其他几项都是。

62、下列关于畸形中央尖的临床表现中不正确的是

A.多见于上颌前磨牙

B.尖呈圆锥形或钝圆状突起

C.有半数的中央尖有髓角伸入

D.X线片见尖内纤细髓角突入

E.中央尖折断可致牙髓感染

【答案解析】:下颌第二前磨牙多见。

63、哪个时期生活在高氟区,可引起氟牙症发生

A.6、7岁前

B.8~15岁

C.16~22岁

D.23~30岁

E.31岁以后

【答案解析】:氟牙症的发生取决于过多氟进入人体的时机。氟主要损害釉质发育期牙胚的成釉细胞,因此,过多的氟只有在牙齿发育矿化期进入机体,才能导致氟牙症发生。若6、7岁之前,长期居住在饮水中氟含量高的流行区,即使日后迁往他处,也不能避免以后萌出的恒牙受累;反之,如7岁后才迁入高氟区者,则不出现氟牙症。

64、去除龋坏组织应考虑的问题中,除外的是

A.先去除洞口悬釉

B.先去除洞底腐质判断是否露髓

C.去除腐质直至洞底探硬

D.可以保留着色坚硬牙本质

E.前牙应去除所有着色牙本质

【答案解析】:患者的主观临床症状不明显,属深龋范围内应有的临床表现,但洞底软龋不能去除净。在急性龋患者,可以用间接盖髓法治疗,待3个月后,经检查牙髓活力正常,并经X线片检查,可用永久充填。其他几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65、下列哪一项不是氢氧化钙盖髓剂作用机制

A.呈碱性

B.激活碱性磷酸酶

C.有抗菌作用

D.诱导修复性牙本质生成

E.诱导成骨

【答案解析】:氢氧化钙:呈碱性。氢氧化钙在形成牙本质桥的过程中还可作为一种诱导剂,激活成牙本质细胞碱性磷酸酶而促进硬组织的形成。此外,氢氧化钙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氢氧化钙直接接触牙髓后,牙髓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坏死下方出现炎症反应,并在此界面上形成牙本质桥。牙髓组织中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在氢氧化钙诱导下,可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牙本质基质,由牙髓血运供给的钙离子进入牙本质基质,钙化后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66、急性牙髓炎关于疼痛的问诊内容不包括

B.疼痛性质

C.疼痛频率

D.疼痛诱因

E.疼痛部位

【答案解析】:急性牙髓炎典型的症状有以下特点:①阵发性的自发性痛。②温度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③疼痛不能定位,有放散性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放散)。④疼痛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

67、髓腔内不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或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很少的是

A.中龋

B.深龋

C.急性龋

D.慢性龋

E.继发龋

【答案解析】:急性龋此种龋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病变进行较快,数月内即可形成龋洞;洞内病变组织颜色较浅,呈浅棕色;质地较软而且湿润,很容易用挖器剔除,因此又称作湿性龋。由于病变进展快,髓腔内来不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或修复性牙本质很少,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牙髓感染。

68、牙周探诊的最佳力量为

A.10~20g

B.15~20g

C.20~25g

D.25~30g

E.25g以上

【答案解析】:一般掌握在20~25g的探诊压力为好,这样既探测到实际深度又不致使患者疼痛损伤。

69、以下有关牙本质过敏症的描述中不正确是

A.是常见病、多发病

B.可自行缓解

C.探诊有敏感点

D.可脱敏治疗

E.充填牙体缺损

【答案解析】:牙本质过敏症:并非常见多发病。流体动力学理论:认为空气、高渗溶液或温度刺激引起的疼痛,是由于这些刺激使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移动,可以引起成牙本质细胞的伴随移动,进而间接地兴奋其中的游离神经末梢,传入冲动,产生痛觉。引起牙本质液向外移动的刺激有空气吹干和冷刺激等;使牙本质液向内移动的刺激有机械刺激或加热等。牙本质暴露初期是很敏感的,后来敏感自然缓解是由于矿物质在牙本质小管内沉积或牙髓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的结果。

70、以下关于直接盖髓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严格无菌操作

B.冲洗用温生理盐水

C.盖髓剂放在露髓孔及周围1~2mm牙本质上

D.露髓孔上方不要加压

E.盖髓后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暂封观察1个月

【答案解析】:糊剂不能用于暂封,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可以用于暂封。对意外穿髓的患牙行直接盖髓术时,多用氢氧化钙为盖髓剂。盖髓术后1~2周,如无任何症状,牙髓活力正常者,则除去大部分暂封剂,用磷酸锌粘固粉垫底,银汞或复合树脂永久性充填;若对温度刺激敏感者,应去除原暂封剂,更换盖髓剂,再观察,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后,再做永久性充填。

71、可造成髓腔壁穿孔的医源性因素为

A.髓腔解剖形态不熟悉

B.扩大根管器械锐利

C.重度磨损的磨牙

D.患牙根管壁弯曲

E.老年人的磨牙

【答案解析】:如果在牙髓腔解剖不熟悉的情况下进行髓腔预备,可能造成髓腔壁穿孔,所以A正确。扩大根管器械锐利可能造成根管穿孔,而不是髓腔,所以B错误。重度磨损的磨牙,老年人的磨牙的髓腔特点是髓腔小,髓腔顶和髓腔底很近,容易髓腔底穿孔,而不是髓腔壁,所以C、E错误。患牙根管壁弯曲可能会造成根管穿孔,而不是髓腔,所以D错误。故此题选A。

72、根尖周病最主要感染途径是

A.牙髓感染

B.牙周感染

C.血源感染

D.邻牙疾病波及

E.颌骨疾病波及

【答案解析】:根尖周病的感染途径有3条:①牙髓感染;②通过牙周组织或邻牙根尖周感染直接扩展;③血源性感染。其中牙髓感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发生率最高,所以A正确。牙周感染、邻牙疾病波及、颌骨疾病波及是通过牙周组织或邻牙根尖周感染直接扩展,不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所以B、D、E错误。血源感染也不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所以C错误。故此题选A。

73、腺泡中被称为篮细胞的是

A.浆液细胞

B.黏液细胞

C.闰管细胞

D.肌上皮细胞

E.储备细胞

【答案解析】:基础知识掌握。

A.30~40分钟

B.24~48小时

C.3天

D.2周左右

E.1个月

75、用复合树脂修复,制备窝洞洞缘斜面的目的是

A.提高抗力性

B.去除悬釉

C.增加树脂的聚合收缩

D.减小树脂的聚合收缩

E.增加粘结面积

【答案解析】:洞缘斜面是横断釉柱,釉柱的末端较轴向酸蚀对提高粘接力更有效,使粘接树脂可以更深入地渗入到柱间质中,同时增加了牙釉质的酸蚀面积,使树脂和釉质间的结合更牢固,所以E正确。洞缘斜面的缺点是容易在充填时形成菲边,菲边易折断,所以A错误。目的不在于去除悬釉,所以B错误。与树脂的聚合收缩无关,所以C、D错误。故此题选E。

76、间接盖髓术适用于

A.冠折露髓

B.深龋备洞后

C.备洞意外穿髓

D.活髓牙全冠预备后

E.深龋去腐未净露髓

【答案解析】:间接盖髓术用于近髓但未露髓的患牙,主要用于治疗深龋或深龋所致的可复性牙髓炎。深龋备洞后如果洞底近髓,可以行间接盖髓术,所以B正确。冠折露髓、备洞意外穿髓、深龋去腐未净露髓都为已露髓,不再适用间接盖髓术,所以A、C、E都错误。活髓牙全冠预备后并不近髓,没有必要做间接盖髓术,因此E错误。此题选B。此题易错选C选项。备洞意外穿髓可使用直接盖髓术而不适用间接盖髓术。

77、中龋发生在何部位时症状比较明显

A.(牙合)面

B.舌面

C.颈部

D.颊面

E.接触点

【答案解析】:中龋病变前沿位于牙本质浅层,牙颈部牙本质厚度最小,因此龋损最接近髓腔,故症状最明显,C正确;颌面窝沟、颊面、舌牙面、接触点牙本质较颈部厚,中龋表现为洞口和窝沟边缘釉质墨浸样改变,对刺激症状较颈部轻。故此题选C。此题易错选A选项。(牙合)面龋病较多见,但是(牙合)面牙本质较厚,病变距髓腔较远,因此症状较轻。

78、以下有关根折牙临床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根折恒牙的牙髓坏死率为20%~24%

B.部分根折患牙的牙髓出现“休克”现象

C.外伤性纵折很多见

D.最常见的根折为根尖1/3折断

E.多发生在牙根完全形成的成年人

【答案解析】:外伤性纵折很少见,牙根纵裂多数由于创伤性(牙合)力或者患牙形态异常等因素造成、根折中牙根横断或斜形根折较多见,故选C;根折按其部位可分为近冠1/3、根中1/3和根尖1/3,最常见者为根尖1/3,排除D;儿童牙根尚未发育完成,牙根相对短粗,牙槽骨疏松,外伤造成根折较少,所以根折多见于牙根完全形成的成人牙齿,排除E;根折线感染时可导致牙髓坏死,坏死率20%左右,排除A;根折牙可有牙髓及牙周膜的充血、牙髓活力测定结果不一,可有牙髓休克出现,即电测无反应,但不说明牙髓坏死,排除B。所以此题选C。

79、下列哪一项不是龋病的病因

B.创伤

C.细菌和牙菌斑

D.食物

E.宿主

80、邻(牙合)双面的洞底形成阶梯,使(牙合)力主要由

A.(牙合)面侧壁和邻面侧壁分担

B.(牙合)面侧壁和邻面龈壁分担

C.(牙合)面髓壁和邻面龈壁分担

D.(牙合)面髓壁和邻面轴壁分担

E.(牙合)面侧壁和邻面侧壁分担

【答案解析】:邻(牙合)双面的洞底形成阶梯,使(牙合)力主要由垂直方向承担,这样有利于牙周组织健康,也使得充填体或者修复体不容易受到破坏,所以主要由(牙合)面髓壁和邻面龈壁分担,所以C正确。邻面轴壁、(牙合)面侧壁、邻面侧壁都不在(牙合)力的垂直方向,所以D、E、A错误。

81、在加速龋病的发展中可能起主要作用的是

A.乳酸杆菌

B.类杆菌

C.变形链球菌

D.放线菌

E.韦荣菌

【答案解析】:乳酸杆菌在深龋中大量存在,具有较强的发酵力,在加速龋病的发展中可能起主要作用,因此A正确。

82、不能造成牙髓或根尖周的慢性损伤的因素是

A.修复体过高

B.备洞

C.创伤性咬合

D.磨牙症

E.窝洞充填物

【答案解析】:备洞时产生的热是备洞时造成牙髓损伤的主要原因,但是不是慢性损伤。

83、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最常见的排脓途径为

A.根尖周—骨膜下—上颌窦

B.根尖部—牙周袋

C.根尖孔—根管口—冠部缺损

D.根尖周—骨膜下—黏膜下

E.根尖周—骨膜下—皮肤

【答案解析】:基础知识题。C选项的排脓途径需具备下述条件:根尖孔粗大,根管通畅,患牙缺损呈开放状态。B途径也必须是在患有严重牙周病的情况下。E、A只有少数病例发生。

84、使用电测法进行根管长度测量时易发生误差,除外的因素是

A.根尖尚未形成

B.根管有穿孔

C.髓腔内腐质未去净

D.髓腔内有金属充填物

E.根管内有脓血液

【答案解析】:基础知识题。根管长度电测法在下列情况下易发生误差:有坏死组织碎片髓腔内有金属充填物、有髓石或异物存在、根尖尚未形成、意外穿孔、根管内潮湿例如有脓血、唾液或冲洗液等。

85、最常见的天疱疮是

A.寻常型天疱疮

B.落叶型天疱疮

C.红斑型天疱疮

D.增殖型天疱疮

E.大疱型类天疱疮

【答案解析】:口腔寻常型天疱疮多见。水疱壁薄而透明,易破形成糜烂面。

86、血管神经性水肿属于

A.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B.口腔黏膜溃疡性疾病

C.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

D.口腔黏膜超敏反应性疾病

E.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

【答案解析】:常见的口腔黏膜超敏反应性疾病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药物过敏性口炎和多形渗出性红斑。

87、单唇疱疹病毒可经下列途径传播,除了

A.呼吸道

B.皮肤

C.眼结膜

D.生殖器黏膜

E.消化道

【答案解析】:口腔单纯疱疹病毒传染方式主要为直接经呼吸道、口腔、鼻、眼结膜、生殖器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人体。

88、口腔念珠菌病的好发于

A.嗜酒者

B.更年期妇女

C.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者

D.嗜烟者

E.患有胆道疾病者

【答案解析】:口腔念珠菌病与宿主有关易感人群为婴幼儿、衰弱者、长期使用抗素者、HIV感染者、免疫缺陷者、戴义齿的人等。由此可见,相对于吸烟者、嗜酒者、更年期妇女和患有胆道疾病者来说,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者更易患口腔念珠菌病,所以C正确。故此题选C。

THE END
1.细菌的新陈代谢细菌感染,它的致病机制千千万,不外乎两点,第一,就是基于它的结构;黏附素:革兰氏阴性菌的外模蛋白、菌毛等,阳性菌的壁磷酸、细胞壁的蛋白,还有一些特殊结构“荚膜、鞭毛”都介导了细菌的黏附;不同的黏附素介导了不同的感染部位;毒素:主要是阴性菌的脂多糖结构(内毒素);除了这些以外,芽孢结构还有超强的抵抗力、...https://www.jianshu.com/p/50c4a2ce6acf
2.医药卫生考试:微生物学题库考点(最新版)考试题库73、填空题 原核微生物包括有()、()、()和()等,真核微生物包括有()、()、()和()等,它们的大小以()单位来表示。 点击查看答案 74、问答题 化能异养微生物进行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可通过哪些代谢途径产生? 点击查看答案 75、单项选择题 有些细菌能产生色素,例如光合细菌产生的光合色素存在于:() A...http://www.91exam.org/exam/87-4525/4525063.html
3.医学微生物练习题A.细菌 B.真菌 C.衣原体 D.支原体 E.螺旋体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不包括(0.5分) A.都是单细胞生物 B.有典型细胞核 C.细胞质中细胞器完整 D.可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E.有细胞的基本结构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9779524_1038141135.html
4.2014年主治医师内科模拟试题(2)A、蚊B、幼猪C、成年猫D、乙脑带毒者E、虱 79、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致病因素是A A、外毒素B、荚膜C、磷壁酸D、血浆凝固酶E、透明质酸酶 80、部分乙肝患者会出现肾小球肾炎、关节炎等肝外症状,其机制是D A、病毒使机体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所致B、病毒变异所致 ...https://peixun.iiyi.com/news/show/15/102576.html
5.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机体的防御体系若能抗衡致病因素,则不发病或仅有轻度的牙龈炎;若致病菌的毒力过于强大,机体的保护作用不够或免疫系统过激地反应,引起广泛的炎症反应,则可能造成牙周组织的破坏,引发牙周炎。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多因素的感染性疾病,龈下菌斑生物膜是必不可少的致病因素,还有一些能促进菌斑滞留的局部促进因素。除...https://ccdas.pmphai.com/appdisease/toPcDetail?knowledgeLibPrefix=disease&id=30239
6.临床医师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点打卡: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五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本章重点】 1.正常菌群有关的概念。 2.条件致病菌在异位寄生、免疫力低下和菌群失调时致病。 3.细菌的毒力是由侵袭力和毒素决定的。 4.侵袭力主要包括细菌的英膜、菌毛等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类。 5.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 https://www.offcn.com/yixue/2019/0821/74529.html
7.自考大专05747临床医学总论复习资料复习资料① 有血容量不足表现者:给上述溶液3000ml(60kg)。 ② 血容量不足不明显者,给1/2~2/3,即1500~2000ml。 此外,还应加上日需水量2000ml和日需钠量4.5g。(非常重要) (3)尿量超过40ml/h后,补钾。 为什么? 纠正缺水后,排钾量会有所增加,血钾浓度会因细胞外液的增加而被稀释降低,造成低钾血症。 http://whylxy.mdgs-edu.com/fxzl/1961.html
8.Rcs双组分调节系统对细菌环境应答的分子调控研究进展荚膜还与某些细菌的毒力有关。例如,在S.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中,启动毒力因子Vi抗原合成所需的roiA基因被证实受Rcs系统的调控[52]。 然而某些E.coli菌株,特别是血清型O:8、O:9、O:20和O:101的菌株并不生产荚膜多糖可拉酸,而是生产其他荚膜——第1组荚膜(Group 1 Capsule),并且该荚膜也受Rcs系统的...http://journals.im.ac.cn/html/wswxtbcn/2021/1/tb21010210.htm
9.纺织品的抗菌卫生整理从表1中可以看出,细菌感染多半是由与粪便污染有关的革兰氏阴性菌所引起的。 另有介绍:多人共用的毛巾是眼科传染疾病(如沙眼、结膜炎)、呼吸器官传染疾病(如结核、白喉、流感等)的传播媒介。理发店的毛巾、旅馆的卧具、浴衣等是白癣、疥癣等皮肤病以及痢疾、肠伤寒、性病、霍乱传播的媒介。传染病菌的抵抗力很强,...http://www.jlsun.com/jishu_detail/id/4.html
1.沙门氏菌:隐形杀手,如何防范与应对?医药卫生网医药卫生报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细菌,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之一。每年,沙门氏菌导致全球成千上万的人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死亡。沙门氏菌感染通常与不洁食物和水源的摄入密切相关,特别是未经煮熟的禽肉、鸡蛋以及生食蔬菜等。幸运的是,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沙门...http://www.yywsb.com/article/202411/2793185.html
2.兽医微生物学重要知识点汇总兽医微生物复习资料百度云革兰阴性菌有外膜,外膜由外膜蛋白、脂多糖等构成,外膜下有一薄层肽聚糖。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各有一定的结构及特殊的生理功能,与细菌的致病性及免疫原性有关。 细菌是原核生物界中的一大类单细胞微生物,它们个体微小,形态结构简单,广义的细菌除一般细菌外,还包括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3891490
3.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因细菌性角膜炎有哪些原因疾病查询4.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除与眼部防御能力下降有关外, 主要与细菌的毒力和侵袭力有关。该菌能够产生外毒素A、弹性蛋白酶、胞外酶s等重要致病物质。在铜绿假单胞菌鞭毛和蛋白酶的作用下,细菌易于移生到有组织破损的部位;黏多糖蛋白质复合体使细菌易黏附到组织细胞表面;弹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及...https://wapjbk.39.net/xjxjmy/blby
4.HP与消化道疾病人们在研究这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时,曾几次更其名,直至1989年才正式将其命名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因此,在发现H.pylori前研究胃内螺旋状细菌已有一个世纪的时间,但分离出H.pylori只有30年的历史,如今人们对H.pylori的研究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具大成就,H.pylori的发现为对某些与H.pylori相关的临床...https://www.nandatest.com/index.php/lists/3.html
5.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感染与抗感染免疫》考题A.菌细胞与特定器官黏附 B.菌细胞与特定组织黏附 C.菌细胞与特定宿主细胞结合 D.菌细胞与特定宿主细胞通过静电吸引相结合 E.菌细胞的配体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 53. 关于病原菌致病性的构成因素,叙述最全面的是 A.毒力+ 侵入部位+ 细菌数量B.毒素+ 侵袭力+ 侵入部位 ...https://www.oh100.com/kaoshi/yishi/tiku/395124.html
6.2016西医综合考研密押卷及答案(三)C.既有缩血管神经纤维也有舒血管神经纤维支配 D.接受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支配 10、刺激迷走神经,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可以引起 A.窦房结超极化,使节律性降低 B.房室交界区去极化,使传导性增高 C.M受体的K+通道打开,使窦房结细胞去极化 D.心肌收缩力增强 ...https://kaoyan.xdf.cn/201512/10385844.html
7.Nature子刊细胞焦亡在炎症和癌症中的作用科普园近日,《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全面介绍细胞焦亡机制的最新进展、新发现的影响因素以及在炎症引起的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总结了细胞焦亡在几种癌症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在炎症和癌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插一句题外:有和小编同款分不清各种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朋友么?可先通过下表了解异同...https://db.cngb.org/science/ARTtoo229/
8.表皮葡萄球菌的致病因子有学者对表皮葡萄球菌进行基 于测序分析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发现最常见的假体周围感染临床分离株是ST2和ST215,这可能与这些细菌高度多重耐药性和生物膜形成有关。虽然表皮葡萄球菌的核心基因序列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相似,但缺乏毒力因子和致病岛。 生物膜的形成包括以下三个阶段:初始黏附、细胞增殖聚集和成熟及分离。表...https://www.chemicalbook.com/NewsInfo_3592.htm
9.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试题下载中心40. 管型是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固,与其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尿蛋白性质 B.尿蛋白浓度 C.尿液酸碱度 D.尿量 E.血压 41. 关于肺炎链球菌致病力正确的是 A.产生溶血素 B.产生内毒素 C.产生胞壁酸 D.产生血浆凝固酶 E.荚膜对组织的侵袭力 42. 对干罗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音调较高...https://www.wangxiao.cn/lczl/31128230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