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重点整理

1.组织细胞的适应在形态学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2.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3.坏死组织的结局包括:(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纤维包裹、钙化和囊肿形成)

4.皮肤的创伤愈合可分为(一期愈合)(二期愈合)

6.血栓的类型包括(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

7.血栓形成的条件:(1)心血管内膜损伤(2)血流状态改变(3)血液凝固性增加

8.炎症基本的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

9.肿瘤的基本组织结构包括:(实质)(间质)

10.肿瘤的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

11.肿瘤的转移包括:(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12.胃溃疡的特点为:由里至外,内向外分为四层——(1)渗出层(2)坏死层(3)肉芽组织层(4)瘢痕层

13.肾盂肾炎的感染途径:(上行性感染)(血源性感染)*08考填充

14.肾病高血压的成因:(钠水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肾分泌扩血管物质减少)

名解

1.淤血(静脉性充血):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血管内血量增

多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2.变性: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浆内或间质内有各种异

常物质或是异常增多的正常物质,并伴有功能的低下。

3.玻璃样变性: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红染、均质、半透明状的蛋白性物质,称为玻璃样变。

4.坏死:活体内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坏死是一种不可逆的病变,其代谢完全停止,功能全部丧失。

5.坏疽: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器官较大范围的坏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者称为坏疽。

6.机化:(*08考名解)坏死组织不能完全吸收溶解和分离排出,由肉芽组织取代最后形成疤痕的过程。

7.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受理化因素刺激而转化为相同性质的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

8.肉芽组织:肉芽组织是由成纤维细胞、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各种炎症细胞组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9.心衰细胞: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分解后形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这种吞

噬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心衰细胞(心力衰竭细胞)。

10.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份凝集或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11.血栓: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份凝集或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12.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在某处血管腔的过程,程为栓塞。

13.水肿:人体血管外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液体积聚过多,称为水肿。

14.缺氧:当组织和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功能,甚致形态结构都可能发

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15.炎症:是机体在致炎因子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

16.蜂窝织炎: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内的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17.脓肿:发生在组织,器官内的一种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伴有脓腔形成,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18.肉芽肿:由于巨噬细胞的增生,形成边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称为肉芽肿。

19.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起源的正常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20.肿瘤的分化:指肿瘤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起源组织的相似程度。

21.发绀(紫绀):由于动脉与静脉血的氧合血红白浓度均降低,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则增加,如达到或超过50g/L

时可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

22.癌: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23.肉瘤: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24.原位癌:原位癌指癌细胞仅限于黏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基底膜尚完整的癌。

25.假小叶:肝硬化时,正常的肝小叶结构破坏,消失。代之以有大量纤维组织围绕,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

团,称为假小叶。

26.肝性脑病:是指继发于严重肝脏疾患发生肝功能衰竭时,出现的一系列精神、神精的综合病征。

27.新月体:新月体主要由增生的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堆积成层,在肾球囊毛细血管丛周围形成

新月形结构或环状结构,称为新月体或环状体。

28.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内血液含量异常增多,称为充血。

29.动脉性充血:由于动脉血输入量增多而发生的充血,称为动脉性充血

30.化脓性炎: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称为化脓性炎。

31.萎缩: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体积缩小称为萎缩。可伴实质细胞数量的减少。

32.风湿小体:多发生于心肌间质(尤其小血管旁),心内膜下和皮下结缔组织,略呈梭形,其中心为纤维素样坏死灶,

周围有风湿细胞增生及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垉浸润。

33.风湿细胞:是风湿小体中的一种主要细胞成分,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略嗜酸性,核大,单核或

多核,呈空泡状,核膜清楚,染色质集中于核中央,横切面上呈枭眼状,纵切面上呈毛虫状。

34.结核结节:结核结节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类上皮细胞、朗罕斯巨细胞以及外周局部聚集的淋巴细胞和少

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特异性肉芽肿。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常有干酪样坏死。

35.肺原发综合征:肺原发综合征是指初次受结核杆菌感染后所发生的肺结核病。由肺原发病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

淋巴结结核三者构成。

36.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严种水肿和高脂血症。(三高一低)

37.急性肾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起病急,有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常可伴有少尿和痰质血症。

38.DIC:指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凝血系统被激活,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质入血,而引起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

征的病理过程。(写到此就可以了)

p.s.DIC过程中,首先是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微循环内广泛形成以纤维蛋白为主要成份的微血栓;随后,由于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秏,并继发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加强,使高凝状态转变为低凝状态而引起出血倾向。

39.休克: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后出现的以组织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致使

各重要器官功能代谢发生严重障碍和结构损害的一个全身性病理过程。

THE END
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病毒细菌四氯化碳立克次体疟原虫细胞核缩小、消失见于()o水肿细胞变性细胞萎缩细胞坏死细胞以上均不可有关湿性坏疽的正确描述是()o四肢末端最为常见腐败茵的感染一般较轻常发生于肺、子宫、阑尾等内脏坏死组织内产生大量气体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明显从一种类型的成熟组织细胞转变成另一种成熟的组织细胞的过程称为()...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24138410.html
2.细胞核缩小消失见于()细胞核缩小、消失见于() A.水肿细胞 B.变性细胞 C.萎缩细胞 D.坏死细胞 E.以上均不可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关于健康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格健全 B.不生病 C.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9827749.html
1.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复习题及答案A. 核碎片常见 B. 细胞膜破裂 C. 细胞、组织轮廓残留 D. 间质胶原纤维崩解 答案: C 17. 干酪样坏死是下列哪种疾病的特征性病变? A. 病毒感染 B. 细菌感染 C. 结核病 D. 寄生虫病 答案: C 18. 关于坏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常见于四肢末端 ...https://www.yjbys.com/edu/cpp/170313.html
2.细胞核缩小消失可在下列哪种细胞出现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细胞核缩小、消失可在下列哪种细胞出现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高学习效率。考试刷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5c8705a03f9c41cd823d908b009714ba.html?fm=bda5a41eecf094b169afdf112ec92ab09a
3.广东省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考试试题12.异型淋巴细胞 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13.退行性变白细胞 白细胞出现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肿胀或溶解等变化。 14.核右移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40135.html
4.病理主治医师考试题B.肝淤血时,脂肪变性首先累及肝小叶周边的肝细胞 C.肾远曲小管容易发生脂肪变性 D.严重贫血时,心脏乳头肌可呈虎斑状 E.心肌脂肪变性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9.下述哪项肝细胞的病理改变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关 A.细胞内大量糖原沉积 B.核内出现假包含体 ...https://www.med66.com/binglizhuzhi/yu2012010473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