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人狂犬病病例的病毒分离及鉴定中国生物制品学

摘要:目的对2013年武汉市新发生的一例疑似狂犬病死亡病例的脑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方法采用直接荧光抗体法(DFA)和ELISA法检测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RABV)抗原;提取病毒RNA,设计12对引物,分段扩增全基因组,克隆后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包中的MegAlign模块对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进行对位分析;ClustalX1.83软件和GENEDOC软件用于序列比对;MEGA4.1软件以Kimuratwo-parameter模型邻位相连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进化树(Bootstrap-1000),并与国内外疫苗株及近期湖北省及周边地区分离的代表性街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分离的街毒株13WH10的RABV抗原呈阳性;13WH10街毒株基因组全长11924bp,属基因Ⅰ型狂犬病病毒;13WH10与湖北省及周边街毒株处于同一亚群,与CTN-1疫苗株及东南亚地区的街毒株同源性较高,高于欧美国家疫苗株.结论成功对武汉市2013年新发生的一例疑似狂犬病死亡病例的脑组织进行了病毒分离及鉴定;CTN-1与RABV国内分离株同源性较高,系统进化关系较近,提示采用CTN-1疫苗株生产的狂犬病疫苗可有效预防中国狂犬病的流行.

目的乳酸乳球菌中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rustype2,PCV2)ORF2与猪繁殖及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virus,PRRSV)ORF5的嵌合抗原表位.方法按乳酸乳球菌密码子使用偏好设计并合成PCV2ORF2及PRRSVORF5的串联抗原表位基因,插入至乳酸菌表达质粒pNZ8148,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乳酸乳球菌NZ9000中,经乳酸菌素(nisin)诱导表达嵌合蛋白,采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进行12%SDS-PAGE分析.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鉴定,构建正确.嵌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25000,在乳酸乳球菌中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纯化后纯度达96%以上,浓度约1mg/mL,产量可达60mg/L细菌培养物.结论PCV2ORF2与PRRSVORF5的嵌合抗原表位在乳酸乳球菌中得到高效可溶性表达.

目的分析2017年黑龙江省禽腺病毒4型(fowladenovirus-4,FAdV-4)分离株Hexon基因的遗传特征.方法提取疑似心包积液综合征(hydropericardiumsyndrome,HPS)的病鸡肝脏DNA,以其为模板,经PCR扩增Hexon基因,并进行测序.采用BLAST软件对Hexon基因序列进行数据库比对;采用MegAlign软件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对;采用Mega6软件将分离获得的FAdV-4菌株及35个参考FAdV菌株的全长Hexon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Hexon基因PCR产物长度为1204bp,将分离株命名为FAdV-4-DQ.与其他8个FAdV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34.6%~98.7%和22.0%~95.7%,其中与中国2015年FAdV-4HNHB分离株及2016年FAdV-4HN151025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8.7%、95.7%和98.6%、95.2%;其次是与印度2008年的FAdV-4PJ-06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8.2%和94.4%.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FAdV-4-DQ株与中国2015及2016年的15个分离株基因型属于同一个进化分枝,并由同一祖先进化.结论本研究获得的FAdV分离株属血清型FAdV-4型,FAdV-C种,与中国2015及2016年流行毒株同属一个基因簇,并推测该分离株起源于印度早期菌株.

目的制备鲍曼不动杆菌OmpK/Omp22融合蛋白,并检测其抗原特异性抗体应答水平.方法以鲍曼不动杆菌标准株19606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获取OmpK/Omp22融合基因片段,将其定向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ColdI,筛选重组质粒并进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株,经IPTG诱导表达,镍亲和纯化柱纯化重组蛋白.小鼠背部皮下注射重组融合蛋白(20μg/只,体积50μL)和等体积完全弗氏佐剂,并于初次免疫后第14和21天相同剂量加强免疫1次,分别于末次免疫后7、21d小鼠内眦取血,测定小鼠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PCR扩增获得约1400bp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筛选到约5800bp的重组质粒,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52000,小鼠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高抗体滴度可达1:102400.结论成功制备了鲍曼不动杆菌OmpK/Omp22融合蛋白,小鼠血清中检测到高滴度特异性IgG抗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活性奠定了基础.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1(liverkinaseB1/serine-threoninekinase11,LKB1)基因沉默对人前列腺癌RWPE-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质粒LKB1-shRNA1及shNC分别转染至RWPE-1细胞中,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未转染),经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细胞株.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RWPE-1细胞中LKB1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划痕试验及Transwell小室试验分别检测LKB1基因沉默对RWPE-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及Westemblot法检测RWPE-1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MMP-9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NC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LKB1-shRNA1组RWPE-1细胞中LKB1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细胞划痕愈合能力及侵袭细胞数明显升高(P<0.001);TGF-β1、MMP-2及MMP-9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P<0.01).结论LKB1基因沉默可显著提高RWPE-1细胞的转移及侵袭能力,可能是通过上调TGF-β1、MMP-2及MMP-9表达水平产生作用的.

目的研究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HS/PCs-HUCB)对裸鼠的致突变作用.方法取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5组:HS/PCs.HUCB高、中、低剂量组及阴性、阳性对照组,HS/PCs-HUCB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25×10~9、3.75×10~8和1.25×10~8个细胞/kg,阴性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含1%人血白蛋白的0.9%NaCl注射液,50ml/kg,阳性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mg/kg,每d给药1次.微核试验连续给药2d,末次给药24h后取骨髓细胞涂片,Giemsa染色,每组裸鼠计数12000个骨髓嗜多染(PCE)中微核细胞数;精子畸形试验连续给药5d.首次给药后第35天取附睾,精子滴片,伊红染色.每组裸鼠计数1500个精子的形态.结果HS/PCs-HUCB各剂量组裸鼠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精子畸形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畸形精子以无定形为主,其次为无钩、双头、双尾、双体、胖头等;而l;II性对照组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HS/PCs-HUCB对裸鼠无致突变作用.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PPE68基因和小鼠胞内病原体抗性基因1(Intracellularpathogenresistance1,Ipr1)的真核共表达质粒,并在小鼠巨噬细胞BAW264.7中表达.方法将结核分枝杆菌PPE68基因和小鼠Ipr1基因分别亚克隆至含多启动子的共表达载体pBudCE4.1中,构建真核共表达质粒pBud68-Ipr1,转染RAW264.7细胞,通过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PPE68和Ipr1基因的转录和表达.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Bud68-Ipr1经PCR、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插入的PPE68和Ipr1基因片段序列正确;质粒转染RAW264.7细胞后,PPE68和Ipr1基因进行了转录和表达,基因编码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7000和50000.结论已成功构建了真核共表达质粒pBud68-Ipr1,并在RAW264.7细胞中获得表达,为PPE68/Ipr1重组BCG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客服正在输入...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THE END
1.犬腺病毒1/2型蛋白,犬腺病毒抗原犬腺病毒1/2型蛋白 表达载体: 杆状病毒载体 蛋白纯度: 大于95%(SDS-PAGE电泳) 品牌:PhyCell/费雪 规格:0.1mg,0.5mg,1mg 该抗原可应用于ELISA、胶体金、免疫亲和柱层析等免疫检测。 蛋白载体:牛血清白蛋白/卵清白蛋白/匙孔血蓝蛋白BSA/OVA/KLH 物理性状:液体,避免反复冻融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0/13/83706227_1139833101.shtml
2.犬腺病毒2型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分析为了解湖北省犬腺病毒2型(CAV-2)的基因遗传变异特征,本试验从武汉市某比格犬养殖场采集免疫过犬四联活疫苗的临床发病犬的眼、鼻和肛拭子,将经PCR检测为CAV-2阳性的病料接种犬肾细胞(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CAV-2分离株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E3、Fiber、Penton和E1b基因PCR扩增和测序分析以及致...https://www.sinomed.ac.cn/article.do?ui=2024244036
3.检测和/或鉴定腺伴随病毒(AAV)序列以及分离所鉴定的新型序列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中,发明者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利用腺伴随病毒(avv)在缺少辅助病毒共感染的情况下具有穿过细胞核整合到细胞dna并达到潜伏感染的能力。该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为基础的技术可以从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来源的或其他来源的组织dna内检测、鉴定和/或分离avv序列。另外,该方法还适于检测、鉴定和/...http://mip.xjishu.com/zhuanli/27/202010935607.html
4.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数字图书馆灯塔犬细小病毒河南方城株分离及VP2 基因序列分析 鸡源血清4 型禽腺病毒的分离鉴定与组织灭活苗免疫效果研究 Ⅰ群禽腺病毒(4 型)Fiber-2 蛋白亚单位疫苗与全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比较 靶向B 细胞的口蹄疫GHloop 多肽抗原的制备及免疫效力鉴定 狂犬病、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三联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弓形虫GRA6-GRA2...https://www.dtdjzx.gov.cn/book/getoldBook.jspx?resourceId=7289&issueId=310054628&resourceType=1&content_id=2595752
1.犬腺病毒2型CAV使用范围:用于科研实验,不得用于临床 犬腺病毒2型C-2检测ELISA试剂盒 英文名称:C-2 Elisa Kit 检测范围:0- 货号:FT-PS2907G 样本处理及要求 1. 血清:将收集于血清分离管的全血标本在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夜,然后100https://china.guidechem.com/trade/pdetail28005889.html
2.贾月琪文献汇报——2024.11.16如图1所示,利用组装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 纸卡检测狂犬病病毒标准阳性血清、犬瘟热病毒 阳性血清、细小病毒阳性血清、犬冠状病毒阳性 血清、犬腺病毒阳性血清、犬副流感病毒阳性血清、 犬轮状病毒阳性血清和犬呼肠孤病毒阳性血清, 包含空白对照。除狂犬病病毒标准阳性血清呈阳 性外,其余皆呈现阴性。说明制备的狂犬病病毒...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3944743/
3.犬腺病毒A—8301株分离鉴定的几点体会【摘要】:<正> 犬腺病毒(Canina adeno virus简称CAV)是犬传染性肝炎的病原,1954年,Cabass等首次分离成功。在我国,1983年6月由夏咸柱等首次分离成功。本人有幸参加这一病毒的分离鉴定,现将参加这一工作的几点体会,叙述如下。 1.犬肾细胞带毒培养是分离CAV的有效方法 CAV唯以在鸡胚上生长,对多种动物细胞不敏感,...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MYS198506021.htm
4.中国兽医学报杂志吉林大学主办2019年第03期鸭源禽腺病毒分离株的致病性及细胞培养特性研究 关键词:鸭 致病性 细胞培养特性 为进一步了解Ⅰ群禽腺病毒鸭源分离株的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采取接种鸡胚和鸭胚,攻毒SPF鸡和雏鸭,并应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鸡胚肝细胞(CEL)培养观察细胞病变。试验结果表明,SPF鸡胚和鸭胚均出现死亡以及心包积液等典型症状,SPF鸡...https://www.youfabiao.com/zgsyxb/201903/
5.病毒分离鉴定(精选十篇)IFA是我国目前用于PR快速诊断的一种较好方法,该方法具有特异性高,不与细小病毒、腺病毒、血凝性脑炎病毒及肠道病毒发生交叉反应,以及敏感性较高等特点[9]。对本次细胞病毒的鉴定采用了IFA方法,发现分离病毒感染PK15后呈现明显的特异性绿色荧光,而未接种PRV的PK15细胞没有观察到任何特异性荧光。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inn1r99.html
6.犬Ⅱ型腺病毒分离致弱及其基因重组苗的基础研究1.应用DK细胞先后从犬、狐、熊等动物病料中,分离获得6株犬腺病毒,经系统鉴定证明4株为1型CAV(CA-1)强毒,2株为2型CAV(CAV-2),其中强、弱毒各1株。2.应用DK细胞,将所分离的CAV-2强毒株SY-5进行传代致弱,每10~15代用CAV易感犬作一次安全性试验,传至第60代(SY-V60)即完全失去对犬的致病性,经蚀斑...https://read.cnki.net/web/Conference/Article/JLKX200210002183.html
7.来源于人或动物细胞系的生物技术产品的病毒安全性评价A 评价和鉴定病毒清除率用的病毒选择 1.“相关”病毒和“模型”病毒 2.其他问题 B 病毒清除评价和鉴定研究的设计和内涵 1.设备和人员 2.缩小规模的生产体系 3.对病毒逐步消除的分析 4.确定病毒清除还是灭活 5.灭活评估 6.分离柱的功能和再生 7.特别注意事项 ...https://db.ouryao.com/ich/content.php?lang=cn&id=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