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港交所股票代号:02607;上交所股票代号:601607)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全国性医药产业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2014年营业收入924亿元,根据2014年中国企业联合会评定的中国企业500强排名,公司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医药行业第二,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医药产品和分销市场方面均居领先地位的医药上市公司,入选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股,H股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摩根斯坦利中国指数(MSCI)。
上海医药研发以创新为长期坚持的方向,致力于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2014年研发投入占公司工业销售收入4.61%。公司建立了以中央研究院为技术核心的集团总院分院研发体系,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10个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入选十余项“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累计拥有发明专利217件,公司合作完成的研发项目获得2014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采用开放式研究模式,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建立了创新药物研发战略联盟,与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建立联合实验室,与日本三菱田边制药株式会社、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等合作开展创新药物研发,与二军大开展转化医学项目合作;同时,还通过项目引进、合作开发等方式开展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
上海医药的分销网络以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华北、华南三大重点区域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依据商务部公布的201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中2013年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排序,公司分销业务规模排名全国第三。公司分销服务以医院纯销为主,并与全球40多家跨国药企开展合作,致力于打造高效、敏捷、智慧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提供以供应链延伸服务和临床支持服务为核心的医院现代服务解决方案。公司的疫苗、高端耗材、DTP(高值药品直送)及SPD(医药物流管理技术)等新业务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积极探索全新医药商业模式,着力打造为患者提供处方药O2O销售、健康管理的服务及贸易型电商。
广州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医药)成立于1951年,注册资本7亿元,是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医药流通企业,是“大南药”领军企业“广药集团”商业板块的重点企业,也是世界500强企业WalgreensBootsAlliance的成员企业。广州医药拥有齐全的经营门类和品种,具备优质完善的经营网络、专业特色的服务内涵、广泛认同的企业商誉,经营业绩一直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2014年,广州医药实现销售335.3亿元,同比增长16.24%,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增长。
天津医药的前身是天津市医药管理局,1996年转制为天津市医药总公司。1997年3月24日,经天津市市委、市政府批准,天津市医药总公司改组为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2001年,天津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天津市政府要求分为2个公司,即天津医药和金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医药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控股,截至2009年9月末,注册资本8亿元。
经过多年发展,天津医药已发展成为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截至2008年底,公司控股参股企业81家。公司主要的控股公司按照经营类型划分为医药生产类企业、医药流通类企业和专业科研机构等。医药生产类企业主要有四家,分别为: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新药业”)主营中药生产;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生制药”)主营西药制剂;天津市生物化学制药厂(以下简称“生化制药”)兼营化学制剂和原料药生产;天津市津康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康制药”)主营化学原料药。其中,中新药业于1997年和2001年分别于新加坡、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329)。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隶属央企华润集团,前身为山东东阿阿胶厂,1952年建厂,1993年由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1996年成为上市公司,同年7月29日“东阿阿胶”A股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现有员工6300人,总资产74亿元,拥有中成药、保健品、生物药等产业门类,系全国最大的阿胶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药集团”)为中外合资企业。国有股占45%,中信资本冰岛投资有限公司和华平冰岛投资有限公司各持股22.5%,哈尔滨国企重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持股10%。哈尔滨市国资委为第一大股东。拥有哈药股份、人民同泰两家上市公司。
截至2014年末,哈药集团资产总额190亿元,固定资产48亿元,净资产111亿元。现有在职员工2.83万人。中级以上职称322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6163人。哈药集团主营涵盖抗生素、非处方药及保健品、传统与现代中药、生物医药、动物疫苗及医药商业六大业务板块。拥有哈药总厂、哈药三精、哈药六厂、哈药中药公司、哈药生物、哈药疫苗等国内知名药品制造企业和哈药人民同泰、哈药营销有限公司、哈药销售有限公司等商业流通企业。拥有“哈药”、“三精”、“盖中盖”、“护彤”及“世一堂”5件中国著名商标。经评估,仅“哈药”的品牌价值就达206.11亿元。
抗生素类主导产品头孢噻肟钠原粉、头孢唑林钠原粉及粉针的国内市场份额均在35%以上,居同行业首位;补钙制剂产销量接近全国市场总量的一半。有1995个产品批文和22个剂型。其中,在产品规600个,有69个独家产品。2014年销售收入超千万的品种达83个,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品种达22个。具备年产原料药1.5万吨、化药粉针剂20亿支、中药粉针剂8000万支、口服液21亿支、片剂100亿片、胶囊134亿粒、化药颗粒剂20亿袋、动物疫苗320亿头/羽/毫升的生产能力。
公司成立于1951年,于1996年在上海证交所上市,是中国医药流通业首家上市企业,治理结构规范。公司现已由地区性单体企业成长为跨地区、集团化、网络型的特大型企业,有近70家分子公司,员工5000多人,市场覆盖苏皖闽等地及云鄂川部分地区,以医药供应链服务业务、健康连锁业务为主营业务。2013年位列财富中国500强企业排行榜第241位。
公司是苏、皖、闽等地的药品器械储备定点单位及解放军总后、海军药品器械储备定点单位、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单位等,目前服务46000多家客户,汇总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左右,位居国内医药流通业第七位。
南京医药是国内药事服务业务先行者,公司的药事服务模式已成为深化中国医改、实践医药分开的可借鉴可操作的成功路径之一。公司《医药流通企业基于利益协同的药事服务管理》项目曾在2011年荣获第十七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这是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和江苏省企业首次获此殊荣。目前,全国与南京医药开展药事服务合作的二、三级医院已达几百家,开展药事服务区域由南京向本省及部分外省发展,业务从城市发展到乡镇、地方医院发展到部队医院、一级医院发展到三级医院。
华药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化学制药企业之一,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前身华北制药厂是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1953年6月开始筹建,1958年6月建成投产,开创了我国大规模生产抗生素的历史,为改变我国缺医少药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重组设立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1996年1月,华北制药厂正式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一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彻底结束了延续几十年的工厂制。2009年6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冀中能源集团对华药集团实施了重组,华药集团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全资子公司。
多年来,华药集团持续创新,稳健经营,逐步壮大,经营范围不断拓展,发展业绩保持优良,主要经济指标始终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截至2012年底,华药集团资产总额158亿元,职工2万余人,拥有四十多家子(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抗生素与半合成抗生素、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农兽药、维生素营养保健品、制剂5个系列700多个品种。以新头孢、新制剂为代表的新园区项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华药集团开启了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现代制药集团的新篇章。
扬子江药业集团创建于1971年,是一家跨地区、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的国家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也是科技部命名的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集团总部位于江苏省泰州市,现有员工10000余人,总占地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旗下20多家成员公司分布泰州、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成都、苏州、常州等地;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极集团)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中国医药工业10强,资产200亿元,拥有“太极集团”(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药业”(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桐君阁”(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上市公司。“太极”(TAIJI)为中国首批驰名商标,OTC品牌药企第一名,2014年集团销售总额达230亿元,2021年将跨越千亿大关。
太极集团拥有10000家药房、13000名员工、2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13家制药厂及太极医药研究院、重庆中药研究院两大研发机构。1998年,太极集团与国内外15所院校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999年,太极集团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13年,获国家批准建立太极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国工程院近20位院士成为太极研发顾问。太极集团现有中西药品种1500多个、全国独家生产品种50多个、获得国家中药保护品种50多个、国家基药品种165个,获国家专利120项、年销售额逾亿元的品种15个。
太极集团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日益增强的科研开发能力,日益完善的国内市场网络,日益成熟的信息化管理,先进的生产装备,畅销的外贸营销渠道,一流的员工队伍和管理团队,颇具中国特色的管理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太极员工多年受“忠诚、责任、团结、努力”的太极精神熏陶,充满了“光大太极、振兴中华”的必胜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