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把握好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正确方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夯实思想基础、凝聚精神力量。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中共中央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锚定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了进一步部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举旗定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艺建设提供根本遵循。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全面领会、认真落实,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尤其是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决定》第十章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离开精神文明进步的单一物质文明发展,都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符合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把握好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正确方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夯实思想基础、凝聚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效显著,随着国际交流交往的日渐频繁,西方文化思潮影响了部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认同。一些艺术从业者将西方物质文明高度与精神文明高度相混淆,对于中国主流精神文明的认同不够,缺乏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刻认知。正是基于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重要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对当前形势的重大判断,《决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以坚定的历史决心、高超的政治智慧、直面问题的政治勇气,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党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和掌握文化领导权的任务书和路线图,是一篇振奋文化信心、激发文化认同、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宣言。
全面领会《决定》精神,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还需要深刻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决定》再次就国际传播体系构建作出全面部署,充分彰显了中共中央面对新形势、展现新作为,全面推动国际传播工作的信心与决心。只有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彻底解决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方向和内涵,占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主动,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国际传播的内容体系建设问题,真正实现《决定》所部署的“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深化改革任务。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文化领域改革措施的系统部署,给中国文艺界指明了明确的前进方向,让我们增强了干大事、创大业的精神动力,我们必须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实,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创造更多的精品力作,优化文化供给,推动中国文艺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作者田沁鑫系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