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物探探探”第35期:想学习如何鉴定古钱币?专家教你这些经验和方法古币经验滚动新闻

古钱币沉淀了许多历史信息,是许多收藏爱好者喜欢把玩的对象。形形色色的古钱币该如何认识怎样鉴定其真假和价值

近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举办“文物鉴定大讲堂”,邀请“张献忠沉银盗掘案”涉案文物鉴定专家——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兼秘书处处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考古博士、中国钱币博物馆副研究员杨君先生做了一场专题讲座。

“陕西文物探探探”应邀对这场讲座进行了视频直播,125.7万人次网友观看了这场直播。

1、缘、郭、穿、边、肉、文

古钱币各个部位都有名称

杨君先生说,古钱币虽是文物中的一个小项,但在各类墓葬遗址出土的数量、品种还是非常多的。在没有墓志、没有印章等文字类文物出土的情况下,如果出土了几枚钱币,对这个墓葬遗址的定年、定性非常有意义。另外随着国力增强,民众对古钱币的收藏热情日益高涨,古钱币已经成为文博收藏类中的一个大项。古钱币鉴定分三个层面:一是钱币的真伪鉴定,二珍稀度鉴定,三品相评级鉴定。对于文物鉴定中心来说,钱币鉴定主要是真伪鉴定,兼及珍稀度鉴定。

大家对钱这个词很熟悉,但对它的本源可能并未进行过探究。关于钱的文献,比较早的《诗经·周颂·臣工》里有:“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意思是告诉大家要秋收了,把你的农具铲、农具锄收起来,大家一起来观看收割。“铚艾”,“铚”是手镰的意思,“艾”就是割。“钱镈”是指两件农具,“钱”是农具铲,和今天常见的锹、锨比较相似;而“镈”就是除草用的锄。钱币界有人把“镈”认为是后来钱形的“布币”的起源,是不对的,“布币”的起源就是“钱”。在今天的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的徽标是三个布币,其本源就是农具铲。农具铲最初的名字叫“钱”,后来由一般等价物变成了原始货币,再后来其形制变成了“布币”。

圆形方孔钱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是中国主要铜钱的类型。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国推行的圆形方孔钱——“秦半两”,就流通全国。一直到清末民国时期,圆形方孔钱还在使用,流行了两千多年。其中,开元通宝是唐高宗武德四年铸造的一种货币,它把以前以重量单位命名的“铢两货币”的货币时代掀过去了,开始进入了“通宝钱制”的时代。

以开元通宝为例,古钱币的不同部位是这样称呼的:起保护作用的外缘一般称“缘”,也叫外郭。中间起保护钱文作用的隆起的方形叫“郭”,一般称内郭,合起来称“外缘内郭”。钱中间有方孔,民间把钱币称“孔方兄”,但从中国古代器物学渊源传承上来说,钱中间的孔应该叫“穿”。为保护钱币不使沾染手上的汗渍,人们一般拿的是“边”,就是钱币最外侧窄窄的一圈。文字旁边的基底则是钱的本体,叫“钱肉”。开元通宝这四个字则称“钱文”。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钱币,“缘”可以分为“阔缘”“中缘”和“细缘”;“郭”有“肥郭”“正郭”“细郭”“无郭”“隐郭”等;“穿”可分为“广穿”“狭穿”“花穿”“圆穿”;钱的背面则有素背、平背等。即便钱文相同,这些外观上不同的特点也会反映出古钱币官铸与私铸、年代早与晚等不同性质,这些钱币的细节特征也是判断钱币真伪的重要参考。

2、生坑、熟坑、传世,干坑、水坑、半干坑、海捞坑……

古钱币存世状态五花八门

根据古钱币不同的存世状态,藏家一般喜欢用生坑、熟坑、传世来讲。生坑就是地下发掘出来的的钱币呈现的坑口状态,熟坑就是生坑钱被藏家拿在手里把玩了一阵子了,很多锈磨掉了,偶尔的还能看到有些锈的痕迹,把玩熟旧了。传世钱,就是从来没有入过土,一直在人们手中留存把玩的钱币。

生坑又可分成为干坑、水坑、半干坑、海捞坑等。黄土高原出的多半是干坑,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出的青铜器,皮壳是最漂亮的。水坑钱在湖北、湖南特别多,因为水坑墓一直被水浸泡着,氧化和锈蚀就非常缓慢。半干坑则是一年或几年里出现的埋藏环境出现明显的干湿变化,使得埋藏钱币非常容易锈蚀。还有一种叫海捞坑,海捞钱币好像一种被酸碱洗过又长出铜锈的感觉,很不自然,可能跟海水里面含有多种的盐有关系。

若以地域来分,生坑又可分为南坑和北坑。南北坑一般以秦岭和淮河为线来分。陕西出的是典型的北坑。南坑一般指长江流域或再往南,甚至是珠江流域的这些地方,地面一直是潮湿的,出的钱币由于水分大、潮气重,绿锈和蓝锈特别厚。

生坑因为土质和盛器的不一样,还可分为沙坑、土坑、罐藏、淤泥坑等。

周围全是沙,和周围全是土,是不一样的。沙坑的钱,沙子会跟锈粘在一起;土坑里的钱如果土渗到铜锈里,就是脏脏的土花锈。

比较漂亮的是罐藏钱。“这是一个罐子,里面藏着钱币,钱币是胡乱装在一起的。把旁边切割以后,可以看到它有蓝锈,还有其他的锈蚀状态。还有一个罐藏钱币,虽然罐子破了已经看不到罐子,但钱一串串地盘在罐子里,由于数百年的锈蚀已经完全粘接成假山状态,所以钱体还是完整的。”

关于生坑钱,还有原坑、筒子、钱串子等其他术语。

原坑钱是古玩商经常用的词,是古玩收藏的概念。意思是说这些钱币没有被拣选,没有把里面的珍稀钱、漂亮钱挑选出来,目的是为了买个好价钱。

筒子钱就是指成串的钱锈蚀在一起,出土的时候很难把它掰开,像个圆筒一样,所以叫筒子钱。

钱串子是很少见的。东北常年的草地、湿地,草荣枯了以后倒伏在水里就变成了泥炭,在这些地方的淤泥里出来的钱币,由于基本隔绝了氧气,又常年潮湿,连古代穿钱的麻绳都保存得比较好,所以原来成串窖藏的钱币就被保存下来了。

真锈是分层次的,假锈是脏乱的。

3、改刻、挖补、粘合、翻铸……

古钱币作假手段挨个“起底”

那么传统上有哪些假钱呢杨君先生说,从作假方式来说主要有两类,第一类叫改作,第二类叫翻铸。

改作就是用真的铜钱或铜片进行改刻、挖补和粘合。

第一种情况是改刻。这是一枚改刻的六铢钱。历史上也没有只有“六铢”两个字的钱。这个钱杀伤力是够强的,钱是真的,却是改刻的,又做了假锈,看钱背一点挑不出毛病。

清人也记载有改刻的例子。在清代王锡栔的《泉货汇考》著录的有“皇祐通宝”,一看这枚钱就知道了,它是皇宋钱改刻的。为什么皇、通、宝这三个字就是“皇宋通宝”的版式。这就是一枚普通的皇宋通宝,然后把“宋”和剩下的钱肉部分改刻成了“祐”。改刻的地方看起来笔画断断续续的,是因为“宋”字笔画比较舒朗,可改刻的钱肉部分不多。皇祐钱是很稀少的,历史记载皇祐年间是铸钱了,但传下来的皇祐钱基本没见过真的,当时主要铸造的是国号钱“皇宋通宝”。

再看看民国的造假。是一个皇祐元宝。皇祐元宝难得一见,价格很高,历史上基本上没有真的。看看这个图,就知道这个皇祐元宝怎么来的了:景祐元宝改刻。景祐元宝是普通北宋铜钱儿,造假者把“景”字改刻成“皇”字,把一枚两三元的宋钱,变成了一枚价值数万元的宋钱。这个钱,测成分、上扫描电镜都不管用。但微观观测还可以,可以看看它“皇”改得怎么样、刀痕是怎样的。所以鉴定古钱币,要懂得钱币的版式类型和形制特征。

第二种情况是挖补。“这儿是一枚太平元宝,太少见了。为什么因为只有宋太宗铸造的太平通宝,还有个太平兴国的年号,哪有太平元宝啊看看后面两枚钱,就知道这太平元宝怎么来的了。咸平元宝,太平通宝,这两枚钱是北宋常见的铜钱,市场上也就几元、十几元一枚。”杨君先生说:“我估计造假者是这么做的:找了一枚咸平元宝,把‘咸’字铲掉,又找了一枚太平通宝,把‘太’字铲下来,贴在咸平元宝的‘咸’这个位置上,变成了‘太平元宝’,挖补成一种新钱。要是不懂版式类型,这个钱怎么鉴定没法鉴定。听声音也不行,因为就粘了一小块。看锈色也不行,他做假的就这么一小块地方,再给你粘点石青石绿一掩盖,根本看不出来。”

还有一枚挖补钱:崇寧(“宁”的繁体字)通宝。“要知道,崇寧通宝寧字中间的心字第三个点是大顿点的,一般都是铁母钱,是来翻铸铁钱的母钱,市场价5万元左右。而普通的崇寧通宝钱,这个点是个箭头,市场价仅50到100元。这是古钱收藏爱好者总结出来的规律。所以有人把普通崇寧通宝钱的三角形箭头铲掉,然后在别处不知道在哪个地方挖一个顿点,放在这修整一下,然后冒充铁母钱,想把50元钱的干成5万元钱的。”

再来看看这个“大德通宝”。“这个钱第一眼不太像假的。要查史书的话,会发现西夏和元代都有大德的年号。但实际上西夏大德年间和元代大德年间好像都没批量铸造过钱币,偶有的可能是钱样或是民俗花钱。那么这枚钱的鉴定,就需要有国际视角或者有大文化圈视角。看看这两枚钱:大和通宝、洪德通宝。这两枚钱不是我们中国铸造的,而是越南铸造的,是安南铜钱。”“造假者找了一枚大和通宝和一枚洪德通宝,然后把‘和’字铲掉,把洪德的‘德’铲下来补上。大和通宝和洪德通宝的市场价很便宜,才几十元一枚。但一枚西夏钱或一枚元代钱,像这种稀少年号的得几万元。”

第三种情况是粘合。这是一枚开元通宝,看起来是大阔缘,直径要多出一个毫米,一看缘这么宽,很多人以为是稀少钱。但其实这是一枚粘合钱。造假者是找了一枚普通北宋大钱,把正面给磨光了,然后找了一枚普通的盛唐开元钱,把边磨掉了,背磨平了,然后镶嵌在里面,周围用胶粘着绿锈补了一下。要不听声音是判断不出来的,但形制上看就没有这种钱。

“还有一枚粘合的‘小布一百’杀伤力很强。一看这枚钱,就发现形制不对。要知道,王莽做币制改革的时候铸造了六泉十布,十布从小布一百到大布黄千共分十种,小布一百是最小的一种。除了最大的一种不太值钱外,其他的都少见。但这个小布一百是小瘦脸,脑袋太小了,肩又太宽了。另外王莽时期用的是悬针篆,每个笔画都像悬垂的针一样,非常纤细挺进,字的尖端是锐利的,但这个钱上的字尖端全给凿了。后来我知道怎么回事了:因为大布黄千跟小布一百的价格要相差十倍,有人找了一枚破的大布黄千,用它的左半边布为主体,因为大布块大,就把布字的腿给截断了,来迎合小布一百的形制。然后用剩下的铜,拼出来了小布一百。后来我仔细观察发现,隆起的地方都是用胶加上一种褐色的锈粘起来了。对于这种情况,其实X光检测可以一招制敌。拼接起来的东西外观虽然是一个整体,但在x光下无所遁形,一透视绝对七零八落。”

除了第一类的改造之外,还有一类是翻铸。

现在也有用石膏模或失蜡法来做翻铸的,但总的来说用翻砂铸钱作假的还是比较多。

“我们原来在鄂州有个实验基地,在那里我们做过两次翻砂铸钱的实验。我找了一批漂亮的开元通宝钱当母钱来做翻砂,翻砂完了以后发现从钱树上掰下来的钱,比原始的做母钱的铜钱直径小了0.5毫米。这0.5毫米在钱币研究界很能说明钱币的特征。如果再加上打磨外缘的话,真钱翻砂出来的钱可能比原来的母钱还会小更多。这就是用真钱做母钱翻砂铸钱时的特点,它要‘缩水’,直径会变小。所以若感觉这个钱确实挑不出毛病,文字、书法特征、形式、比例关系都好像很对,可以再量一量直径,量它的面缘内径来比较。”

4、系统、深入、全面

古钱币传统鉴定八点精华

杨君先生介绍,古钱学也叫古泉学,过去“泉”、“钱”用在钱币学上是一个意思。中国古泉学发端于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时有个人叫顾烜,写了一本《钱谱》。这是现存最早的钱谱,但这本书已经不完整了。真正的古钱学鉴定的大发展,是从清朝乾嘉金石学兴起之后才出现的。咸丰同治年间出了一大批学者和收藏家。到了光绪宣统时期,江浙地区发达了,出现了一批收藏家和研究者。民国则是中国古钱币收藏的一个高峰,也是造假的高峰和历史上古钱币鉴定的高峰。

根据清代和民国时期的鉴定专家的顶级鉴定实践和鉴定理论,古钱币传统鉴定有8点精华:

第一、认识到了鉴定的重要性。近代著名学者罗振宇对古钱币非常在行,他认为“古泉学家当具小学、历史、鉴别三长,然能兼此三者甚少。”这里的小学,是指文字训古考证的学问。百科全书式学者丁福保提出来鉴定特长的重要性,他说:“然无此三学,则其失尚小,若无鉴别之眼光,则其失尤大。”而对于学者来说,真假不分来谈它的历史意义、文物价值,那就是瞎扯。

第二、强调学习辨伪要从普通钱入手,掌握每个时期钱币的特征。收藏家李佩之说:“不多玩习见之钱,不能鉴奇钱……故鉴钱必自鉴习见之钱始。”就是说不多把玩、收藏常见的品种,就不能鉴定珍稀的品种、奇特的品种。不能一下子就玩珍稀品,珍稀品里面假货其实是最多的。

第三,提出多方面、多角度鉴定的理念。著名乾嘉学者翁树培就说:“辨之于其字,于其形,于其色,于其质,于其声,兼此五者而精审焉。”就是说,要从钱币的文字、形状、颜色、锈色、质地、声音多个角度来鉴定。

第四,从铜质角度鉴定钱币。中国的古钱基本上大部分时期是青铜钱。在明代的后期,嘉靖、隆庆、万历这三朝才开始向黄铜钱过渡。也就是说,嘉、隆、万之前所有的钱币,基本上都是青铜钱。白铜钱在钱币收藏界说得比较多,但所谓的白铜钱其实是含锡量很高的铜钱,以开元通宝为多。有些宋钱含锡量也比较高。

第六,从形制与文字角度鉴定钱币。形制就是形状大小、厚薄、穿过特征、精准程度等钱币制作的特征。形制很重要,对钱币的形制把握清楚了,就相当于你以考古类型学的角度来分清楚了。

第七,从锈蚀包浆角度鉴定钱币。鲍康和丁福保都专门有谈钱币的锈蚀包浆的。丁福保还曾用显微镜来鉴别钱币,他在记载中感慨说,河北地区最近新造的红斑绿绣的假钱在显微镜下观察非常逼真,叹为观止。这段记载,可以说是中国采用科研仪器用于钱币鉴定的最早的例子。

5、现场学习:如何鉴定“袁大头”真假

那么考古发掘出来的古钱币有没有假的呢杨君先生表示有假的,有两类假:一类假是古代收藏家的假。他收藏了当时做的假币,即使假也是当时假,但今天看来它仍然是过去的文物,是属于收藏类的假钱。还有一类是窖藏钱币中的假钱,它属于私铸钱。私铸钱在有些王朝是不允许的。比方说这枚五铢钱,上林三官已经做了,但民间有人偷偷仿铸,仿铸的水平很高,老百姓不能辨别,跟真钱混在一起用,后来在哪个遗址里出现了。这是可以检测出来的。但这些私铸钱传下来也是文物,反而比真钱价值更高。

近代银元“袁大头”比较常见,如何鉴定真假呢

杨君先生介绍,“袁大头”有四个大版,其中三年的最多,其次是九年的、十年的,八年的少一些。三年的有个特点:内侧的齿边,在袁大头的胸口部,正好到它齿边相接的地方,中间却少了一个细齿,只有两个相邻的粗齿。早期造假的人以为齿边全是粗细相间的,造的假钱在袁世凯的胸口处也都是粗齿、细齿相间的。所以,对于早期造假,通过这一招就可制敌。

但后来有造假者把“袁大头”研究透了,也专门缺一个细齿,并用真银子来做,然后用酸盐一锈蚀,表面的银色感觉也很老旧,鉴定起来就很难。真的“袁大头”虽有多个版式,齿边工艺是比较自然的。如果今天仿作,跟过去的工艺是有区别的,还是能看出来。不过现在做得越来越像,仅看齿边也很难一招制敌了。测成分只能测那种中低仿的,因为舍不得用真银来做,或者配比不准确,用合金检测就测出来了。

对中低仿的还可以通过听声来辨别。电视剧里有这样的镜头,拿着银元的中间吹一下边,顺手放在耳朵边,若是真的,就会听到“扔”的一声,这个鉴定方法是对的。鉴定人员也常用听声的方法:方法是用中指指肚托着钱币,用另外一枚银币轻轻敲边儿,这样声音就会比吹的声音更持久。“真的银币含银量是80-90%,而且是大机器来生产,声音清脆、温润、悠扬,余音绕梁。若是用铜做的镀了一层银,虽然同样大小重量差不多,手感会有点飘。放在拇指肚上敲,声音很尖,是上扬的,很脆,很短。当然如果工艺相似、钱币成分相似,通过这种方式就不太好鉴定了。”

华商报记者马虎振/文邓小卫/图(古钱币照片由杨君先生提供)

THE END
1.北京公博古钱币艺术品鉴定有限公司北京公博古钱币艺术品鉴定有限公司(英文:BEIJING GONGBO COINS AUTHENTICATION,以下简称公博公司或GBCA),成立于2011年3月,是国内率先在工商局正式注册的一家以钱币和民间文物艺术收藏品鉴定为主营业务的机构。公博公司的创立,突破了美国鉴定行业几乎垄断全球的格局,补足了中国钱币收藏、鉴定、评级领域的短板,为中国钱币文...https://www.gongbocoins.com/
2.古钱币鉴定的方法古钱币鉴定的方法 近几年以来,收藏古钱币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由于古钱币造假技术比较简单,而且成本也比较低,导致收藏市场上的伪造古钱币越来越多。想从收藏古钱币中得到利益,那就要学会如何辨别古钱币的真假,然而古钱币鉴定可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这并不是只看看书本就能积累起来的,而是需要平时学习、观察、比较才能有自己...http://m.airmb.com/guquanyuandi/html46/2018/0612/61127.html
3.古钱币鉴定方法.docx文档介绍:该【古钱币鉴定方法 】是由【晓星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古钱币鉴定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古钱币鉴定方法 ...https://m.taodocs.com/p-829984526.html
4.古钱的真伪鉴定方法第二,用科学方法辨别伪钱的伪锈、伪色。在古钱币鉴定中,分辨铜锈、铜色的真假是相当重要的方法,因为有些伪币单从文字形制很难绝对断定真伪,而鉴定锈色方法简便,也不会破坏钱币本身。 第三,熟悉伪钱的制作工艺和特征。不同的伪钱具有不同的工艺特征,熟悉这些有助于找到伪作的破绽。 https://m.cngold.org/insurance/zs7376142.html
5.今天用最简单的方法教大家鉴定一枚古钱币是否是真的今天用最简单的方法教大家鉴定一枚古钱币是否是真的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比亚迪秦L满油满电跑2400公里,详细测试过程来了,服不服? 老陈聊气车 3452跟贴 打开APP 日本在我国租了1500亩良田,荒废5年啥也不种?结果谁也没料到 灵活胖子 234跟贴 打开APP 地产圈大佬集体身陷危机,被骂十年,潘石屹终于扬眉...https://m.163.com/v/video/VJFDIDAC3.html
6.古钱币的几项技术鉴定.pdf全文综合论文古钱币的几项技术鉴定.pdf,维普资讯 古钱 币的几项技术鉴定 SeVera。lTechnicalAppraisaisonAncientCoin 西安 赵晓明 /ZhaoXiaoming 目前国内对古代历史货币的鉴定,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方法 学药品腐蚀),或采用高分子材料调和矿物颜料的手段作锈 ,肉眼 —— 即个人经验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0301/12815396.shtm
1.五种常用的古钱币鉴定方法.doc五种常用得古钱币鉴定方法常用得古钱币鉴定方法有如下五种:沸水烧煮法 :古钱币上往往附着红锈、真钱锈附着力比较强,所以凡就是遇到有疑问得古钱 ,可以把它们放入水中烧煮30 分钟左右 ,经烧煮后 ,锈脱离得就是伪品 ,真品得锈不易脱离。钢针测试法 :古钱得真锈不仅附着力强而且比较坚硬,把钢针尖向下竖直下压,...https://m.renrendoc.com/paper/140700003.html
2.古董鉴定之古钱币鉴定的三大方法古钱币商场赝品成灾,特别是一些使存世量少,版别稀有的高级古钱往往变成制假者的首选,火烧、土沁、作色、控补、镶嵌等作伪方法,令人防不胜防,赝品一多假作真了真亦假,集币喜好者应分外当心。 三、古钱币鉴定准则 1、要看这枚古钱在前史上的位置怎么,即它在每个前史时期所起到的效果大不大。 http://shoucangyaji.com/guwan/127697.html
3.鉴定古钱币较为常见的方法鉴定古钱币较为常见的方法主要有: ①沸水烧煮法:古钱币上往往附着红锈、真钱锈附着力比较强,所以凡是遇到有疑问的古钱,可以把它们放入水中烧煮30分钟左右,经烧煮后,锈脱离的是伪品,真品的锈不易脱离。 ②钢针测试法:古钱的真锈不仅附着力强而且比较坚硬,把钢针尖向下竖直下压,放手后,钢针会倒下去。如果是伪品...http://www.91youpiao.com/stamp/show.asp?id=7126
4.古钱币鉴定知识古钱币鉴定知识(共9篇) 篇1:古钱币鉴定知识 古钱币鉴定大全 现在有很多人都收藏古钱币,当然古钱币也有真有假,为了防止大家上当受骗,我们惠泽藏品为大家列出了以下古钱币的具体辨伪方法,希望那些收藏者可以据此作为参考,古钱币鉴定大全。 1、从工艺辨伪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q0yg94p.html
5.古钱币真假鉴别要点四、听声音现在许多钱币学家和收藏者喜欢用听声音的办法鉴定古钱。 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喑哑。 大概来说,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都是哑音。 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是清脆、响亮。 http://www.jianbaoshoucang.com/gudong/11449.html
6.古钱币收藏的辨别和鉴定古钱币造假从古到今层出不穷。因为古钱币的制造均为“母钱”的钱范(图1),通过翻砂浇铸而成(图2),工艺流程简单,仿冒伪造也较容易。只有掌握了它的工艺流程,才能进行真伪辨别和鉴定。 一、从工艺上辨伪 1.翻砂法的鉴别 凡用翻砂法造的伪钱都有以下特征: 由于历朝铸钱工艺不同,加上因地、因时、因人的差异...https://ssrb.fjdaily.com/pad/con/202403/01/content_346194.html
7.瓷器鉴定之长沙窑的鉴定方法满汀洲收藏鉴定说说长沙窑的鉴定方法,其实长沙窑的鉴定跟唐三彩的鉴定十分接近 图1仿品为灌浆制品,器型过于规整导致不自然,缺乏灵气。 图2长沙窑真品造型古朴大气,轮制,风格跟前后朝都有很大的区别,给仿造也带来很大的难度 图3仿品化工釉料,气窑烧制,标准的仿品积釉泪痕 ...https://www.mtzscp.com/archives/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