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历史老师,因教学需要,爱上古钱币收藏。然而25年前,一南方人主动上门求购,商定了价格却没有交易,后被警方“抄家”并处罚1000元。警方出具了暂存单据将数十枚铜镜及七千多枚古钱币收走。老人天天盼着心爱之物能够返回,这一等就是25年。如今老人已88岁,身体不佳,做梦都想再看一眼他毕生的心爱之物。
-8月2日,华商报记者来到西安城东吴华老人的家,老人耳朵有点背,但记忆力非常好,特别是提起古钱币,听老人的讲述,更像是在播放一部老电影。为了这次采访,老人提前做了准备,早早就拿出他年轻时出版过的书及十几个荣誉证书。
-讲述:教学需要爱上古钱币收藏
-吴华老家在兴平,13岁时就跟哥哥在地主家当长工放羊。1953年,被推荐到工农速成中学上了4年学,1957年被保送到陕西师范大学,1961年毕业分配到西安市第六十二中,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历史老师。
-吴华说,作为历史老师,不能只给学生讲课本上的知识,能把历史课讲得生动,最好有实物,吴华想用平时所学古钱币知识作为突破点。当时他的工资仅60元,几块钱能收几十个麻钱。吴华一直用麻钱的实物讲到秦朝时期,孩子们一边学课本知识,一边有实物作参照,学习劲头特别大。学生们喜欢,更激发了吴华收藏麻钱的热情。
-吴华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收麻钱要比现在容易得多。到西安周边的农村去,经常能收到很多麻钱,各个时期的都有。
-趣事:刨开村民家锅台找到古钱范
-吴华讲,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农民在地里刨出一个14厘米的铜镜,浮雕一条独龙特精致,想拿着卖个好价位,突击检查时,农民抱着这个宝贝跑,摔了个跟头,把铜镜摔成几块。吴华听到这个消息后,骑着自行车去找这位主人,去了几趟后,对方要800元,因为摔成几块了,最后200元成交。
-因为当时工资只有几十元,吴华的收藏是辛苦的、劳累的,也可以说是麻烦的。吴华讲,现在铜钱值钱了,收藏也变精细了,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麻钱大多装在袋子里,很多在废品收购站,有的在五金回收站。当时麻钱都堆在地上,有的还跟废铁放一起。他当时工资用于生活开支外所剩无已,就是用节省下来的钱,他跑到这些收购站里挑别人眼中的废物、他眼中的宝贝。
-意外:“露财”招来民警持枪突查
-1991年3月10日,家里来了两人(其中一人为南方人,一个本地人为介绍人),称要买古钱币。挑拣了十几样物品后,称没带钱,第二天拿钱来取货。
-3月11日上午8点多,那两个人再次到家里来看东西,然后说出去拿钱。他们出门没过一会儿,警察来家里了。当时是西安市公安局第七处(现名西安市公安局刑事侦察局),警察马某亮出工作证并掏出手枪对着吴华的家人说:“都不许动,我们是公安局的,现在对你家进行搜查。”
-吴华收藏这些麻钱花的都是自己的工资,为了研究和教书出书,他还专门对这些麻钱和铜镜进行拓片保存,详细研究后进行登记,他认为自己不存在倒卖行为。倔强的吴华不愿低头,一直等着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回来,谁知这一等就是25年。
-吴丽说,之后公安局与他们家再没有任何联系,他们也未收到任何通知。他们家只有5张原公安七处给的暂存收据,其他东西全部无音讯。
-遗憾:本计划出书现在只剩拓片
-对于这些铜镜和麻钱,吴华原准备出书,但现在只剩拓片。至今吴华家里还有这些铜镜的拓片,并标有详细的记载。记者看到,有春秋战国弦纹素镜、西汉长母相忘四乳铭文镜、西汉四乳八禽镜、西汉四乳四神镜、隋唐花枝十二生肖镜、北宋带柄人物故事镜等。
-吴丽说,父亲这辈子的愿望就是出一部研究历代古钱币的书籍。如果父亲被收走的物品能被退回,再找一个帮忙书写的人,也算是圆了老人的梦。
-今年6月30日,吴丽开了家庭会议后,开始到公安机关寻找。她先到西安市公安局,得知当年西安市公安局七处已并到西安市公安局刑事侦察局。根据分工他找到了该局一大队副大队长李某,了解此案后,鉴于事件比较久远,调查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他们让吴丽在家等消息。看到老人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近一个月吴丽还是不停地寻找。
-律师:算不算文物要看当时的鉴定结果
-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收藏通过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一)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二)从文物商店购买;(三)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四)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五)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方式。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藏的前款文物可以依法流通。
-2015年修正后的《文物法》同样也是上述规定。律师指出,法律上并没有对类似吴华这类情况如何处理进行详细规定,而且从当时开的收据来看,并不是查扣和没收,只是暂存。况且,他这个收藏品到底算不算文物,算哪个级别,到底当时处理时是按照哪一条处理的,需要找到当时的鉴定结果及处罚决定,一切才能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