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宝器》(上集)

一年有365天,每天有12个时辰,全年共有4380个时辰,然而,只有一个时辰,才可以得到这样东西——极阳水。

极阳水也叫午时水,每年端午节中午11点至13点间取的水,端午午时是双重极盛的阳火,重午日的午时,阳之极,此时所得水,称为极阳水,也称为午时水。

极阳水之贵重,通过她所造之物便能看出。古代但凡宝器,多以极阳水(午时水)所造。

在古代,皇家祭祀所用的火种,必须用“阳燧”取自太阳而得。因此《周礼》中有云“夫燧取明火于日”,这里的“燧",特指阳燧,是一种特制的凹面铜镜。但为什么要称其为阳燧?

唐代皇室专用的镜名曰“水心镜”,亦名“百炼镜”,只在每年五月五日的午时铸造,用极阳水粹取而成。等到唐玄宗时,有一年端午午时铸镜,有一老一少两人前来。言说要帮忙铸镜,当用极阳水淬镜而成后。得闻江上有龙吟之声。此二人自称“龙护”与“玄冥”。后扬州将此镜因而命为蟠龙水心镜。献于唐玄宗。

后天宝七年,关中大旱,唐玄宗向叶法善询问祈雨之法。叶法善巡视皇家宝库,见九寸蟠龙水心镜。便以此镜求雨,片刻之间大雨降,七日方息。后关中粮食大获丰收。玄宗命吴道子临摹镜背的蟠龙图像,作《真龙图》赏赐叶法善。

早在此前,古人相信,午月午日午时具三重之火,是阳气极盛之时,此时铸镜,再用极阳水淬之,铸成的铜镜具有不可思议的S力。

而但凡用午时水铸造的金属明镜,都被李时珍称为辟邪神器“金水之精”。

而与此同时,古代的但凡宝剑,皆在端午午时造,或用极阳水淬之以成。

道士们在画符咒时,亦喜用极阳水。那么,古人为什么如此看重极阳水(午时水),这里面有着什么样的逻辑。我们该怎么理解中国端午文化中的极阳水?

在这里面,有个最基本的逻辑就是,一个人在出生的那一刻,外界的天体运行所在的位置,会形成特定的能量和信息,这些能量和信息会在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对这个人施加一定的影响。而中国古代会用五行和八字来描述这种源自天体运行方位给予一个人的影响。最古老的说法是将这种能量和信息称之为“天气”。而当孩子在母亲的子宫内被孕育时,可以认为只受先天“地气”的影响。

而在他出生的那一刻,他自身所携带的“地气”与“天气“发生冲和,就像在白纸上泼墨一样,奠定了这个人的基本命格。所以我们常听到一种说法,说这个人八字如何,五行缺什么,皆源于此刻的定格。

那么,除了人之外呢,其他事物有没有出生时辰,它出生的时辰又意味着什么?

既然有人出生有先天不足,也有人想着要先天充足。那么,皇家制宝镜、制宝剑,所要的,就是让它先天具足。

地气为浊阴,主收藏,天气为清阳,主生长,故万物具阳气以得生长,同时,阳可祛阴,故凡阴毒之气,皆畏于阳,阳盛则阴消。故无论是王公将相还是道术高人,或是知理平民,无不扶阳而祛阴。

那么,有没有器物,能帮助人获得阳气,甚至以其清阳对付浊阴之气呢。在一定程度上,宝剑、宝镜等物,应运而生。

但是,如何让这些器物,甚至是人,获得这种先天具足的特质呢?那就是让他们获得纯阳之气。

古代亦有过以人祭剑以得纯阳的目的,不但残忍也不见得是最佳。自从极阳水(午时水)出现后,人们彻底解决了获得纯阳天气的问题。因此,极阳水也被称为”纯阳水“。成为大自然中最宝贵的物品之一。

《黄帝内经》中有云:“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简单来说,在天地之间,雨和水,则是天地之气流通的介质,是用来传送和暂时封存天地之气的通道。

对人来说,要获得“天气”,需要借助于吐纳呼吸,所以中国古代的道家修炼,都将吐纳呼吸的练习当成重中之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有言:“天气通于肺”。

但对于除了人体之外的其他物来说,要交易天地之气,雨和水则是天地之气流通的介质,是用来传送和暂时封存天地之气最重要也是最主要通道。

那么,端午午时天气为纯阳,但我们如何能锁住或者获得这种天气呢?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你不早不晚,在端午午时,将金属融化成液体,再变成固体,在金属,特别是铜(铜有特别的作用,我们明天继续更新再讲),融化成液体的过程中,他就像小孩刚出生一样,能够吸纳天气。同时,在它冷却的过程中,他能锁住这期间的天气。如果要获得最上等的铜镜和剑,一切必须在这一个时辰内不早不晚的完成。

要做到这种情况,在古代何其艰难,更与很多人无缘。但是,另外一个途径。完全没有必要这样。那就是获得极阳水。只要有了极阳水,哪怕这件器物不是在端午午时炼就的,只要在快冷却或流动时用极阳水淬,依然可以获得极阳水中的纯阳之气。炼就一代宝镜宝剑。

极阳水,也就是在端午午时出生的水。那我们如何理解“午时出生”这一标准?

出生,意味着它是第一次遇见“天气”,就像一个孩子第一次来到世间一样。它的标准就是第一次“天气”和地气的结合。

有两种情况:无根极阳水和极阳水。

《黄帝内经》:“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也就是说,如果在端午午时时,有地气上升之云,遇天气下降之雨,合而含之,则为无根极阳水之初生。

也就是说,如果在端午午时,你能看到地上的云气上升,天上的雨水下落,此时地气上升之云与天下下降之雨相遇,进而所成之雨,方为无根极阳水。无根极阳水为极阳水中之最佳者。

但有几种情况是不能算做无根极阳水的。

第一种是连日阴雨绵绵,数日不开。至端午午时时,仍然云层深厚,此时天地之气不相感,天气难得下降,地气不胜上升,多有地气之阴浊,而少天气之阳清,故非无根极阳水。

第二是连日不雨,突然乌云密布暴雨,此云并非天气所化,而为地气所结,故少阳不胜。不为无根极阳之水。

若要为无根极阳水。须往日无连绵之雨,可见云雾之上升,山川隐约,云雾蒸腾,后午时前后有雨落。方可。

大家看到这里,说,那真正的无根极阳水也太难获得了吧。是的。但普通的真的极阳水,亦可。但前提是你获得的得是真的极阳水。

我们要获得真的极阳水,首先要明白。我们要得到的是端午午时“出生”的水,而不是端午午时取的水。

有人在端午午时从自来水管取水,当成极阳水。你以为你眼前的是一个初生的婴儿,其实是见过大山大河,去过水库,下过地沟,睡过地下管道的扣脚大叔。

有人觉得我只要是从井里取的水,那肯定是极阳水了。也并非,井中多固有积水,新出的水能占多大的比例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普通的井里取的水,往往也不是极阳水,更何况有很多井水还是地上河的渗透。

那么,有没有可靠一点的能获得极阳水的办法?有,高山泉眼。

为什么是泉眼?因为泉眼往往无积陈之水(有常积陈水者除外)。

在具备这些条件后。我们要确认的是,这个泉眼得足够深。唯泉眼深度在12米以上者,方能减少受天气影响的可能。而在所有的泉眼中,石泉水(岩石裂隙水)最佳。能力厚大的石层,能更好的防止天气对底层水的影响。也防止了冒出来的水其实是山间的渗透水(雨水渗透地表后再次溢出)。

而在符合这些条件的水涌出来的第一瞬间。这些在地下山石间不见天气的水,在第一次出生之时,便遇到了端午午时,她会将纯阳之气锁与水中,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而自己也变成了纯阳之水。

我戊戌年在终南山桃源仙界获得的五瓶无根极阳水,至今正常存放已有两年,仍然清爽明彻,前几日品得一小口,甘之如饴。

今日又饮去年在终南山桃源仙界获得的石泉极阳水。口感极佳,不腐不坏。其原因在于,清阳主生长,而浊阴主收藏,物之腐败损缺,为浊阴所主。极阳水浊阴不至,故虽多有经年,不腐不败。

极阳水用途极广,今日只举一例。其为解阴毒之气。

清阳之气助人生长,阴浊之气使人收藏(萎缩折损)。阴浊之气,亦叫阴气,也称为阴毒之气。

之所以古人用阴浊一词,是因浊的本义是含泥沙石块的水。亦指阴气为下沉之气。而人的身体之内,阴浊为盛时,则为寒凝湿阻,故阴浊愈盛,则阳寿愈损。

而端午的极阳水,则被认为可驱阴毒。此阴毒有水毒、湿毒、痰毒、脂毒、淤毒、气毒。

其办法也简单,一则生饮,二则制酒(醋)。

今年在终南山桃源仙界我早早做好了接极阳水的准备。并且拿她做大用途。但对更多的人来说,最实在的就是喝到真正的极阳水(午时水)。顺便再拿这些水做些别的用途,有人也说极阳水能帮人去霉运。我们可以以后再探讨。下一节我们会讲讲极阳水和旧铜钱之间的妙用及原理。

上一节讲到,但凡世间宝物,锻造要么选阳气极盛之时,要么用端午极阳水(午时水)淬之。那么,除此之外,这些锻造的宝物均有一个共同特点,均为青铜锻造,无论是越王勾践剑,还是九寸蟠龙水心镜这此自用宝器,还是尊天敬S的礼器,均为青铜锻造,哪怕是在铁器被发明之后,亦然如此,那么,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另有玄机。

元末明初有一收藏家名叫曹昭,著有我国最早的文物鉴定专著《格古要论》,在其内的古器辟邪中写道“古铜器多能辟祟,人家宜宝之,盖山精木魅之能为祟者,以历年多尔。三代钟鼎犀器,历年又过之,所以能辟祟,其十二时镜,能应时自鸣,此古灵器也”。

这里指出了古铜器能辟祟的原因,一是因为年代久远,二是因为铜器可通灵(即能与天、地、人相感应)。

而明代的高濂亦有此感,他在《叙古宝玩诸品》一文开篇即云:“古有神物,如禹鼎知兴废。“此中所述禹鼎,并非后世所命名的”禹鼎“,而是指禹之所铸的九个铜鼎。

《史记·封禅书》中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S。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夏朝初年,禹将天下分为九州,并命每个州的州牧均要贡献青铜,并铸成九鼎,以象九州。方有了定鼎天下之说。在此后的两千余年中,谁拥有此鼎,代指天下。

青铜鼎也代指了天下的最高权力。到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曾问周定王的使节王孙满说:“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呢?”,王孙满回应说:“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庄王听完,无言以对,也没有再强求,便有了“问鼎中原”的成语出处。

通过上面的话,可知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普通士人,都坚信两样,青铜之鼎可通灵(此处的通灵指感应天地人之气运),亦可辟邪。

后来,秦灭周时,欲将九鼎运往咸阳,路遗失。

那么,禹铸的九鼎能感应天地人之气运变化:“当夏桀之时,鼎水忽沸。及周将末,九鼎咸震。皆应灭亡之兆。”那么,它为什么能感应天地人之变化?

《拾遗记》卷二载曰:“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鼎中常满,以占气象之休否后世圣人。”

其实,这部分内容,指出了鼎能感应天地人之气运变化的一部分原因。也说明了她的作用是“占气象休否”及“人事”。

这里所说的“占气象”,分解过来,就是她们可占天气,并观象以知天气变化,也就是气运变化,简称“占气象”。而“占气象休否”中的“休否”,指的是气运的吉凶、运息。而凡可占气运变化之物,皆通气运,故方能呈象以观。

可通气运,被称为可通灵(和后世所说的通灵不同),简单来说,就是青铜可以收纳气灵(能量和信息),亦可放出气灵(能量和信息)来影响外物,因此说她可占气象,知吉凶,趋吉辟邪。

古人深知此中机理,故禹要用九州之青铜铸九鼎,并在鼎上象九州山川之形,是要纳九州气运于一处,会九州万民之心意于一地,以通天下,使得气运得延,培固江山。

而轩辕黄帝亦精通此理:《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通鉴外纪》又载:“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隅,鼎成崩焉。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

而《路史》中却讲了轩辕鼎的作用。“采首山之铜,铸三鼎于荆山之阳,以象泰乙,能轻能重,能渎能行,存亾是谂,吉凶可知”。

意为轩辕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三鼎于荆山之阳,这三鼎用来象征他问道崆峒的师父泰一(太一)天S,而这三鼎能轻能重,能在水中和陆地行走,能预知存亡吉凶。

正是因为特殊制作的铜器可以收纳气灵(能量和信息),亦可放出气灵(能量和信息)来影响外物,因此说她可占气象,知吉凶,趋吉辟邪,因此在北京的故宫之内,最重要的位置,其实是留给一面镜子的。

在故宫的太和殿,正中间是龙椅,而在龙椅的正上方,则悬挂着一面镜子,便叫做轩辕镜。而她的最大作用是辟邪,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有云:“轩辕镜其形如球,可作卧榻前悬挂,取以辟邪”。而铜镜早在轩辕时期已在用。

前面讲到,铜器可以收纳气灵(能量和信息),亦可放出气灵(能量和信息)来影响外物,因此说她可占气象,知吉凶,趋吉辟邪,那么,是不是只要是铜或青铜就可以呢。并非如此!

前文所述,皆言为铜器,而非铜或青铜。有没有作用,能不能起作用,二者相差在一个“器”字上。我们以铸鼎为例来看看其中的差别。

“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以铸鼎于昆吾”、“禹收九州之金铸九鼎”。

为什么不直接用青铜,而要铸鼎,铸鼎到底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成器”。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那么,普通原物和“成器”,到底之间有多大差异?

《道德经》中有云“朴散则为器。”,意为将璞玉(物),进行打磨再造,使其成为能代表(感应)天地规律(规则),便可以当成器。

《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们狭义来理解,便是,能反应阴阳二气交互等无形之普遍规律的,我们可称之为“道”,但能通过有形可感可知的物品来表现这些阴阳变化交互规律的,则可以称为“器”。

因此,狭义上的“器”,是可以反应和让人与“道”互动的。

《周礼》中亦言“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将《周礼》中这句话的内容翻译过来。就是,“当玉能成为六器时,才可以用来祭祀天地四方”。

用最通俗的方法来理解,就是只有把玉和青铜“加工”成可以通气运感天地有灵性的器物时,才能称为器。不然只是普通物品。那么,如何将一个具有成为特殊器物底子的青铜或玉,加工成器呢?

要想制作出有特殊用途的器用宝贝,把一些物变成有灵性的器,需要以下几步:

重要知识点来了,你准备好了没?

第一步:采物以备用

采物以备用这句话大家能知道,采物中“采“不是开采,而是”获得“之意,“采物”中的“物”到底为何物,这才是关键。

采集的物品有两类,一是原物,二是成品。

如轩辕黄帝和大禹铸鼎采的“首山之铜“,秦始皇得玉而制传国玉玺,这都属于“采物以备用”。那么,人们能采的物品都有什么?无非三样,金(汉之前,将青铜多称为金)、石(以玉为主)和水。

记好了,是金(铜、锡)、木石(玉)和水三样(少数机缘可得良木)。

1、什么地方的物品

人有所居,山水有气穴,采龙脉结穴之处的铜、石、水,其物方能得其气运(能量和信息),为自己所用。

这也意味着,现成的金(铜、锡)其是无用的,两个原因,一是这个铜采的地点和山脉本来就没有灵气,所以来也无大用。二是就算有,如果不讲究炼制过程,也会让其灵气只出不进,最终变成“废铜“一块。因此,必须要好的地方的铜矿石,让懂的人炼。

玉石能好一些,不存在炼,只要在好的地方能拣到好的玉即可以。但万年冲刷跑了很远的河道玉石是无甚用途的。它虽有可能出自于结穴之地,却被水冲出来远离其原点数十里或是冲刷千万年,难有大用。最好是懂的人在气穴之处直接取玉石即可。

3、什么人采的

会采的人,采来的不只是一铜一石一水,还会在采时注意将此物与所采之山川的气运相连,而不会采的人,往往只带来了一铜一石一水,往往无甚用处,这就像我们去移树,有人把树根砍断后,把整个树带回来了,其实以后只能变成死树。而懂的人,却知道如何连树根和泥土带回,让这棵树活起来。这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二步:如何以物制作宝器

以物制器,基础工作无非是锻金(炼铜)、琢木石(玉)和用水。

此法亦称金石之术,金石之术曾被狭义的当成炼丹之术。

而这一步的核心,其实是制器。而制器的要旨是“尚象”。《易传·系辞上》中亦云“制器者尚其象“。而制器尚象的心法只有一句”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不能说得再具体了,最后提示一句,是以符号和图案来”通神明之德,以感万物之境“。

这一步是要拿金石制出有形的具备可知阴阳变化,可通天地山川气灵,可感万物情状的物品来。

第三步:如何让好物变成“神器“

最后,无论你是想要炼丹炉、乾坤圈还是神剑,就看你获得物品的机缘和创造力了,然后大功告成,获得神器一枚。

当然,有人问那我现在心痒怎么办?先别急,先用别人已经制好的吧,比如,青铜器现在基本都是国宝,咱用不起。玉石的原石得遇,咱还不会连根带过来,那么,我们可以用现成的。如古铜钱。

那么古铜钱中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妙用?我们下节继续。

上一节讲到,铜器可以收纳气灵(能量和信息),亦可放出气灵(能量和信息)来影响外物,因此说她可占气象,知吉凶,趋吉辟邪,具有同样作用的还有特制的玉器,同样我们也讲了制作这些有特殊作用的器物的方法步聚,铜器现在基本都是国宝,咱用不起。玉石的原石得遇,咱还不会连根带过来,那么,我们可以用现成的。如古铜钱。

铜钱最早出于商代,名叫金贝(用青铜所铸贝形)。这也是为什么在汉字中凡是与财产有关的字眼,都有“贝“,如“财、货、贫、贵、赎、账、债、贷、赊”等。

正因为上面所讲的铜器占气象、知吉凶、趋吉辟邪的作用,因此,古人常取三或六枚铜钱,用来占卜吉凶。是因其有知气运的作用。那么,小小的一枚铜钱,是如何起作用的,她还有哪些隐藏属性。

在古代铜币中,最讲究的是其中一个规制的秦半两,它直径十二分(2.4厘米),内部穿孔的边长各六分(1.2厘米),取这个数,是因秦人重水德,以水为性,而六分、十二分皆为六或六的倍数,而六五行属水,以此代秦。

同时,当铜,特别是青铜,被做成“天圆地方”的造型后,其中,方代表阴,圆代表阳,容易吸纳阴阳二气。它中间的孔洞可吸纳,而内方外圆型制可储存。

古钱币刚造好后,本来只是具有好器型的物品,结果在后世用的过程中,却意外造就了它独特的作用,而且随着年代的愈加久远,作用愈大。

(一)、使用过程中的百家之阳气

你爱钱么?假如你家里堆了好多钱,你会想起来就安心么?你想拥有钱么?如果你喜欢钱,你会摸她么?是的,至少很多古人是的。

如果你的钱是电子货币或纸币,它并不会因为你的喜欢而发生任何变化,但是铜钱不一样,特别是青铜质的钱更不一样,它能让你沾上“铜臭”气,同时,钱也会沾上“人气”。

人把玩青铜钱多了,手上会有铜锈气,而铜钱被人把玩多了,身上也会沾人气,这是最直白的理解。也就是说,一枚钱币,用得越久,经手的人越多,它吸纳的阳气就愈多。那吸纳这么多阳气有什么用呢?我们在把它的几个特征讲完之后便讲。

(二)、存世过程中的好气运

人说,青铜钱这东西,最是无情之物,因为他只去气运更好的地方和人家,或者国度。这话是有道理的,但好处是,青铜钱这物品,它身上很难沾不好的气运,因为它在存世时,只去气运好的人家。

铜钱能吸纳气运、储存气运,但他很难吸纳到不好的气运。原因是谁家的气运快败时,这些钱财客观上会被转移到气运好的人家。正是钱更喜欢有钱人,没钱的人家留不住钱。

她除了会吸纳普通人家的气运外,一个国家朝代,也有自己的气运,如果遇到末代之时,钱上吸纳的也容易是没落的气运,这种气运一部分是每一个对这个朝代不抱希望的人所感染上的,另一部分是天地山川所反应出来,被铜钱所吸纳的。所以,不要拿末代帝王或衰败时期铸的钱币做什么用途。而是拿开国开制帝王时期所铸钱币,可以用来作别的好用途。

(三)、埋在土里面的钱币有利有弊

埋在土里面很久,甚至千年之久的钱币有利有弊,我们分别来说。

先说利,古铜器,特别是青铜器,埋得越久,往往有好的作用。

因青铜器的部分器形可纳山川气运,所以,用青铜制花瓶,养插花,花则会开得更久,我们可以理解成它更容易吸纳天气和地气。结果在宋代时,人们开始仿制商周铜器养花,效果极佳,然后养着养着,就有极个别的人奢侈的拿土里挖出来的古铜器养花。结果发现效果更加明显。南宋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中记载总结说“古铜器入土年久受土气深,以之养花,花色鲜明如枝头,开速而谢迟。”

而明代的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载了当时发掘齐景公墓时,得到一花樽,后用来浸养梅花,结果“花谢结子,大如雀卵”。

古铜器物与铜币,如果只是埋在地下,那么,挖出来直接用,也是没大问题的,但就怕大部分是在有阴气的地方呆过的,虽然这些地方往往藏风聚气,十分不错,但除了土气之外,还会有吸纳阴浊之气。这对人是不利的。因为必须择时、择地进行处理,去除阴浊之气方可为人所用。

但是如果遇到距今1000或2000余年的古币,有阴浊之气极为常见,因此不必区分,一概处理后再用为佳。所以,上文提到的齐景公墓花樽,虽好,但主人还是因“余恐伤外母意,亟归之“,最后“竟以百金售去,可惜。”

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好古铜币中的隐藏属性?

1、拿古铜币身上吸纳的阳气有什么用?

人得清阳气则生,遇阴浊之气则晦。浊晦之气为沉逆之气,与人的时运相背,这就像一个人生气沮丧愤怒之时所形成的气场,则为沉逆浊晦之气,而在这种气场情景之下做的决定,往往会导致不好的结果。因此古人将去掉身上的浊气或晦气,当成转运或改善自身运气的重要途径。

而在一个人身上气场处于浊晦沉逆之时,他自身被这种气场所伴随,所做出的决定往往是“背运”的,但他凭自身却很难改变,而古人借古铜币上强大的清阳之气,一方面去抵消阴浊之气,另一方面,古铜钱亦可吸纳部分阴浊之气,最终达到增阳气,改善运气的作用。

使用方法比较简单,将能起到好作用的古铜币纸钱包上,再放几颗面屑或米,然后用红布包上,放在钱包里或平时用的包里,按古人的说法,可改财运,拿出来时,还可增阳气,去阴浊之气。

2、用钱币存世过程中的好气运来助自己气运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气运,而这些气运,都是通过一些大的龙脉所实现的,而古铜币在存世过程中,不但吸纳了一些名门望族的气运(钱币大多集中在他们气运所关联的人手中),更重要的是还吸纳了这个朝代的气运。中华的龙脉在秦岭,周秦汉唐宋龙脉均在秦岭毫无争议,看似明朝不在秦岭,却是秦岭龙脉的分支。唯独清朝的龙脉是在长白山,却气运已失。那么,当今龙脉在哪?大家知道了没。

所以,用古铜币助气运,不可用已过气龙脉的朝代的铜币,那样借不上山川气运。其实,中华民族的龙脉,一直在秦岭。因此,官媒多次强调,秦岭为中华祖脉。

使用方法比较简单,可挂或放在办公室或书房不同的位置,按古人的说法,可改善气运和财运,具体方法可百度。

3、久纳地气滋养的古铜钱可用来化养人化煞

天气可养人,地气亦可养人,人居之所,地气为主。而古铜钱的吸纳能力强,再加上其身自带的地气,可以起到养人化煞的作用。

因此古人在盖房或修葺房屋时,总会在合适的位置埋放五帝币,用来起到养人化煞的作用。如遇房子厨房正对洗手间,或洗手间对卧室等情况,亦可用悬挂五帝币来化解。

4、阳气足的古铜币还可以用来避凶

有人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意指把握住了时运,更易成事,而古铜币古人用来占卜谋事,道士用来通天意,因此,古铜币更容易感受到时运的变化能量,并将这种能量吸纳后再放出来,形成一定的能量场,被人所感受到。因此,在自己开的车挡风玻璃前或是办公室合适的位置放置古铜钱,都是趋吉避凶古为今用的办法。

凶者,不吉,咎也,咎者,灾也。违背人意愿,并导致灾祸的情景。古铜钱之所以可以避凶者,一是因其可趋吉,二是因其能纳邪气而化之,使人不受邪气所侵。

综合前文,并不是所有的古铜钱能起到好的作用,那么,有几种铜钱可以用来收藏,但是不适合拿来用。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什么样的古铜币不要用

1、坟墓里出来的,没有经过特殊处理的,不可以直接用。

2、朝运微弱时期所铸的古铜币,不可用。

3、铸币朝代龙脉已衰败者不可用(如金、辽、元、清)。

4、凡牵强附会者,无用。

解释一下,什么叫牵强附会者不可用。如:

(1)有人说,从顺治到嘉庆,刚好180年,每个甲子分别60年,刚好三个甲子,代表天、地、人三才。这种牵强附会的说法你自己开心就好,无用。

(2)也有人说哪个皇帝代表金、哪个代表木、哪个代表火,五个正好五行齐全,所以五帝币起作用,这个也是你自己牵强附会开心就好,无用。

(3)还有人说顺治代表顺利、康熙代表健康、雍正代表华贵,乾隆代表有钱等等,这种牵强附会自讨喜头的说法,还是你自己开心就好,无用。

至于更详细的不能用的原因,都可以在前文中找到。那么,什么样的古钱币能用?

(二)什么样的古钱币能用?

1、古钱币须经过处理,去掉阴浊之气方可用

2、用朝运强盛时期所铸的古铜币,最佳

选用古币时,要选用朝运或国力最强盛时期所铸的古铜币。朝运强盛,往往指的是首皇帝,国力强盛,往往指的并非是首皇帝,却是该朝国力强盛时的皇帝所铸的币。

比如五铢钱,五铢钱距现在已有2000余年,最后是秦始皇定制,汉代亦有少量所铸,在定制过程中规格不一,但最佳的规格,直径十二分(2.4厘米),内部穿孔的边长各六分(1.2厘米)的半两,原因前文已讲,其余规格,不宜此用。但其它朝代或非半两钱,不受此限。

所以,我选的用来处理的秦半两铜钱,均为此规格。

3、用朝代龙脉在秦岭的古铜币,方便沾上好气运,不再细解释。

4、只要是处理过的,埋在土里越久的越好。

所以我建议大家用大五帝币,分别为秦半两、汉五铢、唐开元通宝、宋宋元通宝,明洪武通宝(永乐也可以,但洪武为朝运最强时期所铸)。

5、至于什么代表什么,什么象征什么的好寓意,都是牵强附会,不信也罢。

其实,古钱币还是量很大的,除了极少极为孤品的古铜币外(比如上初中时就拥有的贞佑通宝,后前几年在家中遗失,价值数百万)外,绝大多数不会有多少升值空间,不适合做收藏品,不如物尽其用,大家把自己身边符合要求的好钱币用起来,明明可以利益众生,为什么要埋土压箱等并不存在的升值呢(量还会不断出土的)。

所以,用起来。

这时有人问,那么,一枚管用么?可能管用,但要是五枚的话,肯定不但管用,还百分之百更管用。

这就像你问我,1CM的防弹衣管用么,我回答说,可能管用,你问我,那我穿五件呢,我说肯定管用啊,还能更加保证了不受伤害。是一个道理。

THE END
1.呕心沥血四十载只图文物有归宿特别是福建电视台于1981年3月中旬播出了这位爱国收藏家的专题节目后,受到了海内外广泛关注,在文物界引起轰动。他去世后,家属遵照他生前遗言,将所藏珍贵收藏品全部无偿分别捐献给省、县博物馆收藏。如今,在省博物馆有444件,其中416件被定为珍贵文物;;在建瓯博物馆有111件,其中53件被定为珍贵文物。据文物专家评估...https://www.jo.gov.cn/cms/html/joszfwz/2016-05-03/2009873956.html
2.子夜星·收藏频道·古董古玩鉴赏秘要仿品由于用料不同,青花的颜色不够纯正。古铜彩是用粉彩及全彩在瓷器上进行绘画,来模仿古代青铜上红,绿,兰各色锈斑。这是乾隆时创新的,也是它成就之一。以后也有所仿制,民国时期所仿制的古铜彩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色泽等方面,都有相像之处,但也有不足之处。乾隆时,制器工艺水平极高,一般仿品都达不到以...http://www.ziyexing.com/files-7/collection/collection_inf_13.htm
3.快速收购文物古董断代鉴定一般是多少钱?多长时间能完文物出手、鉴定、价格咨询联系上海文物收购部唐经理 2015年国内艺术品交易占据了全球总交易额的24%,再次蝉联世界排行榜第二 名,这也正是因为我们国民的财富积累达到了一定的成都,人们开始从物质需要转 变成了精神境界的需要,随之收藏市场井喷式发展,艺术品交易市场开始从开始的 乱象丛生逐渐发展为井然有序,越来越多的...https://m.bestb2b.com/business_90089244.htm
1.私人收购古钱币骗局私人收购古钱币骗局。上海文物古玩收藏品鉴定交易中心 上海珍博文物经营有限公司是一家用事实说话的公司,藏品检测,东西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模棱两可的答案,工商局文物局发行的红头文件负有一切的法律责任。公司对您及您的藏品给予满意的答复,东西保真,价位合适,免费帮您交易! http://www.shoucangyaji.com/guwan/139250.html
2.14个收藏品古玩/古董交易平台App推荐另外有专门交易某一类藏品的市场,比如古钱币市场等,卖家可以根据需要去相应的市场。古玩集市可以吸引到大量的客户,方便出手;但是商品可能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而且虽然古玩集市上人多,能否成交还是看具体情况。 这种方式并不适合藏品价值比较高的朋友。 收藏品、古玩交易/拍卖平台...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198462
3.古董古玩古钱币想变现出手怎么办?读懂本文就能直接变现出手古董...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苏州观轩文物有限公司已经拉开艺术品资产化大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大力挖掘文化遗产,以艺术品、文化遗产为载体,打造集文化产业规划、鉴宝交易、价值评估、质押典当、司法鉴定、文化产权开发、媒体运营和国际文化交流高端平台。 一般人认为收藏艺术品容易碰到的问题: ...http://93381914.b2b.11467.com/news/418106.asp
4.公博鉴定评级依然值得信赖,短视频将助推钱币收藏迎来新的春天北京公博古钱币艺术品鉴定有限公司(简称“公博GBCA”)是当下钱币领域权威的第三方鉴定评级机构,亦是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常务理事单位、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钱币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公博GBCA的核心业务有哪些?在钱币第三方鉴定评级市场,其如何发挥着“去伪存真”的作用?如何看待浙江公博事件?后疫情时代,钱币收藏市...http://www.qdcaijing.com/p/365989.html
5.花上千元网购古钱币是赝品?买家要求三倍赔偿,法院不予支持据北京互联网法院介绍,刘先生在某二手平台购得号称民国时期的收藏品,收货后自行寻求一家钱币收藏网络平台,申请在线鉴定银币。该平台用户分别对两枚银币作出了“看包浆很假”“齿边不符合”的鉴定意见。 得知两枚银币均被鉴定为赝品后,刘先生多次与卖家周女士沟通退货无果。随后刘先生提起诉讼,认为周女士未依约交付所...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9/06/c6866046.html
6.古钱上的朱砂来源及其象征意义翡翠翡翠上的古钱还与收藏有关。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古钱文化,古钱的收藏价值非常高。嵌在翡翠上的古钱,不仅是一种装饰品,同时也是一件具有收藏价值的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钱所附带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会更加凸显,也会增加收藏品的价值。 翡翠上的古钱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扬。它既具有象征意义,又承载着文化传承...https://www.jiceng.org/post/feicui/456243.html
7.收藏知识百科收藏品的种类与鉴别藏品投资的好处→MAIGOO知识收藏品分为自然历史、艺术历史、人文历史和科普历史四类,具体分为文物类、珠宝、名石和观赏石类、钱币类、邮票类、文献类、票券类、商标类、徽章类、标本类、陶瓷类、玉器类、绘画类。详细>> 收藏分为国家收藏、专业收藏和民间收藏。 1、国家的收藏品保存在博物馆中。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3268.html
8.古钱币鉴定知识古钱币收藏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香港圣翔诚意征集钱币鉴定、上拍信息。香港圣翔长期征集古董精品,携手古董鉴定专家提供专业鉴定结果。香港圣翔公司内设大型高品位艺术收藏品展览交易中心,面积近千余平方米,分为陶瓷区、玉器区、书画、杂项区等,汇集来自全球各地收藏名家的众多艺术珍品及最具收藏潜质的古玩艺术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q0yg94p.html
9.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法》修改建议之文物的私人所有权博物馆认为其收藏的依据在于:1.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2.原告无法提供古钱币是祖传文物的证据。 最终法院判决:博物馆应向原告返还古钱币。原因在于:1.原告提供了能够证明古钱币为其祖父所有的证据,为祖传文物,属于有主物。2.私人可以成为文物的所...https://www.yjxlawyer.com/news/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