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开展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侧记(三)
嘉定区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于7月8日启动以来,全区30家单位党组织和13000多名党员按照中央、市委和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积极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完成了教育活动的各项任务。
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党员,坚持将学习教育贯穿始终,严要求、细部署、勤督查、重实效,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夯实理论基础为重点,做到了学有目标,行有准则,进有方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丰富内容提高素质
学习教育不间断
华亭镇采取上级领导帮学、先进单位助学、人民群众督学的方式,创新先进性教育载体。该镇以“争当时代先锋,建设美好华亭”为总目标,扎实开展“三增强、三提高、三争当”主题实践活动。镇党委成立了6个专题调研组,带着问题走到基层,带着感情走近群众,带着思考走向实践。
菊园新区党工委采用了“菊园演播室——讲述身边的故事”这一新颖的形式,通过现场访谈,讲述团队中涌现的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真实地展现了奋斗在不同岗位上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实干精神,为机关事业单位全体党员和工作人员树立了模范,起到表率作用。
新成路街道举办了“永葆党员先进性,共建和谐新社区——千名党员党建知识竞赛”和“千名党员唱老歌”活动,进一步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丰富先进性教育的形式。通过竞赛,广大党员进一步加深理解了开展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深了对党章和党的政策、党建知识的了解。
广开言路倾听民声
分析评议找差距
分析评议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整改提高的方向和力度。为此,第二批开展先进性教育的各单位党组织加强领导、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具备条件的马上整改,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分析评议阶段,黄渡镇党委组织了大型调研活动,采取“三级干部座谈”、“党员互相交谈”、“群众广泛提议”的形式,静下心来听取了党内外、企业等各界人士共800多人的意见和建议,并梳理出群众呼声最集中、心情最迫切的意见。针对群众提出的加强退休农民的生活保障力度的意见,该镇决定通过土地备案方式,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继去年15个年龄段的5000多位农民加入“镇保”后,今年继续对3700多位60岁以上的农民实施“镇保”。不少老人奔走相告,都说党和政府为老年人办了一件大好事。
闻过即改注重实效
整改提高顺民意
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让群众满意,最根本的是要找准并解决突出问题,把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群众最希望办、当前能够办好的事,作为整改工作的重点。
安亭镇土地所的党支部了解到部分农民住房属危房、但又无力重建的情况后,党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寻找问题焦点,研究解决方案,该镇有计划地拟定了《安亭镇农村居民建房规划实施意见》和《安亭镇农村居民建房审核制度实施意见》。
区市容环卫管理署党支部紧紧围绕当前市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城镇区域内运送垃圾途中造成两次污染这一“顽症”,进行技术革新,对原有的敞开式清道垃圾人工收集车进行了改装,彻底解决了垃圾散落的问题,改善了市容市貌,得到了市民的好评。
区教育系统的城实验学校党支部,把深化二期课改作为当前整改的重点,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该校制定了抓质量促教改的方案:加强课堂教学调研,安排骨干老师为学生开设讲座;深化“关爱学生”工程,有针对性地与学习困难学生牵手助学,受到了家长的欢迎。
实践宗旨强化服务
为民解困暖民心
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这种必然要求化作了行动。
嘉定工业区党工委深入开展“保持先进性、争做创业人”主题实践活动,帮助就业困难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双困”人员以及失地农民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有一名妇女丈夫病故,女儿只有13岁,公婆70多岁,失去劳动能力,她自己也失业在家,生活陷入了困境。这时,嘉定工业区帮助她重新走上就业岗位,使她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现在,嘉定工业区的“双困”人员,都已落实了就业岗位,使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
“农技送下乡、培养专业户”活动是徐行镇机关第三党支部“五在农家”主题实践活动的一项特色工作。第三党支部在和桥村分别选择种植蔬菜、水稻、果树的农民,对他们进行农技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了科学种田的一技之长。种植葡萄的专业户经过培训,对种植新技术有了了解,对如何包装、销售葡萄有了一定的认识,还开阔了视野,知道了各方面的信息。一果农欣喜地说:“第三党支部培训我们种植专业户,真好比下了一场‘及时雨’!”
黄渡镇司法办的全体党员把百姓的难事作为自己的事,一丝不苟,细心工作,耐心调解。今年,黄渡镇大量村民动迁,带来了不少实际问题。有一家动迁户,老太的2个儿子买了动迁房住了进去,却不尽赡养义务,她只能住在过渡房里。老太多次到村里反映,村干部做了儿子的思想工作,却未果。镇司法办的党员们一连10天上门做2个儿子的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帮助老太和2个儿子签订了赡养协议。
今夏气候异常,高温、台风、降雨连续侵袭,导致多种病虫害爆发,特别是稻飞虱虫害为多年来罕见,部分田块受害庄稼枯黄面临枯死。区农委立即组织了区农技中心全体党员、科技人员,放弃国庆长假休息,不怕烈日晒、雨水淋,深入每个村每个小组田间排查虫害情况,指导各镇及时进行分类防治,有效控制了7.2万亩粮田稻飞虱的蔓延,确保大灾之年夺丰收。根据市农委对全市郊区稻飞虱防治抽查的反馈意见,嘉定区稻飞虱防治工作做得最好。
区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党支部提出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贴近百姓做贡献”的要求。今年7月,一位18岁的青年男子来到区救助管理站。值班人员发现小伙子精神异常,便马上将他送到了区精神卫生中心。经医生诊断,该男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并伴有发热,必须住院治疗。救助站的党员干部带着日常生活用品来到医院看望小伙子,并设法通知了他远在四川的家属。看到小伙子的父亲没钱给他治病,救助站的党员、群众又自发捐款,为他们买好火车票,并派人送他们上火车。父子俩回到四川后,寄来感谢信,称赞区救助站的党员们是“党的好儿女,再世活雷锋”。
情系百姓无私关爱
帮困结对长相助
最实在的帮助,送给最需要的人。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开展机关支援贫困村、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等主题实践活动,认真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
为了进一步建立扶贫帮困长效机制,马陆镇“双结对”活动在“摸实情、干实事、出实效、制度化”中见成效,由原来的支部与困难群众结对,细化到每个党员与一个或多个困难群众结对,每位党员手里都有一本“结对帮困联心手册”,记载了帮困联心计划、帮困内容和结对对象的反映及要求等内容,为困难群体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马陆镇又启动了“成长1+1爱心助学”活动,党员们不仅在生活上长期给予孩子资助,在学习上给予一定的辅导,同时,更在精神上关心、鼓励孩子,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至今,该镇289名在职党员为帮助困难群众自筹资金累计达10万余元,推荐失业群众就业128人,资助儿童就学28人,解决残疾人生活困难42人,协调动拆迁户68户。
外冈镇党委对贫困家庭,不仅给予物质上的救助,更加强心灵上的关怀和慰籍。施晋村的晋玉华是外冈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父亲是残疾人,家境贫寒。在外冈镇党委“进组入户”主题实践活动中,镇里的党员干部不仅给小晋家送去了救助金,还给她带来了书籍,希望她能面对贫困勇往直前。精神扶助解开了困难群众的心结,为党员与贫困家庭、贫困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心桥”。
区卫生系统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双结对”活动。区中心医院开展“劳动模范与医学专家双结对”活动,使嘉定的6位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了自己的“专职保健医生”,享受到更为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区疾控中心和迎园医院党支部也分别与新成路街道的2个社区结对,通过各种形式的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水平,并积极开展社区帮困、敬老等活动,争做社区居民的健康“保护神”。
区水务部门的河道水闸管理所盐铁北闸有一位老党员,3年前因交通事故脑部受伤,经全力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失去记忆。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女儿因病医治无效去世,沉重的打击使原本幸福的家庭面临崩溃。盐北党小组及时伸出了援手,成立了扶贫帮困助残小组,开展不定期的慰问、帮助活动。今年9月,该所党支部收到了其妻的一封感谢信,在她“走投无路,对一切感到绝望,连生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时,党、政、工领导给予了连续不断的关心和帮助,送上了“同志般的关怀,兄弟般的帮助”,协助她丈夫进行康复治疗,使她看到了光明,有了生活的勇气。
转变作风提高效率
工作学习两促进
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党员受教育,让群众得利益。各单位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提高党员素质、促进工作发展的难得机遇,从而推动了本地区、本部门的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实施居民用户煤气转换天然气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燃气安全,减少对居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嘉定镇街道党员纷纷放弃双休日,深入社区逐户检查,维护现场秩序;有的党员甘当工作人员的“向导”,甚至事先为困难老人家庭改建好灶头。当了解到丽景社区700多户居民家庭因热水器烟道安装不规范而未能使用天然气时,街道党员干部及时赶到现场,通过与市北燃气转换指挥部的协商,解决了问题。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区交通系统的航务管理所各“窗口”部门为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对外工作强调做到“五个一”,即一张椅子、一杯开水、一张笑脸、一句暖心话、一个明确的答案。为增强船民的法制意识,从今年8月起,该所把每月第一个星期一作为法规宣传日,为船民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并作为一项制度坚持执行;为解决船舶鸣笛扰民的问题,在居民楼比较集中的河道附近设立警示牌,夜间禁止船舶鸣笛;为积极推进嘉定景观航道建设,配合治理码头扬尘工程,该所在部分码头植树种草,恢复码头绿化。同时,他们已对嘉定重点航道重点航段实施疏浚工程,以提高嘉定水域重要航道的通航能力。
区广播电视台以学习推进工作,用工作锤炼队伍。全台共产党员积极带头,进一步端正了党风和转变工作作风,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台里的一批年轻的党、团员主动向台领导请缨,在2005汽车文化节及F1中国大奖赛前,独立制作完成了10集介绍F1车队、车手及赛事点评的电视节目《F1快车道》。该节目播出后在观众中激起了良好的反应,广受好评。
创新载体加强管理
组织建设不放松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先进性的载体。在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党建新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新成路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在居民楼里建立党小组的新思路。该街道以3名以上党员组成一个党小组,如本楼组党员不足3名,则与相邻楼组联建。党小组还制定了活动计划和活动手册,将组内党员的联系方式汇编成“党员通讯录”,分发给本楼组的居民。同时,设立了“党员活动园地”、“党小组服务指南”、“党小组活动制度”和“党员联系户一览表”等,让群众知晓,接受群众监督。迄今,各楼组的党员已为群众解难题、办好事达1000多件。
为把外来党员组织和凝聚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让他们成为新时期党凝聚社会、服务群众的一支重要力量,江桥镇党委率先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太平村成立了太平村新村民党支部。党支部成立之初,围绕村卫生创建、外来人口管理、计划生育等展开工作,通过建立党员联系手册,落实结对帮困等活动,在太平村新村民中亮出了党组织旗帜和党员身份,充分发挥联系和凝聚新村民的纽带作用,有效促进了村里的各项工作。新村民党支部书记由衷地表示:“太平村新村民党支部让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党员在第二故乡又有了新家,我们一定会努力工作,为群众谋利益,为党旗添光彩。”
真新新村街道在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积极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轻纺市场有29位党员,大多为个体摊主,工作变动大,人员流动率高。该市场党支部针对这一状况,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做出了4项规定:一是党员外出工作和返回单位时必须向党组织报告;二是党员每半年上交一份书面汇报,党组织每年对其做一次思想鉴定;三是党员必须参加所在单位的公益活动;四是党员外出3个月以上必须填写联系卡,党组织找其谈话一次,交待外出注意事项和管理要求。规范管理使流动党员增强了组织观念,自觉遵守党纪党规,时时不忘党员身份,处处发挥党员作用。
安亭镇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继续以系列党课和“三联系”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请市、区党校老师到基层授课,通过党政班子领导下基层听取广大党员、群众意见等办法,认真贯彻落实“高兴、放心、凝聚、覆盖、双结对”要求,深入研究“四民工程”由社区向农村延伸,切实改进党员作风,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谋实利,推动当前及今后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