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日前,邻水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健全完善监督体系、修复净化政治生态、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三个目标,依托信息化技术,探索建立政治生态监测预警与分析研判平台,通过科学构建指标体系、建立动态监测与自动预警机制、强化智能分析与研判等有力举措,对邻水县各单位政治生态进行“精准”研判。
科学构建指标体系,精准“画像”政治生态
去年以来,该县综合分析全县信访反映、巡察督查、审查调查、重点工作落实等情况,紧扣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和服务邻水县经济社会发展,将邻水县政治生态研判评定对象划分为ABC三个序列,分别为25个镇、37个党群部门和事业单位、32个政府部门和国企。
为确保政治生态研判评定具体化、形象化、精准化,该县构建三级指标体系,设立政治建设、选人用人、干部作风、为民情怀4项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体系下设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两个责任”、执行工作纪律等13项二级指标。通过二级指标再分解细化为60项三级指标,一一对应具体问题表现形式。
在此基础上,今年3月,该县修订完善《邻水县政治生态研判评定实施办法》,对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的方法路径、评定指标、研判载体、结果运用等再调整、再优化,解决了问题掌握不精准、分析研判不精准、结果运用成效不明显等系列问题。
依托信息化技术,建立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
依托“互联网+”科技手段,搭建政治生态监测预警与分析研判系统,明确纪检监察、组织、巡察等23个政治生态评定实施主体结合日常审查调查、监督检查、工作落实等方面,将邻水县各单位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实时录入系统,对所有问题统一管理、动态监测。
“以往开展政治生态研判评定,虽然采取每月一梳理、每季度一汇总、每半年一评定的方式,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存在过程繁琐、效率低下,甚至是监测不及时、问题掌握不全面等问题。”邻水县委巡察办主任、县纪委常委李倩表示,平台的建立为高效、精准开展政治生态研判找准了路径。
智能分析与研判,多维度、全方位“透视”问题
监测与预警仅仅是一种手段,系统分析问题、找准问题症结、推动问题整改才是目的。通过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对各单位政治生态精准把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立体展示,横向对比各单位之间存在差距,多维度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从“深度、广度、精度”三个维度对邻水县政治生态进行精准分析、精准研判。
“全县有15个单位存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打折扣,18个单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到位;县残联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纠治‘四风’等4个方面存在问题……”邻水县纪委监委党风室负责人祝林表示,平台的建立不仅为开展精准监督指明了方向,也为下一步靶向发力、系统施治提供了数据支撑。
不仅如此,政治生态监测预警与分析研判系统还支持一键生成《政治生态研判报告》,真正让问题查找更直接,政治生态“画像”更精准。
逗硬考核奖惩,将各单位政治生态评定结果纳入领导干部实绩档案、廉政档案以及单位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作为领导班子及成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并根据各单位受到的预警等级,分别给予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约谈、诫勉等处理,并责成县级联系领导在纪委全会、县委常委会上述责述廉。凡受到红色预警的,该单位及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均不得评先评优。
2021年以来,发出《提示函》76份、《纪律检查建议书》8份,督促整改问题330余个,对2个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予以诫勉,选取7名县级领导在县纪委全会、县委常委会上述责述廉。(供稿:四川省邻水县纪委监委李晓亮包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