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省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中心(以下简称省机动车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监管难题,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坚决整治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造假乱象,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身边问题,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我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深入调查研究,精准把脉问题症结
山东省共有1470余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检测线5500余条,检测能力远超市场需求,不少机构经营困难、生存压力大,机构之间竞争激烈;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准入门槛低,检验能力参差不齐,人员素质难以保证;加之调整优化检验周期后,车辆检验频次减少三分之一,使得一些环检机构为降低成本弄虚作假,甚至铤而走险不惜违法以求生存。
省机动车中心紧盯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发展短板及问题根源,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脉难题症结,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一是走出去。今年4月下旬,会同省公安厅交管局赴浙江、江苏调研考察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先进经验。二是请进来。5月中旬,邀请生态环境部机动车中心行业专家,到我省帮扶指导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学习国家和先进省市经验做法,检视自身弱项和不足,不断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三是沉下去。深入走访省内外机动车排放检验设备生产厂家,细致了解设备设计、生产、装配全过程,从设备生产源头掌握造假路径,总结提炼出可能造假的3大类36种情形,形成汇编向全省监管部门普及培训,让造假行为无处遁形。
聚焦造假乱象,勇于动真碰硬“亮剑”
面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造假监管难点,省机动车中心不畏困难,勇于动真碰硬,以刮骨疗毒的勇气直面问题,坚决与违法行为作斗争。一是开展全覆盖检查。2022年以来,全省对1470家检验机构开展多轮次全覆盖检查,累计达到8212家次,暂停联网打印报告功能351家次,对24家机构因涉嫌篡改、伪造机动车排放检测数据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处罚,处罚金额241.7万元。二是实施打假专项行动。自今年5月份开始,组织全省开展以检验机构自查、市级重点检查、省级筛选抽查为主的环检机构打假专项行动,集中打击检验机构使用外挂设备篡改、伪造机动车排放检测数据等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累计发现6例使用外挂设备篡改、伪造机动车排放检测数据的行为,查获外挂设备6套,有力打击了检验机构违法违规嚣张气焰,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心的身边问题,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提升监管能力,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机动车中心聚焦监管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升监管能力,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坚持“以查代训”。针对我省移动源环境监管底子薄、机构少、人员弱等问题,在开展常态化监督帮扶和承担空气质量保障任务期间,注重“以查带训”,推动省市县三级移动源环境监管机构逐步提高监管能力水平,去年以来累计开展现场教学50余场次,培训监管人员10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开展重点帮扶。4月份以来,对环境空气质量排名靠后以及移动源环境管理存在短板弱项的6个城市开展一对一“作业辅导式”帮扶,累计发现问题300余个,制定“一市一策”整改建议方案反馈各市,精准指导解决移动源污染治理瓶颈问题,为推动我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