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
小龙人学习报社
宁夏回族自治区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
一、积累运用
1.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⑵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⑶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⑸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任务1:儒勒·凡尔纳尼摩船长
任务2:自制力强、镇定有活力、善于思考(有智慧)、指挥才能强。
任务3:内容上:介绍船长的外貌及性格特点,船长的处事镇定,暴躁,智慧过人,较强的指
挥才能。写法上:以叙述为主,从细节上写人物的精神。主题情感上:虽是客观描述,却能看
出作者对尼摩船长的高度赞扬与敬佩之情。
任务4:《西游记》和《海底两万里》的创作都借助了新颖、奇特的想象。如《西游记》中能钻天
入地、呼风唤雨、来去无踪的孙悟空和《海底两万里》中海底森林狩猎、人鲨大战、南极圈突破大
冰盖情节均体现了这一特点。
3.⑴C⑵不屈不挠一往无前
4.欢迎红军:(①④)理发店:(⑥③)纪念英雄:(②⑤)
5.D
6.⑴近一年来,我国在探索宇宙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意义深远(从无到有到优)。
⑵①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强。②中国航天取得成就及其原因(航天人的精神及社会主义
制度的优越性)。③我国在海洋领域取得巨大成果。④青年人成为科技强国建设中的主力
军。⑤中国的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⑥
每一项技术创新和突破,都凝结着无数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汗水,也昭示着他们追求科技自立
自强的信心和决心。⑦厉害了,我的国。
7.任务1:“明白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中“明白”与“懂得”重复,删除“明白”或“懂得”。
任务2:“贵校决定举行”中“贵校”用词不当,应该为“我校”或“学校”。
任务3:示例1:劳作与智慧是取得成功的两把钥匙。示例2:让大自然变成课堂,你收获
修辞1分)
二、阅读理解
8.⑴茂盛的样子⑵命名⑶意趣,情趣⑷田间小路
9.⑴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的,就是醉翁亭。
⑵如果有好的官员,也足以治理那(或这)个地方。
10.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
11.①都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游踪):甲文中“环滁”“西南”“山行”“峰回路转”等和乙文
中“行四五里”“行至”“寻一草棚”等都表地点的转换。
②都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景:甲文中看到林壑尤美的琅琊山、飞流直下的酿泉、翼然而
立的亭子等景物的形状和颜色;听到“水声潺潺”。乙文中看到了“西北云起”“大雨如注”“仰
观云气”,听到了雷声、雨声,写出了云颜色变化之美,雨的急、猛、大的特点。
③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特写镜头)的写法:甲文中林壑尤美的琅琊山、飞流直下的酿泉;乙
文中“道路皆水”“仰观云气……倏忽万状”。
④都采用了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甲文叙写了醉翁亭的建造者、命名者及
命名的原因,描写了琅琊山的景色、醉翁亭的外形,发出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感慨,抒发自己独特的感悟和对山水的热爱之情;乙文
叙写自己旅行途中遇雨避雨的经过,描写了云气的“倏忽万状”,发表了“私叹水利不修,天下
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的议论,抒发了自己忧民的情怀,感受大自然之美。
[写法1分,举例(甲乙两文各举出一例即可)分析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12.D
小龙人学习报社参考答案第1页(共16页)
13.①借代,用“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一方面表现了敌人来犯的气势之大,另一方面也写出了
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②用典“,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③反问“,朝廷
谁请缨?”不但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而且借以表达出自己对国事的深深忧虑。(答对一处即可)
14.C
15.中心论点:当代青年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应该继承党在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