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级专门协商机构与基层协商治理的高度契合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特别是中央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后,以协商促治理成为乡村基层协商的落脚点和归宿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是要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2]。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尤其是乡村治理离不开各方面的参与,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县级政协从网络构建、工作内容、职能建设都面临重要拓展机遇期。
二、县级政协与基层协商治理互融互促可行性探索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需要完善制度机制。人民政协要广泛联系和动员各界群众,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要鼓励和支持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界别群众,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和建议,深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10]汪洋主席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指出:“不同市县政协承担的统战工作情况不一样,而围绕当地的中心工作和民计民生等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开展协商的任务都很重。要以专门协商机构为抓手,把开展协商作为市县政协的主要工作。”如何促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互融互促,推动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是新时代县级政协的一个重大课题。新世纪以来,各地县级政协积极探索开门办政协,包括邀请群众旁听政协大会、设立委员工作(会客)室、开展与网民互动,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说,这个问题尚需从理论上进行系统廓清,在实践上进行顶层设计。
(一)在县级政协层面要搭建互融互促的总平台
(二)乡镇街道应打造“政协+统战”协商平台
事实表明,采取“政协+统战”模式不仅能有效发挥镇乡街道委员联络组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独特作用,而且对县级政协提质增效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一是有利于人民政协更加紧密地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和统一战线成员,充分发挥其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二是有利于人民政协广聚人心、广集民智、广谋善举,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共同维护团结稳定大局;三是有利于人民政协拓展工作空间,延伸工作触角,完善工作格局,扩大政协影响,提升政协形象。
(三)村和社区要找准政协委员参与服务“三治”融合的补位渠道
基层协商中的村和社区协商不是简单的参政议政,更多的是村民和居民的利益调处,因涉及基层党建和自治制度,因此有关文件明确由县级组织部和民政部门牵头负责。但这并不意味着基层政协在村级协商中无所作为,而是必不可少的补位。党的十九大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村级治理要走“三治”(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道路,从而促进基层善治,这就为基层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参与和服务村级协商治理提供了契机、明确了方向。
基层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在促进村(社区)实现“三治融合”方面优势明显,关键是准确定位、精准补位但不越位,这样就可以从中发挥独特的积极作用。因为普通村民个人的法制意识、道德水平、专业知识和表达诉求的能力都有一定局限性,而各界人才荟萃的基层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是促进“三治融合”、实现村级善治的优质资源。基层各界政协委员通过政策宣讲、法律服务、专业指导、道德引领,可以有效引导群众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三治”融合——像前两年嘉兴市的海宁、平湖、嘉善等市县政协把民主协商会开到田头,与村民和有关部门共商养猪业转型的问题就是典型案例。最近,台州市路桥区政协把“一村一委员”作为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融合互促的重要方式,开展“一村一委员”民主监督暨“请你来协商”活动,进一步突出委员在基层协商中的重要作用。临海市政协依托“一村一委员、一界一委室、一季一协商、一年一考评”的“四机制”,加强“请你来协商”平台机制化建设,推进界别协商和委员联村工作常态化开展[16]。
当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治理逐步由经济能人型向乡贤治村型转变。一些地方成立村级乡贤参事会,是对村“三委”(党支委、村委、监委)和村民说事、村级协商恳谈的必不可少的补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是农村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村“三委”班子精力有限,在农村治理中投入相对不足。二是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突出。村民委员会“行政化”现象明显,承担了大量的行政事务。农村成为传统宗族力量以及灰色势力的主要集聚地,治理难度越来越大。三是乡贤在参与乡村治理中具有独特优势。与村“三委”班子相比,乡贤所处的位置相对超脱,在品行、威望、资金、专业知识等方面又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参与乡村治理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进而探索建立起以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新机制。事实上,乡贤中不少是政协委员和统战成员,通过乡贤参事会,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参与乡村治理,可以让乡村协商意识增强、协商水平提升,让乡村协商不仅成为必须而且可行、有效。乡贤参事会应成为政协协商与村级民主协商相融相促的有效平台和载体,政协和统战部门应在这方面加强配合和探索。
总之,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在精准补位、有效助推村级协商治理向“三治融合”升级方面发挥重要积极的作用。
三、人民政协参与基层协商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七种渠道的协商民主发展。基层政协积极参与和服务基层协商、社会协商,可以为基层群众、社会组织与党政部门搭建“连心桥”、开设“直通车”,起到了为党政部门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为广大群众表达诉求提供途径、为委员履行职责搭建舞台一举三得的作用。当前,要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协章程前提下,大力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互动,确保这项工作不守旧、不走偏、不越位、不停滞,充分展现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一)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和定位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协商民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运行。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责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牢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人民政协参与基层协商,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做到找准定位不越位,精准补位不包办,体现特色不变样,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扩大各界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比如,当前浙江乡村治理已初步创出特色:村级小微权力规范体系+村民说事+乡贤参事+文化礼堂+乡贤馆——稳步向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方向迈进。在村级协商治理中,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参与其中虽然是补位,但这个补位必不可少、十分重要。要正确处理乡贤参事会与村“两委”的关系,正确处理村级协商治理中乡贤与村民的关系,既不越俎代庖直接干预村务,也要积极以提建议、作调解、做示范等协理方式助推治理,积极融入“村民说事”等基层协商平台,参与乡村协商民主实践,有效提高农村重大事项决策效率和村级事务执行力度。
(二)围绕国计民生,找准切入点着力点
(三)注重实效、创出品牌,以点带面开展工作
(四)加强规范化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优势,可以在互融互促中促进基层协商的规范化建设。2019年3月底,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专门就“请你来协商”出台指导意见,规范协商主题、协商流程、协商建议办理机制、持续跟踪问效机制、协商频次等,为“请你来协商”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建设标准和制度保障。而湖州安吉县出台“政协协商工作规范”,将标准化引入政协工作中,确保“请你来协商”实现“五个有”,即:“请”有机制、“你”有范围、“来”有场所、“协”有重点、“商”有成效”。要着力推动协商活动制度化,对协商的议题提出、参与主体、议事规则、意见汇总、办理反馈等,乡镇(街道)应形成固定制度并逐步加以完善,使规范更加明确,程序更加严密,切实增强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五)建立健全工作格局,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氛围
(作者:杨卫敏浙江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浙江省政协特约研究员)
参考文献:
[1][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22(2).
[2]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J].求是,2019(11).
[3]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381-382.
[4][6]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EB/OL].(2015-07-22).
[5]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226.
[8][9][10]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9-21(2).
[11]沈吟.省政协创建新平台激发基层政协活力——无论大小事请你来商量[N].浙江日报,2019-04-30(7).
[12][15][16]蔡铭耿,周大彬.立体协商一线协商开放协商——台州市政协全市域推进“请你来协商”平台建设综述[N].联谊报,2019-06-25(2).
[13]杨卫敏.从“温岭模式”到浙江特色——浙江省各地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及启示[J].观察与思考,2016(7).
[14]杨卫敏.人民政协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探析[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