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工作职责分离,行业动态,内控管理师(ICM)官网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内部控制有八种控制方法,其中包括“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就是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工作职责分离的目的是将单位内部不相容的岗位和职责进行合理的划分和隔离,以防止个人或少数人滥用权力,造成损失或违规行为。

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工作职责分离的原则及方法

(一)以业务流程为基础,按照业务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确定不相容岗位和职责。

根据业务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将不相容的岗位和职责进行合理的划分和隔离,以防止个人或少数人滥用权力,造成损失或违规行为。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

具体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横向分离:

将同一业务流程中不相容的岗位和职责分配给不同的部门或人员,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例如,财务管理中的收款、出纳、记账、审核等岗位应该由不同的人员担任。

2、纵向分离:

3、功能分离:

将同一业务活动中不相容的功能或角色分配给不同的部门或人员,形成专业化、协调化、平衡化的关系。例如,项目管理中的项目策划、项目实施、项目监督、项目评价等功能应该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承担。

(二)以风险评估为导向,根据风险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分离的程度和范围。

风险评估分离岗位和职责的具体方法,是指根据风险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不相容岗位和职责的分离的程度和范围,以防止个人或少数人滥用权力,造成损失或违规行为。风险程度和影响范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指某一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概率,可以根据历史数据、专家意见、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估计,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2、风险发生的后果:

指某一风险对单位的经济利益、声誉、法律责任等方面造成的损失或影响,可以根据财务数据、市场调查、法律规定等方法进行估计,一般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个等级。

3、风险发生的敏感性:

指某一风险对单位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程度,可以根据政策变化、市场竞争、社会舆论等因素进行判断,一般分为敏感、中等、不敏感三个等级。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得出风险的总体等级,一般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个等级。根据风险的总体等级,可以确定不相容岗位和职责的分离的程度和范围:

(1)对于高风险的岗位和职责,应该实行严格的分离,即同一业务流程中不相容的岗位和职责应该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并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例如,财务管理中的收款、出纳、记账、审核等岗位应该由不同的人员担任。

(3)对于低风险的岗位和职责,可以实行灵活的分离,即同一业务活动中不相容的功能或角色可以由同一部门或人员承担,但要形成专业化、协调化、平衡化的关系,并接受其他部门或人员的监督。例如,项目管理中的项目策划、项目实施、项目监督、项目评价等功能可以由同一部门或人员承担。

(三)以制度规范为依据,明确各岗位和职责的权限、职能、责任和考核标准。

根据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原则和要求,制定合理、完善、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各个部门或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权限、工作职责和工作考核进行明确的规定和指导。

以制度规范为依据,明确各岗位和职责的权限、职能、责任和考核标准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单位的内部控制现状,识别存在的风险和问题,确定需要改进或完善的方面。

第二步,确定内部控制目标,明确各个部门或岗位应该实现的预期效果,如保障资产安全、保证信息真实、提高经营效率等。

第三步,制定内部控制原则,确定各个部门或岗位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如权责分配、权责分离、监督检查等。

第四步,编制内部控制制度,具体规定各个部门或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权限、工作职责和工作考核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并形成书面文件。

第五步,实施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培训、宣传、督促等方式,使各个部门或岗位的人员了解并遵守内部控制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价。

(四)以监督检查为保障,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分离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手段,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工作职责分离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以发现和纠正分离不到位、不合理或不规范的问题,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以监督检查为保障,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分离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内部监督:

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级管理者或专门机构对下属部门或人员的业务工作职责分离情况进行持续或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包括自我评估、上级检查、内部审计等方式。内部监督应该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等原则,及时发现和解决分离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外部监督:

指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的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机关、社会中介机构或公众等对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工作职责分离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和评价,包括外部审计、专项检查、社会评价等方式。外部监督应该遵循独立性、专业性、公开透明、问责追责等原则,客观评价和反馈分离效果和问题,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改进内部控制。

二、行政事业单位不相容岗位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业务领域是指六大业务:预算、收支、采购、资产、建设、合同。

1、预算管理

预算业务管理不相容岗位包含:

(1)预算编制与审核;

(2)预算审批与执行;

(3)预算执行与分析;

(4)决算编制与审核。

2、收支管理

收支业务管理不相容岗位包含:

(1)收款与会计核算;

(2)支出申请与审批;

(3)支出审批与付款;

(4)业务经办与会计核算。

3、采购管理

采购业务管理不相容岗位包含:

(1)采购需求提出与审核;

(2)采购方式确定与审核;

(3)采购执行与验收;

(4)采购验收与登记。

4、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不相容岗位包含:

(1)货币资金保管、稽核与账目登记;

(2)资产财务账与实物账;

(3)资产保管与清查;

(4)对外投资立项申报与审核。

5、建设项目管理

建设项目管理不相容岗位包含:

(1)项目立项申请与审核;

(2)概预算编制与审核;

(3)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

(4)竣工决算与审计。

6、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不相容岗位包含:

(1)合同拟订与审核;

(2)合同文本订立与合同章管理;

(3)合同订立与登记台账;

(4)合同执行与监督。

综上,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工作职责分离情况分析,结合行政事业单位不相容岗位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分析单位的业务流程,识别存在的不相容岗位和职责,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进行合理的分离和隔离。

二是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个部门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各个业务活动的操作流程和标准。

三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手段,对分离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评价,发现和纠正分离不到位、不合理或不规范的问题。

四是持续改进内部控制,根据监督检查的结果和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分离措施,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THE END
1.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制度汇编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第四十六条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业绩突出的教职工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的教职工,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对不履行岗位职责,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教职工予以解聘或辞退,教职工对所受处理不服,可以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http://www.fcglg.com/?a=web.article&uid=9221&id=299873
1.改进的方案下属工作的时候,这个领导也指导,那个领导也指导,员工不知道该听谁的,左右为难。 根本原因: 1、职责不明确。 2、领导越权指挥; 后果: 1、下属工作效率低下 2、员工工作有情绪,甚至抱怨领导,推卸责任。 解决方案:1、明确岗位职责。 2、明确上下级隶属关系(谁管谁,以免出现越权指挥现象)。 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3095202.html
2.《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修订通过!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对新兴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不明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业务相近的原则确定监督管理部门。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第九条 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依法参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902020
3.管理诊断d)岗位责任没有确定,考核对象不明确: 各个岗位的职责没有统一明确,并反复强调,上下一致达成职务认知上的一致;所以工作上出了问题往往是互相推委; 公司很少主动处罚干部,没有追究失职干部的工作责任; 6、干部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方面:各主要部门的主管缺乏系统管理培训,缺乏系统、有效的工作方法;主管的工作方法决定了该...https://baike.sogou.com/v342499.htm
4.岗位职责不清如何做(共4篇)比如,工作岗位职责和要求很不明确,没有详细的工作内容、工作说明和规范,也没有相应的成文的典章制度,员工们的职责几乎是凭借他们自己的理解和仅有的自觉性来履行的。这样他们之间经常以不知道或不明确自己的工作为由,出现人浮于事、纠缠扯皮现象。特别让他吃惊的是,有一次,他到车间去察看员工的工作情况时意外地...https://www.wendangwuyou.com/fw/23224.html
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通用6篇)但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人力资源管理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存在着人力需求不平衡、岗位职责不明确、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欠缺、企业激励制度不完善、员工忠诚度低等问题,影响了会展企业的发展。 1. 人力需求不均衡 由于展会相对较为集中,会展业的淡旺季区分也就十分明显,在业务的高峰期人力需求量十分大,而在业务低谷期所需...https://m.yjbys.com/edu/renliziyuan/196814.html
6.不安全行为管理办法(7篇范文)班组作业岗位各自分工负责、责任明确,相互制约,必须形成无隐患、无缺陷、无违章的作业氛围。带隐患作业或不规范操作每次罚责任人200元,“安全家庭”的其他成员各100元。 (三) 区队监督。各区队要自主开展自检活动,每周由单位第一责任人组织一次针对现场不安全行为的纠正巡查工作;带班干部负责对每班人员的作业行为不...https://www.1566.cn/qiyeguanli/guanlibanfa/168471942557123.html
7.窗口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通用14篇)中心实行“AB角工作制”,窗口工作人员需分为A角和B角。当A角责任人因事不在岗,应及时通知B角责任人顶岗,避免出现无人在岗的情况。A角责任人离开岗位未通知B角造成工作缺位的,由A角承担责任;B角责任人在代行A角责任期间不履行或不能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由B角承担责任。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60mhz91.html
8.试用期间的工作总结要求(精选19篇)物业管理公司试用期工作总结自今年11月份入职++公司以来,我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虚心学习,埋头工作,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自觉加强学习,努力适应工作 我是初次接触物业管理工作,对综合管理员的职责任务不甚了解,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我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释惑,不断理清...https://www.gerenjianli.cn/fwdq/zongjie/10134103.html
9.华为项目管理法? “责任分散效应”放到项目管理中,就是对没有分配到位的工作“旁观”,项目成员很容易产生“我不去做,自然有人去做”的心理。 ? 项目团队也是一个体系,需要许多个岗位员工的共同努力。只有每位员工尽职完成岗位职责,整个组织才能按时完成规定的任务。如果责任不明确,就会导致项目成员之间相互推诿。 https://blog.csdn.net/hry817/article/details/126690406
10.怎样做好一个中层管理(通用13篇)一个是职位职责书内容不明确。制定时千万不是抄袭其他企业相应岗位的内容来应付,一定要根据自己企业对这一岗位的要求和期望来制定,内容上力求做到言简意赅无废话,具体明细无套话,切忌洋洋洒洒一大篇,这样下属也容易领会和执行。 二是管理者并不是按职位职责书来考核员工,而是经常以自己判断员工是否“忙”来确定奖励...https://www.jy135.com/guanli/57775.html
11.绩效考核中的注意事项同时,绩效考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考核员工对岗位职责的履行程度,尽管在实际操作中岗位职责是与分解后的企业目标结合起来考核的,但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都是公司整体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岗位的KPI指标也更多的是从其岗位职责里提炼的,如果描述不清晰或不明确,你是很难去衡量员工的履职好坏的。 https://www.oh100.com/a/201704/53658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