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

2020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肺炎命名为COVID-19;之后,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新冠病毒命名为SARS-CoV-2。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其外形主要呈球形或者椭圆形,直径为100nm左右,从属于冠状病毒四个属(α、β、γ和δ属)中的β属。冠状病毒因病毒表面有类似王冠而得名,新型则是相对于其他常见病毒来说,是以往从来没有发现过的冠状病毒新毒株,故称为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病毒,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毒株的致病性和传染性极其强大。根据“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截止2021年8月17日,国际上累计确诊的新冠病毒肺炎病例已达20857万,累计死亡人数已达4377816人。

2

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殊性

1、变异性能强:根据今年2月份《病毒学报》发布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自2019年底流行至今,已演变出800多个不同亚型或分支;尤其是印度科学家在当地发现以德尔塔变异毒株为代表的240余种新变异毒株,据此,世界上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已超1000个。其中德尔塔变异毒株已在至少9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且在继续变异和进化;德尔塔还没有消停,去年8月在秘鲁发现的拉姆达变异毒株已经扩散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仍呈疯狂传播、扩散之势。有卫生专家预言,其将成为下一阶段全球流行的优势毒株。

2、高度传染性: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目前以“德尔塔”变异毒株为更甚,在同一空间内无接触的情况下14秒就可感染。根据监测数据和调查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呼吸道样本中的病毒载量与确诊病例没有太大差异,同样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3、隐蔽性突出:主要指的是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表现的隐蔽性和疾病传播的隐蔽性。临床表现的隐蔽性在于,大部分患者的首发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典型的症状,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食欲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的症状;还有患者以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和心慌胸闷等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首发表现,甚至还有患者以结膜炎等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可以说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没有特异性。

疾病传播的隐蔽性指的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人发病前多会有潜伏期,根据病毒载量与个人体质的不同,潜伏期一般为1~14天。而在潜伏期间,因无明显感染症状,除做核酸检测外患者无从得知自己已被感染,实际上,此时被感染者已经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日常出行就会导致病毒的迅速传播与扩散。至于潜伏期更短的德尔塔变异毒株亦存在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其传播早期,有的德尔塔毒株10天之内已有5代传播。

3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可以追踪到与确诊的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的情况。

飞沫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被密接者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

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各种物品表面(比如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扶手、座椅,银行柜面、办公场所等),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母婴传播: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母亲可能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了婴儿,且新冠病毒还可能在胎盘细胞中活跃复制。

4

新型冠状病毒对人体的危害

一旦感染了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株,病毒会在患者的身体当中不断攻击各个系统。首先会使患者出现发热、咳嗽,身体乏力等症状,病情加重时,还会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危害。

如果病毒大量的复制,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株还会使肺泡受到损伤,最终导致肺实变,严重影响了肺的换气功能。

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株不仅可以对肺部造成一定的危害,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还会对肾脏、心脏、血液系统、肝脏等,都造成严重的损坏。

量子点抗菌抗病毒纳米涂层是如何对病毒进行灭活的?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对病毒进行灭活

“六清云态”量子点抗菌抗病毒(纳米)涂层在可见光(亦可在无光照条件下激发)的激发下,其表面即可形成大量的自由氢氧基(·OH)和活性氧(-O2),进而通过氧化还原的链式降解反应,破坏病毒的RNA或DNA,从而实现病毒的有效灭活。病毒灭活后产生的物质是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六清云态”量子点抗菌抗病毒(纳米)涂层对RNA、DNA病毒的灭活机理,体现了其抗菌抗病毒的广谱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2、有包膜病毒的灭活原理

对有包膜病毒,量子点抗菌抗病毒(纳米)涂层能够破坏它的包膜,进而破坏其包膜下的内在RNA,从而实现该病毒的灭活;

3、无包膜病毒的灭活原理

对无包膜病毒,则可以直接氧化病毒的蛋白质,把它的复制能力彻底切断,从而遏制病毒的复制与感染。

4、病毒碳链与病毒灭活

自然界绝大多数病毒的RNA或DNA不仅是有机物,而且是由碳链组成的。就量子点抗菌抗病毒(纳米)涂层本身来说,它分解病毒的碳链就像分解甲醛、TVOC这类有机物的碳链一样,通过光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打破病毒碳链的组成结构,不仅使之彻底失活,而且失活后产生的物质为对人体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六清云态”量子点抗菌抗病毒纳米材料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五大特性

1、对人体无伤害安全性能强大

经江苏省疾控中心检测认证:量子点纳米光触媒抗菌材料其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和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均达到国家安全高等级别,对人体无刺激、无伤害;本产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对碳链病毒灭活后产生的物质为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是安全高效的量子点纳米光触媒抗菌抗病毒材料。

2、一次喷涂处理长期有效抗菌

创新型水溶胶状量子点抗菌抗病毒(纳米)材料一次喷涂(或浸润)物体、物件和器械等表面,固化后即形成陶瓷晶体介孔结构,无磨损状态下的涂层界面的抗菌抗病毒有效期可达3年。

3、稳定无腐蚀性应用场所广泛

通过独特的纳米颗粒稳定技术,量子点抗菌抗病毒产品无需界面活性剂、强酸、强碱、酒精或其他添加剂即可在水中获得极强的动力学稳定状态;产品不具有酸性,喷涂面透明无色泽变化。对各种材质的物体或物件等均无腐蚀性和侵害性,既可广泛应用于家居、办公、经营场所的抗菌抗病毒,亦可用于照明灯具、冰箱、洗衣机、空调、卫生洁具、垃圾桶等行业进行产品的专业灭菌灭活病毒的预处理,全面提升产品抗菌抗病毒的品牌形象。

4、创新前沿技术抗菌性能先进

量子点抗菌抗病毒纳米材料固化后的抗菌性能卓越。经SGS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其1小时抗菌率即可达到99.99%,24小时抗菌率则达到99.9999%。无磨损状态下的长期有效性,实现了纳米材料24小时不间断对致病细菌、霉菌(真菌)和病毒进行灭杀与灭活,体现出先进的抗菌抗病毒性能。

5、广谱灭活病毒消杀理想选择

量子点纳米光触媒抗菌材料具有广谱的抗菌性能。经SGS权威检测,该产品对MRSA(超级细菌)、黒曲霉菌、大肠杆菌、单增李斯特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白色链珠菌和肠沙门氏菌等致病菌的抗菌率均在99.999%左右。该产品对H1N1流感病毒、SARS病毒、新冠病毒(SARS-CoV-2)等病毒亦具有显著灭活效果;对无包膜病毒,比如脊髓灰质炎(耐久性最强的病毒之一),2小时光照下的病毒灭活率可达到99%。此外,该产品对处理后的界面,还具有显著除味防霉等功能,有效促进环境和可接触物体的健康清洁无污染。

“六清云态”量子点抗菌抗病毒(纳米)材料的

SGS权威检测报告部分数据

大肠杆菌(ATCC8739)的抗菌活性值值:6.1,抗菌率为99.99991%;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P)的抗菌活性值:5.7,抗菌率为99.9997%;

单增李斯特菌(54001)的抗菌活性值:4.9,抗菌率为99.999%;

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的抗菌活性值:4.8,抗菌率为99.998%;

肺炎克雷伯氏菌(ATCC4352)的抗菌活性值:5.7,抗菌率为99.9997%;

肠沙门氏菌(氏菌ATCC14028)的抗菌活性值:5.8,抗菌率为99.9998%;

MRSA(超级细菌ATCC33591)的抗菌活性值:4.9,抗菌率为99.999%。

黑曲霉菌(ATCC6275)的抗菌活性值:5.6,抗菌率为99.9996%。

SARS-CoV-2新冠病毒24小时抗病毒活性值R:3.35;抗病毒有效率:99.9%。

H1N1流感病毒2小时的抗病毒有效率:98.9%。

口罩外层无纺布1小时的抗菌活性值:4.2,抗菌率为99.99%;

口罩外层无纺布24小时的抗菌活性值:7,抗菌率为99.99999%;

(抗菌活性值为对数值,换算成抗菌率(%):抗菌活性值5.8=99.9998%)

THE END
1.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吗,会传染吗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会传染。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CoV和MERS-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https://tag.120ask.com/jibing/qita/1655905.html
2.新冠病毒属于什么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在60~140纳米。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是均匀分布的,内部核衣壳由核蛋白包裹RNA基因组成,外面围绕着病毒包膜,分为人类冠状病毒和动物来源的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是1~14天,以发热、干咳、...https://xueqiu.com/7562165122/212439029
3.新冠病毒当前对新冠病毒的结构已经了解,对病毒传染机制也有了了解,基于病毒结构和传染机制,全球都在积极开展药物研发。本文对国外文献进行进行编译,介绍下病毒结构、感染机制以及药物靶点等。 Subramanian Boopathi等撰文介绍了新冠病毒结构,与其他冠状病毒结构类似,新冠病毒也主要包括2部分:外层包膜和内层核衣壳。 https://www.360doc.cn/article/56526713_975089926.html
1.新冠病毒最新感染特征概述知识新冠病毒最新感染特征表现为传播速度快、感染症状多样化。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至重度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呼吸急促等。部分病例出现嗅觉和味觉减退或丧失,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http://shenlan2019.cn/post/5049.html
2.最新新冠病毒论述,观点阐述与综合分析概览灭老鼠摘要:最新新冠论述文,对当前新冠病毒进行了全面的观点阐述与综合分析。文章详细介绍了新冠病毒的特点、传播方式、防控措施以及治疗进展。指出新冠病毒的变异性和传播速度,强调个人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文章也分析了当前疫苗的研发进展和接种策略,呼吁公众积极参与疫苗接种。文章总结了防控...https://subenyuanpco.com/post/15585.html
3.新冠病毒是什么病毒语音科普新冠病毒是什么病毒 语音内容: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直径在60~140纳米。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也就是S蛋白和肌质蛋白,也就是M蛋白是均匀分布的,内部的核衣壳由核蛋白,也就是N蛋白,包裹着RNA基因组成,外面围绕着病毒包膜,也就是所说的E蛋白。冠状病毒分为人类...https://www.bohe.cn/voice/view/3nhrf6mbk5tpcaj.html
4.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带有包膜的RNA病毒。下图1是新冠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增殖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过程为___,除图示外还-e卷通组卷网https://zujuan.xkw.com/15q15776493.html
5.JLipidRes:首次揭示新冠病毒包膜的脂质组成组学专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卡迪夫大学医学院的Richard Stanton教授说,“我们的临床试验结果提示着可以利用具有特定配方的漱口液靶向病毒脂质包膜。我们的结果表明,某些漱口液可能在限制医疗机构中的SARS-CoV-2暴露方面发挥作用,比如,在足够的时间内消灭这种病毒,以便进行牙科或口腔检查。它也可能成为其他呼吸道包膜病毒(如流感病毒...https://news.bioon.com/article/848ae254746a.html
6.这样消毒,真的有效吗?来看看新冠病毒到底是如何被灭活的尽管已经有了很多科普家庭消毒的文章,还是有很多人不放心,经常跑过来问,这样消毒,有效吗?能杀灭新冠病毒吗? 果仁妈今天推送的这篇文章,从消毒剂的作用机理讲起,让你清楚get病毒的失活过程,同时也不再焦虑,做到淡定有谱! 1 新冠病毒的结构特点 引发此次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身份”已经明确,是一种包膜病毒,除...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063807
7.新冠病毒能存活多久?它到底怕什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清肺...主要是在突破病毒的“铠甲”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包膜病毒,它的包膜即是铠甲、外衣,同时也有识别宿主细胞的功能。病毒能够在特定的动物细胞里繁衍扩增,这种识别功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赵卫表示,包膜的主要成分是脂类和蛋白质,如果破坏掉病毒这层“外衣”、“铠甲”后,病毒自己就会失去感染性,“现阶段我们的消杀...http://www.zgsyjmh.com/zgsyjmh/vip_doc/16347365.html
8.Nature:揭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在完整病毒颗粒上的结构和分布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β冠状病毒属,是一种包膜病毒,含有较大的由核衣壳蛋白(N)包裹的正义RNA基因组。三个跨膜蛋白被整入病毒脂质包膜:刺突蛋白(S)和两个较小的蛋白,即膜蛋白(M)和包膜蛋白(E)。当通过低温电镜(cryo-EM)成像时,β冠状病毒呈近似球形颗粒,直径在100纳米上下浮动,内含致密的病毒质(viropl...https://www.vodjk.com/news/200824/1652589.shtml
9.为何新冠病毒会破坏肺部?原因找到了!据科技日报的消息,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在8日《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首个详细的新冠病毒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蛋白)的原子级模型,该蛋白与维持肺部粘膜所必需的一种名为PALS1的人类肺细胞连接蛋白结合。该模型展示了这两种蛋白质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有助于解释病毒如何在特别脆弱的新冠肺炎...https://m.btime.com/item/46aqgk62gt79omb4p0k95g6gvaj
10.有这样的后遗症,新冠病毒还谈得上治愈吗?炎症免疫系统肺炎可是,对于新冠病毒来说,这第一道防线几乎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因为能与病毒S蛋白进行受体结合的,正是黏膜细胞与肺部上皮细胞。 黏膜细胞广泛分布于鼻腔,口腔,眼皮和嘴唇上面,人在呼吸、饮食的时候,都有可能让黏膜细胞接触到病毒。 受体结合以后,新冠病毒的包膜会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向细胞内部释放出RNA单链,这个只有3万...https://www.163.com/dy/article/FHG9KACG05439UT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