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冠状病毒家族中的新成员,它的遗传物质是单股正链RNA,最外层的包膜含有S蛋白;该病毒正是通过蛋白与人的ACE2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侵染宿主细胞:准确的核酸检测在新冠病毒肺炎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科研人员紧急研发了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依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毒S蛋白与人ACE2蛋白相互作用突破人体第二道防线
C.该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可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病毒核酸检测的原理不同于DNA指纹技术的原理
【答案】B
【解析】
A、题干信息可知,S蛋白与人的ACE2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侵染宿主细胞,说明该病毒S蛋白与人ACE2蛋白相互作用突破人体第二道防线,A正确;
C、该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可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正确;
D、病毒核酸检测运用分子杂交技术,其原理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指纹技术依据的是DNA分子的特异性,D正确。
故选B。
【题目】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3~38.6h为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B.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C.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2~19.3h、21.3~38.6h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19.3~21.3h
A.红细胞内水分子的相对数量小于甲溶液的水分子相对数量
B.红细胞内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甲溶液
C.红细胞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物质出入红细胞要通过红细胞的质膜
【题目】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质粒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质粒上箭头表示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后(插入点有a,b,c)细菌的生长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细菌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细菌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①
能生长
不能生长
②
③
A.质粒的复制原点上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B.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①是a②是c③是b
C.质粒被一种限制酶切开时,被水解的磷酸二酯键有2个
D.将外源基因与质粒连接时需用DNA聚合酶
【题目】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图,正确的是()
A.动物个体2为克隆动物,c为已分化的细胞
B.动物个体2的遗传性状与提供b细胞的母羊完全不同
C.产生动物个体2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D.e细胞为已完成减数分裂的卵细胞
【题目】科研小组为探究温度和增施CO2(用智能型CO2发生器)对某品系高蛋白小麦植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将开花10天后的生长状态一致的若干该品系高蛋白小麦植株平均分为4组,将4组植株分别移入4种人工气候室内其中组:Ⅰ组高温(40℃)、增施CO2(浓度:1250mol·L-1):Ⅱ组:高温(40℃)、正常CO2浓度(750mol·L-1)Ⅲ组:低温(15℃)增施CO2(浓度:1250mol·L-1);Ⅳ组:低温(15℃)、正常CO2浓度(750mol·L-1),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品系高蛋白小麦植株固定CO2的酶分布在___________中。
(2)在上述实验基础上,欲利用所学知识测定高温条件下高蛋白小麦植株总光合速率,方法是_______。
(3)该实验中,Ⅲ组比Ⅳ组净光合速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据图分析,对高蛋白小麦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题目】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表示基因型不同的豌豆植株)。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有9种基因型
B.甲植株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分别为AB、Ab、aB、ab
C.甲、乙植株杂交能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D.甲、乙植株杂交产生的后代有4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题目】2019年11月18日上午,中国诞生了第一块“人造肉”,即“细胞培养肉”。下图是“细胞培养肉”生物制造流程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生物制造“细胞培养肉”的第一步,就是要获取肌肉干细胞,所谓的“干细胞”,是指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____能力的细胞。
(2)“细胞培养肉”生物制造的关键技术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①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用____酶将从动物体内取出的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细胞。在适宜环境中培养,细胞悬液中的细胞很快贴附在瓶壁上,称为______________。
②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瓶中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
(3)一般的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血清,以保证____;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____。但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在生物制造“细胞培养肉”时,这两种成分均不能添加。
(4)“细胞培养肉”生物制造过程中,肌肉细胞培养需要利用合适的支架体系,请推测其原因:____。
【题目】某科学家以豌豆植株为材料,探究生长素(IAA)对植物侧芽生长的影响。实验处理过程及侧芽长度结果如下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IAA在植物体内含量________,在幼嫩枝条中其运输方向只能是_________________,具有该特点的运输方式称为___________运输。
(2)实验中,去顶芽后32h时Ⅰ组和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果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_____性。
(3)由图知,去顶芽后8h时Ⅱ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Ⅱ组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Ⅲ组,在此之前,Ⅲ组侧芽中的IAA对侧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