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重要新闻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诊疗工作,我们组织专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基础上,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一、病原学特点

截至目前,奥密克戎5个亚型(BA.1、BA.2、BA.3、BA.4、BA.5)已经先后演变成系列子代亚分支709个,其中重组分支72个。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的持续传播,新的奥密克戎亚分支将会持续出现。全球数个月以来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为BA.5.2,但是2022年10月份以来免疫逃逸能力和传播力更强的BF.7、BQ.1和BQ.1.1等亚分支及重组变异株(XBB)的传播优势迅速增加,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取代BA.5.2成为优势流行株。

国内外证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肺部致病力明显减弱,临床表现已由肺炎为主衍变为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我国境内常规使用的PCR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性未受到影响,但一些已研发上市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对其中和作用已明显降低。

新冠病毒对紫外线、有机溶剂(乙醚、75%乙醇、过氧乙酸和氯仿等)以及含氯消毒剂敏感,75%乙醇以及含氯消毒剂较常用于临床及实验室新冠病毒的灭活,但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二、流行病学特点

(一)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3天内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

1.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2.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

3.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老年人及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感染后重症率、病死率高于一般人群,接种疫苗后可降低重症及死亡风险。

三、预防

(一)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减少新冠病毒感染和发病,是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应接种。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接种对象,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二)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做好个人防护。

四、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2~4天。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发热多为中低热,部分病例亦可表现为高热,热程多不超过3天;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少数患者病情继续发展,发热持续,并出现

儿童感染后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高热相对多见;部分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少数可出现声音嘶哑等急性喉炎或喉气管炎表现或喘息、肺部哮鸣音,但极少出现严重呼吸窘迫;少数出现热性惊厥,极少数患儿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脑病甚至急性坏死性脑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可发生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主要表现为发热伴皮疹、非化脓性结膜炎、黏膜炎症、低血压或休克、凝血障碍、急性消化道症状及惊厥、脑水肿等脑病表现,一旦发生,病情可在短期内急剧恶化。

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病情危重者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

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可见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铁蛋白增高。部分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PCT)正常。重型、危重型病例可见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炎症因子升高。

2.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1)核酸检测:可采用核酸扩增检测方法检测呼吸道标本(鼻咽拭子、咽拭子、痰、气管抽取物)或其他标本中的新冠病毒核酸。荧光定量PCR是目前最常用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3)病毒培养分离:从呼吸道标本、粪便标本等可分离、培养获得新冠病毒。

(4)血清学检测:新冠病毒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阳性,发病1周内阳性率均较低。恢复期IgG抗体水平为急性期4倍或以上升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

(三)胸部影像学。

合并肺炎者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五、诊断

(一)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确诊的首要标准。

(二)诊断标准。

2.具有以下一种或以上病原学、血清学检查结果:

(1)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

(3)新冠病毒分离、培养阳性;

(4)恢复期新冠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为急性期4倍或以上升高。

六、临床分型

(一)轻型。

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如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

(二)中型。

持续高热>3天或(和)咳嗽、气促等,但呼吸频率(RR)<30次/分、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影像学可见特征性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表现。

(三)重型。

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且不能以新冠病毒感染以外其他原因解释:

1.出现气促,RR≥30次/分;

2.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高海拔(海拔超过1000米)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O2/FiO2进行校正:PaO2/FiO2×[760/大气压(mmHg)];

4.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

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超高热或持续高热超过3天;

2.出现气促(<2月龄,RR≥60次/分;2~12月龄,RR≥50次/分;1~5岁,RR≥40次/分;>5岁,RR≥30次/分),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

3.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4.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喘鸣或喘息;

5.出现意识障碍或惊厥;

6.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四)危重型。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2.出现休克;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七、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

(一)大于65岁,尤其是未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者;

(二)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以及维持性透析患者;

(三)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四)肥胖(体质指数≥30);

(五)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

(六)重度吸烟者。

八、重型/危重型早期预警指标

(一)成人。

有以下指标变化应警惕病情恶化:

1.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

2.组织氧合指标(如指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恶化或乳酸进行性升高;

3.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性降低或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CRP、铁蛋白等进行性上升;

5.胸部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明显进展。

(二)儿童。

1.呼吸频率增快;

2.精神反应差、嗜睡、惊厥;

3.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和(或)血小板减少;

4.低(高)血糖和(或)乳酸升高;

5.PCT、CRP、铁蛋白等炎症因子明显升高;

6.AST、ALT、CK明显增高;

8.头颅影像学有脑水肿等改变或胸部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明显进展;

9.有基础疾病。

九、鉴别诊断

(一)新冠病毒感染需与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

(二)新冠病毒感染主要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及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别。

(三)要与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肺炎等鉴别。

(四)儿童病例出现皮疹、黏膜损害时,需与川崎病鉴别。

十、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应依法在国家传染病直报网报告。

十一、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按呼吸道传染病要求隔离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

3.根据病情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CRP、生化指标(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

4.根据病情给予规范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

5.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6.有基础疾病者给予相应治疗。

(二)抗病毒治疗。

1.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适用人群为发病5天以内的轻、中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年患者。用法:奈玛特韦300mg与利托那韦100mg同时服用,每12小时1次,连续服用5天。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不得与哌替啶、雷诺嗪等高度依赖CYP3A进行清除且其血浆浓度升高会导致严重和(或)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的药物联用。只有母亲的潜在获益大于对胎儿的潜在风险时,才能在妊娠期间使用。不建议在哺乳期使用。中度肾功能损伤者应将奈玛特韦减半服用,重度肝、肾功能损伤者不应使用。

2.阿兹夫定片。用于治疗中型新冠病毒感染的成年患者。用法:空腹整片吞服,每次5mg,每日1次,疗程至多不超过14天。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问题。不建议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中重度肝、肾功能损伤患者慎用。

3.莫诺拉韦胶囊。适用人群为发病5天以内的轻、中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年患者。用法:800毫克,每12小时口服1次,连续服用5天。不建议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

4.单克隆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联合用于治疗轻、中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40kg)患者。用法:二药的剂量分别为1000mg。在给药前两种药品分别以1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经静脉序贯输注给药,以不高于4ml/分的速度静脉滴注,之间使用生理盐水100ml冲管。在输注期间对患者进行临床监测,并在输注完成后对患者进行至少1小时的观察。

5.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可在病程早期用于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毒载量较高、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使用剂量为轻型100mg/kg,中型200mg/kg,重型400mg/kg,静脉输注,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次日可再次输注,总次数不超过5次。

6.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可在病程早期用于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毒载量较高、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输注剂量为200~500ml(4~5ml/kg),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病毒载量等决定是否再次输注。

7.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其他抗新冠病毒药物。

(三)免疫治疗。

(四)抗凝治疗。

用于具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中型病例,以及重型和危重型病例,无禁忌证情况下可给予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时,按照相应指南进行治疗。

(五)俯卧位治疗。

具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中型、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应当给予规范的俯卧位治疗,建议每天不少于12小时。

(六)心理干预。

患者常存在紧张焦虑情绪,应当加强心理疏导,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七)重型、危重型支持治疗。

1.治疗原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

2.呼吸支持:

(1)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2)经鼻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

(3)有创机械通气

一般情况下,PaO2/FiO2低于150mmHg,特别是吸气努力明显增强的患者,应考虑气管插管,实施有创机械通气。但鉴于部分重型、危重型病例低氧血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不应单纯把PaO2/FiO2是否达标作为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的指征,而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器官功能情况实时进行评估。值得注意的是,延误气管插管,带来的危害可能更大。

早期恰当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是危重型病例重要的治疗手段,应实施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对于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或有创机械通气FiO2高于50%时,可采用肺复张治疗,并根据肺复张的反应性,决定是否反复实施肺复张手法。应注意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肺可复张性较差,应避免过高的PEEP导致气压伤。

(4)气道管理

加强气道湿化,建议采用主动加热湿化器,有条件的使用环路加热导丝保证湿化效果;建议使用密闭式吸痰,必要时气管镜吸痰;积极进行气道廓清治疗,如振动排痰、高频胸廓振荡、体位引流等;在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尽早开展被动及主动活动,促进痰液引流及肺康复。

(5)体外膜肺氧合(ECMO)

ECMO启动时机:在最优的机械通气条件下(FiO2≥80%,潮气量为6ml/kg理想体重,PEEP≥5cmH2O,且无禁忌证),且保护性通气和俯卧位通气效果不佳,并符合以下之一,应尽早考虑评估实施ECMO。

①PaO2/FiO2<50mmHg超过3小时;

②PaO2/FiO2<80mmHg超过6小时;

③动脉血pH<7.25且PaCO2>60mmHg超过6小时,且呼吸频率>35次/分;

④呼吸频率>35次/分时,动脉血pH<7.2且平台压>30cmH2O。

符合ECMO指征,且无禁忌证的危重型病例,应尽早启动ECMO治疗,避免延误时机,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ECMO模式选择。仅需呼吸支持时选用静脉-静脉方式ECMO(VV-ECMO),是最为常用的方式;需呼吸和循环同时支持则选用静脉-动脉方式ECMO(VA-ECMO);VA-ECMO出现头臂部缺氧时可采用静脉-动脉-静脉方式ECMO(VAV-ECMO)。

实施ECMO后,严格实施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推荐初始设置:

潮气量<4~6ml/kg理想体重,平台压≤25cmH2O,驱动压<15cmH2O,PEEP5~15cmH2O,呼吸频率4~10次/分,FiO2<50%。

对于氧合功能难以维持或吸气努力强、双肺重力依赖区实变明显、或需气道分泌物引流的患者,应积极俯卧位通气。

3.循环支持:危重型病例可合并休克,应在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和尿量的变化,以及乳酸和碱剩余。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4.急性肾损伤和肾替代治疗:危重型病例可合并急性肾损伤,应积极寻找病因,如低灌注和药物等因素。在积极纠正病因的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的指征包括:①高钾血症;②严重酸中毒;

③利尿剂无效的肺水肿或水负荷过多。

5.儿童特殊情况的处理

(1)急性喉炎或喉气管炎:首先应评估上气道梗阻和缺氧程度,有缺氧者予吸氧,同时应保持环境空气湿润,避免烦躁和哭闹。药物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轻症可单剂口服地塞米松(0.15~0.6mg/kg,最大剂量为16mg)或口服泼尼松龙(1mg/kg),中度、重度病例首选地塞米松(0.6mg/kg,最大剂量为16mg)口服,不能口服者静脉或肌肉注射;也可给予布地奈德2mg雾化吸入;气道梗阻严重者应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维持气道通畅。紧急情况下L-肾上腺素雾化吸入可快速缓解上气道梗阻症状,每次0.5ml/kg(最大量5ml),持续15分钟,若症状不缓解,15~20分钟后可重复吸入。

(2)喘息、肺部哮鸣音:可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雾化吸入,常用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痰液黏稠者可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

(4)MIS-C:治疗原则是尽早抗炎、纠正休克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脏器功能支持。首选IVIG2g/kg和甲泼尼龙1~2mg/kg/日;若无好转或加重,可予甲泼尼龙10~30mg/kg/日,静脉注射,或英夫利西单抗5~0mg/kg或托珠单抗。

6.重型或危重型妊娠患者:应多学科评估继续妊娠的风险,必要时终止妊娠,剖宫产为首选。

7.营养支持:应加强营养风险评估,首选肠内营养,保证热量25~30千卡/kg/日、蛋白质>1.2g/kg/日摄入,必要时加用肠外营养。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八)中医治疗。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各地可根据病情、证候及气候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涉及超药典剂量,应当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针对非重点人群的早期新冠病毒感染者,可参照《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关于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的通知》中推荐的中成药或中药协定方,进行居家治疗。

1.治疗

1.1清肺排毒汤

适用范围:适用于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病例,结合患者情况规范使用。

基础方剂: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款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广藿香9g。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餐后40分钟服用,3日一个疗程。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用量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

推荐中成药:清肺排毒颗粒。

1.2轻型

(1)疫毒束表证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无汗,身体酸痛,咽痒咳嗽或咽干痛,痰粘少,鼻塞浊涕。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推荐处方:葛根15g、荆芥10g、柴胡15g、黄芩15g、薄荷10g、桂枝10g、白芍10g、金银花15g、桔梗15g、枳壳10g、前胡15g、川芎10g、白芷10g、甘草1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ml~200ml,每日2~4次,口服。以下处方服法相同(如有特殊,遵医嘱)。

(2)寒湿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周身酸痛,咽干,或咳嗽咯痰,或恶心、腹泻、大便黏腻。舌淡胖,苔白腻或腐腻,脉濡或滑。

推荐处方:寒湿疫方

麻黄6g、生石膏15g、炒苦杏仁9g、羌活15g、葶苈子15g、绵马贯众9g、地龙15g、徐长卿15g、广藿香15g、佩兰9g、苍术15g、茯苓45g、白术30g、焦麦芽9g、焦山楂9g、焦神曲9g、厚朴15g、焦槟榔9g、草果9g、生姜15g。

(3)湿热蕴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周身酸痛,咽干咽痛,口干不欲多饮,或咳嗽痰少,或胸闷、纳呆、腹泻、大便黏腻。舌红略胖,苔白腻或厚或黄,脉滑数或濡。

推荐处方:槟榔10g、草果10g、厚朴10g、知母10g、黄芩10g、柴胡10g、赤芍10g、连翘15g、青蒿10g(后下)、苍术10g、大青叶10g、甘草5g。

(4)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软胶囊、丸、水、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颗粒)、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散寒化湿颗粒、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等。

(5)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合谷、后溪、阴陵泉、太溪、肺俞、脾俞。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以下针刺方法相同。

1.3中型

(1)湿毒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恶风寒,周身酸痛,咽干咽痛,或憋闷、腹胀便秘。舌红或暗,舌胖,苔腻,脉滑数或弦滑。

推荐处方:宣肺败毒方

麻黄6g、炒苦杏仁15g、生石膏30g、薏苡仁30g、苍术10g、广藿香15g、青蒿12g、虎杖20g、马鞭草30g、芦根30g、葶苈子15g、化橘红15g、甘草10g。

(2)寒湿阻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身热不扬,或未热,干咳,少痰,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广藿香10g、草果6g、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榔10g。

(3)疫毒夹燥证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咽干咽痛,或便秘。舌质淡,苔薄白少津而干,脉浮紧。

推荐处方:宣肺润燥解毒方

麻黄6g、炒苦杏仁10g、柴胡12g、沙参15g、麦冬15g、玄参15g、白芷10g、羌活15g、升麻8g、桑叶15g、黄芩10g、桑白皮15g、生石膏20g。

(4)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散寒化湿颗粒等。

(5)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内关、孔最、曲池、气海、阴陵泉、中脘。

1.4重型

(1)疫毒闭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气喘促,胸闷,咳嗽,痰黄黏少,或痰中带血,喘憋,口干苦黏,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推荐处方:化湿败毒方

麻黄6g、炒苦杏仁9g、生石膏15g(先煎)、甘草3g、广藿香10g、厚朴10g、苍术15g、草果10g、法半夏9g、茯苓15g、生大黄5g(后下)、黄芪10g、葶苈子10g、赤芍10g。

服法:每日1~2剂,水煎服,每次100ml~200ml,一日2~4次,口服或鼻饲。

(2)气营两燔证

临床表现:大热烦渴,喘憋气促,神昏谵语,或发斑疹,或咳血,或抽搐。舌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或浮大而数。

推荐处方:生石膏30~60g(先煎)、知母30g、生地30~60g、水牛角30g(先煎)、赤芍30g、玄参30g、连翘15g、丹皮15g、黄连6g、竹叶12g、葶苈子15g、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ml~200ml,每日2~4次,口服或鼻饲。

(3)阳气虚衰,疫毒侵肺证

临床表现:胸闷,气促,面色淡白,四肢不温,乏力,呕恶,纳差,大便溏薄。舌淡,苔少或白苔,脉沉细或弱。

推荐处方:扶正解毒方

淡附片10g、干姜15g、炙甘草20g、金银花10g、皂角刺10g、五指毛桃(或黄芪)20g、广藿香10g、陈皮5g。

服法:每日1~2剂,水煎服,每次100ml~200ml,每日2~4次,口服或鼻饲。

(4)推荐中成药:见“重型、危重型推荐中成药”。

(5)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大椎、肺俞、脾俞、太溪、列缺、太冲。

1.5危重型

(1)内闭外脱证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则气喘,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附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

(2)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太溪、膻中、关元、百会、足三里、素髎。

(3)重型、危重型推荐中成药: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

(4)重型、危重型随症用药方法:

高热者,可使用安宫牛黄丸,每次0.5丸,每日2~4次。

腹胀、便秘或大便不畅(胃肠功能障碍)者,可加大承气汤(生大黄30g、芒硝30g、厚朴15g、枳实20g)灌肠,或单用生大黄(饮片或粉)5~30g煎服或冲服,每日2~4次,以每日解1~3次软便为度。

腹泻,甚至水样便者,可加藿香正气胶囊(软胶囊、丸、水、口服液)。

胸闷、气喘(呼吸窘迫)者,可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五苓散加味(全瓜蒌30g、薤白15g、法半夏15g、茯苓30g、猪苓30g、泽泻30g、桂枝10g、白术20g、葶苈子15g)煎服(浓煎为200ml,分3~4次口服或鼻饲)。

昏迷、昏睡等意识障碍者,可加用苏合香丸口服或溶水鼻饲,每次1丸,每日1~2次。

疲倦、气短、乏力、自汗、纳差较重者,可加西洋参、生晒参或红参15~30g煎服(浓煎为200ml,分3~4次口服或鼻饲)。

面白、恶风、肢冷较重者,可加淡附片10g、干姜15g、红参15~30g煎服(浓煎为200ml,分3~4次口服或鼻饲)。

口唇干燥、舌干红无苔者,可加西洋参20~30g、麦冬15g、玄参15g煎服(浓煎为200ml,分3~4次口服或鼻饲)。

大汗淋漓、四肢冰冷(休克)者,可在内闭外脱证推荐处方基础上,加大黑附片用量至30g或以上(先煎2小时以上),加用干姜20g、红参30g、黄芪30g煎服(浓煎为200ml,分3~4次口服或鼻饲)。

颜面、四肢浮肿(心功能不全)者,可在内闭外脱证推荐处方基础上,加五苓散加味(茯苓30g、猪苓30g、泽泻30g、桂枝10g、白术20g、大腹皮30g、青皮10g、葶苈子15g)煎服(浓煎为200ml,分3~4次口服或鼻饲)。

1.6恢复期

(1)肺脾气虚证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炒白术10g、茯苓15g、广藿香10g、砂仁6g(后下)、甘草6g。

(2)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乏力,气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干咳少痰。舌红少津,脉细或虚无力。

推荐处方:南沙参10g、北沙参10g、麦冬15g、西洋参6g、五味子6g、生石膏15g、淡竹叶10g、桑叶10g、芦根15g、丹参15g、甘草6g。

(3)寒饮郁肺证

临床表现:痒咳,或阵咳、呛咳、夜咳,遇冷加重,过敏而发,白痰难咯,苔白腻,脉弦紧。

推荐处方:射干9g、炙麻黄6g、干姜15g、紫菀30g、款冬花30g、五味子15g、法半夏9g、前胡15g、百部15g、苏子9g、葶苈子15g、川贝粉3g(冲服)。

(4)针灸治疗推荐穴位:足三里(艾灸)、百会、太溪。

隔物灸贴取穴:大椎、肺俞、脾俞、孔最,每次贴敷40分钟,每日1次。

2.儿童治疗

儿童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核心病机与成人基本一致,应结合儿童临床证候和生理病理特点辨证论治。

2.1轻型、中型

(1)风热湿毒证

临床表现:发热,干咳少痰,咽痛,鼻塞流涕,烦躁哭闹,乏力,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推荐处方:健儿解毒方

麻黄4g、生石膏12g(先煎)、炒苦杏仁5g、甘草5g、广藿香9g、薏苡仁15g、芦根10g、桔梗6g、连翘9g、生山楂10g。

服法:每剂煎煮成100毫升,≤3岁儿童服50ml,3+~7岁服100ml,7+~14岁服用150~200ml;其中高热、病情急者,剂量可酌情加大。分2~3次温服,其中婴儿或服药困难的儿童,可分多次温服,每次5~10ml不等。

(2)风寒湿毒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倦怠乏力,呕恶,纳呆,舌淡红苔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麻杏苡甘汤合参苏饮

麻黄4g、薏苡仁10g、炒苦杏仁5g、苏叶6g、葛根10g、茯苓10g、枳壳6g、桔梗6g、木香5g、广藿香5g、陈皮3g、防风6g、太子参5g、炙甘草5g。

服法:同上。

(3)推荐中成药:持续高热不退、神昏谵妄,有重症倾向的,可酌情加用安宫牛黄丸,婴幼儿每次1/6丸,3~6岁儿童每次1/4丸,7~14岁每次1/3~1/2丸,每日1~2次,溶入5ml温水中口服或鼻饲。伴腹泻、呕吐者,加用藿香正气口服液(5岁以下按说明书减量服用,5岁以上参照成人)或藿香正气胶囊(软胶囊、丸)(5岁以上选用)。其他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化湿、解毒功效类的中成药,可酌情选用。

(4)外治法

小儿推拿疗法:开天门50~100次,推坎宫50~100次,揉太阳50~100次,拿风池5次,清肺经100次,推膀胱经每侧30遍,推脊50遍。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证属风热湿毒证者,加清肺经100次,推三关40次,退六腑120次;证属风寒湿毒证者,加推三关90次,退六腑30次。

刮痧疗法:取前颈、胸部、背部,先涂抹刮痧油,刮拭5~10分钟,以操作部位发红出痧为宜。

针刺:咽痛者,取少商穴,局部消毒后三棱针点刺出血;

高热不退者,取耳尖穴或十宣穴,局部消毒后三棱针浅刺放血。

2.2重型、危重型

参照上述重型、危重型方案,在辨证基础上,突出通腑泄热解毒、镇惊开窍及扶助正气之法,酌情选用安宫牛黄丸、独参汤等进行加减治疗。

(九)早期康复。

重视患者早期康复介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呼吸功能、躯体功能以及心理障碍,积极开展康复训练和干预,尽最大可能恢复体能、体质和免疫能力。

十二、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明确护理重点并做好基础护理。重型病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重点监测血氧饱和度。危重型病例24小时持续心电监测,每小时测量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每4小时测量并记录体温。合理、正确使用静脉通路,并保持各类管路通畅,妥善固定。卧床患者定时变更体位,预防压力性损伤。按护理规范做好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人工气道、俯卧位通气、镇静镇痛、ECMO治疗的护理。特别注意患者口腔护理和液体出入量管理,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防止误吸。清醒患者及时评估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

十三、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做好患者分流。提供手卫生、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指导,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及陪同人员应当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二)加强病房通风,并做好诊室、病房、办公室和值班室等区域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

(三)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暴露风险进行适当的个人防护。在工作期间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并严格执行手卫生。

(四)按照要求处理医疗废物,患者转出或离院后进行终末消毒。

十四、住院患者的出院标准

病情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超过24小时,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可以转为口服药物治疗,没有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并发症等情况时,可考虑出院。

THE END
1.病毒包膜在HEV生命周期中的作用临床实验室期刊文章这些新型病毒粒子具有传染性,但是其不携带表面病毒抗原,对标准中和疗法的中和抗体具有完全的耐受性。这种双重生命周期和甲型肝炎病毒(HAV)类似,另一种系统发生的趋肝病毒和HEV无关。我们最近发现HAV是以包膜的形式存在与血液中,但是脱落在粪便中时是裸露病毒。这些发现的新型包膜型病毒粒子称为“半包膜”病毒粒子,使...https://www.ivdchina.com/cclabd/show-94.html
2.用于处理病毒的阳离子型聚胺的制作方法[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阳离子型聚胺和其方法,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抗 病毒应用的经改性的阳离子型聚乙烯亚胺。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病毒结构的差异(RNA病毒、DNA病毒、有包膜病毒和无包膜病毒)连同病毒快 速突变并获得抗性的能力,因此病毒感染的治疗一直难以实现。病毒性疾病自古以来一直 是发病和...https://www.xjishu.com/zhuanli/27/CN105821005.html
3.2015年度山东势学技术奖建议授奖人选和项目公示6、家禽四种主要病毒病病原学研究及其防控技术 完成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27、基于无硼无氟的环保节能型玻璃纤维新制备体系的构建与产业化 完成单位: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51104/Articel07002MT.htm
4.有包膜病毒和无包膜病毒哪个容易灭活呀有问必答2一般来说,无包膜的病毒更加容易灭活。指导意见:1但是,根据灭活剂不同,效果不通,一般来说,无胞...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27841064.htm
5.埃可病毒11型(Echo当时对该病毒与疾病有何关系尚不了解,故被命名为人类肠道细胞病变孤儿病毒(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简称埃可病毒(ECHO)。埃可病毒分为30多个型,其中11型(Echo-11)为最常见的埃可病毒亚型,隶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为无包膜病毒。Echo-11在酸性环境及一般溶剂中(氯仿、乙醇、乙醚)稳定,但...http://dghb.dg.gov.cn/zsjg/dzsjbyfkzzx/jkzt/wsjcjy/wswjy/content/post_2255433.html
6.2020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中医药防治方案(大全1)随着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进行了修订。 一、病原学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http://m.nytcm.net/h-nd-456.html
7.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包膜病毒.其基因组为单链RNA.EBOV进入人体宿主...C.被动运输D.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解答解:埃博拉病毒(EBOV)是一种包膜病毒,进入人体宿主细胞时包膜与宿主细...http://www.1010jiajiao.com/gzsw/shiti_id_9b351300cf645c03d4f3f7b861e01182
1.HSV病毒本周最新科研成果揭秘,突破性进展及未来展望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各种病毒的了解也在不断更新,本文重点关注的是HSV病毒(疱疹病毒)的最新科研成果,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星期的科学殿堂,深入了解HSV病毒研究的最新进展。 前言:突破性的开始 HSV病毒,作为一种常见的病毒类型,长期以来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科学家们在这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我们揭示...http://sddyzdbz.com/post/395.html
2.狂犬病病毒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企业动态M:基质蛋白,在病毒核衣壳和包膜间起连接作用 G:糖蛋白刺突,决定病毒的感染性、血凝性和毒力 L: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二)病毒的复制周期 内基小体: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的锥体细胞)中增殖时,可以在细胞质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20~30nm的嗜酸性包涵体。https://www.biomart.cn/news/16/3228007.htm
3.干货分享!圆环病毒3型(PCV3)体液免疫反应特点与动态猪圆环病毒3型(PCV3)于2016年在美国首次被发现以来,我们对该病毒诱导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反应的了解仍然相对匮乏。目前对PCV3诱导机体体液免疫反应的了解主要是基于PCV3 Cap蛋白诱导抗体的血清学调查方法确定的。 一、概述 猪圆环病毒3型(PCV3)于2016年在美国首次被发现以来,我们对该病毒诱导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反应的...https://www.yangzhu360.com/jisuzl/20241122/846022.html
4.最新传染病种类概览复合材料10、西尼罗河热:西尼罗河热是一种由西尼罗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鸟类和蚊子传播,近年来,西尼罗河热在全球部分地区爆发,成为当地的公共卫生问题。 仅为部分最新传染病的种类,实际上全球已知的传染病种类更多,面对如此多的传染病种类,我们需要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加强国...http://www.xythxcl.com/post/755.html
5.登革2型病毒包膜E蛋白中和表位的确定及其功能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一、登革2型病毒包膜E蛋白特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为了制备登革2型病毒E蛋白特异单抗,我们分别以灭活的登革2型病毒和构建的病毒全长prM-E基因的真核重组质粒DNA作为免疫原,采用常规方法建立分泌登革2型病毒E蛋白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系。最终获得了10株登革2型病毒特异单抗(2B8、2H11、2D7、2F2...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90106-2010249880.htm
6.专业科普戊肝病毒知识速览科普文章HEV可以呈约30nm的无包膜病毒颗粒,或呈约40nm的准包膜病毒颗粒。HEV的两种形式,即无包膜型和准包膜型,都具有传染性。其中准包膜型HEV病毒颗粒可能以非特异性方式促进消化外组织感染,包括胎盘、肾细胞或神经元。 2.传播途径 图2 HEV的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 ...https://mip.120top.com/wenzhang_q/2465.html
7.一文读透——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RNA virus) 也称RNA型病毒。植物病毒,除少数例外(如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 lower mosaic virus),几乎都是RNA病毒。该病毒有RNA自我复制和逆转录两种复制方式,病毒RNA的复制过程中,其错误修复机制的酶的活性很低,几乎是没有的,所以其变异很快。而疫苗是要根据病毒的固定基因或蛋白进行开发制作的,所以RNA病毒...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asp?id=2cf3186e72d1
8.病毒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为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分类属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存在于感染者肝细胞,血清中白细胞和血浆内,感染者血浆内病毒量比乙型肝炎感染者低。丙型肝炎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虽然不强,但由于其存在环境的特殊性,污染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及血液制品极易造成病毒扩散传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后,除免疫杀伤作用引起...https://ivdc.chinacdc.cn/bdbzsjs/gyfkzs/201209/t20120929_69851.htm
9.由自然循环的2型野生脊灰病毒(WPV2)引起的最后一例脊灰病例于1999...在无WPV2相关脊灰的>16年里,作为目前活OPV疫苗成分的2型疫苗病毒已成为 引起麻痹型脊灰的主要原因.现在,重要的是减少疫苗相关疾病负担. 病原体 脊灰病毒是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人类肠道病毒,无包膜,由单链RNA基因组 和衣壳蛋白组成.3种血清型脊灰病毒的衣壳蛋白具有不同的抗原位点. 脊灰病毒的大多生化和...http://ks3-cn-beijing.ksyun.com/attachment/931c203301919c41a1ef1a612a591ab4
10.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单纯疱 疹是一种属于α疱 疹病毒属,并具有包膜的DNA病毒(直径150-200nm)。根据其抗原性、生物化学和生物学上的差异,我们把它分为两种血清型,HSV-1和HSV-2。男性是其目前*已知的自然宿主,也是此病毒的来源。HSV-1明显得引起口腔疱 疹,而HSV-2则明显的影响生殖区域。大多情况下,HSV-1和HSV-2都是不活动的...https://china.guidechem.com/trade/pdetail11826671.html
11.壹生资讯HEV是一种小型、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具有多个基因型。目前已知至少有8种不同的基因型,其中能够感染人类的有1、2、3、4、7型[7]。基因1、2型HEV通常引起急性肝炎,而基因3、4型HEV感染可导致慢性肝炎或肝衰竭[8]。HEV的完整基因组长度为7.2 kb,至少包含3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ORF1、...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bba836d4-a881-4602-a1fd-638b91b48f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