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腺病毒肺炎

腺病毒(Adenovirus,ADV)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引起的儿童肺炎约占3%~5%,特别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致病原因与此阶段腺病毒特异抗体缺乏有关。腺病毒肺炎有1/3发展为重症肺炎,约占重症肺炎的19.3%。重症腺病毒肺炎以呼吸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易合并多系统并发症,病死率可高达10%,存活者有14%~60%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一、腺病毒特性与分型

二、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特点

1.临床表现特点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病初以高热、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及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高热不退,表现为39℃以上的稽留高热或不规则高热,常持续10~14d,然后体温骤降至正常;肺部中细湿啰音一般于起病3~4d后出现,且逐渐增多;影像学表现为肺部多发实变影,易出现肺内并发症以及多系统合并症;抗生素治疗无效。与其他病毒性肺炎不同,其感染中毒症状较重。国内研究表明,重症腺病毒肺炎常见肺内及胸腔的并发症有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气胸、支气管扩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除呼吸系统外,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均可受累,还可出现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表现,其中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最易受累。

2.影像学特点临床研究表明,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肺部影像学表现特点如下:双肺见大片实变影,部分融合成片,边缘模糊;实变可呈节段性,多肺叶受累,可融合成大叶性实变,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病变多以肺门为中心分布,而外带病变相对较少;部分病例以肺间质改变或间实质改变为主,表现为支气管血管相对增多、模糊,其间可见沿支气管分布的细小点片状影;部分病例在疾病后期出现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慢性肺病表现,如马赛克征象、细支气管壁增厚、扩张等。以上影像学特点均提示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肺部病变较重,易遗留肺部后遗症。

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感染相比,腺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更强,其表现为热程更长,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IL-6水平升高更明显。腺病毒感染引起血清TNF-α水平升高更明显。腺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应答中,T细胞主要辨识腺病毒衣壳蛋白,其中主要为CD4+T细胞。国内研究指出,腺病毒感染的患儿血清CD4+/CD8+值下降,其中重症组患儿的CD4+T细胞和CD4+/CD8+值下降更明显,提示其体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由此可见,血清学以及免疫学指标的改变有助于早期识别重症腺病毒肺炎。

三、重症腺病毒肺炎的诊断

根据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合病原学检查,诊断重症腺病毒肺炎并不困难,但因本病病情重、进展快,早期不易与其他病原所致肺炎鉴别,易延误诊治,故尽早的搜寻病原学证据至关重要。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因其高度的敏感性已成为目前临床腺病毒感染的检测和监测的重要依据,此外,常规的免疫荧光等技术检测腺病毒抗原以及IgM抗体,仍然是目前临床实验室诊断的常用方法。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成本的降低,整体基因组分析鉴定腺病毒型别可能成为不错的选择,甚至成为临床常规检查项目。故目前重症腺病毒肺炎需结合痰标本腺病毒病原学检查阳性,同时符合重症肺炎标准即可诊断。

6个月后高分辨率CT随访发现肺纤维——轻度支气管扩张,左下叶基底段肺大泡。

四、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治疗

1.抗病毒治疗有前瞻性报道指出,腺病毒血症可以不出现临床症状,并可以自行消除。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推荐使用的抗腺病毒药物。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而言,其抗腺病毒治疗主要为临床治疗。然而对于免疫功能不全的患儿,其抗腺病毒治疗还包括预防治疗和抢先治疗(有腺病毒复制达到一定阈值,但无临床症状的患儿)。特别是对于接受同种异体移植治疗的群体而言,大多数重要指南推荐抢先治疗,用于抑制或减慢病毒复制,防止在免疫重建清除病毒之前病情加重。

(2)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是临床常见的抗病毒药物,为鸟嘌呤的核苷类似物。腺病毒分离株的分析试验显示,利巴韦林对C群腺病毒具有持久的敏感性,但其在活体试验中的治疗作用仍有争议。利巴韦林并不是抗腺病毒的常用推荐药物,但因其低肾毒性及价格低廉,故在临床仍有应用。

(3)更昔洛韦更昔洛韦需要病毒胸苷激酶将其磷酸化为更昔洛韦单磷酸盐而发挥作用,但由于腺病毒缺乏该酶,故其抗腺病毒作用非常有限。基于目前的研究数据,该药不推荐作为抗腺病毒治疗的药物。

(4)其他抗病毒药物十六烷丙氧基西多福韦(CMX001),是西多福韦的衍生物,其肾毒性与西多福韦相比显著下降,已成功应用于干细胞移植患者及其他免疫力受损患者的抗腺病毒治疗,但是腺病毒可能出现耐药突变。另一个新型抗病毒化合物三磷酸更昔洛韦,不需病毒胸苷激酶进一步的磷酸化,被认为可能具有抗腺病毒的作用。

2.合并其他病原感染的治疗临床研究表明,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易合并其他病原感染,其中常见的合并细菌感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常见的合并病毒感染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此外还易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所以,在治疗腺病毒肺炎时应充分考虑合并感染的可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3.免疫疗法和其他病毒一样,腺病毒的清除同样受到机体固有免疫以及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快速分泌的固有免疫抗病毒细胞因子,如IFN-γ、TNF等,可以被腺病毒激活并且作用于病毒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限制其复制和扩散;同时,固有免疫效应细胞,特别是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可以非特异性地破坏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且具有较强的杀伤效力。但固有免疫反应不止是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同时还通过介导T细胞以及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特异性免疫反应。

4.呼吸道管理与支持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呼吸道损害严重,故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是治疗的重点。

(1)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在婴幼儿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治疗中,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上也逐步推广起来,其不但可以清除肺内分泌物,改善有效气体交换,还可以将治疗药物有效的注入到病变部位,增加其有效浓度,改善治疗效果;同时,纤维支气管镜可直视肺内病灶,更加直观地明确病变性质和炎症程度,同时灌洗液可行病原检查,更利于针对性治疗。

(2)氧疗以及人工通气治疗氧疗为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常用治疗手段,临床常见的有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面罩吸氧法、机械通气给氧法。对于前两种方法供氧下仍存在呼吸衰竭的患儿,临床上可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予以辅助通气,若病情仍进行性加重,则应及时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3)体外膜肺(ECMO)治疗ECMO的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国外针对使用ECMO治疗的腺病毒感染患儿进行的回顾性分析指出,住院期间使用ECMO支持治疗的腺病毒感染患儿,好转出院率为38%,但是在新生儿(<31d)中,仅为11%。故新生儿在选择该项诊疗技术时应更为谨慎。

5.合并症的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可造成多系统损害,病程中可伴有多种并发症,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并发症对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有重要意义。

腺病毒包涵体

近年来腺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已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首先临床医师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一旦怀疑该病应尽早行痰腺病毒PCR检查确诊,并行胸部影像学检查了解病变范围及有无并发症。临床实用的检测分析方法包含腺病毒筛查和病毒的定量,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治疗在抗病毒的同时,强调合并感染的治疗,免疫支持治疗(丙种球蛋白)等综合治疗手段。虽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型药品、治疗手段应用于重症腺病毒肺炎的诊治,但尚无推荐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故在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诊疗过程中强调早识别、早确诊,合理治疗,防治并发症。

黄淼综述,符州,罗蓉审校.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诊疗进展.儿科药学杂志,2017,23(8):49-52.

THE END
1.病毒包膜在HEV生命周期中的作用临床实验室期刊文章这些新型病毒粒子具有传染性,但是其不携带表面病毒抗原,对标准中和疗法的中和抗体具有完全的耐受性。这种双重生命周期和甲型肝炎病毒(HAV)类似,另一种系统发生的趋肝病毒和HEV无关。我们最近发现HAV是以包膜的形式存在与血液中,但是脱落在粪便中时是裸露病毒。这些发现的新型包膜型病毒粒子称为“半包膜”病毒粒子,使...https://www.ivdchina.com/cclabd/show-94.html
2.用于处理病毒的阳离子型聚胺的制作方法[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阳离子型聚胺和其方法,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抗 病毒应用的经改性的阳离子型聚乙烯亚胺。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病毒结构的差异(RNA病毒、DNA病毒、有包膜病毒和无包膜病毒)连同病毒快 速突变并获得抗性的能力,因此病毒感染的治疗一直难以实现。病毒性疾病自古以来一直 是发病和...https://www.xjishu.com/zhuanli/27/CN105821005.html
3.2015年度山东势学技术奖建议授奖人选和项目公示6、家禽四种主要病毒病病原学研究及其防控技术 完成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27、基于无硼无氟的环保节能型玻璃纤维新制备体系的构建与产业化 完成单位: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51104/Articel07002MT.htm
4.有包膜病毒和无包膜病毒哪个容易灭活呀有问必答2一般来说,无包膜的病毒更加容易灭活。指导意见:1但是,根据灭活剂不同,效果不通,一般来说,无胞...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27841064.htm
5.埃可病毒11型(Echo当时对该病毒与疾病有何关系尚不了解,故被命名为人类肠道细胞病变孤儿病毒(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简称埃可病毒(ECHO)。埃可病毒分为30多个型,其中11型(Echo-11)为最常见的埃可病毒亚型,隶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为无包膜病毒。Echo-11在酸性环境及一般溶剂中(氯仿、乙醇、乙醚)稳定,但...http://dghb.dg.gov.cn/zsjg/dzsjbyfkzzx/jkzt/wsjcjy/wswjy/content/post_2255433.html
6.2020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中医药防治方案(大全1)随着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进行了修订。 一、病原学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http://m.nytcm.net/h-nd-456.html
7.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包膜病毒.其基因组为单链RNA.EBOV进入人体宿主...C.被动运输D.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解答解:埃博拉病毒(EBOV)是一种包膜病毒,进入人体宿主细胞时包膜与宿主细...http://www.1010jiajiao.com/gzsw/shiti_id_9b351300cf645c03d4f3f7b861e01182
1.HSV病毒本周最新科研成果揭秘,突破性进展及未来展望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各种病毒的了解也在不断更新,本文重点关注的是HSV病毒(疱疹病毒)的最新科研成果,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星期的科学殿堂,深入了解HSV病毒研究的最新进展。 前言:突破性的开始 HSV病毒,作为一种常见的病毒类型,长期以来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科学家们在这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我们揭示...http://sddyzdbz.com/post/395.html
2.狂犬病病毒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企业动态M:基质蛋白,在病毒核衣壳和包膜间起连接作用 G:糖蛋白刺突,决定病毒的感染性、血凝性和毒力 L: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二)病毒的复制周期 内基小体: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的锥体细胞)中增殖时,可以在细胞质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20~30nm的嗜酸性包涵体。https://www.biomart.cn/news/16/3228007.htm
3.干货分享!圆环病毒3型(PCV3)体液免疫反应特点与动态猪圆环病毒3型(PCV3)于2016年在美国首次被发现以来,我们对该病毒诱导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反应的了解仍然相对匮乏。目前对PCV3诱导机体体液免疫反应的了解主要是基于PCV3 Cap蛋白诱导抗体的血清学调查方法确定的。 一、概述 猪圆环病毒3型(PCV3)于2016年在美国首次被发现以来,我们对该病毒诱导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反应的...https://www.yangzhu360.com/jisuzl/20241122/846022.html
4.最新传染病种类概览复合材料10、西尼罗河热:西尼罗河热是一种由西尼罗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鸟类和蚊子传播,近年来,西尼罗河热在全球部分地区爆发,成为当地的公共卫生问题。 仅为部分最新传染病的种类,实际上全球已知的传染病种类更多,面对如此多的传染病种类,我们需要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加强国...http://www.xythxcl.com/post/755.html
5.登革2型病毒包膜E蛋白中和表位的确定及其功能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一、登革2型病毒包膜E蛋白特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为了制备登革2型病毒E蛋白特异单抗,我们分别以灭活的登革2型病毒和构建的病毒全长prM-E基因的真核重组质粒DNA作为免疫原,采用常规方法建立分泌登革2型病毒E蛋白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系。最终获得了10株登革2型病毒特异单抗(2B8、2H11、2D7、2F2...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90106-2010249880.htm
6.专业科普戊肝病毒知识速览科普文章HEV可以呈约30nm的无包膜病毒颗粒,或呈约40nm的准包膜病毒颗粒。HEV的两种形式,即无包膜型和准包膜型,都具有传染性。其中准包膜型HEV病毒颗粒可能以非特异性方式促进消化外组织感染,包括胎盘、肾细胞或神经元。 2.传播途径 图2 HEV的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 ...https://mip.120top.com/wenzhang_q/2465.html
7.一文读透——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RNA virus) 也称RNA型病毒。植物病毒,除少数例外(如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 lower mosaic virus),几乎都是RNA病毒。该病毒有RNA自我复制和逆转录两种复制方式,病毒RNA的复制过程中,其错误修复机制的酶的活性很低,几乎是没有的,所以其变异很快。而疫苗是要根据病毒的固定基因或蛋白进行开发制作的,所以RNA病毒...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asp?id=2cf3186e72d1
8.病毒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为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分类属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存在于感染者肝细胞,血清中白细胞和血浆内,感染者血浆内病毒量比乙型肝炎感染者低。丙型肝炎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虽然不强,但由于其存在环境的特殊性,污染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及血液制品极易造成病毒扩散传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后,除免疫杀伤作用引起...https://ivdc.chinacdc.cn/bdbzsjs/gyfkzs/201209/t20120929_69851.htm
9.由自然循环的2型野生脊灰病毒(WPV2)引起的最后一例脊灰病例于1999...在无WPV2相关脊灰的>16年里,作为目前活OPV疫苗成分的2型疫苗病毒已成为 引起麻痹型脊灰的主要原因.现在,重要的是减少疫苗相关疾病负担. 病原体 脊灰病毒是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人类肠道病毒,无包膜,由单链RNA基因组 和衣壳蛋白组成.3种血清型脊灰病毒的衣壳蛋白具有不同的抗原位点. 脊灰病毒的大多生化和...http://ks3-cn-beijing.ksyun.com/attachment/931c203301919c41a1ef1a612a591ab4
10.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单纯疱 疹是一种属于α疱 疹病毒属,并具有包膜的DNA病毒(直径150-200nm)。根据其抗原性、生物化学和生物学上的差异,我们把它分为两种血清型,HSV-1和HSV-2。男性是其目前*已知的自然宿主,也是此病毒的来源。HSV-1明显得引起口腔疱 疹,而HSV-2则明显的影响生殖区域。大多情况下,HSV-1和HSV-2都是不活动的...https://china.guidechem.com/trade/pdetail11826671.html
11.壹生资讯HEV是一种小型、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具有多个基因型。目前已知至少有8种不同的基因型,其中能够感染人类的有1、2、3、4、7型[7]。基因1、2型HEV通常引起急性肝炎,而基因3、4型HEV感染可导致慢性肝炎或肝衰竭[8]。HEV的完整基因组长度为7.2 kb,至少包含3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ORF1、...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bba836d4-a881-4602-a1fd-638b91b48f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