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04任务0003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试题,共100分。)

1.sIgA的分子特性,正确的是()

A.是可以通过胎盘的抗体

B.是主要分布于外分泌液的抗体

C.是胚胎晚期合成的主要抗体

D.是在感染中最早合成的抗体

E.是五聚体

2.主要起调节作用的CD4+T细胞亚群为()

A.Th1

B.Th2

C.Th17

D.Tfh

E.Treg

3.介导I型超敏反应速发相反应的最主要血管活性介质是()

A.组胺

B.白三烯

C.细胞因子

D.腺苷酸环化酶

E.血小板活化因子

4.胸腺依赖性抗原的特点为()

A.仅T细胞对其发生反应

B.在胸腺中产生的

C.该抗原仅存在于T细胞上

D.对此抗原不发生体液免疫反应

E.只有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激活并产生抗体

5.天然血型抗体的类别是()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6.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抗体产生少

C.抗体主要是IgM和IgG

D.抗体产生快且滴度高

E.可由TD抗原和TI抗原引起

7.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结合,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类型是()

8.能够发挥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A.NK细胞

B.NKT细胞

C.CTL细胞

D.Treg细胞

E.巨噬细胞

9.HLAII类分子主要表达于()

A.T细胞表面

B.APC表面

C.红细胞表面

D.肝细胞表面

E.神经细胞表面

10.可识别MHCI分子的CD分子是()

A.CD2

B.CD3

C.CD4

D.CD8

E.CD28

11.下列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脂多糖

B.免疫血清

C.细菌外毒素

D.青霉素降解产物

E.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12.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

A.胸腺

B.骨髓

C.淋巴结

D.腔上囊

E.阑尾

13.中枢免疫器官的功能是()

A.T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B.B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C.T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D.B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E.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14.可以同时表达MHCI类和II类分子的细胞是()

A.嗜碱性粒细胞

B.红细胞

C.肥大细胞

D.中心粒细胞

E.B细胞

15.抗原的异物性是指()

A.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

B.同种异体物质

C.异种物质

D.胚胎期未曾与机体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E.成分与自身相异或胚胎期未曾与机体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THE END
1.人兽共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畜牧人兽共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人兽共患病主要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和节肢动物传播。http://www.fujian.gov.cn/hdjl/hdjlzsk/nyt/xm/202411/t20241118_6567757.htm
2.病媒生物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类生物常常被忽视,却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它们就是病媒生物。病媒生物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的生物,常见的有老鼠、蚊子、苍蝇和蟑螂。 老鼠,常在阴暗角落活动,它们不仅会咬坏家具、电线,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还携带鼠疫杆菌等病菌,历史上曾酿成大规模鼠疫流行,造成无数人...https://www.jianshu.com/p/b9d056fe0b7f
3.丝虫丝虫: 原腔动物门,线虫纲,丝虫目,盖头虫科。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或结缔组织内。寄生在人体的丝虫约有8种,致病严重的有斑氏丝虫和马来丝虫。斑氏丝虫雄体比雌体小。雌虫卵胎生,从母体产出时已为丝虫——微丝蚴,微丝蚴自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白天在肺部血管内,夜晚出现于外围血管,此时当中间宿主蚊子(淡色库蚊...http://www.kexue2.com/kxgn/1013727.html
4.执业兽医考试:兽医公共卫生学考试题库(每日一练)考试题库16、单项选择题 病原体为完成其生活需要有两种或多种脊椎动物宿主,但不需要无脊椎动物参与的人畜共患病是指() A.乙型脑炎 B.沙门氏菌病 C.旋毛虫病 D.猪囊尾蚴病 E.肝片吸虫病 点击查看答案 17、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以蚊作为传播媒介的人畜共患病是() A.登革热 B.裂谷热 C.西尼罗河热 D.流行性乙...http://www.91exam.org/exam/87-4524/4524407.html
5....认为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新冠病毒到底如何从动物传染...【考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社会行为的特征. 【答案】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胎生、哺乳;传粉;共同的祖先(或爬行动物);仿生;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社会;外骨骼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当前模式为游客模式,立即登录查看试...https://www.jyeoo.com/shiti/10ff1481-6a15-15e7-a55e-b173d89be251
6.12.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进行传播的是()。A.钩端螺旋体B.立克次...12. 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进行传播的是( )。A. 钩端螺旋体 B. 立克次氏体 C. 疏螺旋体 D. 鹦鹉热衣原体 E. 解脲脲原体https://m.ppkao.com/wangke/daan/d9be55b33f3140b497c2ab44b82d3ed3
7.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形考任务答案电大之家12. 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进行传播的是( )。 A. 钩端螺旋体 B. 立克次氏体 C. 疏螺旋体 D. 鹦鹉热衣原体 E. 解脲脲原体 12. 参与TI-Ag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 巨噬细胞 B. Th细胞 C. NK细胞 D. TDTH细胞 E. 以上均不需要 ...https://www.diandahome.com/753.html
8.Trends综述精选2023世界蚊虫日来自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的Lyn-Marié Birkholtz、意大利国立卫生研究院的Pietro Alano以及抗疟药品事业会的Didier Leroy于Trends in Parasitology发表综述文章,为发现和开发具有阻断传播活性的新型抗疟药物提供了一个最新路线图,以指导消除疟疾的药物开发。 节肢动物媒介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病原体的生态意义...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37220103733502
9.预防医学/媒介节肢动物传播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由于传播疾病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 1.机械性传播 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或体内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同它们的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而污染食品...http://www.a-hospital.com/w/%E9%A2%84%E9%98%B2%E5%8C%BB%E5%AD%A6/%E5%AA%92%E4%BB%8B%E8%8A%82%E8%82%A2%E5%8A%A8%E7%89%A9%E4%BC%A0%E6%92%AD
10.医学微生物练习题为革兰阴性的细菌是 (0.5分) A.葡萄球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链球菌 D.肺炎链球菌 E.炭疽芽胞杆菌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查看解析 24、 为革兰阴性的细菌是 (0.5分)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淋病奈瑟菌 E.破伤风梭菌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9779524_1038141135.html
1.下列哪些疾病的传播需要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3fb35e72f2ec4b39a22efd0389f48843.html?fm=bd5cc756b96e1953e96285ae83f1a76ef6
2.猪场传播非洲猪瘟媒介节肢动物及其防控猪场管理猪场传播非洲猪瘟媒介节肢动物及其防控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临床上以高热、皮肤充血,淋巴结、脾脏、肾脏等内脏器官出血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ASFV可感染家猪、野猪和软蜱,是唯一一种以节肢动物为生物媒介的DNA病毒。由于该病毒对养猪行业危害甚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http://www.pigscience.com/index.php?a=show&catid=17&id=4088
3.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寄生虫宿主被寄生虫感染后,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临床上不表现症状,体内仍存留有一定数量的虫体,并对同种寄生虫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宿主即为带虫宿主。 12、传播媒介 通常是指在脊椎动物宿主间传播寄生虫病的一类动物,多指吸血的节肢动物。例如,蚊子在人之间传播疟原虫,蜱在牛之间传播梨形虫等。 https://www.med66.com/new/322a1299a2010/2010824zhangf173739.shtml
4.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考试题及答案A.媒介物 B.宿主 C.临床病例 D.传染源 E.污染物 42.病原体的排出门户不包括 A.消化道 B.心血管系统 C.皮肤 D.呼吸道 E.泌尿生殖道 43.下列哪项不是水平传播方式 A.空气传播 B.经水传播 C.产前期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 D.经食物传播 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https://www.yjbys.com/edu/gongweizhiyeyishi/248136.html
5.共产党员基本常识指某些病原体(立克次氏体)在感染动物前,能在一定种类的节肢动物(如某种蜱)体内进行发育、繁殖,然后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新易感动物体内的传播过程。例如牛的“无定形体病”就是以多种硬蜱类为媒介进行传播的。 ②垂直传播方式 一般归纳为以下三种途径: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lb8i1fn.html
6.2014年临床助理医师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七)B 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C 可通过垂直传播 D 血清反应素实验特异性高 E 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特异性高 41. 钩体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是 A 鼠和猪 B 狗和猫 C 鸡和鸽 D 牛和羊 E 兔和鸭 42. 以下哪一类是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严格胞内寄生的病原体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3-12/201312310241412651.html
7.2023口腔医师预习精选备考习题B. 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C. 无细胞壁及细胞膜 D. 对抗生素不敏感 E. 必须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进行传播 9. 立克次体与普通变形杆菌X株有共同抗原,其化学成分是 A. 肽多糖 B. 脂多糖 C. 不耐热多糖 D. 外膜蛋白 E. 脂蛋白 10. 治疗立克次体病应选用 ...https://www.oh100.com/kaoshi/yishi/tiku/299126.html
8.鼠疫主要以()为媒介而传播。以()(如蚊、蜱、螨、虱、白蛉等)为媒介而传播的传染病称为虫媒传染病。 A.爬行动物 B.节肢动物 C.软体动物 D.飞行动物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HIV的传播途径为() A.粪-口途径 B.飞沫传播 C.蚊虫叮咬 D.输血、性传播 E.消化道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https://www.ycpai.cn/F8CC078E.html
9.虫媒疾病蜱传疾病——莱姆病,离我们有多远?中国卫生有害...莱姆病经证实确定的传播媒介主要为肩突硬蜱(I. scapularis)、太平洋硬蜱(I. pacificus)、箅子硬蜱(I. Ricinus)、全沟硬蜱(I. persulcatus)及美洲花蜱(Amblyomma americanum)。 某些其他蜱类及吸血节肢动物(软蜱、蚊、吸血蝇、蚤)也可携带伯氏疏螺旋体,但它们在本病流行病学中的意义尚待研究。 https://www.cpca.cn/site/content/5884.html
10.2020临床医学综合4)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吸血(媒介昆虫)传播:如乙脑、疟疾等。 5)输血注射:乙肝、艾滋病。 6)母婴传播:艾滋病。 (3)易感人群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的人称为易感人群。 4、管理传染源 甲类:鼠疫、霍乱。城镇在2小时之内上报,而农村最迟要在6小时之内上报。E1-Tor细菌为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孤菌。 http://www.xinghengedu.com/lcbj/2377320.htm
11.清华大学程功团队总结病毒通过操控宿主行为来促进自身传播的分子...该综述总结了病毒通过操控宿主层面的行为互作或调控细胞层面的胞间传播,促进其传播的复杂分子策略,为理解病毒传播动态及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了新的见解。 该综述主要从以下方面总结了病毒采取多种操纵策略来维持其生命周期:首先,病毒能够改变节肢动物媒介的行为,例如改变进食频率和选择,从而增强病毒传播到新宿主的能力。这些变...https://m.thepaper.cn/kuaibao_detail.jsp?contid=28197075
12.八年级生物的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植物的分类:按照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来分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动物的分类: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分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https://www.ruiwen.com/zhishidianzongjie/7278663.html
13.节肢动物概述2.间接危害 节肢动物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传播媒介或病媒节肢动物或病媒昆虫。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虫媒病。虫媒病的种类很多,其病原体有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原虫、蠕虫等。 我国重要虫媒病 类别 病名 病原体 传播媒介 ...https://www.biomart.cn/experiment/430/539/540/542/530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