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考试复习题

通俗定义: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一般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观察。

专业定义: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简单的多细胞,以及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2、微生物的特点

(一)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二)代谢活跃,类型多样(三)繁殖迅速,容易变异

(四)抗逆性强,休眠期长(五)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六)分布广泛,分类界级宽

共性: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

3、六界分类系统:

A非细胞结构生物—病毒界

B具细胞结构生物原核生物界蓝藻门*(蓝细菌)真细菌纲

真核原生生物界原生动物真核藻类

真菌界酵母菌霉菌

动物界微型后生动物高低等动物

植物界低等植物高等植物

微生物: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真菌界

4、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问答)P4

5、生物三域特征古细菌真细菌真核生物

A原核生物

B真核生物

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

C原生动物

(35)

D后生动物

是除原生动物以外的多细胞动物的统称,其中个体微小需借助显微镜或放大镜才能看清的称微型后生动物。

细菌的细胞大小表示:单位:微米(μm)

错:细菌的形态是固定不变的,通常为球状、杆状、螺旋状,故可以作为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细菌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故可以作为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培养条件)

所有的细菌都有细胞壁结构!

8、细菌的细胞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内含物、细胞核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性毛、糖被(图2-2)P16

8、细胞壁的功能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9、革兰氏染色步骤

1、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

2、用碘溶液进行媒染。其作用是提高染料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二者结合得更牢固;

3、用乙醇或丙酮进行冲洗脱色。在经历脱色后仍将结晶紫保留在细胞内的为革兰氏阳性细菌,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结晶紫被洗掉,细胞呈无色;

4、用与结晶紫具有不同颜色的碱性染料复染。例如沙黄。它使原来无色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最后呈现桃红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继续保持深紫色。

10、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的比较P17

11、革兰氏染色原理

在革兰氏染色过程中,细胞内形成了深紫色的结晶紫-碘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可被酒精从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内浸出,而阳性菌则较困难。

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结构紧密,含脂量低,当它被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使网状结构的孔径缩小以至关闭,从而阻止了结晶紫-碘化合物的逸出,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细胞壁透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所以复染后呈复染液的红色。

12、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由脂类(占20%~30%)、蛋白质(占60%~70%)和约2%的多糖组成。(图2-4)P19

13、细胞膜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

14、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A核糖体是细胞质中的一种核糖核蛋白的颗粒状物质,由核糖核酸(60%)和蛋白质(40%)组成,常以游离状态或多聚核糖状态分布于细胞质中。其沉降系数均为70S。它是多肽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B内含物颗粒状贮藏物是一类由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沉淀颗粒,主要功能是贮存营养物。

(1)异染颗粒因被蓝色染料(甲烯蓝)染色后不呈蓝色而呈紫红色而得名。能源和碳源性贮藏物。

(2)聚b-羟基丁酸一种碳源和能源性贮藏物

(3)肝糖粒和淀粉粒二者均为碳源和能源贮藏物肝糖粒较小,不染色需用电镜观察,

用碘液染成褐色,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有的细菌积累淀粉粒,用碘液染成深兰色。

(4)硫粒硫粒是是硫素的贮藏物质和能源。具很强的折光性,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

C气泡

功能:调节细胞比重以使细胞漂浮在最适水层中获取光能、O2和营养物质

15、拟核

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核仁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高度折叠缠绕而成。拟核携带细菌全部遗传信息,其功能是决定遗传性状和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菌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的控制中心。

16、质粒

是指独立于染色体外,存在于细胞质中,能自我复制并稳定遗传的小环状双螺旋DNA分子。质粒对细菌来说,存在与否不致影响其生存,不是生存所必需,可转移消失。但许多次生代谢产物如抗菌素、色素的产生常受质粒控制。

17、荚膜观察方法(图2-6)P22

负染色(又称背景染色)后可在光学显微镜清楚地观察到它的存在。

18、鞭毛

由细胞质膜上的鞭毛基粒长出的,穿过细胞壁伸出菌体外的丝状物叫鞭毛,具有推动细菌运动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

基本组成:蛋白质,少量多糖或脂质。

类型:单端单生、两端单生、单端丛生、两端丛生、周生(图2-7)P22

19、菌毛

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与鞭毛区别)

20、芽孢

某些细菌细胞发育到某一生长阶段,在营养细胞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细菌芽孢的特点

1、芽孢壁厚而致密、不易透水,分三层

2、原生质高度脱水,含水率低,一般在40%左右

3、芽孢皮层中含大量2,6-吡啶二羧酸,主要以钙盐形式存在

4、含耐热性酶

由于以上特点,芽孢对不良环境如高低温、干燥、化学药物等有很强的抵抗力。细菌的营养细胞在70-80℃的水中煮沸10分钟就死亡,而芽孢在120-140℃还能生存几小时,营养细胞在5%苯酚中很快死亡,芽孢却能存活15天。

芽孢内的酶处于不活动的休眠状态,芽孢也因此称为休眠体。

21、细菌的繁殖

细菌主要是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其繁殖方式是二分裂,简称裂殖。裂殖是细菌最普遍最主要的繁殖方式。另外有的细菌还存在:三分裂和复分裂。

细菌的繁殖过程分为三个连续步骤:

①核的分裂和隔膜的形成;②横隔壁形成;③子细胞分裂。

22、菌落

由单个细胞或少数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THE END
1.08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的区别与联系.doc第二节亚病毒(subvirus) 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其中一种的分子病原体,称为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3类。 一、类病毒(Viroid) 类病毒(viroid)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目前只在植物体中发现,所含核酸为裸露的环状ssRNA,其二级结构象一段末端...https://www.taodocs.com/p-328390802.html
2.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的分子组成和遗传物质有什么不同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病毒:DNA/RNA,有蛋白质外壳类病毒:RNA,无外壳拟病毒:RNA,无外壳朊病毒:蛋白质拟病毒与类病毒区别在于拟病毒复制需要辅助病毒的参与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朊病毒的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DNA 朊病毒 遗传物质不是只有DNA和RNA吗?还是有些特殊的...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938e861219eeb1ee1a0ee9e23fb2dab5.html
3.亚病毒包括拟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亚病毒包括拟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 A、错误 B、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5ef10927d8664776a9013ca5fd745421
4.亚病毒c: 某些嵌合的卫星 RNA 与其辅助病毒基因组有广泛的 3′ 序列同源性 1971 年以来,陆续发现了比病毒更为简单的生命形式。它们是类病毒( Diener,1971 )、拟病毒( Randles,1981 )以及朊病毒( Prusiner,1982 )。 一、类病毒 (viroid) 类病毒是裸露的,仅含一个单链环状低相对分子质量 RNA 分子的病原体。发现的...https://www.hopebiol.com/asphtml/refere3292.htm
5.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学B》教学大纲病毒的特点;病毒的大小、形态构造;病毒的对称体制;病毒的化学组成(蛋白质和核酸);噬菌体的繁殖、效价、溶源性、一步生长曲线、温和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植物病毒;动物病毒;昆虫病毒。 第二节:亚病毒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的定义、发现简史、形态构造、化学组成、特点与应用 ...http://agribio.sdau.edu.cn/2016/0229/c6897a68519/page.htm
6.朊病毒蛋白肽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按照本发明,这类短肽(例如,YYR三肽、YYQ三肽或YYID三肽)为朊病毒蛋白PrPSc同种型存在、正常PrPC同种型不存在和/或以允许抗体检测的方式在PrPSc中成簇的决定簇。例如,在所述三种朊病毒蛋白表位中的两种内含有YYR三肽;然而,该三肽以前没有将其鉴定为PrPSc免疫反应性的特异性基础。此外,这类序列在许多物种之间...https://www.xjishu.com/zhuanli/05/00811803.html/
1.病毒来源最新研究与发现概览关于我们3、人类活动对病毒传播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病毒传播的影响不容忽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密度的增加使得病毒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大,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物种交流的频繁也为病毒跨物种传播提供了条件,新型流感病毒的出现往往与人类接触禽类有关。 最新发现 ...https://www.xaddcdc.com/post/23750.html
2.详解缺损病毒种类,揭示哪些疾病与缺损病毒相关3、DNA病毒的定义及特点 4、拟病毒是否属于病毒范畴 缺损病毒与缺陷病毒的区别 所谓缺损病毒,指的是在复制过程中需要依赖其他病毒基因组或基因片段提供辅助活性的病毒,不同缺损病毒的来源和基因组缺损情况各异,有时甚至因为严重缺损而完全丧失生物学功能。 http://csdn.emotion123456.com/64aa039175c0.html
3.病毒和亚病毒定义和区别.ppt病毒和亚病毒定义和区别.ppt,2.侵入 又称病毒内化,是病毒吸附后立即发生,依赖于能量的感染步骤。 噬菌体:注射方式 动物病毒: 细胞膜移位方式 宿主细胞内吞作用 包膜—质膜融合作用 植物病毒: 伤口入侵 介体传入 3.脱壳 病毒侵入后,病毒的包膜和(或)壳体除去而释放出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1125/7155101026002104.shtm
4.朊病毒与真病毒有巨大差别,例如【单选题】计算机病毒的模块是判断一个程序是否是病毒的首要条件,是各种病毒必不可少的模块。() A. 引导 B. 传染 C. 发作 D. 潜伏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而亚病毒因子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等。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朊病毒(普列昂)与动物脑部正常...https://www.shuashuati.com/ti/3e5c2135342341ec9f1e4b581e8e5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