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致病机理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3.07湖北

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可引致宿主的临床和病理变化。病毒对动物的致病机理包括:病毒如何侵入宿主防御系统和宿主如何反侵入;病毒感染如何对宿主组织、器官和整体造成损伤以及宿主如何补偿;病毒感染如何对免疫系统造成损伤以及宿主如何补偿。了解病毒动物个体的致病机理是理解动物群体乃至生态系统中病毒致病本质的基础。

一、病毒感染对宿主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一)对宿主组织和器官的直接损伤

某些杀细胞性病毒对细胞的直接损伤引致机体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但病毒种类不同其组织细胞嗜性不同,引起何种组织器官的何种细胞损伤是病毒的特征。

1.对呼吸道上皮的损伤:呼吸道病毒最初入侵并损伤上皮细胞,逐步损坏呼吸道黏膜的保护层,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上皮细胞。病毒感染早期,呼吸道纤毛摆动实际上有助于子代病毒沿呼吸道扩散。感染后期当上皮细胞损坏时,纤毛停止摆动。

2.对消化道上皮的损伤:病毒的消化道感染多数潜伏期短,没有任何前驱症状。感染消化道的病毒较多,但其感染机制可有所不同。病毒感染常发生在小肠近端,并逐步向空肠和回肠或结肠扩散。扩展的程度与病毒的摄入量和毒力以及宿主的免疫状况有关。随着感染的发展,肠绒毛的吸收细胞被不成熟的立方上皮细胞代替,后者的吸收能力和酶活性虽大为下降,但抵抗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引致畜禽腹泻若不因脱水而死,这种病毒感染常常是自限性的(self-limiting),机体能很快康复,尤其是仅侵染肠腺的感染。

(二)无组织器官损伤时所致的病理变化

某些病毒感染不引起明显的损伤,感染细胞仍处于低效能地执行正常细胞功能,但丧失了系统自身平衡必需的特定功能。如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感染的小鼠,由于分泌细胞受病毒感染而使体内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低于正常水平,导致感染鼠的侏儒综合征。

(三)易致细胞继发感染的组织和器官损伤

某些病毒感染除造成直接损伤外,还易使动物发生继发感染。如副流感病毒3型或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奶牛时,损伤纤毛上皮,引起体液渗出到呼吸道中,使曼氏杆菌(即溶血巴氏杆菌)和其他细菌侵入肺,引发继发细菌性肺炎。

二、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急性自限性病毒感染是指动物机体很快能够康复,除多数腹泻和呼吸道病毒感染外,多数病毒感染都有程度不等的慢性症状。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在急性症状转轻或转化为亚临床后,还可引起轻微的慢性疾病。

(一)持续性感染的类型

持续性感染可以再次激活,引起宿主的疾病复发,并能引致免疫病理疾病,还与肿瘤的形成有关。病毒能在经免疫的动物体内以持续性感染的方式存活,成为传染源,具有流行病学上的重要性。

持续性感染主要依据持续性感染期间病毒复制的程度和连续性,其次考虑病毒排放和疾病是否发生,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但某些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同时拥有多种类型。

1.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infections):不论是否发病,感染性病毒终生存在和排放。可能很迟才发生免疫病理或肿瘤病。

2.潜伏感染(latentinfections):又名隐性感染,除非激活,一般不能发现感染性病毒。

3.慢性感染(slowinfections):传染性病毒经历一个很长的临床前阶段逐渐增多,最终导致缓慢的、渐进性致死疾病。如人和动物的传染性海绵样脑病。

4.迟发性临床症状的急性感染(acuteinfectionwithlateclinicalmanifestiations):是指病毒持续性复制与疾病的进程无关的病毒感染。如猫全白细胞减少症病毒,胎猫已受感染,直至青年猫才表现脑综合征,在神经损伤出现时,并不能分离出病毒。

三、病毒感染对免疫系统的损伤

病毒可感染免疫系统的细胞,感染细胞的种类因病毒种类而异(见表33-1)。病毒感染免疫细胞导致免疫系统损伤,从而加重疾病,或使宿主易于再感染另一种病毒,引起双重感染(superinfections)。宿主还会因此出现获得性免疫缺陷和普遍的免疫抑制。

(一)损伤所致的表现

1.传染性囊病病毒感染鸡,导致法氏囊萎缩和B淋巴细胞的严重缺失,增加了宿主对沙门氏菌等细菌的易感性并发生马立克病毒等的双重感染。

2.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和HIV2)、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牛免疫缺陷病毒(BIV)和猫免疫缺陷病毒(FIV)等分别可引起人和相应动物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这些病毒主要损伤特定的免疫细胞,但损伤免疫细胞的不同,引致免疫抑制程度也有差异。

(二)病毒病的免疫病理学

免疫应答在疾病的致病机理中起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对机体既有保护作用也有损伤作用。某些病毒感染,如貂阿留申病毒、禽白血病病毒、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猫免疫缺陷病毒等诱导免疫应答的后果是致病。

(三)分子模拟引起的自身免疫损伤

分子模拟(molecularmimicry)是指宿主细胞成分与病毒蛋白质之间存在分子结构的线性或构象同源性。如果病毒及宿主的抗原决定簇既相似又不相同,即二者的相似程度足以引起交叉反应,但差异的程度又能突破正常的免疫耐受,这样的分子模拟就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用单克隆抗体可以验证分子模拟这一概念。

THE END
1.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有哪些?问答题简答题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有哪些?【参考答案】 (1)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包括杀细胞效应、稳定状态感染、细胞凋亡等。 (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包括抗体介导、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等。 (3)病毒的免疫逃逸。 点击查看答案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https://m.zhaokaoti.com/shiti/f5f55a19314f458fa6347636c193ab52.html
2.简述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有哪些?网站导航:国家开放大学>正文 题目题型:简答题 难度:★★★3.2万热度 简述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有哪些? 该题目是简答题,请认证思考题目并且简要回答!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题目解答分析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①细胞破坏死亡; ②细胞膜结构与功能改变; ③细胞...https://m.12tiku.com/newtiku/918485/21113964.html
3.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下列叙述哪项正确?()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A.内外毒素作用 B.侵袭性酶类 C.干扰素的作用 D.多聚酶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病毒被认为与鼻咽癌发生有关?() A.HAV B.EBV...https://m.ppkao.com/tiku/shiti/12e821bc007749b494624455ad026d20.html
1.流感病毒致病机制有哪些问题描述:流感病毒致病机制有哪些 医生回答 金坤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三级甲等 病情分析: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包括吸附、进入、转录以及合成的过程,进而使机体产生中毒症状。一、吸附:病毒在血细胞凝集素的作用下吸附在细胞表面含唾液酸的糖蛋白受体上。二、进入:病毒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病毒在神经氨酸酶的...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question/272eeb3ab47639181a79ae4ed96958d8.html
2.病毒的致病作用包括()B. 病毒引起宿主细胞转化 C. 病毒致宿主细胞融合 D. 病毒释放LPS致病 E. 免疫病理损伤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多选题]标本采集前影响血液成分变化的生理可控因素主要有 A. 情绪 B. 近期食谱 C. 运动 D. 体位改变 E. 性别 正确答案 :ACD [多选题]下列哪些疾病常可见卡-波环 A...http://m.51kaos.com/show/gmkoq9.html
3.巨细胞病毒的主要致病机制是()行车四要素有哪些( )。 A. 天 B. 地 C. 人 D. 机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7#、9#、12#道岔允许速度分别是( )km/h。 A. 25 B. 30 C. 50 D. 60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手信号显示包括( )。 A. 信号灯 B. 信号旗 C. 强光灯 D. 红闪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调车信号机( ...https://www.shuashuati.com/ti/e49b377b6ce54c12b98f0464a2190e5f.html?fm=bd6ea35f693b41e3ea1caa5ee31255fde1
4.朊病毒病的传播方式朊病毒的研究进展 对朊病毒的研究侧重两个方面。 其一,朊病病毒本身的分子结构、遗传机制、增殖方式、传递的种间屏障、毒株的多样性等 其二,朊病病毒的致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等。其中对有些问题已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如测定了一些朊病毒蛋白分子结构,建立了分子模型;测定了PrP基因的结构及编码蛋白的序列,并比较了人、...https://wiki.antpedia.com/article-2834866-60
5.流感病毒致病机制是什么–易康网什么是心绞痛发病机制是什么 高血压是导致肺心病的一个因素吗? 高血压是肺心病的致病因素吗 妊高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妊高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医生,你这是感冒了吗? 我去做了血液细胞检测,医生看到了叫我吃点抗病毒的药,但没说是不是流感,请问我这样是不是得流感了? http://health.eekang.net/knowledge/184989
6.病毒的致病机制简介根据不同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可有溶细胞型感染,稳定状态感染、包涵体形成、细胞凋亡和整合感染5种类型。 (1)溶细胞型感染 溶细胞型感染多见于无包膜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等。其机制主要有:阻断细胞大分子物质合成,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影响细胞溶酶体和细胞器的改变等。溶细胞型感染是病毒感染中...https://www.med66.com/new/27a624a2009/2009124dongni95257.shtml
7.临床执业医师考点:病毒的致病机制临床执业医师考点:病毒的致病机制 病毒(Virus)由一种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Protein)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朊病毒)。病毒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于没有实现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基本系统,所以病毒自身不能复制。但是当它接触到宿主细胞时,便脱去蛋白质外套,它的核酸(基因)侵入宿主细胞内,借助后...https://www.yjbys.com/edu/cpp/35589.html
8.科学前沿——新冠病毒致病新机制,这个病毒太全能!企业动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是COVID-19的病原体,与SARS-CoV的基因组同源性为79%。预测SARS-CoV-2共有12个编码区,包括刺突蛋白、核衣壳蛋白、包膜蛋白和膜蛋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ARS-CoV-2的刺突蛋白通过与人ACE2结合进入宿主细胞,表明SARS-CoV-2可能与SARS-CoV具有相似的致病机制。 https://m.biomart.cn/news/16/2945155.htm
9.Science盘点新冠病毒致病机制,不只是呼吸系统受损COVID-19通常被认为是呼吸道传染病,当感染者呼出携带病毒的飞沫并被其他人吸入后,SARS-CoV-2即通过此途径进入鼻腔和咽喉,开始新一轮的感染。 登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SARS-CoV-2便蛰伏在鼻腔中,等待时机进入人体细胞。病毒选择鼻腔的关键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它以ACE2为受体感染细胞,而ACE2作为肾素-血管...https://www.genewiz.com.cn/zh-CN/Public/Resources/zxzx/0032
10.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发病率致病机制和预防对于要经历化疗的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来说,HBV在免疫抑制的肿瘤病人中的重激活是一个临床难题。因为HBV的重激活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肝脏损伤,而且会中断治疗恶性肿瘤的化疗方案。 来自意大利贝尔加莫的肿瘤学和血液学中心的M. Mandalà教授对免疫抑制的肿瘤病人中HBV的再激活的发病率,致病机制以及临床处理进行了综述。该综...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e55030e063d
11.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概述及其防控策略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能适应牛源细胞(胚胎及犊牛肾和气管细胞)培养,并形成大量合胞体,胞浆内见嗜酸性包涵体。在继代细胞上比在原代细胞上生长得更好。有研究发现牛鼻甲细胞系对本病毒最敏感,故适于作为分离和培养病毒之用。 4.致病机制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细胞需要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受体结合并融...https://www.xumurc.com/main/ShowNews_73883.html
12.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1.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不同种类的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可表现出不同的形式。除进入非容纳细胞后产生顿挫感染而终止感染外,还可表现为溶细胞感染、稳定状态感染、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转化、病毒基因的整合以及包涵体的形成等。https://www.vodjk.com/bingduganran/171219/14453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