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氧化概念和特点以及表现

1、1生物氧化概念和特点以及表现2第一节生物氧化BiologicalOxidation一、生物氧化的概念二、生物氧化的特点3一、生物氧化的概念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的氧化称为生物氧化。主要是糖、脂、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4(一)与体外氧化的共同点耗氧;生成CO2和水;释放的总能相等(二)不同点1.条件体外:高温、干燥体内:酶催化、温和2.能量形式、放能方式:体外:热能,骤然释放体内:热能+ATP(40),逐步释放二、生物氧化特点53.CO2和水的生成方式体外:碳、氢直接与氧结合生成。生物氧化:CO2:脱羧水:底物脱氢氧

2、化呼吸链与氧结合6*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7第二节呼吸链(respiratorychain)8一、概念呼吸链(respiratorychain):代谢物脱下的氢原子通过多种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的传递链。也叫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ferchain)。递氢体:传递氢的酶或辅酶电子传递体:传递电子的酶或辅基/辅酶9二、线粒体的膜结构1.外膜:5000的分子和离子可跨膜扩散2.内膜:多数小分子和离子不能自由通过呼吸链复合物、ATP合成酶位于内膜及嵴上3.“膜间隙”:可溶性酶、底物、辅助因子4.基质:丙酮酸脱氢酶系、TCA及脂肪酸氧

3、化的大多数酶、鸟氨酸循环(肝脏)中的部分酶10三、呼吸链的组成4种复合体、CoQ、Cytc组成两条主要的呼吸链:NADH氧化呼吸链琥珀酸氧化呼吸链(FADH2氧化呼吸链)111213(一)复合体(NADH-CoQ还原酶)1.是NADH+H的电子进入呼吸链的入口142.辅基或辅酶FMN(黄素蛋白的辅酶):传递电子和HFe-S中心(铁硫蛋白的辅基):传递电子3.电子传递途径NADHFMN,Fe-SCoQ复合体的电子传递1516NADH+H+FMNFe2+SCoQNAD+FMNH2Fe3+SCoQH2电子在复合体的传递途径174.复合体的两个功能催化NAD

4、H+H+QNAD+QH2(放能)将4个H+从线粒体基质(Nside)泵到膜间隙(Pside)(吸能)18(二)复合体(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1.另一条呼吸链的入口2.将电子和氢从琥珀酸传递给CoQ3.辅基:FADFe-S簇hemeb4.电子传递途径琥珀酸FAD,Fe-S簇CoQ复合体的电子传递19琥珀酸FAD延胡索酸FADH2FADH2Fe3+SFe2+SFe3+SCoQH2FADFe2+SFe3+SFe2+SCoQ复合体上的电子传递途径20是TCA的一步反应2122复合体将电子和氢从琥珀酸传递给泛醌复合体不能泵出氢质子23(三)辅酶Q(泛

5、醌)脂溶性醌类化合物位于内膜的脂质双层中可以移动的电子传递体电子和氢的受体24多个异戊二烯半醌型泛醌二氢泛醌泛醌2526(四)复合体(CoQ-CytC还原酶)1.接受CoQ传递来的电子,并泵出4个H+/2e2.还原酶的辅基:血红素bL血红素bHFeS血红素c1274.复合体中的电子传递途径QH2Cytb,Fe-S,Cytc1复合体中的电子传递途径Cytc28(五)Cytc接受复合体传递来电子,并传递给复合体辅基:血红素C位于膜间隙,是可以移动的水溶性电子29将电子从Cytc传递给分子氧,催化分子氧还原为H2O,泵出2个H/2e。辅基:Cu-Cu中心(CuA)

6、血红素a,血红素a3FeCu中心(CuB)(六)复合体(Cytc氧化酶)3031复合体中的电子传递途径:CytcCuACytaCyta3CuBO232电子传递链3334(七)总的方程式:每传递一对电子,复合体I、分别泵出4、4、2个H+。NADH+11H+N+1/2O2NAD+10H+P+H2OFADH2+6H+N+1/2O2FAD+6H+P+H2O35FADFADH2脂酰CoA2反烯脂酰CoA脂酰CoA脱氢酶36四、呼吸链组分排列顺序的确定1.根据标准氧化还原电位E0的高低排列eEO(小)EO(大)物质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越低,则该物

7、质失去电子的倾向越大,也就越容易成为还原剂而处于呼吸链的前面。372.检测电子传递体氧化的顺序电子传递体还原态和氧化态时的吸收光谱不同利用完整的离体线粒体进行研究检测前使所有电子传递体均处于还原态向检测体系中缓慢给氧判断:先由还原态变为氧化态的位于呼吸链的?面38393.体外将呼吸链的各复合体进行拆分和重组404.利用阻断剂研究分析完整的离体线粒体实验前使所有电子传递体均处于还原态给氧4142第三节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呼吸链中电子的传递过程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43一、自由能变、偶联反应及高能磷酸化合物(一)化学反应中的G(自由能变化)ABCDG:产物自由能与反应物

8、自由能之间的差值G0,需要外界提供能量才能进行,耗能G0,可逆反应44(二)偶联反应偶联反应:一个热力学上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可在另一个能够自发进行反应的驱动下而进行,这两个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的反应称为偶联反应。实例G+PiG-6-P+H2OG=3.3kCal/molATP+H2OADP+PiG=-7.3kCal/molG+ATPG-6-P+ADPG=-4kCal/mol45(三)高能化合物1.高能化合物高能化合物:1mol水解可释放出以上自由能的化合物。1)磷氧键型(OP):ATP、GTP等2)氮磷键型(NP):磷酸肌酸等3)硫脂键型:琥珀酰CoA等2.ATP

9、(三磷酸腺苷)生物能的主要载体含一个磷酸酯键和二个磷酸酸酐键4647(四)ATP生成的方式1氧化磷酸化(主要方式):呼吸链中电子的传递过程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高势能电子从NADH+H+或FADH2沿呼吸链传递给氧的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驱动ADP形成ATP,即ATP的形成与电子传递相偶联。482底物磷酸化(次要方式):高能键断裂偶联ADP磷酸化为ATP(或GDP/GTP)的过程。49二、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NADH与CoQ之间CoQ与Cytc之间Cytc与O2之间501、根据P/O比值推测P/O比值: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酸的mol数.分离线粒

10、体-体外模拟实验底物:-羟丁酸,琥珀酸,还原型Cytc51位置NADHQCoQCytcCytcO2E0E0E0E02.根据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差计算自由能变52位置NADHQCtybCytcCytaa3O2G0G0=-69.5kJ/molG0=-40.5kJ/molG0=-102.3kJ/mol1molADPATP:G0=30.5kJ/molG0=-nFE053每传递一对电子合成ATP的量NADH氧化呼吸链:2.5ATP/NADH+H+(3ATP)琥珀酸氧化(FADH2)呼吸链:(2ATP-旧版本)54三、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1.化学渗

11、透学说电子经呼吸链传递时,可以将氢质子由线粒体基质泵到线粒体膜间隙,产生跨膜的质子电化学梯度(电位差和H+浓度差),质子顺梯度回流时会驱动ATP的形成。由PeterMitchell提出的,197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55化学渗透学说的要点1.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泵出H+形成跨膜电化学梯度跨膜电位差H+浓度梯度2.H+顺电化学梯度回流,释放能量会偶联ATP的生成。ADPATPATP合酶3.H+由ATP合成酶的F0亚单位回流时才会偶联ATP的生成。能量5657合成酶ATP合成酶:F0、F1两个亚单位F1:位于基质侧,催化ATP合成F0:跨越内膜,是H+通道5817个亚

12、基59H+回流,亚基旋转,3个亚基的构象发生改变疏松型(L):ADP和Pi与亚基结合紧密结合型(T):ADP和Pi生成ATP开放型(O):释放ATP60216162四、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一)抑制剂1.呼吸链抑制(阻断)剂(1)抑制复合体(与铁硫蛋白结合)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2)抑制复合体抗霉素A(CytbCytc1)(3)抑制复合体CO、CN、H2S:与FeCu中心结合63642.解偶联剂(uncoupler):使氧化与磷酸化偶联过程脱离。(1)机理:使H+不经ATP合酶的F0回流(2)多为脂溶性的弱酸例:2,4-二硝基苯酚65(3)解偶联蛋

13、白是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通道新生儿及冬眠动物棕色脂肪组织较多:产热御寒新生儿硬肿症(缺乏棕色脂肪组织成年人棕色脂肪少,体内残存的数量因人而异棕色脂肪的活力需要寒冷激发663.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寡霉素(结合在ATP合成酶的Fo亚单位的通道上)抑制ADP磷酸化抑制电子传递67(二)ADP的调节作用氧化磷酸化的速率主要受ADP浓度的调节(三)甲状腺激素1.诱导细胞膜上Na+,K+ATP酶的生成,使ATP加速分解为ADP和Pi2.解偶联蛋白基因表达增加基础代谢率增高(四)线粒体DNA(mtDNA)突变mtDNA:含编码复合体中13条多肽链、22个tRNA、2个rRNA的基因在哺

14、乳动物中大小一般在15kb18kb之内,呈双链环状动物mtDNA为母系遗传6869五、NADHH+穿梭胞液中的NADHH+进入线粒体内有两种穿梭方式:磷酸甘油穿梭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70(一)磷酸甘油穿梭胞浆-磷酸甘油脱氢酶线粒体内膜-磷酸甘油脱氢酶?ATP12121.穿梭机制712.甘油-3-磷酸脱氢酶胞液甘油-3-磷酸脱氢酶-NAD+线粒体内膜甘油-3-磷酸脱氢酶-FAD723.生成能量:NADHH+4.骨骼肌、神经细胞胞质中的NADHH+主要通过这种穿梭机制73(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1.穿梭机制74ATP751.酶:苹果酸脱氢酶(辅酶:NAD+)、天

15、冬氨酸转氨酶2.两种转运蛋白:-酮戊二酸转运蛋白和酸性氨基酸转运蛋白3.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3ATP-旧版本)4.肝脏、心肌细胞7677第五节其他生物氧化体系一、氧化酶和需氧脱氢酶氧化酶:含铜离子,产物中有H2O。如抗坏血酸氧化酶需氧脱氢酶:辅基是FMN或FAD,产物中有H2O2-氨基酸氨基酸氧化酶(FAD、FMN)-酮酸R-CH-COO-NH+3|R-C-COO-+NH3O|H2O+O2H2O278二、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2H2O22H2O+O2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R+H2O2RO+H2ORH2+H2O2R+2H2O79三、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超氧离子:O2-SOD2O2-+2HH2O2+O280四、加

THE END
1.关于生物氧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关于生物氧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氧气 B.内质网进行 C.释放能量 D.合成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美国首先用武力强迫日本打开了紧锁的国门,并强迫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名称是()。 A. 《日美亲善条约》 B. 《下田条约》 C. 《马关条约》 D. 《朴茨茅斯和约》 点击查看答案...https://m.ppkao.com/wangke/daan/39407536e0ad4792bb904b4da8cf6ffb
2.化学工程:生物氧化题库考点(最新版)考试题库27、问答题 氧化磷酸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28、单项选择题 与体外燃烧相比,生物体内氧化的特点不包括() A.一次性放能 B.有酶催化 C.产物为CO2和H2O D.常温常压下进行 点击查看答案 29、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色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全部存在于线粒体中 B.都是递氢体 C.都是递...http://www.91exam.org/exam/87-2686/2686819.html
3.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概念及特点.ppt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念及特点 一、生物氧化概念 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 有机物在生物体内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并放出能量的过程。 线粒体内的氧化伴有ATP的生成,也称细胞呼吸。 线粒体外如内质网、过氧化物酶体等的氧化不伴有ATP的生成,主要与生物转化有关。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 1.条件温和: 2.水的生成...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707/6052235204001204.shtm
4.湖南自考02767动物生理生化考试大纲理解:戊糖磷酸途径过程、特点及生理意义 02767 动物生理生化考试大纲 第 13 页(共 21 页) (六)糖代谢各途径的联系与调节(一般) 理解:糖代谢各途径的共同中间产物及其联系 第九章 生物氧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生理意义,掌握呼吸链的概念和组 成,掌握 ATP 的生成方式,熟悉...https://www.zikaosw.com/jcdg/ksdg/6498.html
5.生物氧化的特点生物氧化的特点是什么 .概念:有机物质在生物体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又称细胞呼吸或组织呼吸.2.特点:生物氧化和有机物质体外燃烧在化学本质上是相同的,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所耗的氧量、最终产物和释放的能量均相同.(1)在细胞内,温和的...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7ccf9cecc3885c48d6e7fd0f2da95e46.html
6.生物化学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点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点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应用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其特点是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化学主要研究生物体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其中核酸、蛋白质等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JGV8DIAT2&mid=PGV8DJ3BK
1.简述生物氧化的过程及特点?(1)第一阶段:营养物质水解产物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等通过各自的代谢途径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并释出氢原子,反应在细胞质和线粒体内进行。其中葡萄糖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推动合成少量高能化合物ATP。(2)第二阶段:乙酰基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释出大量还原当量,反应在线粒体内进行。这一...https://www.shuashuati.com/ti/38d116af5f6f461a85b524619db195efa2.html
2.试述有关湿地甲烷代谢微生物甲烷氧化菌与产甲烷菌的前沿研究动态摘要: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大气中重要温室气体甲烷(CH4)的“源”,湿地CH4的排放是CH4的产生、传输和氧化三个过程的最终结果,其排放量与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活动密切相关。本文对湿地甲烷代谢重要微生物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分类、特点、代谢途径、分子生态学研究现状及影响湿地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重...https://www.91xueshu.com/l-wswlw/12332.html
3.2021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升本《植物生物学》大纲都有哪些内容...(3)农业上对传粉规律的利用专升本植物学大纲1植物学大纲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3、受精作用专升本植物学大纲1植物学大纲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本章重点:植物(1)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专升本植物学大纲1植物学大纲第一章植物细胞(2)双受精过程及其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https://www.exueshi.com/news/6-25769
4.2017公卫助理医师考试《生物化学》测试题及答案8. 生物转化中第一相反应最主要的是 A. 水解反应 B. 还原反应 C. 氧化反应 D. 脱羧反应 E. 结合反应 9. 关于生物转化作用,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具有多样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B. 常受年龄、性别、诱导物等因素影响 C. 有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 ...https://www.yjbys.com/edu/gongweizhiyezhuliyishi/260302.html
5.关于发布《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通知1. 工艺特点 (1)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冲击负荷和水质变化的耐受性强,运行稳定。 (2)生物接触氧化法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建设费用较低。 (3)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泥产量较低,无需污泥回流,运行管理简单。 (4)生物接触氧化法有时脱落一些细碎生物膜,沉淀性能较差的造成出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稍高,一般可达到30mg/L左右...https://www.mee.gov.cn/gkml/zj/wj/200910/t20091022_172241.htm
6.生物化学专业考研测试有哪些题型及答案(1)是机体能量的暂时贮存形式:在生物氧化中,ADP能将呼吸链上电子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电化学能以磷酸化生成ATP的方式贮存起来,因此ATP是生物氧化中能量的暂时贮存形式。 (2)是机体其它能量形式的来源:ATP分子内所含有的高能键可转化成其它能量形式,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例如可转化成机械能、生物电能、热能、渗透...https://www.oh100.com/kaoyan/899647.html
7.生物化学考题及答案精选文章70. 软脂酰 CoA 经过一次β-氧化,其产物通过 TCA 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产生ATP 的数目是多少( ) A.5 B.9 C.12 D.14 71. 目前公认的酶与底物结合的学说是( ) A.活性中心学说 B.诱导契合学说 C.锁匙学说 D.中间产物学说 72. 关于生物膜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都镶嵌在膜分子中 B. 生物膜是...https://dedemu.cn/article/245/cate_id/
8.《生化》题库A维生素能氧化供能 B 维生素主要在机体合成 C维生素参与机体组织细胞的构成 D B族维生素的主要作用是构成辅酶或辅基 24.脚气病由于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所致( )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C D 维生素B6 25.羧化酶的辅酶( ) A维生素K B 维生素B12 C生物素 D叶酸 ...https://www.sjzmc.cn/jcyxb/article/jxky/show/18224
9....资源共享——2006年考北大博士前自己准备的生物化学复习资料? 过氧化物酶:催化H2O2分解生成水,并释放出氧原子直接氧化酚类和胺类物质。 8、 解释下列名词: 生物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作用物磷酸化、P/O比值、超氧化物歧化酶 ? 生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为生物氧化,在细胞的线粒体内及线粒体外均可进行,但氧化过程不同线粒体内的氧化产能伴有ATP的生...https://meeting.dxy.cn/520/article/4/62/228/1055.html
10.生物氧化的特点生物氧化的特点是口腔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口腔主治医师考生都比较关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糖、脂类及蛋白质等物质在体内及体外都能氧化产生CO2和H2O。但体内的生物氧化与体外燃烧不同。 ①生物氧化是在细胞内由酶催化的氧化反应,几乎每一反应步骤都由酶催化。反应不需要高温,也...https://www.med66.com/kouqiangyixuezhuzhizhuzhi/ziliao/ga2101282625.shtml
11.金属硫化物微生物氧化的机制和效应同时,微生物氧化分解金属硫化物是生物冶金技术的核心步骤,该技术成功解决了低品位金属硫化物矿石加工问题,具有成本低、污染轻、易调控的特点(Rohwerderet al., 2003);这一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金属硫化物微生物氧化机制的研究,优选培育了一系列高效菌株(Ghoshet al., 2016;Johnson, 2018),不断优化技术流程,得到了较好...http://html.rhhz.net/ysxb/20190112.htm
12.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特点?全国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既具有生物膜法特点,又兼具活性污泥法优点的处理方法。https://www.1633.com/ask/307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