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化、标准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7713.1-2006),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学位论文撰写的总要求
学位申请者要通过论文的撰写,实事求是地反映出作者的学术水平和新见解或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要求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文字简洁流畅、数据可靠、论理透彻、立论正确、逻辑性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应用中文撰写(外语专业除外),且必须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
二、学位论文的印制规格
研究生学位论文应用A4标准纸(210mmX297mm)双面打印;论文在打字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以上间隙,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以上间隙。
博士论文封面硬质精装(颜色:深红色),硕士论文封面采用皮纹纸(颜色:工程硕士浅蓝色、应用型硕士浅绿色、MPA银灰色、MBA深咖啡色、其他硕士深蓝色)。学位论文封面由研究生院统一提供。
三、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
学位论文一般包括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参考文献、附录和结尾部分等5个组成部分。
(一)前置部分
1.封面
3.题名页
题名页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图分类号、中英文论文题目、学科专业、申请学位、培养单位等信息。其中,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或《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标注;UDC按《国际十进分类法》进行标注。(可登陆www.udcc.org,点击outline进行查询。)
4.论文审阅认定书
导师应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术成果、学位论文撰写等是否符合学校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学位论文送审。
5.致谢
致谢的对象包括: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致谢应言辞恳切,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6.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一般以第三人称语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博士、硕士的学位论文都应有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硕士500字左右,博士1000字左右。外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完全一致,在语法、用词上应准确无误。博士论文还应有英文详细摘要,内容要求3000~4000个字符。
学位论文应选取3~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体现论文特色,在论文中有明确的出处,并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或各专业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7.目录
目录用中英文分别撰写,由论文的一级、二级标题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要求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
8.图和附表清单(如有)
论文中如图表较多,要列出中英文清单,并要注明序号、图(表)题和页码。
9.变量注释表(如有)
论文中如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按照英文(希腊)字母顺序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并要注明变量单位。
(二)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应从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章应另起页。一般由引言(绪论)、正文和结论组成。
1.引言(绪论)
引言(绪论)应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流程和方法等。
2.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内容可由研究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可以包括理论基础、调查对象、分析过程、计算方法、实验和观测结果以及主要见解和结论等。要求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备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1)章、节
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全部顶格排,编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字的间隙。且论文的一、二级标题要求使用中、英文书写。
(2)图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图应有编号。图的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图较多时,可分章编号。图宜有图题,图题即图的名称,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且使用中、英文书写。
(3)表
表应具有“自明性”。
表应有编号。表的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表较多时,可分章编号;表宜有表题,表题即表的名称,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且使用中、英文书写。
表的编排一般采用国际通行的三线表。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置于表上方。续表均应重复表头。
(4)公式
论文中若有两个以上的公式,应用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并将编号置于括号内。公式的编号右端对齐。公式较多时,可分章编号。
(5)引文标注
论文中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遵照GB/T7714-2005,可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采用著者-出版年制,但全文必须统一。
示例1:顺序编码制
德国学者N.克罗斯研究了瑞士巴塞尔市附近侏罗山中老第三纪断裂对第三系褶皱的控制[35];之后,他又描述了西里西亚第3条大型的近南北向构造带,并提出地槽是在不均一的块状的基底上发展的思想[36]。
示例2:著者-出版年制
Brodaway等(1986)报道在人工饲料中添加蛋白酶抑制剂会抑制昆虫的生长和发育。Johnson等(1993)报道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在烟草中表达,可有效减少昆虫的危害。
(6)注释
示例:
这是包含公民隐私权的最重要的国际人权法渊源。我国是该宣言的主要起草国之一,也是最早批准该宣言的国家,③当然庄严地承诺了这条规定所包含的义务和责任。
…………
③中国为人权委员会的创始国。中国代表张彭春(P.C.Zhang)出任第一届人权委员会主席,领导并参加了《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
3.结论
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包括论文的核心观点,交代研究工作的局限,提出未来工作的意见或建议。结论应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三)参考文献
正文中未被引用但被阅读或具有补充信息的文献可集中列入附录中,其标题为“书目”。
硕士生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0篇);博士生参考文献不少于80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得少于20篇)。
1.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1)专著
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3)连续出版物
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年,卷(期):页码.
(5)专利文献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6)电子文献
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2.著录格式示例
普通图书
[1]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17-121.
[2]蒋有绪,郭泉水,马娟.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论文集、会议录
[1]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
[2]ROSENTHALLEM.ProceedingsoftheFifthCanadianMathematicalCongress.UniversityofMontreal,1961[C].Toronto:UniversityofTorontoPress,1963.
科技报告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Factorsregulatingtheimmuneresponse:reportofWHOScientificGroup[R].Geneva:WHO,1970.
学位论文
[1]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
[2]CALMSRB.Infraredspectroscopicstudiesonsolidoxygen[D].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1965.
专利文献
[1]刘加林.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中国,92214985.2[P].1993-04-14.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1]韩吉人.论职工教育的特点[G]//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0-99.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1]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J].自然杂志,1984,7(7):527.
[2]李晓东,张庆红,叶瑾琳.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01-106.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1]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电子文献(包括专著或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
(四)附录
附录作为主体部分的补充,并不是必需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
——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这一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正文中未被引用但被阅读或具有补充信息的文献。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附录编号、附录标题各占1行,置于附录条文之上居中位置。每一个附录通常应另起页,如果有多个较短的附录,也可接排。
(五)结尾部分
1.作者简历
姓名:程晓丹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76-07-23籍贯:江苏省东台市
1995-09—1999-07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士;
1999-09—2004-06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直博)
获奖情况:
参加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学位论文数据集
由反映学位论文主要特征的数据组成,共33项:
A1关键词*,A2密级*,A3中图分类号*,A4UDC,A5论文资助;
B1学位授予单位名称*,B2学位授予单位代码*,B3学位类别*,B4学位级别*;
C1论文题名*,C2并列题名,C3论文语种*;
D1作者姓名*,D2学号*;
E1培养单位名称*,E2培养单位代码*,E3培养单位地址,E4邮编;
F1学科专业*,F2研究方向*,F3学制*,F4学位授予年*,F5论文提交日期*;G1导师姓名*,G2职称*;
H1评阅人,H2答辩委员会主席*,H3答辩委员会成员;
J1论文总页数*。
注:有星号*者为必填项,共22项。
四、学位论文页码及装订顺序
1.页码
学位论文的前置部分从中文摘要开始用罗马数字单独编连续码。主体部分、参考文献表、附录和结尾部分采用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
2.页眉
学位论文主体(引言(绪论)、正文和结论)部分加页眉且居中。奇数页眉为一级标题名称,偶数页眉为“博士(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3.装订顺序
(1)封面
(3)题名页
(4)审阅认定书
(5)致谢
(6)摘要(中英文)
(7)目录(中英文)
(8)图和附表清单(如有)
(9)变量注释表(如有)
(10)论文主体部分
(11)参考文献
(12)附录(如有)
(13)作者简历
(15)学位论文数据集
五、其它
1.导师在论文审阅认定书上签字后,论文方可定稿。
2.论文一律用计算机打印。
3.学位论文的封面脊背上需印有论文题目和“中国矿业大学”字样,字体大小根据脊背宽度确定。
4.涉密的学位论文,应由学校保密委员会按国家有关条例予以确定后,在题名页规定的地方加以注明。其它学位论文应标注“公开”。
5.论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等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3.1-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的有关规定书写。
6.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学位论文必须交有关单位归档。除赠送评阅人、答辩委员以及自用外,研究生应向学校档案馆和图书馆分别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各1份;另外,博士生还应上交学校1本精装论文,由学位办公室转交中国国家图书馆归档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