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标准ST.16推荐各专利局使用下列字母代码:
A——专利程序中的第一级公布,比如尚未审查的发明专利申请
B——专利程序中的第二级公布,比如实质审查后的发明专利说明书
C——专利程序中的第三级公布,一般是修改后的发明专利说明书
U——实用新型的第一次公布
Y——实用新型的第二次公布,比如日本经过审查的实用新型说明书
P——植物专利文件
S——外观设计专利文件
R——单独公布的检索报告
T——专利文件翻译文本的公布
H——其他各类公布
中国SIPO
(一)对于2004年7月1日之前发表的专利:
A——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二)对于2004年7月1日之后发表的专利:
C——发明专利权部分无效宣告的公告
Y——实用新型专利权部分无效宣告的公告
欧专局(EPO)
A1——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附有检索报告的欧洲专利申请说明书;
A2——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未附有检索报告的欧洲专利申请说明书;
A3——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单独出版的检索报告;
A4——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对国际申请检索报告所做的补充检索报告;
A8——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说明书的更正扉页;
A9——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说明书的全文再版;
B1——经过实质性审查,授予专利权的欧洲专利说明书;
B2——经过实质性审查,授予专利权的异议后再次公告出版的欧洲专利说明书;
B3——经过实质性审查,授予专利权的经限制性修改程序修改后再次公告出版的欧洲专利说明书;B8——经过实质性审查,授予专利权的专利说明书的更正扉页;
B9——经过实质性审查,授予专利权的专利说明书的全文再版。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A1——国际专利申请(带国际检索报告)
A2——国际专利申请(不带国际检索报告)
A3——稍后公布的国际检索报告(带修订后的A1首页)
A8——国际申请扉页和有关著录项目信息的更正版
A9——国际申请或国际检索报告的更正版、变更或补充文件
美国专利局
(一)2001年1月2日之前
A——专利;
P——植物专利;
B1,B2,B3——再审查证书;
(二)2001年1月2日开始
C1,C2,C3——再审查证书;
E——再版专利;
H——依法登记的发明;
S——设计专利
美国专利文献编号特点:
1、申请号为多年循环序号,如:US06/463217。
2、自2001年出版的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开号按年编排,如:US2001/0000001A1,其它专利文献号按各自流水号系列顺排。
德国专利商标局
A1——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文本作为第一次公布(“Offenlegungsschrift”)
B1——发明专利申请首次公布("Auslegeschrift")
B2——发明专利申请第二次公布(在“Offenlegungsschrift”之后的"Auslegeschrift")
C1——发明专利说明书作为第一次公布
C2——发明专利说明书作为第二次公布
C3——发明专利说明书作为第三次公布
C4——发明专利说明书作为第四次公布
C9——发明专利说明书的更正
T1——欧洲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的德文翻译的公布
T2——欧洲发明专利说明书的翻译
T3——修改后的欧洲发明专利说明书的翻译
T4——T2或T3之后欧洲发明专利说明书的更正后的翻译
T5——国际申请德文翻译的公布
U1——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自2004年起使用的代码如下:
A1——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文本作为第一次公布
A5——国际申请德文文本公布的提示(仅扉页)
A8——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文本的更正(扉页)
A9——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文本的更正(完全重新公布)
B3——发明专利说明书作为第一次公布(无先前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文本)
B4——发明专利说明书作为第二次公布(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文本之后)
B8——发明专利说明书的更正(扉页,在B3或B4文本之后)
B9——发明专利说明书的更正(完全重新公布,在B3或B4文本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