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为主的心血管疾病(CVD)仍是我国城乡居民第1位死因,面对我国ASCVD疾病负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血脂管理刻不容缓。以低密度脂蛋白为“元凶”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低密度脂蛋白是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之一,低密度脂蛋白一旦过量就可能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
一、低密度脂蛋白是什么?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当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便会在动脉壁上积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这些斑块会导致动脉狭窄,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被认为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危险因素。
二、长期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身体会出现哪些预警信号?
01
胸闷、气短
02
头晕、头痛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还可能引发脑血管问题,导致头晕、头痛等症状。长期头晕、头痛可能与脑血管狭窄、阻塞等病变有关,需引起重视。
03
四肢麻木、乏力
04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05
视力下降
长期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可能对眼部血管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
06
脸上长黄色斑块或睑黄瘤
低密度脂蛋白高还可能导致其他症状,比如胆固醇沉积在皮肤和眼睛周围形成黄色小斑块,称为黄色斑块,这是由于胆固醇沉积在体表组织中引起的。而睑黄瘤是因为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过高,引起脂质物积集在眼睑部所致,它一般是在两眼内侧靠近鼻侧部位,出现黄色豆粒大小的黄色结节,有的为黄色突起,类似小硬结样,没有疼痛,会高出皮面,很多人症状出现时立刻可见(照镜子时或体检时可发现),但多不伴有明显的局部症状。
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通常都是由于患者出现并发症,也就是出现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引起器官疾病才发现,所以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建议大家:
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三、您的低密度脂蛋白达标了吗
温馨提示:
如果您有上述症状之一或多个,建议您及时就医检查血脂水平。同时,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也是预防高脂血症的重要措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降脂药物来降低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