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问诊=问了白问?处方药随意购买?这样的在线医疗你放心吗?

互联网在线医疗服务,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近年来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发展迅猛,医院网上预约诊疗率不断提升,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众多地级市医疗机构,近万家二级以上医院提供线上服务。上海疫情发生以来,全市互联网医院诊疗量平均上升了50%—80%。

不过“网络问诊”虽方便,但也隐藏着一定的风险……

01哪个医生说得对?

王某因腰部、下腹部和盆腔部位疼痛,通过某互联网问诊平台就慢性盆腔痛、骨量减少、腰椎痛、盆腔结合待排查等病情进行了32次在线问诊,花费3,062元,各个科室的医生给出了不同的诊断结果,开出不同的处方,但效果并不理想……

到底该听哪个医生的呢?一旦就诊无效或被误诊,发生纠纷该向谁追责呢?

线上问诊,医生只能通过简单的图片及患者主诉进行诊断,在缺少临床诊断和检查结果的情况下,医生很难准确判断。《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均规定了“只复诊不首诊”的诊疗原则。但部分互联网问诊平台采用健康咨询的名义给初诊患者做诊断、开药品,患者认为就诊无效或被误诊,从而引发纠纷。

根据2018年发布的《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包括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医院+互联网”),以及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

如果是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的独立互联网医院,那么应当直接起诉该互联网医院。

如果实体医疗机构以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称的,直接起诉该医疗机构。如果是由于第三方合作机构引发的责任问题,那么医疗机构在承担责任后可以按协议的约定向该机构追偿。

02药效虽好,但不可过量服用

贾某患有抑郁症,在未经医师开方的情况下,通过某网站分别向四家药店购买了具有毒性的处方药,因情绪欠佳一次服用200粒,最终因药物过量死亡。

法庭审理认为: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根据生活经验,药物应当按照医嘱或根据药品使用说明书正确服用,如擅自服用或过量服用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对此,普通患者或消费者应当清楚,根据医院出具的死亡小结、死亡医学证明书,结合贾某在该院急诊首次就医记录和入院记录记载,贾某死亡的直接原因系其过量服用药物所致,该行为系贾某因自身精神原因而主观上为之,并非药店销售药物的行为或药物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所导致,与药店销售药物的行为并无直接因果关系,故驳回贾某父母的诉请。

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使用方便,我国自2000年1月1日起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其中第二条规定: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03你以为的“白衣天使”可能是黑心诈骗犯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在线问诊时,切勿盲目相信网上所谓的“专家”和“特效药”,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就诊,以免上当受骗。医师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依法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具有三年以上独立临床工作经验,并经其职业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

患者可登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服务——信息查询,对医院及医生资质进行查询。

互联网诊疗的优势是便利,但医疗活动需要绝对的科学严谨。要将行业发展引回“保障人民健康福祉”的正轨之中,互联网诊疗从业人员要严格遵循医疗规范,严格遵循只能对常见病、慢性病进行复诊的准则,在实体医疗机构不能出现的行为,在互联网诊疗时,同样不应当出现。

THE END
1.微信也能买处方药微信也能买处方药 你会选择在网上购买处方药吗? 自2020年以来,随着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针对网络售药推出的新政策,网购处方药逐渐成为了一股潮流。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这种新的购药方式。 “线上卖药”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便利,也为药店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不过,现在很多药店都选择将处方药上架到美团、饿了...http://m.guangzhouyouzan.com/nd.jsp?id=89
2.买医疗保险需要本人吗本篇将详细为大家解答“买医疗保险需要本人吗”这个问题。需要的。到户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请,其手续包括:本人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备两张,保费,申请书等即可。且只能办理养老,医疗保险两种。以上一年本地社平……https://mip.64365.com/zs/1255341.aspx
3.上网能看什么病?没处方能买处方药吗?先选购药品,再因药配方,甚至由人工智能软件自动生成处方——部分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此类操作,曾被多次曝光。此次公布的细则规定,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严禁在处方开具前,向患者提供药品。 https://m.gmw.cn/2022-06/21/content_1303007229.htm
4.医药是一个特殊的商品,消费者本人是没资格买处方药的。济川药业(600566)股吧,股民朋友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分析讨论股票名的最新动态。东方财富股吧,专业的股票论坛社区。https://guba.eastmoney.com/news,600566,1484112309.html
5.部分处方药也能网上买!到互联网医院先开电子处方,再网购药品配送...家住徐汇区一封控小区里的李女士最近有点着急,家中孩子视力有下滑趋势,又在天天上网课,但阿托品眼药水用完了,又属于处方药,直接网购买不着,这让她有点儿着急。 经过电话咨询附近药店,李女士得知了互联网医院,支付宝上就有入口。 “这下孩子的眼药水有着落了。” ...https://static.zhoudaosh.com/4D31FD51BDADEC86452EEBD993D687D86363AD7203D5D17082013B9484B3B94B
6.网购处方药挺便民,但开方可别“太随意”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网购处方药时,如果只图方便,虚假承诺自己已确诊某种疾病,后续可能会对个人投保或后续理赔产生一定影响。 平安保险的客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比如,本人在网上购买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处方药时,明明没有糖尿病,却点选本人确诊糖尿病,日后在购买某些品类的保险时,可能会被拒保。即使投保成功,日后出险...http://www.bj315.org/xxyw/xfxw/202209/t20220915_35132.shtml
7.购买使用处方药,安全问题知多少此外,为了满足慢病患者少跑医院的诉求,可以通过“处方备案制”在药店买药。慢病患者第一次凭医疗机构开出的处方、病历(含有相关药品长期医嘱)购买处方药后,药店可采取复印、扫描、拍照等方式留存处方或病历,以后购买同一药品,可不再出示处方,购买药品数量不得超过原处方、病历载明的用量。 http://m-tongshan.cjyun.org/p/73719.html
1.个人买处方药怎么量刑个人买处方药怎么量刑根据您的咨询华律网刑事辩护法律团队为您专业解答。https://www.66law.cn/case/28404611.aspx
2.到医院配药可以要求医生开指定药品吗?可以提供既往病史、曾用药等供医生参考。医生会根据患者本人病情需要等实际情况,经门诊诊察后开具对症药物。 如果病人需要的药物医疗机构没有配备且确实对症的,可以通过打印纸质处方或通过电子处方流转,到定点零售药店购买。 举个例子:老王是一位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一款降压药,最近药快吃完了,需要再去复诊配药。到了家...https://www.wuxi.gov.cn/doc/2024/11/18/4435771.shtml
3.日本的处方药是不是一定更要去药店买?全额的话大概要5000日元。另外大部分诊所不接受你这种游客医疗,你还是随便药妆店买些非处方类似的吧。https://ask.qyer.com/question/4497955
4.日本主妇的非处方药,去日本一定要买买买我用了好几次之后觉得效果特别好,但是这个是日本的处方药,只供应给日本的各大医院,普通药店是买不到的,所以特别容易有假货,买的时候要多留个心。 3、撒隆巴斯镇痛贴 ¥:82.0 上面说的那款久光,因为是处方药,所以买起来更不方便,还有这一款撒隆巴斯阵痛贴,应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款膏药,也是去日本必买膏药。https://m.fanli.com/home/detail-38225
5....家中一定要备一些常用的非处方药,以备不时之需!!大家都知道,在美国看一次医生比较耗费时候,而且很多小问题,例如感冒、牙痛、过敏等这些小问题,即便是看了医生也没有太大的帮助,最终还是让你自己去药房买非处方药(Over-The-Counter,简称OTC),美国各大药房都能买到各种类型的小毛病的非处方要,家里备一些常用药,后面有需要的时候就会方便很多(特别是半夜突然发烧头痛...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4027222
6.连锁药店管理制度(通用17篇)四、处方药须凭医师处方调配或销售。审方员应对处方内容进行审核,处方审核完毕审方员应在处方上签字。处方调配或销售完毕,调配或销售人员应在处方上签字,并向顾客交代服用方法、用药禁忌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处方调配程序一般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和给药。 https://www.yjbys.com/zhidu/3102069.html
7.你好,请问买结核药本人不去医院给卖吗?39降问答你好,根据你提供的信息,抗结核的药物大多是处方药这种药需要医生给予开具的。建议和指导这种情况需要到...https://wapask.39.net/question/5472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