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指导思想da、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b、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c、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目标。d、以上均是。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的工作目标ca、抗菌药物应用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b、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c、以上均是。d、以上均不是。
3、抗菌药物医院优先选用(d)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a、《国家处方集》b、《国家基本药物目录》c、《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上均是。
4、我院为三级医院,医院抗菌药物品种控制在()种,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种。ca、50b、352c、502
d、353
5、医院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个品规。da、85b、53845c、5354
d、5345
6、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ba、50%
b、60%
c、65%
d、70%
7、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aa、20%
b、30%
c、40%
d、50%
8、医院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力争控制在()%ca、40%
b、50%
c、30%
d、20%
b、30分钟至2小时
c、30分钟至1小时
d、1至2小时
b、48c、72
d、12。
11、我院科室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科主任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第()责任人。aa、一
b、二
c、三
d、四
12、对全院医师、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药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ca、一般处方权
b、毒麻药品处方权
c、抗菌药物处方权
d、精神药品处方权
13、科室按照()开展自查自纠,结合《药讯》中处方点评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整改。da、《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b、《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细则》
c、《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
d、以上均是。
1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所指抗菌药物,主要包括治疗()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ba、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病原微生物
b、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
c、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病原微生物
d、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
1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所指抗菌药物不包括()的治疗药物。aa、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
b、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
c、寄生虫病
d、以上均不是。
1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的原则。da、安全
b、有效
c、经济
17、()是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a、院长
b、副院长c、医教科负责人
d、医疗机构负责人
18、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在()下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药学、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ba、药事管理b、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c、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d、院办公会
19、二级及以上医院应当配备抗感染专业(),参与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aa、临床药师b、临床医师c、主任医师d、高级主任医师
20、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药品。ca、药品商品名称b、药品英文名称c、药品通用名称d、药品拼音名称
21、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种。aa、2b、1c、3d、4
22、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种。ba、2-3b、1-2c、3-5d、5-6
23、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制度。ca、药物遴选b、定期评估c、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d、以上不是
24、因()患者治疗需求,又未列入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药品供应目录的抗菌药物,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ca、一般感染b、普通感染c、特殊感染d、任何感染
25、()采购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说明申请购入药品名、规格、剂型、数量和使用理由。ba、常规b、临时c、日常d、每月、医疗机构应当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为()级使用。da、非限制使用b、限制使用c、特殊使用d、以上三级均是
27、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的抗菌药物。ea、安全b、有效c、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d、价格相对较低e、以上均是。
28、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存在()问题,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aa、该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b、该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c、药品价格等d、某方面存在局限性
29、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局部感染应()选用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ca、毋须b、随意c、首先d、没有任何规定
30、抗菌药物调配,药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调剂资格。ba、一般b、抗菌药物c、精神d、麻醉
31、紧急情况下,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ca、3b、2c、1d、0
33、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ea、抗菌药物培训考核不合格;
b、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c、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d、因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牟取私利的;e、以上均是。
34、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医嘱,或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未进行药学干预的,()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调剂资格。aa、3b、2c、1d、0
35、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在()监管下,开展日常工作。aa、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b、药事管理委员会c、药物治疗学委员会d、以上都不是。
36、医师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方案。ba、治疗b、用药c、诊断d、检验
37、医师()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ca、可以b、随意c、不得d、是情况而定
38、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
》的要求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同时,要进行合理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告知开具处方的医师,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登记定期向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报告。()ca、药品管理法b、处方点评规范c、处方管理办法d、临床医师法
39、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价格合理、货源充足的抗菌药物,依临床需要使用的为()限制使用。aa、非限制使用b、限制使用c、特殊使用d、以上都不是
40、疗效好、价格昂贵或近期研制出的保留抗菌药物,应严格控制使用的为()使用。ca、非限制使用b、限制使用c、特殊使用d、以上都不是
41、联合用两种抗菌药物原则上应有药敏报告。住院医师如需联用一线以上的两种抗菌药物,必须经()医师或高级职称医师的审批签名。ba、住院b、主治c、副主任d、高级职称
42、联用三种或三种以上抗菌药物必须有药敏报告,且必须经具有()审批签名,或有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意见,并报医务科审核批准。aa、高级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b、主治c、副主任d、高级职称
43、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医疗用药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规范用药行为,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制定了《
》。da、处方管理办法b、药品管理法c、处方点评规范d、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44、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而定。aa、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b、病原菌种类
c、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
d、耐药(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45、建议住院病人在应用抗菌药物(),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aa、治疗前b、治疗中c、治疗后d、随时即可
46、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相结合的原则给药。ba、药效学b、a+cc、药代谢动力学d、药物制剂学
47、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联合用药。aa、不需b、需要c、可以根据患者要求d、适情况定
48、下列抗菌药中,肾衰时无需减量的是ea.复方新诺明b.庆大霉素c.卡那霉素
d.头孢氨苄e.红霉素
49、因影响胎儿骨骼和牙齿正常发育,故孕妇禁用的药物是ea.氨苄西林
b.苯巴比妥
c.氯霉素d.吗啡e.四环素
50、下列哪个不是氯霉素的不良反应da.二重感染b.灰婴综合征
c.贫血d.肝毒性
e.胃肠道反应
51、诺氟沙星的作用机理是ba.抑制蛋白质合成b.抑制dna合成c.抗叶酸代谢d.抑制rna合成
e.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52、关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过敏反应
b.头孢哌酮可引起戒酒硫样反应c.头孢哌酮可导致低凝血酶原症或出血d.第一代头孢菌素极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e.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合用氨基糖苷类药物,会加重后者的肾毒性
53、患者有感染症状,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下列抗感染药物中,按照fda妊娠危险性分级,属于b级的是da.左氧氟沙星b.庆大霉素c.金刚烷胺d.阿奇霉素e.万古霉素
54、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途径不包括ba.药物不能到达其靶位b.应用抗菌药物
c.细菌产生的酶使药物失活;d.菌体内靶位结构改变
e.代谢拮抗物形成增多
55、下列头孢菌素类药物中,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是ba.头孢噻吩b.头孢哌酮
c.头孢克洛d.头孢拉定
e.头孢唑林
55、抗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增强)的是ca.第一代喹诺酮类
b.第二代喹诺酮类c.第三代喹诺酮类d.第四代喹诺酮类e.第五代喹诺酮类
二
中级以上人员必做题
1、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中级以上人员考
a、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b、需要加以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c、新上市不足五年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的;d、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e、以上均是。
2、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敏感时,()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ba、毋须b、可以c、首先d、没有任何规定
3、临床使用()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认定的会诊人员会诊同意后,由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6具。
a、特殊b、一般c、限制d、非限制
4、门诊处方不得开具()使用级抗菌药物。aa、特殊b、一般c、限制d、非限制
5、()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丰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等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担任,资格由抗菌药物管理组负责认定。aa、特殊b、一般c、限制d、非限制
7、医疗机构应当对以下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异常情况开展调查,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fa、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
b、半年来使用量排名,始终居于本机构异常前列的抗菌药物;c、临床经常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d、企业违规销售的抗菌药物;
e、药物严重不良反应频繁发生的抗菌药物。f、以上均是。
8、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小组成员的职责与制度:ea、结合实际制定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根据医院合理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用药目标和干预方案,并组织实施。b、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对本院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c、定期公布全院及重点科室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提出经验用药方案;d、定期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教,努力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e、以上均是。
c、病情严重,免疫低下的可以直接使用二线以上药物进行治疗,但当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证实第一线药物有效时,仍应使用第一线药物。d、以上均是。
10、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审批制度()ea、住院医师只有一线抗菌药物联合应药(两种)的处方权限。
b、联合用两种抗菌药物原则上应有药敏报告。住院医师如需联用一线以上的两种抗菌药物,必须经主治医师或高级职称医师的审批签名。
c、联用三种或三种以上抗菌药物必须有药敏报告,且必须经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审批签名,或有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意见,并报医务科审核批准。d、本条第2、第3款如是使用三线抗菌药物,必须高级职称医师或科主任开具医嘱,并报医务科审核备案。e、以上均是。
审核后请删掉答案便是试卷
2、抗菌药物医院优先选用(d)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a、《国家处方集》b、《国家基本药物目录》c、《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上均是。
3、医院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个品规。da、85b、53845c、5354
4、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aa、20%
d、12
7、我院成立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第()责任人,分管院长对职责范围内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aa、一
8、对全院医师、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药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ca、一般处方权
9、医院对各临床科室自查自纠整改后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作为科室及科主任()内容之一。c
1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所指抗菌药物不包括()的治疗药物。aa、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
11、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所开展的各种监督管理、教育培训、技术支持与持续改进工作。ca、处方开具、药品调剂、临床应用和监测全过程
b、采购供应、处方开具、药品调剂全过程
c、采购供应、处方开具、药品调剂、临床应用和监测等全过程
d、采购供应、处方开具、临床应用和监测全过程
12、()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aa、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b、国家中医药管理局c、卫生部分等d、发改委
13、()是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14、二级以下其他医疗机构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或指定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具体()工作。aa、管理
b、执行c、参与
d、指导
d、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抗菌药物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教育培训,组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公众宣传教育工作。e、以上均是。
16、二级及以上医院应当配备抗感染专业(),参与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aa、临床药师b、临床医师c、主任医师d、高级主任医师
18、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应当由()部门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抗菌药物的采购、调剂活动,不得在临床使用非药学部门采购供应的抗菌药物。ca、采购部b、院办公会c、药学d、临床
19、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种;da、35b、40c、45d、5020、二级医院不得超过()种;ca、25b、30c、35d、40
21、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种。ba、2-3b、1-2c、3-5d、5-6
22、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得超过()个品规。ca、1b、2c、3d、4
23、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得超过()个品规;ba、1b、2c、3d、4
24、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得超过()个品规。ba、4b、5c、6d、7
25、医疗机构新引进抗菌药物品种,需由()科室提交申请报告,经药学部门提出同意遴选意见后,报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议。aa、临床b、药学c、医教科d、护理部
26、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以上委员审核同意方可列入采购供应目录。ba、1/3b、2/3c、50%d、100%
27、清退或者更换意见获得抗菌药物管理组()以上成员同意后执行,并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备案。ca、1/3b、2/3c、50%d、100%
28、因()患者治疗需求,又未列入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药品供应目录的抗菌药物,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ca、一般感染b、普通感染c、特殊感染d、任何感染
29、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核同意后由药学部门()次性购入使用。aa、一b、二c、三d、四
30、医疗机构应当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为()级使用。da、非限制使用b、限制使用c、特殊使用d、以上三级均是
31、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存在()问题,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aa、该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b、该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c、药品价格等d、某方面存在局限性
32、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另行制定。b、a、医院b、卫生部c、卫生厅d、药监局
33、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局部感染应()选用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ca、毋须b、随意c、首先d、没有任何规定
34、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选用应()。da、毋须b、可以c、首先d、从严控制
35、抗菌药物使用,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处方权。ba、一般b、抗菌药物c、精神d、麻醉
37、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限制使用级()处方权。b
38、临床使用()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认定的会诊人员会诊同意后,由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a、特殊b、一般c、限制d、非限制
39、()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丰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等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担任,资格由抗菌药物管理组负责认定。aa、特殊b、一般c、限制d、非限制
40、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比例。ba、肌肉注射b、静脉输注c、口服
41、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省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ca、全国b、本市c、本辖区
42、对本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的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对()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ba、一般b、抗菌药物c、精神d、麻醉
43、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不超过()%ba、20%b、30%c、50%d、100%44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得超过()%。ba、10%b、15%c、20%d、25%
45、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ba、20%b、30%c、50%d、100%
46、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ca、20%b、30%c、50%d、100%
47、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被检查的医疗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不得拒绝、阻碍、隐瞒。aa、证件b、检查证明c、结果单d、不需要证件
48、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ea、未建立抗菌药物管理组织机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混乱的;
49、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c50、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ea、抗菌药物培训考核不合格;
51、医疗机构应当对以下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异常情况开展调查,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fa、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
》ca、经营许可证b、注册许可证c、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53、由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定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医院药学工作;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药师出现()情形的。
a、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二十六条、三十四条的规定,违法购入未经批准使用的抗菌药物的;
b、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未调剂审核处方,造成患者严重损害的;
c、未按本办法关于限制抗菌药物品种、规格的规定,私自增加抗菌药物品种和规格的;d、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在药品购销、临床使用中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e、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f、以上均是。
54、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在()监管下,开展日常工作。aa、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b、药事管理委员会c、药物治疗学委员会d、以上都不是。
55、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fa.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医师、护士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医师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门诊部的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b.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d.药剂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及时收集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等信息,为临床用药提供服务。药师要主动开展专题用药调查和病历用药分析,提出合理用药建议。
e.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同时,要进行合理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告知开具处方的医师,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登记定期向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报告。f.以上都是。
56、门诊部的用药()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ca、可以b、随意c、不得d、是情况而定
57、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情况个体化用药。da、病情b、药敏c、意愿d、病情和药敏
58、对较易导致()的药物实行审批制度。ca、严重耐药性b、不良反应较大c、严重耐药性或不良反应较大及价格昂贵d、价格昂贵
59、药师要主动开展专题用药调查和病历用药分析,提出()用药建议。ca、不同b、不合理c、合理d、特点60、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根据da、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因素b、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药品价格因素c、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及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d、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及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
61、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价格合理、货源充足的抗菌药物,依临床需要使用的为()限制使用。aa、非限制使用b、限制使用c、特殊使用d、以上都不是
62、疗效好、但毒副反应相对较大或价格比较昂贵的药物,应控制使用的为()使用。ba、非限制使用b、限制使用c、特殊使用d、以上都不是
63、疗效好、价格昂贵或近期研制出的保留抗菌药物,应严格控制使用的为()使用。ca、非限制使用b、限制使用c、特殊使用d、以上都不是64、抗菌药物分线使用管理要求()da、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按临床治疗用药方案需要二线药物治疗时,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同意后方可使用。
68、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中,一般以()联为宜,一般采用广谱+窄谱的联用方式。ba、一联b、二联c、三联d、四联
69、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中,以二联为宜,一般采用广谱+窄谱的联用方式,适用于:()。ga、病原体不明的严重感染。
b、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c、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
d、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多重耐药菌株感染。e、联合用药能够使毒性较大药物的剂量减小。
f、需长期用药并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时,如结核病。g、70、只有一线抗菌药物联合应药(两种)的处方权限为:aa、住院b、主治c、副主任d、高级主任
71、联用三种或三种以上抗菌药物必须有药敏报告,且必须经具有()审批签名,或有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意见,并报医务科审核批准。aa、高级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b、主治c、副主任d、高级职称
72、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审批表,应为一式()份,一份存入病历,一份留医务科备案。aa、两b、三c、一d、无要求
73、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审批表,应为一式两份,()份留医务科备案。ca、两b、三c、一d、无要求
7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方面:ca、有无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b、选用抗菌药物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c、a+bd、以上不是。
75、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而定。aa、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b、病原菌种类
76、建议住院病人在应用抗菌药物(),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aa、治疗前b、治疗中c、治疗后d、随时即可
77、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经验治疗先给予抗菌药物,在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给药方案。aa、调整b、一成不变c、随意组方d、望诊给药78、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是抗菌药物ca、药效学b、药动学c、药代谢动力学d、药物制剂学
79、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的适用于()感染。aa、轻症b、重症c、根据药房要求d、随意
80、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相结合的原则给药。ba、药效学b、a+cc、药代谢动力学d、药物制剂学
81、半衰期相对短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应一日()给药。c
a、一次b、两次c、三次d、多次
82、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情况例外。ba、体格正常b、体温正常c、体重正常d、血压正常
83、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有明确指征,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ba、不需b、需要c、可以根据患者要求d、适情况定84、抗菌素(antibiotics)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haβ-内酰胺类b喹诺酮类
c氨基糖甙类d四环素类e氯霉素类f大环内脂类
g抗真菌、抗厌氧菌抗生素h、以上均是
85、因影响胎儿骨骼和牙齿正常发育,故孕妇禁用的药物是ea.氨苄西林
b.苯巴比妥c.氯霉素d.吗啡e.四环素
86、金葡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首选da.红霉素b.氨苄青霉素
c.万古霉素d.氯林可霉素
e.庆大霉素87、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应首选aa.肾上腺素b.糖皮质激素
c.去甲肾上腺素d.苯海拉明e.色甘酸钠
88、绿脓杆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应选用ba.青霉素b.羧苄青霉素c.氯霉素d.头孢氨苄e.氨苄青霉素
89、下列药物一般不会可引起肾脏损害aa.红霉素b.多粘菌素c.头孢氨苄d.丁胺卡那霉素e.磺胺嘧啶
90、滴虫病首选口服药物是不ba.链霉素
b.甲硝唑c.左旋咪唑
d.氟轻松e.哌嗪
9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首选aa.磺胺嘧啶b.磺胺醋酰c.环丙沙星d.磺胺米隆e.四环素
92、耐药绿脓杆菌感染选ca.磺胺嘧啶b.磺胺醋酰c.环丙沙星d.磺胺米隆e.四环素
93、防治磺胺药对泌尿系统损害的措施是fa.多饮水b.碱化尿液c.与tmp合用d.避免长期用药e.定期检查尿常规
f.以上均是。
94、哺乳期禁用和慎用、可能有致癌性的药物不包括aa.麦角胺
b.环孢素
c.环磷酰胺
d.柔红霉素e.甲氨喋呤β-内酰胺类
95、关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过敏反应
b.头孢哌酮可引起戒酒硫样反应
c.头孢哌酮可导致低凝血酶原症或出血d.第一代头孢菌素极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e.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合用氨基糖苷类药物,会加重后者的肾毒性96、下列抗菌药物中,用于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不是ba.甲硝唑
b.庆大霉素
c.克拉霉素
d.阿莫西林
e.氨苄西林
97、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的ea.细胞壁
b.细胞膜
c.蛋白质
d.核酸回旋酶
98、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途径不包括ba.药物不能到达其靶位b.应用抗菌药物
c.细菌产生的酶使药物失活
d.菌体内靶位结构改变
99、抗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是ba.第一代喹诺酮类
b.第二代喹诺酮类
c.第三代喹诺酮类d.第四代喹诺酮类e.第五代喹诺酮类
100、抗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增强)的是ca.第一代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考试试题库
(内部文件,严禁外传)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
a、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b、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c、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d、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
2、关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说法正确的是(b)
a、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b、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c、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明显的或者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d、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疗效、安全性方面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
3、主治医师临床应用中一般情况下,可以选用的抗菌药物有(b)a、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b、非限制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c、非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d、三种级别可任意选用
4、急性胆道感染时临床上最常选用(d)
a、第1、2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b、第3代头孢菌素或四环素类
c、第1、2代头孢菌素或氨基糖甙类d、第3代头孢菌素或广谱青霉素
5、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引起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几岁以下患儿(c)a、4岁b、6岁c、8岁d、10岁
6、最常见的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a)
a、青霉素b、红霉素c、庆大霉素d、万古霉素
7、最有效的杀阿米巴包囊的药物是(b)
a、双碘喹啉b、二氯尼特c、氯喹d、吐根碱
8、最常见的致病曲霉是(c)
a、黑曲霉b、黄曲霉c、烟曲霉d、土曲霉
9、儿童cmv感染的一线用药是(b)
a、左氧氟沙星b、更昔洛韦c、万古霉素d、美洛培南
10、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c)
a、流感嗜血杆菌b、肺炎链球菌c、溶血性链球菌d、葡萄球菌
11、有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不宜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感染的药物为(d)a、氨曲南b、头孢曲松c、美罗培南d、阿米卡星
12、嗜肺军团菌的生存能力较强,在下水道污水中可存活(b)a、100天b、1年c、2年d、3年
13、慢性心包炎的病程超过(c)
a、6周b、3个月c、6个月d、9个月
14、单纯疱疹病毒主要侵犯什么部位的皮肤黏膜(a)a、颜面和生殖器b、胸前c、四肢d、手足
15、人类艾滋病病毒和肝炎病毒只能感染(a)
a、人类和黑猩猩b、小鼠和豚鼠c、人类和家兔d、人类和雪貂
16、新生儿感染时应避免应用的抗菌药物是(b)
a、青霉素类b、喹诺酮类c、大环内酯类d、头孢菌素类/117、肾功能不良的患者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可选用(b)a、多粘菌素b、头孢哌酮c、氨苄西林d、庆大霉素
18、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的药物是(a)a、酮康唑b、庆大霉素c、甲氧苄啶d、去甲万古霉素
19、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c)ddd以下。a、20b、30c、40d、5020、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应该不低于(b)a、20%b、30%c、40%d、50%
21、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b)a、病毒b、真菌c、寄生虫d、疟疾
22、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b)a、2次b、3次c、4次d、5次
23、老年感染患者一般不宜选用:(c)a、青霉素类b、克林霉素c、氨基糖苷类d、头孢菌素类
24、妊娠期不宜选用的抗菌药有:(c)a、青霉素b、头孢呋辛c、环丙沙星d、磷霉素
25、具有致出血不良反应的头孢菌素是(d)a.头孢唑啉b.头孢克洛c.头孢呋辛d.头孢哌酮
26、抗菌药物疗程,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c)a、24-48小时b、48-72小时c、72-96小时d、5-7天
27、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a)a、特殊使用b、限制使用c、管理使用d、非限制使用
28、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在术前小时给药;(b)a、1-2b、0.5-2c、2-3d、3-4
29、细菌耐药率超过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临床应用。(d)a、30%b、40%c、50%d、75%30、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要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d)a、克林霉素b、利福平c、红霉素d、头孢他啶
31、对于头孢菌素认识错误的是(d)
a.治疗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感染,最好选择头孢唑啉b.随着头孢菌素代别增加,抗阴性菌活性增加c.随着头孢菌素代别增加,抗菌谱扩宽d.第四代头孢菌素抗阳性球菌活性最强
32、下列属于繁殖期杀菌药的是(b)
a、氨基糖苷类b、头孢菌素类c、氯霉素类d、四环素类
34、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不包括(d)a、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b、抑制细胞膜功能c、抑制或干扰蛋白质合成d、抑制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35、下列药物组合有协同作用的是(d)a、青霉素+红霉素b、青霉素+四环素c、青霉素+氯霉素d、青霉素+阿米卡星
36、《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指出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a)a、克林霉素b、左氧氟沙星c、头孢唑啉d、阿奇霉素/237、在制订抗菌治疗方案中给药途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
b、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c、氨基糖苷类可局部用药制成滴耳剂
d、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38、下列哪种手术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d)
a、疝修补术b、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c、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d、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
39、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物是,最安全的品种是(c)a.氟喹诺酮类b.氨基糖苷类c.β—内酰胺类d.氯霉素类40、引起医院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b)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真菌d支原体
41、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c)感染在我国最常见。a.尿路感染b.术后伤口感染c.肺部感染d.皮肤感染
42、万古霉素对以下哪些微生物敏感(a)。a、葡萄球菌、链球菌b、支原体、衣原体c、军团菌、螺旋体d、真菌、病毒
44、喹诺酮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d)。a、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和光毒性b、骨关节损害和跟腱炎c、心脏的损害和肝毒性d、以上皆是
45、对绿脓杆菌有效的头孢菌素是(b)。a、头孢唑啉b、头孢他啶c、头孢氨苄d、头孢拉定
46、在头孢菌素中,抗阳性菌活性最强的是(a)。
a、第一代头孢菌素b、第二代头孢菌素c、第三代头孢菌素d、第四代头孢菌素
47、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抑制(a)的正常代谢。a、茶碱b、胰岛素c、血钠d、血钾
48、对于(d),红霉素可作为首选药。a、流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c、大肠埃希菌、志贺菌d、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
49、诺氟沙星的禁忌证包括(d)a、对喹诺酮类药过敏者b、糖尿病患者c、18岁以下患者d、以上都是50、妊娠期可选用的抗菌药物有(d)
a、庆大霉素b、环丙沙星c、克拉霉素d哌拉西林
51、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首选抗生素。(a)a碳青霉烯类b氯霉素类c大环内酯类d氨基糖苷类
52、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b)a氯霉素b庆大霉素c红霉素酯化物d利福平
53、酒后有明显的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头痛,血压降低,这种现象和哪种药物有关:(d)a四环素b氨苄西林c青霉素d头孢孟多
54、下列细菌中耐药最为严重的是(c)a、铜绿假单胞菌b、肺炎克雷伯菌c、鲍曼不动杆菌d、大肠埃希菌
55、头孢菌素过敏患者,针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以选用(b)a、万古霉素b、氨曲南c、克林霉素d、阿莫西林
56、治疗(c)感染时,可以用抗菌药物的较小剂量给予治疗。a、血流感染
b、感染性心内膜炎c、单纯性下尿路感染d、社区获得性肺炎/357、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是(ba、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b、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c、抑制细胞膜的功能d、抑制核酸合成)
58、下面属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是(a)a、阿米卡星b、土霉素c、氨曲南d、氯霉素
59、牙齿发育患者禁用哪类抗菌药物(a)a、四环素b、头孢菌素c、氨基糖苷类d、碳青霉烯类60、克林霉素对(b)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a、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b、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c、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
d、革兰氏阳性菌、铜绿假单胞菌
61、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b)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
a住院医师b主治医师c副主任医师d主任医师
62、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在(d)小时后,必须有用药效果观察分析。a12b24c36d7263、抗菌药物使用(c)时,必须有用药小结a一天b三天c一周d二周
64、抗菌药物的序贯式治疗原则指的是(a)a开始时先用注射剂,病情改善后再改用口服剂b开始时先用口服剂,病情改善后再改用注射剂
c开始时使用广谱抗生素,随后根据微生物学检查结果调整使用窄谱抗生素d开始时使用窄谱抗生素,随后根据微生物学检查结果调整使用广谱抗生素65、抗菌药物的降阶梯治疗原则指的是(c)a开始时先用注射剂,病情改善后再改用口服剂b开始时先用口服剂,病情改善后再改用注射剂
c开始时使用广谱抗生素,随后根据微生物学检查结果调整使用窄谱抗生素d开始时使用窄谱抗生素,随后根据微生物学检查结果调整使用广谱抗生素66、下列哪种为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c)a青霉素b头孢唑林c头孢他啶d头孢匹罗67、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d)a切口感染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c肺部感染d
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68、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最为常见的感染是(a)a病毒性感染b细菌性感染c衣原体感染d真菌性感染
69、所谓合理用药是指(d)a选择正确的药物和给药途径
b要以最小的社会消耗取得最大的社会效果c安全
d以上都是
70、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属/4于(a)a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b限制使用抗菌药物c特殊使用抗菌药物d以上都不是71、我国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有(d)a有适应症却没有用b该用高剂量的时候的剂量不足c没有适应症却用了,或使用抗菌药物剂量过大、疗程过长d以上都是
72、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d)a患者感染病情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c抗菌药作用特点d以上都是
73、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管理小组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c)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a初级b中级c高级d以上均可
74、抗菌药物指治疗(a)等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a支原体、衣原体b真菌、病毒c支原体、寄生虫d以上都是
75、药师连续(b)次以上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医嘱,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调剂资格。a2次b3次c4次d5次
76、下列哪种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具抗菌活性(d)a哌拉西林b头孢噻肟c头孢他啶d头孢哌酮77、治疗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时首选(a)a万古霉素b头孢唑啉c克林霉素d氨苄西林/舒巴坦78、治疗厌氧菌感染可以选用(d)a氨基糖苷类b头孢唑林c环丙沙星d甲硝唑
79、有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不宜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感染的药物为(d)a克林霉素b头孢曲松c美罗培南d阿米卡星80、对曲霉有效的抗真菌药物为(c)a酮康唑b氟康唑c两性霉素bd氟胞嘧啶81、关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d)
a、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
b、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c、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d、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价格一般相对便宜,疗效差。
82、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b)a、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b、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c、价格便宜的抗菌药物d、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83、以下哪个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c)a、头孢他啶b、头孢呋辛c、去甲万古霉素d、头孢曲松
84、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首选(d)
a、12hb、24hc、36hd、48h86、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d)a、肠道感染b、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5
2012年徐州市铜山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32号)、《市卫生局2012年徐州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徐卫医201237号)要求,结合目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主动践行“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要求,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为目标,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强意识、建机制、重长效、严考核,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基本原则
要突出重点、立足长远,不断增强能力、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意识。抓住采购、使用、监测、考核奖惩等关键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和控制措施,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教育与培训,增强自觉性和规范性。
不断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全过程的监管,提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三、活动目标
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传染病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7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5%,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3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9、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规范查处率100%;
四、重点任务
(一)开展宣传发动
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要通过对医疗卫生行业内部的宣传教育,讲明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认识,克服医疗机构负责同志以及医务人员中可能存在的工作惰性和“认认真真走过场”的错误意识,帮助树立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和多种途径,加大对全社会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患者加深对科学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认识,配合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共同遏制抗菌药物滥用。
管理制度的落实,坚决杜绝医师违规越级开具处方的现象。制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并严格执行,进一步明确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六)落实处方点评制度
(七)严肃查处不规范的行为
动的工作总结于10月底前报区卫生局,我局将我区全面情况于11月5日前报市卫生局。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提升管理水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是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市、区卫生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健全组织,采取积极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不断强化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大力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各项工作。
(二)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市卫生局要求和区卫生局部署,明确工作重点,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地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和本单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卫生行政部门的医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医务部门是本地本单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职能机构,要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临床科室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要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制,推进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三)巩固活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物水平,遏制细菌耐药,控制医疗费用,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改进方式方法、建立工作体系。各单位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着促进医疗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体制、机制、制度上狠下功夫,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附件1:
徐州市铜山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
组长:周广征区卫生局局长副组长:王成金区卫生局副局长成员:接中镇区卫生局办公室主任
周厚英区卫生局财务科科长
曹支林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
李道勇区卫生局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科
朱爱芹卫生局人事科科长薛柏区卫生局监察室主任李勇区卫生局合管办主任孟召胜区卫生局基妇科科长胡廷坤卫生局医政科副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医政科。主任:曹支林(兼)副主任:胡廷坤
2011年开原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128号)、《2011年辽宁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2011年铁岭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及《开原市“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以“三好一满意”活动、医院评价、优质医院创建、“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等工作为载体,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不断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全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认真解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
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全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
三、活动范围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二级医院。
四、组织管理
由卫生局“三好一满意”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制定本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对全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成立开原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专家组。
成员:翟文东开原市中心医院主治药师
黄亚东开原市中心医院主治药师
董俊开原市中医院药师
任丽开原市骨科医院主治药师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负责落实铁岭市卫生局和我局制定的各项工作措施,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各项指标。
五、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明确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
卫生局与医疗机构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人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卫生局和医疗机构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院长、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我局将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医院评价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标体系,提高指标权重。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医疗机构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
2、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
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
4、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5、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
(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疗机构明确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
(五)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医疗机构对本单位的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
1、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
2、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
3、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要向卫生局备案。
4、医疗机构确因临床工作需要,需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过上述规定,经备案的卫生局审核同意后,向市级卫生局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由市卫生局核准其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的数量和种类。
5、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医疗机构需使用本机构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
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本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讨论通过后,由药学部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本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调整后的采购目录抗菌药物总品种数不得增加。
(七)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医疗机构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有条件的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本机构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二级医院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开展细菌耐药
(十)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2、医疗机构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3、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
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十一)全市二级医院全部纳入省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全市二级医院均纳入省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并与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互联互通,定期公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和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督促和指导全市医疗机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十三)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卫生局将按照《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查处力度。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并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医疗机构应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疗机构,卫生局应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处理;问题严重的,追究医疗机构负责人责任。
六、活动安排
(一)宣传发动(2011年8月)。市卫生局制定《2011年全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对全市的专项整治活动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各医疗卫生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二)自查自纠阶段(2011年9月)。医疗机构根据卫生局工作安排,认真开展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排查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自查自纠工作贯穿始终。各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报告和自查整改报告于9月30日前报我局医政股。
(三)督导检查阶段(2011年10月)。
1、专项检查。卫生局将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开展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结合医院评价、大型医院巡查、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组织对本市医疗机构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2、重点抽查。卫生局组织检查组对全市医疗机构进行重点抽查。
(四)总结交流阶段(2011年11-12月)。2011年10月底
前,各二级医院将本单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总结报送卫生局。卫生局根据督导结果和各医疗机构总结报告对全市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通报,研究部署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是公立医院改革和“三好一满意”活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各医疗机构要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角度出发,切实提高对专项整治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根据本方案要求,制定本单位的实施方案,明确组织分工、活动安排、工作重点,指导有关科室和医务人员落实各项活动内容。要结合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加强督导,严格奖惩。本次专项整治工作主要通过“突出重点、集中治理”达到“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目的。各医疗机构在工作过程中要重点抓好督导检查,加大奖惩力度。要对
照铁岭市卫生局和我局的工作方案,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要求,制定详细的检查标准,积极开展专项检查。今年专项整治工作期间,要将检查结果与医院评价、医师定期考核、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工作紧密挂钩,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