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局长做客“民生访谈”,这些亮点值得关注

新民晚报讯(记者李一能)昨天,2024民生访谈节目拉开帷幕,上海市民政局局长蒋蕊作为首期嘉宾走进直播间,就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婚姻登记等热点问题进行作答,对涉及市民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的2024年民政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解读。公布了包括“短托养老”、为困难群众加装电梯提供资金帮扶等一系列“全新民生大礼包”。

图说:市民政局局长蒋蕊介绍2024年民政工作亮点情况施骏/摄

“短托养老”可试住体验

据蒋蕊介绍,随着上海养老床位供给的持续增加、社区养老服务的不断完善、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加强,老年人入住机构的需求暂时得到了缓解,上海获得了增量和提质并行的窗口期。因此,在确保“十四五”总量指标完成的前提下,本市将加快推进养老床位的结构性调整,同时强化养老机构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响应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中的急难愁盼问题。

为了实现养老床位的可及性,上海从2019年至今先后试点了家庭照护床位、保基本养老床位统筹轮候等措施。今年春节前后,有164家养老机构开展了“短托养老”服务项目,近600位市民咨询,解决了132名老人因家政人员休假或出院后需短期护理带来的急难愁问题,而该项目有望常态化推广。

市民政局考虑在春节、国庆等长假期间固定开展“短托养老”服务项目。同时,参照“短托养老”经验做法,鼓励养老机构开展入住消费体验活动,回应老年人想入住养老机构,又怕生活不习惯,担心服务达不到预期的困扰。

设置“老养残照护单元”

在上海,照护需求评估达到一定等级的户籍老年人才可以办理入住养老机构。虽然今年本市继续将新增800张困难重度残疾人养护床位建设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长宁、宝山、嘉定和松江年底前将陆续建成残疾人养护机构,但部分“老养残”家庭的父母,不舍得将残疾子女单独送到专业照护机构,自身又无力照护,呼吁能带残障子女一同入住养老院。

初步考虑设置“老养残照护单元”的各机构,可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和子女残疾类别等实际情况探索开展生活照料、自理能力训练、基本康复、精神支持等服务。机构可以探索家庭式或者单元内分区式等不同照护模式。希望通过市、区两级民政部门的共同推动,有照护需求的“老养残”家庭年内就可以在各区找到试点机构并入住。

资金帮扶困难群众加装电梯

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标准,是确保对象认定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救助成效精准的政策基础。今年,新《标准》着重对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标准中的货币财产标准作了调整。

调整方案如下:将低保家庭人均货币财产标准从原来的定额“低于3万元”,修改为“低于24个月本市同期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将低保边缘家庭人均货币财产标准从原来的定额“低于5万元”,修改为“低于36个月本市同期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货币财产标准,按照原有机制,参照低保边缘家庭执行。

此外,为了帮助符合加装电梯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群众顺利加装电梯,市民政局出台了关于支持困难群众加装电梯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主要利用社会慈善资金,对涉及居民楼加装电梯的低保家庭给予一定补助。

上海市帮困互助基金会从市福彩公益金支持的专项资金中每年划拨300万元,设立困难群众加装电梯帮扶专项基金,对各区困难群众加装电梯给予资金补贴。各区要积极发动慈善资源,拓展筹资渠道,依托慈善组织设立本区困难群众加装电梯帮扶专项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予以资助。

对本市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的帮扶补助资金,由市、区按照1:1进行配比,相应资金由各区帮扶基金先行拨付,上海市帮困互助基金会按年度将补贴资金下达各区。鼓励各区根据实际拓展困难群众帮扶范围。

重点监管婚介机构服务

上海现有19个婚姻登记场所,以跨省通办为契机积极加强服务阵地建设。继闵行区婚登中心设置在公园后,去年虹口区又在上海“最浪漫”的“甜爱路”设置了只办理结婚不办理离婚的婚姻登记分中心。

今年年内,上海唯一一座在历史保护建筑中的黄浦区婚登中心,也将在改陈后全新亮相;松江区婚登中心将搬迁至泰晤士小镇,与周边艺术、休闲、文旅资源连成一片;杨浦区婚登中心也计划搬迁至优美的公园,打造沉浸式服务新场景。

民政部门还重新梳理了婚登窗口服务流程,从当事人进入婚登机关后保安的第一句问候语,到当事人离开婚登机关颁证员的最后一句道别语,梳理出10个方面、46项服务细节、12条礼貌用语和服务忌语,形成婚姻登记窗口服务指南,在全市推广使用。

当下,一些婚恋平台利用焦虑收割消费者被曝光,而作为全市39个重点行业领域之一,上海婚介机构服务领域年内将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近期市民政局还将会同市公安、市场监管、网信、通管等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婚姻介绍服务机构合规经营指引》,在梳理婚介机构政策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投诉工单、信访情况、法院审判案例等反映的行业突出问题,聚焦婚介机构成立、信息核验、营销管理、收费管理、服务规范、信息保护与监管、服务纠纷处置等婚介的全流程,加强规范引导。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xinmin.cn2024AllrightsreservedTech-vm-2-9

THE END
1.以老养残一户多残等特殊困难家庭救助供养有什么规定?答:对以老养残、一户多残等特殊困难家庭中抚养(养、赡养)人生活困难、事实无力供养的残疾人,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有关规定的,纳入救助供养范国。 政策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的通知》(桂政发[2016]81号) ...http://www.gxgg.gov.cn/xxgk/zcjmwd/t262883.shtml
2.公益观察一周养老动态(2024年第23期总第625期)此政策专门面向“老养残”家庭(即家有重度残疾子女,而老人无力照料的家庭),具体做法是上海各区可以选择1-2所养老机构,在养老机构中设置“老养残照护单元”,一是营造家庭式住养环境,二是机构要兼顾老年人和残疾子女不同需求,开展生活照料、能力训练、康复、精神支持等服务,三是机构可以探索不同的照护模式。可以...http://www.bnu1.org/show_3191.html
1.社会工作介入“老养残”家庭服务的实务探索本研究以广州市B街为例,聚焦“老养残”家庭,通过无结构访谈法和半结构观察法对“老养残”家庭的现状与需求进行调研。调研发现“老养残”家庭有提升残疾人能力、缓解家庭照顾压力、帮扶家庭获得医疗康复服务、协助家庭制定未来规划、增强家庭社会支持网络、参与社区事务融入社区等方面的服务需求。本研究秉承社会工作“助...https://wap.cnki.net/lunwen-1021546611.nh.html
2.视频“老养残”家庭:我老了,孩子怎么办?而记者在了解后发现,类似这样的“老养残”家庭,还并非个例,随着年事渐高,这群老年父母十分焦虑:我们已经老了,我的孩子未来能托付给谁来照顾呢? “再过几年我连自己都搞不动了,我怎么去照顾他,没办法了。”吴老伯今年已经72岁,随着年事渐高,他的忧虑也日胜一日。儿子小吴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发现有听力...https://m.kankanews.com/detail/ebyjZ7kDoy3
3.这两项补贴怎么申领,详解来了→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一户多残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有2名(含)以上残疾人。 依老养残是指由父母供养且父母一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依法由祖父、外祖父母、其他亲属供养且供养人有一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四、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遵循原则 (一)需求导向、自愿申请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233315
4.民声对“老养残”家庭要有长效照护机制民生很多养老院无法接纳年轻的残疾子女和老年父母同住,这使得这些老人不仅无法入住养老院养老,其日益衰老的身体,也很难继续居家照顾残疾子女。这样的“老养残”家庭并非个案,有不少“老养残”家庭并无其他健康子女,这使得老人一旦失能甚至离去,他们的孩子难有托付照顾的对象。https://www.workercn.cn/c/2024-04-13/8220249.shtml
5.2024年上海新建不少于40家智慧养老院,50家“养老院+互联网医院...今年,民政部门将在养老机构中开展“老养残照护单元”的试点工作,在各区选择合适的养老机构设置专门单元,面向“老养残”家庭,为他们营造家庭式住养环境。该政策将能让老年人和他们的重残子女获得相应的服务。 3、养老机构开展常态化“短托”与“试住” https://www.yytong.com/news/4527
6.湖南省2022年惠民惠农补贴政策清单公布!共85个补贴项目!补贴对象:(1)纳入低保或特困救助供养范围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2)纳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3)经认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1.5倍左右的低收入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4)一户多残、以老养残等特殊困难家庭中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 https://www.nongjiao.com/news/read-29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