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昌荣镇盐北村,走进施洪进的养鸭场。感到稀奇的是,记者没有看到鸭子戏水的画面,也没有看到传统意义上的鸭棚和场地,见到的却是干净整齐的鸭笼子,以及在笼子里悠闲吃食的鸭子。
正在给鸭子喂食的施洪进夫妇“得意”地对记者说道:“你们没有见过这样子养鸭吧,我这个叫‘笼养蛋鸭’。”施洪进告诉记者,他有个姜堰的朋友养鸭子,在朋友那看到搞笼养鸭效果不错,回来后便也改成笼养了。
去年3月,施洪进在大营镇租地建了一个鸭场,开始发展笼养鸭。5月,他又在昌荣镇流转土地,建了一处养鸭场发展笼养鸭。“你看,我们这个大棚里有34组笼子,每组笼子有30档,每档养2只鸭子,合计2040只鸭子。”施洪进的妻子边拾蛋边说。
“鸭子是‘江南二号’蛋鸭,饲养90天后进笼,正常情况下,120天左右生蛋。”施洪进告诉记者,大营鸭场的蛋鸭是去年5月中旬进笼的,一个月后开始产蛋,昌荣这边是去年11月份进笼,年底开始产蛋的。
“笼养在室内进行,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产蛋率比较稳。鸭舍里安装了刮粪机,处理鸭粪一点也不费力气。”施洪进告诉记者,他的两处鸭舍每天能产蛋500斤左右,高峰期的时候有600斤。笼养鸭产的蛋直接进入集蛋槽,表面干净,蛋品污染减小,品质较高,且蛋与蛋之间很少碰撞,减少了鸭蛋的破损率。
“以前养鸭子碰到今天这种停电情况,鸭子就容易出现惊群现象,破损率特别高,且产蛋率也会下降,现在蛋鸭笼养就不存在这种情况。”施洪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笼养500天的鸭子,每只一般能产300只蛋。而放养500天的鸭子,每只平均产蛋260只。两处鸭舍的4500只鸭子比正常放养的要多产近两万只蛋。“这个多出来的鸭蛋就是多赚的钱啊,照目前的行情看,一年赚个二三十万不在话下。”施洪进乐呵呵地说道。
“由于鸭蛋品质高,现在都不够卖,昨天还有一位老板来考察,想把蛋全部买走,我可是没法答应。我们的鸭蛋都提前被人家订好了,做生意要讲诚信。”施洪进的妻子说。
“蛋鸭笼养可多层饲养,集约化的养鸭模式对鸭舍的空间需求大大减小,所需的占地面积只有放养的三分之一。同时,这种集约化的经营模式还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蛋鸭笼养后,粪便可以及时处理,环境污染小。另外,高密度的饲养提高了舍内温度,有利于蛋鸭冬季产蛋量的提高。”市林牧业局局长助理杨文祥说,“施洪进蛋鸭笼养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养鸭模式,目前在我市尚属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