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热(queryfever)是由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burnetii)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早在1937年,澳大利亚发生了一种发热性疾病,因不明原因,故在当时称为Q热,后来才证明其病原体为贝氏柯克斯体。贝氏柯克斯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可在外界环境中长期存活。
贝氏柯克斯体存在两种抗原相,根据菌体表面脂多糖组成的不同分为I相和II相。I相病原体含有完整抗原组分,含光滑脂多糖,毒力强;经细胞或鸡胚多次传代后成为II相,含粗糙脂多糖,毒力降低。
流行病学特征
可通过气溶胶广泛感染人和动物,因此美国反恐组织将其列为生物战剂之一。多种动物均能感染该菌,包括反刍动物、其他野生和家养动物、鸟类和节肢动物(尤其是蜱虫)等。
迄今为止,Q热已经成为全球分布最广泛的人兽共患病之一,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均有Q热感染的报道。1950年,我国报道了首例Q热病例。目前,Q热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流行。
检测原理
ELISA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O热的血清学抗体检测中,是实验室最常见的检测方法之一,除了可以检测IgM和IgG抗体外,还可以检测IgA抗体,一般在临床症状出现后的2~3周,便可以检测到抗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