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蚤类鉴定常见蚤类鉴定一、概述:一、概述:二、蚤类形态结构二、蚤类形态结构-内部结构:内部结构:三、蚤类形态结构三、蚤类形态结构-外部结构:外部结构:四、云南常见蚤种的鉴定:四、云南常见蚤种的鉴定:一、概述:一、概述:1、鼠疫:是在一定的地理景观条件下,鼠疫:是在一定的地理景观条件下,以啮齿动物为贮存宿主,以蚤为传播媒介,以啮齿动物为贮存宿主,以蚤为传播媒介,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种发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烈发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以血管、淋巴系统的炎症和组织性传染病。以血管、淋巴系统的炎症和组织
2、内出血为特征。内出血为特征。2、蚤:是身体侧扁、足发达、能爬善、蚤:是身体侧扁、足发达、能爬善跳,具几丁质(是一种坚硬的有机物)外骨跳,具几丁质(是一种坚硬的有机物)外骨骼,寄生于恒温动物体上的吸血性昆虫。骼,寄生于恒温动物体上的吸血性昆虫。蚤是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分为卵、幼蚤是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一般成虫营寄生生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一般成虫营寄生生活。约活。约94%寄生于哺乳动物(啮齿目),寄生于哺乳动物(啮齿目),6%寄生于鸟类(单孔目)和爬行动物。寄生于鸟类(单孔目)和爬行动物。蚤全图蚤全图3、跳蚤在分类学上的地位:、跳蚤在分类学上的地位:蚤在动
3、物分类上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蚤在动物分类上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蚤目。截止目前,全世界共发现蚤昆虫纲、蚤目。截止目前,全世界共发现蚤约约2500种(亚种),分属种(亚种),分属5总科总科16科科239属,属,我国共发现我国共发现649种(亚种),分属种(亚种),分属4总科总科10科科74属,我省有约属,我省有约154种,分属种,分属7科科46属。属。4.蚤目的特征:蚤目的特征:(1)、体小,身体侧扁,体表有很多毛。)、体小,身体侧扁,体表有很多毛。(一般(一般13mm,大的可达,大的可达7mm,雌性最大可达雌性最大可达10mm。)。)(2)、为刺吸式口器,吸血为生。)、为
4、刺吸式口器,吸血为生。(3)、翅退化,有发达的足。、翅退化,有发达的足。(4)、能爬、善跳。)、能爬、善跳。(5)、完全变态昆虫。)、完全变态昆虫。5、蚤类在分类学上真正受到广泛的重视,是在十九世蚤类在分类学上真正受到广泛的重视,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第三次鼠疫世界大流行期间,在这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第三次鼠疫世界大流行期间,在这期间在流行病学上有三个成果:期间在流行病学上有三个成果:(1)、首次发现了鼠疫病原体鼠疫杆菌;)、首次发现了鼠疫病原体鼠疫杆菌;(2)、科学上证明了啮齿动物与鼠疫的关系;)、科学上证明了啮齿动物与鼠疫的关系;(3)、证明了蚤类在鼠疫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5、。)、证明了蚤类在鼠疫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二、蚤类的内部结构:二、蚤类的内部结构: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和感觉系统、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和感觉系统、生殖系统。前个系统为生命系统、最后一个为生殖系统。前个系统为生命系统、最后一个为繁殖系统。繁殖系统。三、蚤类的外部形态:三、蚤类的外部形态:大小:大小:13mm,大的可达大的可达mm,雌性最大可达,雌性最大可达mm。头:摄食和感觉中心;头:摄食和感觉中心;胸:运动中心;胸:运动中心;腹:营养生殖中心。腹:营养生殖中心。头及前胸头及前胸中后胸及第一腹节背板
6、中后胸及第一腹节背板雄性变形节雄性变形节雌蚤变形节雌蚤变形节四、云南几种常见蚤的鉴别特征:四、云南几种常见蚤的鉴别特征:1、印鼠客蚤印鼠客蚤2、人蚤人蚤3、不等单蚤不等单蚤4、棕形额蚤棕形额蚤5、绒鼠怪蚤绒鼠怪蚤6、特新蚤指名亚种特新蚤指名亚种7、方叶栉眼蚤方叶栉眼蚤8、偏远古蚤偏远古蚤9、缓慢细蚤缓慢细蚤10、猫栉首蚤指名亚种、猫栉首蚤指名亚种印鼠客蚤头及胸印鼠客蚤头及胸印鼠客蚤印鼠客蚤雌蚤雌蚤印鼠客蚤雄性印鼠客蚤雄性人蚤头胸几第一腹节背板人蚤头胸几第一腹节背板人蚤人蚤雌性雌性人蚤雄性变形节人蚤雄性变形节不等单蚤不等单蚤头头不等单蚤不等单蚤雌性雌性不等单蚤不等单蚤雄性雄性棕形额蚤棕形额蚤头头棕形额蚤棕形额蚤雄性雄性棕形额蚤棕形额蚤雌性雌性绒鼠怪蚤绒鼠怪蚤头头绒鼠怪蚤绒鼠怪蚤雄性雄性绒鼠怪蚤绒鼠怪蚤雌性雌性特新蚤特新蚤头头特新蚤特新蚤雄性雄性特新蚤特新蚤雌性雌性方叶栉眼蚤方叶栉眼蚤头头方叶栉眼蚤方叶栉眼蚤雄性雄性方叶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