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demiologicalandClinicalFeaturesofRickettsialInfectionAmongAustralianIndividualsfrom2015to2018
2015—2018年澳大利亚立克次体感染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
作者:StephenR.Graves,AminulIslam
立克次体感染与其他很多细菌甚至是病毒感染临床症状相似,而在临床机构进行立克次体检测也不普及,因此很多感染者并不能被确诊。这是在世界很多地区包括中国普遍面临的问题,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并且,由于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但具有本土特有的立克次体种类造成的感染,也存在由于旅行原因造成了海外其他立克次体种类感染。
2024年10月22日,澳大利亚吉朗大学医院StephenR.Graves博士团队在国际同行评议期刊Zoonoses发表题为《EpidemiologicalandClinicalFeaturesofRickettsialInfectionAmongAustralianIndividualsfrom2015to2018(2015—2018年澳大利亚立克次体感染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的短篇论著。
研究人员对2015—2018年澳大利亚血清学诊断的立克次体感染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血清学诊断覆盖了6个立克次体种,其中4种是澳大利亚所特有。根据抗体阳转和血清抗体滴度,将患者分为了明确近期感染(definite)、非常可能(probable)和可能(likely)三组,分别对其基本人口学特征、接触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临床生化检验指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总结出了澳大利亚立克次体感染者共同临床症状,并且发现往往血清抗体滴度水平更高的患者指标阳性率更高,但从个体看也有一些患者部分指标仍是阴性。
图1澳大利亚立克次体病分析流程
表1立克次体感染阳性病例人口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比较
表2立克次体感染阳性病例临床特征比较
表3立克次体感染阳性病例病理特征比较
感谢Zoonoses青年编委、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王鑫博士提供中文评述。
述评者简介:
王鑫博士
王鑫,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应急实验室主任。从事动物源性新发再发传染病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WHO《国际鼠疫诊断标准》、《鼠疫管理指南》西太区代表专家,《中国鼠疫生态结构》主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课题,发表SCI论文70余篇,以青年编委,《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杂志等编委或青年编委。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专家组、国家疾控局全球卫生治理专家工作组成员。
Pleasecitethisarticleas
引用信息
Citation:
GravesSR,IslamA.EpidemiologicalandclinicalfeaturesofrickettsialinfectionamongAustralianindividualsfrom2015to2018.Zoonoses.2024,4(1):31.DOI:10.15212/ZOONOSES-2024-0014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Zoonoses是全球第一本有关人兽共患病的金色开源期刊,由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和Compuscript出版服务公司共同主办,旨在搭建人兽共患病领域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兽医和公共卫生学者间沟通的桥梁。
Zoonoses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首席科学家董小平教授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部LynnSoong教授担任共同主编。目前Zoonoses已被Scopus、DOAJ、GoogleScholar、CNKI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