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第23周流感病毒数据及分析(丙类传染病)
(一)全国第23周流感周报数据
从数据上来看第23周流感阳性检测率在全国范围为6.2%(图后流279-1)。
图后流279-1流感样病例监测实验室检测结果
第23周,全国共报告2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经实验室检测,1起为A(H1N1)pdm09,1起为流感阴性。
图279-2近期流感阳性检测率统计
南方省份阳性检测率为8.3%,ILI%为4.9%,相比上周均有小幅回落;北方省份阳性检测率为1.7%,ILI%为3.9%,相较上周有小幅波动(图后流279-3)。
图279-3ILI%与阳性率
(二)全国毒株及耐药性情况
第23周乙型流感占比为4.20%(Victoria4.20%),甲型流感占比95.80%(H1N1[89.67%],H3N2[6.13%]),甲型流感连续13周占比上升,H1N1为目前的主要流行株,H3N2有小幅上升(图后流279-4)。
图后流279-4近期全国流感分型占比变化
最近几周全国流感处于波动状态,其中北方省份流感阳性率继续回落(北甲1.62%,北乙0.08%),流行株方面H1N1占比为92.90%;南方省近期保持波动(南甲7.96%,南乙0.34%),流行株方面H1N1占比为89.86%(图后流279-5)。
图后流279-5
第23周,所有A(H1N1)pdm09亚型流感毒株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所有A(H3N2)亚型和B型流感毒株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所有A(H1N1)pdm09、A(H3N2)亚型和B型流感毒株均对聚合酶抑制剂敏感。
(三)香港地区第23周流感流行状况
在第23周所收集的8782个呼吸道样本中,其中有526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5.99%),连续4周回落(图后流279-6)。
图279-6香港地区流感病毒阳性检测率
其中甲型H1N1占91%,甲型H3N2占比7%,乙型Victoria占比1%(图后流279-7)。甲型H1N1仍为主要流行株。
图后流279-7香港地区流感分型占比
(四)流感整体情况
第23周全国流感活动整体有所回落,但南方省份仍处于流行阶段(图后流279-8)。
图后流279-8流感阳性检测率
在分型方面依旧是甲型流感为主(图后流279-9),乙型流感已经处于零星散发状态。
图后流279-9近期中国大陆地区流感分型统计
随着暑假的临近,北方省份承接南方外溢病例的风险开始增加。
二、2024年第23周新冠病毒数据及分析(乙类传染病)
(1)北京市
图后流279-10北京市120信息推测当地的新冠疫情正在处于相对低位流行状态。
(2)四川省(泸州市)
我市主要呈现散发疫情状态,目前我市流行毒株仍主要为JN.1。泸州疾控发布风险提示
四川省(泸州市)新冠目前处于散发状态。
(3)山东省(临沂市高新区马厂湖镇)
目前我省新冠感染疫情处于低水平波动态势,建议群众应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马厂湖镇预防接种,6月份健康提示
山东省新冠疫情目前处于低水平波动态势。
(4)福建省(泉州市)
6月仍是新冠病毒感染、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人群普遍易感,学生、儿童等重点人群应注意防范。
景洪提示
(6)广东省(多地)
茂名市
近期我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茂名疾控中心提醒:6月疾病预防
江门市
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我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处于波动下降的低水平流行期,主流新冠病毒毒株仍为JN.1系列毒株。预防新冠病毒仍不容忽视,可采取应对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措施,应对当前的新冠病毒感染风险。
江门市疾控提示
广东省整体上处于低位流行状态。
(二)HKDH第23周疫情周报
在第23周共收集了7277份呼吸道样本,其中有267例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3.67%),连续五周回落(图后流279-11)。
图后流279-11香港地区新冠阳性检测率
第23周污水中检测出的拷贝数为每公升125000,相较第22周的106000有所上升(图后流279-12)。
图后流279-12香港地区新冠阳性检测率及污水数据
图后流279-13香港地区变异株占比情况
(三)全国毒株情况分析
从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的数据来看,采样日期最晚为6月11日的上传样本中,绝大多数仍为JN.1,目前来看最新采样的BA.2或为系统中尚未改名的XDV系变异株,占比没有显著上升(图后流279-14)。
图后流279-14
推测第23周大陆地区JN.1及其子系(不含KP系)变异株占比在70%左右,XDV占系变异株25%左右。
(四)新冠阳性检测率预测
图后流279-15中国大陆地区新冠阳性检测率
由于近期流感和新冠的整体流行强度都相对较低,所以在综合影响下暂时表现为低水平共流行的态势(图后流279-16)。
图后流279-16
之后几周在没有新的逃逸能力更强的变异株以及高强度甲型流感影响的情况下(图后流279-17),暂时仍维持5月的中期预测:
第23周~第24周(6月3日~6月16日),新冠疫情保持相对低位流行状态,或将波动下降。
第25周(6月17日~6月23日),新冠或将继续呈低位波浪式流行状态。
第26周~第27周(6月24日~7月7日),新冠或将继续呈低位波动式流行状态,部分地区或将小幅回升。
图后流279-17大陆地区流感分型及新冠阳性检测率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大陆地区第23周(6月3日~6月9日)新冠疫情或将小幅回落,但第24周(6月10日~6月16日)受端午节影响可能会小幅上调,但同样取决于近期流感等传染病的流行情况;香港地区第24周或将出现小幅回升,暂时进入低位波动期。
近期,全国范围内新冠病毒整体的感染风险相对较低(图后流279-T1)。
图后流279-T1
(五)新冠与流感共流行的情况
随着新冠病毒流行情况的整体调整,近期出现新冠和流感合并感染的概率相对较低。
三、其他健康风险情况
(一)肺炎支原体感染(非法定传染病)
(二)诺如病毒感染(丙类传染病,属于感染性腹泻)
另外从部分门诊观测到到的信息来看近期诺如病毒感染有比较明显的增加。请提醒儿童注意手卫生,但鉴于常用的酒精无法对诺如病毒完成有效灭活,所以建议使用肥皂进行洗手。
(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非法定传染病)
第23周有所上升。根据以往的经验,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2月是我国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尽管RSV的致病性本身相对较弱,但高危人群需要小心其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合并感染带来的健康风险。
(四)百日咳(乙类传染病)
2024年4月百日咳上报数为91272例,是去年同期的84.98倍,是上月的3.37倍。整体来看,今年前4个月百日咳呈现了爆发式增长,数值为近年来的新高(图后流279-18),且近期仍然维持较高的发病水平。
图279-18近期大陆地区百日增长趋势
(五)虫媒传染病
(1)登革热最近两周广东省已监测到本土病例,南方多省均监测到输入病例。
近期雨水充足、天气炎热,部分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目前,登革热已进入流行季,从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分布来看,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感染风险(图后流279-19)。加之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登革热的传播情况正在逐年恶化。
图后流275-19我国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分布图
另外受蚊虫活动增多影响,乙型脑炎感染风险有所增高。
(2)蜱虫叮咬
最近两周华北、华中和华东省份监测报告病例明显上升。蜱是一种媒介生物,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同时蜱还可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患病。随着气温升高,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蜱虫叮咬高发季(图后流279-20)。报告的发病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几年全国每年的发病人数约2000例左右。病例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浙江,辽宁,江苏。但病例报告地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出现病例。
图后流279-20CCDC2020年蜱虫报告病例统计
蜱虫主要生活在草丛、灌木丛等环境中,在这些地方活动时要尽量穿着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同时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不要穿凉鞋。同时,含有避蚊胺(DEET)成分的驱蚊剂可以有效防止蜱虫叮咬,在前往可能存在蜱虫的区域之前,在皮肤裸露处涂抹适量的含DEET成分的驱蚊剂,只推荐2岁以上人员使用。
(六)其他传染病近期腺病毒、手足口病、水痘和猩红热、风疹、登革热等传染病的感染风险有所提升。多地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腮腺炎和猩红热高发期。
四、本周(第25周,6月17日~6月23日)重点天气情况
未来10天华北黄淮还将有高温过程19日后江淮江南北部等地降雨增多
未来10天(6月16-25日),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和西部、西南地区及西藏东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50~120毫米,部分地区有150~200毫米,湖南北部、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广西北部、贵州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可达250毫米以上;西北地区大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及新疆沿天山地区等地累计降水量有15~40毫米,其中河北北部、甘肃南部、陕西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50~6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7成,局部偏多1倍以上。
(图后流279-21)。
图279-21全国降水量预报图
五、近期健康提示
分析传染病数据主要是为了能更准确地判断全国疫情的大致走向,以便指导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