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食品安全检验项目有十二大类
食品安全检测主要是指按照国家指标来对食品进行检测,主要是一些有害有毒的指标的检测,比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
食品安全检测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各种技术,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食品安全检验的内容包括对食品的感官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添加剂、有害物质的检测等。食品安全检测检验项目包括食品营养成分、质量指标、安全指标等十二大类。
食品安全检测检验项目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发展历程
3、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各省“十四五”规划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发布主体
政策规划
要点
2019年1月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19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会商机制;国务院卫生行政、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发现需要对农药、肥料等进行安全性评估的,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提出安全性评估建议;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机制等。
2019年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
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职责、考核监督、奖惩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2019年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
明确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建立最严格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实施最严厉的处罚、坚持最严肃的问责等十二项具体意见。明确到2020年初步建立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到2035年基本实现食品安全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关于印发2019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十大行动、加强法律法规“立改释”、对违法行为“处罚到人”、落实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食品抽检和核查处置、防范重点区域食品安全风险、简化准入审批流程、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加强科技支撑和信息化建设、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引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等,共21个方面。
2019年8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
GB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标准规定了食品中483种农药7107项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代替GB2763-2016和GB2763.1-2018。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2763-2005、GB2763-2012、GB2763-2014、GB2763-2016、GB2763.1-2018。
2019年9月
市场监管总局
关于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指导意见
为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含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按标准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防止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扎实推进健康中国行动。
2019年12月
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
进一步加强调味面制品(包括俗称的“辣条”类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维护和促进公众健康。
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公安部
关于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
将联合行动中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采取的有效措施、形成的有益经验转化为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学校及幼儿园、供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力求从根本上解决校园食品安全问题。
2020年2月
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规范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落实地方属地管理责任,有效防控小作坊食品安全风险,切实维护食品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3月
关于加强冷藏冷冻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公告
加强冷藏冷冻食品在贮存运输过程中质量安全管理
2020年4月
农业农村部、卫健委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31650-2019)
该标准规定了260余种(类)兽药在畜禽产品、水产品、蜂产品等产品中的2100余项残留限量及使用要求。新增兽药品种70余项,残留限量标准640余项。兽药残留检测项目增多,对检测产品的检测种类、灵敏度提出了新要求,检测产品应用范围拓展。
2020年11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该部法律自2015年修订版起。肯定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在监管中的作用。规定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抽查检测.抽查检测结果确定有关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2021年9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规范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使用管理的意见》
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对对不属于国家规定的食品快检方法开展评价,并规定食品快检产品的评价方法。
中国各省市“十四五”规划关于食品安全规划汇总
省市名称
“十四五”规划关于食品安全规划
西藏
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安全监管和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湖北
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云南
全面深化食品安全管理改革,强化综合协同监管,加强基层综合执法
广西
健全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抓好食品药品安全治理
广东
优先在食品药品安全、环保、通讯、交通、通关、工程建设等粤港澳三地共识度高的领域实现突破。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健全质量追溯制度和体系
安徽
强化生物安全保护,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攻坚行动,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山东
扎实推进“食安山东”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源头治理和全程监管
辽宁
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生物安全保护,提高食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
吉林
全面加强各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生物安全保护,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
山西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努力实现本质安全
河北
提高食品药冯安全保障水平,强化源头治理和全过程监管,健全追溯机制
5、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中国香港食品安全分数最高
综上所述,在政策利好、企业数量增加及民众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的环境下,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市场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约为1093.6亿元,同比增长18%。而从食品安全城市分数来看,2021年中国食品安全分数最高的为中国香港92.26分;其次是中国澳门地区食品安全分数91.57分。
榨菜主要应用于下饭/馒头、煲汤/做菜、休闲零食等主食场景,近年在烹饪、休闲零食等场景持续渗透。根据数据显示,下饭/就馒头在榨菜行业应用份额占比65.1%。
具体从消费规模来看,按零售额计,我国溯源燕窝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人民币25亿元增长至2022年178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536亿元,2022-2027年CAGR将达到24.7%;非溯源燕窝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252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385亿元。
调味酱作为日常烹饪的必需品,其市场需求量及产量表现出高度稳定性。2015-2023年,我国调味酱产量由361.49万吨增长至444.38万吨,我国调味酱需求量由225万吨增长至313.35万吨。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西式糕点消费场景不断拓展,已从最初的节日庆典专属,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再加上“她经济”消费潜力释放、电商平台、物流等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等利好因素推动下,我国西式糕点市场规模不断扩容,人均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额持续增长。从竞争来看,我国西式糕点行业细分市场较
酸辣粉作为一种小吃,在我国大行其道,并显示出强大的消费韧性。数据显示,2015-2022年我国酸辣粉行业市场规模从2.31亿元增长至15.83亿元。估计2023年我国酸辣粉行业市场规模在19.06亿元左右。
虽然受疫情影响,对餐饮端酱油需求产生一定冲击,但由于酱油具有高频、刚需、大基数等特点,行业市场规模稳中有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达5133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5925亿元。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均提出到2030年,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则提出到2025年,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克)下降15%。
目前我国速冻食品整个行业已迈入发展高速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至2022年底,我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强势突破1688亿元大关。而这一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攀升,至2025年有望达到2131亿元,充分印证了行业的高增长潜力和庞大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