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替代原《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1994),新标准于_2014年6月1日_起正式施行。
3.厂房可车间应根据产品特点、生产工艺、生产特性以及生产过程对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划分作业区,并采取有效分离或隔离。如:通常可划分为_清洁作业区_、_准清洁作业区_和一般作业区;或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等。__一般作业区_应与其它作业区域分隔。
4.建筑内部架构应易于维护、_清洁或消毒_,主要有顶棚、墙壁、门窗、地面构成。
5.生产设备一般要求: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并按工艺流程_有序排列_,避免引起__交叉污染_。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选址不应选择(ABCDE)
A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
B有害废弃物无法清除的区域
C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区域
D周围有大量虫害孳生的场所
E受污染河流的下游
2、厂区环境有哪些要求(ABCD)
A合理布局
B硬化
C绿化要求
D生活区的设置
3、需要的设施:(ABCD)
A供水和排水
B清洁消毒、废弃物存放
C个人卫生(包括更衣室、卫生间、水龙头)
D通风、照明、仓储、温控
4、对食品生产过程中采购、加工、贮存、检验、销售等环节详细记录包括(ABCD):
B食品的加工过程(包括工艺参数、环境监测等)、产品贮存情况及产品的检验批号、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内容。
C记录出厂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检验合格单、销售日期等内容。
D召回的食品名称、批次、规格、数量、发生召回的原因及后续整改方案等内容。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当发现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存在其他不适于食用的情况时应召回(√)
2.被召回的食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
3.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有补救措施(√)
4.记录和文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年(×)
5.应通过自行检验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对原料和产品进行检验,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生产设备的设计要求?
所有生产设备应从设计和结构上避免零件、金属碎屑、润滑油、或其他污染因素混入食品,并应易于清洁消毒、易于检查和维护。
设备应不留空隙地固定在墙壁或地板上,或在安装时与地面和墙壁间保留足够空间,以便清洁和维护。
2.卫生管理制度有哪些?
应制定食品加工人员和食品生产卫生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考核标准,明确岗位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
应根据食品的特点以及生产、贮存过程的卫生要求,建立对保证食品安全具有显著意义的关键控制环节的监控制度,良好实施并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应制定针对生产环境、食品加工人员、设备及设施等的卫生监控制度,确立内部监控的范围、对象和频率。记录并存档监控结果,定期对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应建立清洁消毒制度和清洁消毒用具管理制度。清洁消毒前后的设备和工器具应分开放置妥善保管,避免交叉污染。
4、什么情况下对产品实施召回,召回后怎么处理?
对被召回的食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对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应采取能保证食品安全、且便于重新销售时向消费者明示的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