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原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详解

1、食物:可供人类食用或具有可食性的物质统称为食物。

2、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3、食品加工:就是将食物或原料经过劳动力、机器、能量及科学知识,把它们转变成半成品或可食用的产品(食品)的过程。

4、食品工艺:将原料加工成半成品或将原料和半成品加工成食品的过程和方法。

5、水分活度:食品表面测定的蒸汽压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之比。

6、MSI:在恒定温度下,以A

对水分含量作图所得到的曲线称为水分吸附等温线。

7、水分梯度:干制过程中潮湿食品表面水分受热后首先有水分蒸发,而后水蒸气从食品表面向周围介质中扩散,此时表面湿含量比物料中心的湿含量低,出现水分含量的差异,即存在水分梯度。

8、导湿性:同时,食品高水分区水分子就会向低水分区转移或扩散。这种由于水分梯度使得食品水分从高水分向低水分处转移或扩散的现象,称导湿性。

9、导湿温性:温度梯度将促使水分从高温处向低温处转移,这种由水分梯度引起的导湿温现象被称为导湿温性。

10、干制品的复原性: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在重量、大小、形状、质地、颜色、风味、结构、成分以及其他可见因素等各方面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

11、干制品的复水性:新鲜食品干制后能重新吸回水分的程度。

12、复水比:物料复水后沥干重(M

复)和干制品试样重(M

)的比值。

13、瘪塌温度:在冷冻干燥的二级干燥阶段需要注意热量补加不能太快,以避免食品温度上升快,使原先形成的固态状框架结构失去刚性变为易流动的液态,从而导致食品的固态框架结构瘪塌,干制品瘪塌时的温度即为瘪塌温度。

14、酸化食品:有些低酸性食品物料因为感官品质的需要,不宜进行高强度的加热,这时可以采取加入酸或酸性食品的办法,将整罐产品的最终平衡PH控制在4.6以下,这类产品称为“酸化食品”。

15、F

16、Z值:是杀菌变化10倍所需要相应改变的温度数,单位为℃。

18、反压力:加热杀菌或冷却过程中杀菌锅内需要施加的压力,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

避免铁罐变形或玻璃罐跳盖。

20、商业杀菌:罐头食品杀菌时杀灭所有的致病菌,耐热腐败菌的量降低到允许的概率值以下,以保证罐头食品在正常的销售期内不会因微生物的生长而腐败。

22、顶隙:指罐头食品内表面与罐盖内表面间的空隙,是为形成真空和承受杀菌时的压力变化而保留的。

23、冷点:罐头食品在杀菌或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最慢的点。固体食品在几何中心,液体食品在中心线偏下部。

24、巴氏杀菌法:在100℃以下的加热介质中的低温杀菌方法,以杀死病原菌及无芽孢细菌,但无法完全杀灭腐败菌,因此巴氏杀菌的非酸性产品只能冷藏。

25、热烫:生鲜的食品原料迅速以热水或蒸气加热处理的方式,称为热烫。其目的主要为抑制或破坏食品中酶以及减少微生物数量。

27、冷藏:将食品温度降低到接近冰点而不冻结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最适用温度为—1~8℃。

28、冻藏:是采用缓冻或速冻方法将食品冻结,而后再在能保持食品冻结状态的温度下贮藏的保藏方法。最适用温度为—18℃。冻藏适用于长期贮藏。

29、速冻:指快速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冻结方法,食品的品质好。

30、缓冻:指慢速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冻结方法。因冰晶体粗大而影响食品的品质。

31、气调贮藏:调节贮藏环境中的空气成分,减缓贮藏原料的生理活动,延长贮藏期限。

32、冷链:为保证冷冻食品的质量,从加工到贮藏、运输、销售、消费前的各个环节都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

33、冷害:生鲜物料在冷藏过程中因温度低而产生的生理性败坏。

34、最大冰晶体生成带:食品在冻结时,当温度低于—1~5时,约80%的水形成冰晶,该温度区间称为最大冰晶体生成带,必须快速通过。

35、真空冷却:利用高真空条件下水分沸点下降,少量水分的迅速蒸发带走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物料快速降温的处理方法。

36、冻结点:对食品进行冻结处理时,水分开始形成冰晶时的温度,一般低于0℃。

37、滴液:动物性食品经冷冻|解冻后,不能被肌肉组织重新吸收回到原来状态而流失

的水。

38、发酵: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

代谢产物或初级代谢产物的过程。

39、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

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40、化学保藏:在食品生产和贮运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的耐藏性和尽可能保

持它原来品质的措施。

41、抗氧化剂:能够延迟、延缓或者预防由于氧化引起的食品败坏或风味劣化的物质。

42、食品辐射保藏:是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射能量照射食品或原材料,进行杀菌、杀虫、

消毒、防霉等加工处理,抑制根类食物的发芽和延迟新鲜食物生理过程的成熟发展,以

达到延长食品保藏期的方法和技术。

43、液态烟熏剂:一般由硬木屑热解制成,将产生的烟雾引入吸收塔的水中,熏烟不断

产生并反复循环被水吸收,直到达到理想的浓度。

44、辐射D

:表示某种微生物对辐射的敏感性,通常以每杀死90%微生物所需要的戈瑞10

数来表示,即残存微生物下降到原数的10%所需要的剂量。

45、吸收剂量:是电离辐射授予被辐射物质单位质量的平均能量,即被辐射物质吸收的

辐射能量,法定单位为J\Kg,也称为戈瑞(Gy)。

46、半干半湿食品:在食品的各种状态中,除了固体、液体外,还有一些食品的状态是

大多处于0.7~0.85之间,比新鲜果蔬低,比介于固液之间,其水分含量在20%~50%。A

w

传统干燥食品高,处于半干半湿状态,这样的食品称为半干半湿食品。

47、防腐剂:指加入到食品中可以起到杀菌或抑菌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其适用范围和

THE END
1.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比较微米和纳米如题,这三种干燥方式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各是什么呢?https://muchong.com/t-8357063-1-authorid-2773891
2.项目1果蔬加工技术果蜡是最早使用的果蔬涂膜保鲜剂,早在1930年就在美国问世。果蜡是一种含蜡的水溶性乳液,喷涂在果实的表面干燥后,在果皮表面固化形成薄膜,起到了涂膜保鲜作用。市场上的柑橘类水果普遍使用涂膜机(打蜡机)进行涂膜处理,涂膜机由清洗、擦吸干燥、喷涂、低温干燥、分级和包装等部分联合组成。 https://www.360doc.cn/mip/726187313.html
1.从多种枸杞干燥方式(冻干热干晒干),论其品质优劣使用热风干燥机械设备进行干燥的方法。有研究资料建议在干燥初期先用温度40~45℃、风速0.35m/s的热风干燥6小时左右,再用温度60℃、风速0.35m/s的热风干燥6小时左右,zui后用温度65℃、风速0.15~0.25m/s的热风干燥20小时即可。 优缺点:该方法成本较低,处理量大,易于操作,可实现自动化,但热风干燥的枸杞产品表面易...https://m.chem17.com/tech_news/detail/1007080.html
2.干燥技术范文12篇(全文)真空冷冻干燥是干燥领域中设备最复杂,能耗最大,干燥成本最高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热风干燥后的物料相比技术特点如下[1,2] :(1)由于物料是在低于水的三相点压力(610.5 Pa)以下干燥,相应的相平衡温度低,且处于高度缺氧状态。 因此适用于干燥极为热敏和极易氧化的物料,可保留新鲜物料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和有效成分;(2...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w29s3xo.html
3.热风干燥学术百科提供全面的“热风干燥”相关文献(论文)下载,论文摘要免费查询,热风干燥论文全文下载提供PDF格式文件。热风干燥中文、英文词汇释义(解释),“热风干燥”各类研究资料、调研报告等。https://wiki.cnki.com.cn/HotWord/154936.htm
4.食品变温压差膨化联合干燥理论与技术简介,目录书摘1.2.3变温压差膨化联合干燥的动力机制 1.3食品变温压差膨化联合干燥基本操作流程 1.3.1升温升压阶段 1.3.2膨化降压阶段 1.3.3真空定型阶段 1.4食品变温压差膨化联合干燥技术与装备的优缺点 1.4.1优点 1.4.2缺点 1.5食品变温压差膨化联合干燥技术国外研究进展 ...https://www.jd.com/productjs/5223e848c4b95fb8.html
5.干燥机冷冻干燥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采用制冷技术干燥压缩空气的。因此冷干机具有制冷系统。冷冻干燥机的制冷系统属于压缩式制冷,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并与压缩空气和冷却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压缩空气...https://baike.sogou.com/v356403.htm
6.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喷雾冷冻干燥技术主要应用于制造粉末状的**和食品中,该技术能显著缩短冻干时间,黄立新等利用该技术对奶粉进行了干燥,时间从48h缩短到10h。 4.3、冷冻干燥与热风干燥联合 在充分考虑能耗和产品品质的同时,许多研究者开始探索采取联合干燥的方式对食品物料进行干燥,其中将传统的热风干燥和冷冻干燥技术联合就是其中一个...http://www.szvacuum.com/szvacuum_Affiche_1494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