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企业标准是否属于食品安全标准呢?从食安法条例第74条聊聊对“非食品安全指标”不合格的处置中国品牌质量网

食品的企业标准是否属于食品安全标准呢?--从食安法条例第74条聊聊对“非食品安全指标”不合格的处置

作者系中国品牌与防伪/消费品执法打假协作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

孔迪

现行2015版《食品安全法》专门把“食品安全标准”列为第三章共九条,分别规定了“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原则、法律属性、涉及内容,制定单位的职责和层级,备案、公布和跟踪修订的具体要求。单从本章法条的明文表述来看,食品安全标准似乎只分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第27条,由国务院卫生部门会同食品监管(农业)部门制定、发布)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第29条,针对暂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地方特色食品,由省级卫生部门制定并发布)两类,虽然第30条也写到“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本企业适用,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但却没有像第29条那样在后半段直接给出“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表述,那么食品的企业标准是否属于食品安全标准呢

食品的企业标准是否属于食品安全标准呢

第一种意见认为属于,主要论据如下:首先,食安法专门将第30条涉及“食品企业标准”的内容放在第三章“食品安全标准”中,其意义已经不言而喻;其次,在原人大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袁杰、原食药监总局法规司长徐景和主编的《食安法释义》(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年5月第1版)中对第30条解释到“本条是关于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规定”,使用了“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提法,并细化解释“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是生产食品的企业自己制定的,作为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在企业内部适用的食品安全标准,属于企业标准的范畴”;第三,食安法第31条还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其网站上公布制定和备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在统一冠以“食品安全”的名义下,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按层级并列,按照语法逻辑自然可以理解存在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释义中也如此认定)。综上该观点认为:只要食品经检验某项指标不符合其明示执行企标,同样可以适用食安法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条款处罚。

而持反对意见、认为不属于的主要依据有两点:一是虽然食安法把“企业标准”放到第三章“食品安全标准”中来阐述,并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并列,但这主要是从关联性角度考虑,并不代表食品企标也属于食品安全标准;而从实践看,食品企标中往往还普遍包括不涉及食品安全的其他质量指标和企业内部管理规定,所以第三章各条中只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提法,从未出现过“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表述,这应当是立法者故意为之。二来从标准的法律属性来理解,食安法第25条早已明文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但不论在旧版1988年或是2017年修订的《标准化法》所规定的我国标准体系中,“企业标准”都不是强制执行的标准,这与食安法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制属性不符。所以反对观点认为,食品的企业标准并不能直接视为(但部分包含了)食品安全标准。

如何区分食品的“企业标准”与“食品安全标准”

对生产经营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但不符合企业标准该如何处罚

哪些情况不适用第74条进行处罚

第74条虽然解决了部分争议,但其将适用条件限定于“企业标准中的食品安全指标”又带来了新难题。以南方沿海地区常用的调味剂“鱼露”为例,同时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0133-2014《水产调味品》(无地方标准)和推荐性行业标准SB/T10324-1999《鱼露》,前者仅规定了原料要求、感官要求、污染物和微生物限量,而后者规定了理化指标(氨基氮、全氮和食盐含量)和标志。假如“鱼露”明示标注执行SB/T10324标准,经检验各项指标符合GB10133但“氨基氮”含量达不到SB/T10324标准要求,因为后者为推荐性行标并非企标,所以无法适用条例第74条规定;再假如企业根据自身需要或为了“官方背书”将GB10133和SB/T10324标准中的各项要求整合制定了一个企标,经备案后明示标注执行,经检验符合GB10133标准但“氨基氮”含量达不到企标要求,能否适用第74条呢关键看“氨基氮”是否属于“食品安全指标”,但水产调味这类产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0133中未对此类理化指标作任何规定,也没有地方标准,所以没有依据将“氨基氮”认定为食品安全指标,类似于释义举例的“啤酒泡沫量”,同样不宜适用第74条进行处罚。

既然在食品法规体系中没有明确对应的罚则,“特殊法”无规定时不妨考虑下“一般法”,《产品质量法》第26条第2款第3项规定“产品质量应当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人大法工委版《质量法释义》对此条解释到“这是法律对生产者保证产品质量所规定的明示担保义务.在产品或者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是表明产品质量符合自身标注的产品标准中规定的质量指标,判定产品是否合格,则以该项明示的产品标准作为依据”。所以不论不合格项目属于明示执行的推荐性国标、行标或企标中的非食品安全指标,都可认定为“产品质量不符合明示标准”,对应罚则即第50条“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具体定性再个案分析。当然也有观点认为食品终归不宜适用质量法,仍应按照食安法第125条第1款第2项“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处罚。

但不论适用质量法第50条或食安法第125条处罚,都会陷入一种“悖论”,同样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但不符合企业标准要求,如果不合格项目属于“食品安全指标”,按照食安法条例第74条规定首犯只是警告+责令改正;如果不属于“食品安全指标”反而变成了直接没收+罚款,从常识来看后者违法程度较轻但处罚更重,明显不合理。从第74条释义来看,立法者对于企业标准中的“非食品安全指标”项目不合格似乎更倾向于不予处罚,但条例本身却并未明确规定,如果办案人员作出不予处罚认定也没有充分依据;而且条例也没有规定推荐性标准中的“食品安全指标”或“非食品安全指标”不合格如何处理,所以这个“悖论”仍将持续,只能寄希望于今后修订食安法或食安法条例时予以解决了。

THE END
1....没有按照《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的处罚标准执行,如何保护合法权益...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四十八条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https://www.lawtime.cn/wenda/q_36450803.html
2.食品伙伴网手机版―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中国食品行业专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食品生产类、餐饮服务类和食品销售类)http://m.foodmate.net/index.php?itemid=170148&moduleid=25
3.新食品安全法常见违法的处罚依据及处罚种类和罚款幅度新食品安全法常见违法的处罚依据与处罚种类及其罚款幅度序号案由执法依据处罚种类及其罚款幅度是否适用三步式违反条款处罚条款1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https://www.360docs.net/doc/652210878.html
4.《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多选题】某企业擅自使用被查封或扣押的设施、设备、器材,县安全生产监管局作出罚款1万元的处罚决定。在处罚履行期限到期后,该企业既未履行处罚决定,又未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县安全生产监管局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 申请省级安全生产监管局强制执行 B. 申请人...https://www.shuashuati.com/ti/ce21406aac9b47cf8e8e7bd204e375b1.html
1.市场监管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管科百问百答8.对于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监管执法部门如何实施处罚?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https://www.zjk.gov.cn/content/bwbd/197895.html
2.食品安全法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8.《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义务和责任是怎样规定的? 答: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19.《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在调整范围上有哪些差别? https://www.fwsir.com/ziliao/html/ziliao_20160420083117_335153.html
3.食品安全法解读现行《食品安全法》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保障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得到提升,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与此同时,我国食品安全违法生产经营现象依然存在,食品安全事件时发有发生,监管体制、手段和制度等尚不能完全适应食品安全需要,法律责任偏轻、重典治乱威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形势依然...https://www.yjbys.com/edu/nbe/280946.html
4.食品生产企业的内外包装上配料表和执行标准不一致,是直接处罚还是...结论:处罚 解析:配料表与产品不符合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https://www.64365.com/ask/11656244.aspx
5.案例产品违反执行标准被判十倍处罚,二审驳回!因此上诉人采用了该推荐性标准,依据该法就应当按照该法去执行,上诉人已经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按照该法去赔偿答辩人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关于上诉人所谓的“职业打假人”一词,更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职业技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和技术等级标准的基础上确立的。从94年起,我国就开始...https://www.antion.net/Cn/News/viewkuaixun/id/Gb1yiaBemoo00o41NrI0VK6kugO0O0OO0O0O.html
6.食品标签上标注已经废止的执行标准,属于违反了国家哪条法律?关于食品标签上标注已经废止的执行标准,属于违反了国家哪条法律?的律师回答 未到所面谈,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咨询我 合合同纷争律师团 帮助人数:57252 好评率:97.00% 响应时间:3分钟内 食品标签不规范属于应予处罚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十九条企业应当将召回的食品定点存放,准确记录召回...https://www.66law.cn/question/14738395.aspx
7.收藏!38个食品问题——答复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规定:“除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五项、第七项至第十项的规定,或者不符合有关食品生产经营过程要求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本条例第七十五...https://m.chinameat.net/4505/202306/44331.html
8.食品安全知识资料销售明知是过期、变质、掺假掺杂、假冒伪劣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经营者除接受工商部门的处罚外,消费者可以依据《食品安全法》,要求经营者支付10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如消费者购买了一袋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奶粉,支付的价款是15元,那么在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有权向经营者要求10倍价款的赔偿...https://www.ruiwen.com/ziliao/anquan/3994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