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假第一人”王海独家做客中国经济网《我消费》栏目,剑指“补肺丸”涉嫌虚假宣传。中国经济网/发(闫微微摄影)
中成药主要起保健作用治疗尚不明显
王海表示,目前医院里使用的真正治疗肺病的,大部分是西药。相对中药而言,特别是中成药来说,起到特别明显的作用的药物还不多见,或者说是很少听说,而中成药主要起的是保健作用。
王海进一步指出,中成药作为国药,给公众的感觉治疗进程慢一点,但可去根,毒副作用小,一些商家钻了这样的空子。实际上,中成药的效果是很不好评判的。因为,在临床上很多“安慰剂”都有一半的疗效。换言之,根本就是给人一个心理暗示,心理安慰的话语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实际它的所谓治疗的效果,尚不敢恭维。
王海认为,中成药的效果具体该如何评判,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科学上的论证,需要更为严谨一些的考量。但是,据了解,大多数的中成药,它的疗效的都不是很明显。
(责任编辑:杨娜)
“补肺丸”通过制造谣言令患者恐慌
王海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例指出,比如说一定是多少天可以治愈,多少年的肺病几天就能治愈,有效率是多少,还有利用患者进行疗效的宣传,所谓“现身说法”,鼓吹各种治愈率。还有就是造谣,故意虚构事实,给患者或者给公众造成恐慌。
王海表示,“补肺丸”便是通过上述手段令患者恐慌。厂家说,“你如果咳喘,不治,肺就萎缩。如果咳喘不补肺的话,可能马上就要导致你的死亡。”通过散布这种谣言,从而达到其促销的效果。
“补肺丸”杜撰“红色OTC国药”概念忽悠人
王海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解释称,所谓“红色OTC国药”,这个实际上是硬编出来的这样一个概念。众所周知,OTC是非处方药的一个标志,非处方药的一个标志,至于其用什么样的颜色,国家有要求,必须要用醒目的颜色标志出来。厂商借机隐身了一下,杜撰出一个概念,一个“红色的”概念,红色应该是给大家警示的一个作用。以一种喧宾夺主,给人醒目的标识,宣传一种官方的概念。提醒消费者,这是非处方药。
违法成本低廉令非法药品厂商有恃无恐
王海指出,违法的厂商,其本身违法成本就很低廉。在二三线城市,尤其这种类似于电视购物类,包括报纸等媒介渠道,为虎作伥。
针对政府部门重拳打击保健食品虚假泛滥的现状,如何执行是关键。对此,王海有着自己的解释。
“补肺丸”利用明星虚假代言欺骗消费者
王海认为,因为其虽被处罚过多次,而这些处罚因无惩罚性,其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不断对消费者进行洗脑,进行欺骗。现在又以互联网作为一个主要欺骗消费者的阵地。尤其还请了家喻户晓的影视演员张铁林进行代言。
王海分析指出,近年来,张铁林在公众中一直给人凛然正气的形象,这与他扮演的角色不无关系关系。明星代言中,在以往很多节目中有很多的提及,明星代言为何屡禁不止,主要还是被追究责任的概率太低。首先,即便是被追究责任,也只是一个连带责任,也没有多少钱的惩罚。另外,被追究的这种概率是很低的。“补肺丸”以前被被查处过,但是并没有对张铁林进行任何形式的处罚。
张铁林“你摊上大事儿了”皇阿玛”违法代言“补肺丸”
王海表示,将准备起诉药店,以及这个“补肺丸”药厂的同时,把张铁林也作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的一个被告一同告上法庭。
595元“补肺丸”实则就是“大力丸”
在节目访谈现场,王海表示,通过“补肺丸”的网站,很容易可以看到,“鼓吹性”语言,“‘补肺丸’,治肺三十年,不如补肺三十天。”。同时,著名影视演员张铁林形象很是醒目,而且还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补肺宣传员”。这个称谓与以往有些所谓概念上的不同,厂商并没有说“代言人”,新杜撰了一个所谓的称呼。
王海进一步解释称,实际上就是“代言人”,这种说法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另外,厂商夸大了治疗范围。从药监局网站上可以查到,批准的只是补肺益气、止咳平喘这种很泛泛的中药概念的这种疗效。但是到了其网站上,就改成了从根上来治疗气管炎、哮喘;能去根,就能治疗、治愈了。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三个疗程就能够治好。对于药材成分,补肺的后果进行了这种所谓的造谣。同时,网站上反复出现要和患者、消费者建立沟通渠道这样一个咨询对话框。这也是非法的,通过互联网开展的药品咨询活动。因为,类似诊疗咨询,也是需要药监局审批的。
王海指出,网页上还出现了患者的疗效这种来证明作用的范例,而这些所谓的患者,基本上都是假的,肯定是假的。即便是真的,也是不允许宣传的。因为药品对患者的疗效有可能因人而异,而且患者也无法证实他的好转是这个药产生的作用。比如,所谓的患者真有病,真治好了,可能是其他药物起的作用,其他的治疗方法起了作用。厂商用很多虚假的患者,对该药品的疗效做宣传。而且,利用专家来宣传疗效,这也是禁止的。这种专家讲的所谓这些内容,其真实性也无从考证,这些也有可能是假的。利用所谓医学教授黄某某,科教司司长,拉大旗作虎皮。
作为曾有吸烟史的王海来讲,他也亲自购买了一盒“补肺丸”,在节目现场,王海以身试药,向公众进一步揭露了“补肺丸”的真实面目。
据王海介绍,一大盒595元,近600元的价格。打开包装,里面是一个个的小包装,共六盒。里面装的是大的药丸,有点像“牛黄解毒丸”,简直就是“大力丸”。从它的成分来看,熟地黄、党参、黄杞,桑白皮,辅料是蜂蜜,基本上滋补的一个主要成分。这也证明,首先,是药品,它是有药字号,国药准字。生产厂家为甘肃省西风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具体是否是该药厂生产,有待查证。但是,从他的配料来看,像该公司生产的“补肺丸”的同类中药。
王海认为,该药就是中药丸,大力丸的感觉。其主要的问题在于,它近600元的价格,六小盒药丸。而实际上,去药店买类似成分的药丸,比如说牛黄清火,大概也就十几二十块钱一盒。那么这个“补肺丸”六盒也就是六七十块钱,顶多一百块钱。
常言道,“吃什么补什么”,但是,“补肺丸”这款产品,是近几年才听说的。它真的能补肺吗?王海认为,纯属无稽之谈。
王海补充说,因从其的原料来分析,实际上就是一个相当于保健品的一种成品。可能会有一些辅助的治疗效果,但是这种疗效本身就存在很大争议。而且它的所谓功能主治,补肺益气、止咳平喘,这些实际上也是很含糊的概念。一个准确的可以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叫补肺?补好了是什么样的一个标准,这是没有的。
“让食品安全领域谋财害命者人头落地”愿景很好执行较难
王海对于“要让食品安全领域谋财害命者人头落地”这一愿景持肯定态度。而对于“补肺丸”是否也能人头落地,感到很难。
王海认为,首先它有一个“保护伞”,就是它得到了一个“国药准字”的、批号。
等于给有了一个“护身符”,若想让它人头落地就很困难。虽然它就是一个“大力丸”,但是它有一个“国药准字”的批号,这就是它的“护身符”。由于审批药品数量非常地多,药监部门真的可能就不知道。
王海直斥,很明显,张铁林存在欺骗消费者的故意行为。因为他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要代言这个产品,首先要审核他所代言内容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如果他不审查内容真实性和合法性,就进行代言,很显然就存在过错。
当下很多明星,他会将所谓“皮球”踢给“经纪人”,其一切行为全由经纪人来负责,由经纪人来把关。一旦出现这种问题,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王海坚定地表示,出现上述问题也没问题,无论经纪人也好,助理也罢。犯错的主体还是明星本人。做明星代言,你一定要证明,或者说你一定要保证你所说的、你所宣扬的有事实依据,或者是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同仁堂中成药成分符合标准和传统王海:不可信
“朱砂”二字,近来连续见诸媒体报端,这也令“百年老号”同仁堂推向了风口浪尖之上。同仁堂集团品牌部部长赵现红通过媒体回应称,同仁堂中成药成分符合标准和传统。
王海认为,开放药品检测机构,可以让消费者行使监督权。买药后,对它的成分及疗效若有怀疑,可以找一个检测所进行检测。这样,消费者就可以掌握到这个药品的有关的质量信息,或者说是有毒有害信息。通过这样一个第三方来进行检测,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药品企业违法的风险成本。
王海以“补肺丸”为例,向记者表示,这很明显,“补肺丸”既侵犯了其的知情权,也侵犯了健康权,肯定耽误治病。
王海同时希望,药品企业能够认认真真地研发药品,能够认认真真地为患者、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药品即可。不要把心思都放在如何忽悠,如何欺骗消费者,患者上。
中国经济网《我消费》栏目特别节目《王海热线》“‘补肺丸’真的能补肺吗?”专题